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024-10-16 00:00:00迟惠心
校园英语·上旬 2024年3期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各学科专业的教育改革均会体现出其办学特色。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涉及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应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方面。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需要重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以此助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将着重探究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迟惠心(1990-),女,山东日照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语笔译。

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在前两个学年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学英语课程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场所与平台,因此高校英语教师会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出发,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与教学改革。高校英语教师会将课程作为教学科研的主要对象,并在课堂上创新运用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

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将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高校各专业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存在差异,因此英语教师应合理安排课时与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呼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教育目标。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开设,并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融入课程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数高校英语教师会整合教材资源,重构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具备时代性、科学性等特征,才能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将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有效衔接。高校英语教师可将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考试等资源融入教学之中,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差异,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视为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可有效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并动态监控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定期评审课程内容与目标是否适配。高校公共英语教研组的教师应持续开展教学改革进程,并从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成果出发,更新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教师应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并依据各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动态调整教学难度与任务数量。上述教学改革措施均可以保障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会将学情信息反馈给教研组成员。教师应关注教学改革目标与课程实践层面是否存在出入,第一学年帮助学生奠定语言基础,第二学年则延伸到语言综合实践层面。为保障英语课程的教育qyP3MS8vI4YT8Xfe3gQjq5uSu+1D8MIJB+L7VKKxRSs=教学质量,多数教师会着眼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对学生所提出的学习需求进行客观评价,引领各专业学生共同掌握英语实践技能。教学改革服务于高校全体学生,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研组。

(三)凸显高校办学特色

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凸显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充分重视学生和英语教师双方的发展潜力。高校公共英语教研组会依据英语课程的过往开设情况,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定期调研,集中获取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将英语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对接,将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并督促英语教师重视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进行定期汇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英语课程需要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服务,从而凸显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高校英语教师会侧重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工作,并从各专业学生群体中获取真实准确的学情信息。在高校英语课程创新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注重凸显学科特色,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科研体系。英语教师应鼓励各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将英语实践经验与成果在课堂上分享,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影响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固化

教学内容与方法固化,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英语课程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衔接。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滞后,难以迎合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部分高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集中体现在课时量不足、教学内容不切合实际、课堂教学结构单一等方面。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相对有限,难以从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和心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固化,与英语教研组的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科研深度不足等因素有关。高校英语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并不全面,与各专业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度、广度均存在不足。教学内容与方法固化,导致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步伐放缓。

(二)教学评价标准滞后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课程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标准并不适配,教学评价标准滞后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会直接影响各专业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印象。高校英语教师普遍采用平时成绩+终结性考核成绩的加权计算方法,因此会让学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期末冲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并不集中,难以配合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匹配,因此会让学生产生成绩“一刀切”的刻板印象。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相应的平时分数,但是难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高校英语教师在变更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并未从分层、梯度化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因此会呈现出两极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会在课堂上分配相应的小组学习任务,并让组长进行成果汇报,而多数学生并未实际参与到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同质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会影响高校学生在英语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课程教学中定位,凸显教学特色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明确课程定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凸显学科特色,将英语的教学改革目标与创新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学英语课程属于通识课程,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需要修满学分和课时,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Unit 1 “Fresh start”的教学中,教师会全面考查各专业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并合理引入英语谚语等教学资源。明确课程定位,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凸显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即沟通交流和综合运用。教师依据学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将阅读活动、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有机融为一体。明确高校英语课程的定位,可促使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重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并在实际生活、跨文化交流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词汇与语句,避免产生中式英语的问题。

(二)对标培养方案,重构课程内容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公共英语教研组需要对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高校英语教师从教材中筛选出与学生适配度较高的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交流技能进行对比,协助各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应用方法。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 Unit 2 “Loving parents, loving children”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景演绎等方式,唤起各专业学生的亲情感知意识。由于高校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现实生活素材,鼓励学生流畅地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对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驱动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与习惯,教师应对理工专业、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存在的差异进行探究分析。高校英语教师应重构课程内容,为不同专业学生筛选出适配度较高的教学资源。

(三)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应用能力

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实践过程,并重点培养各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英语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Unit 4 “Heroes of our time”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描写某一英雄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接收学生的言语与行为反馈结果,才能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模式。教师从培养应用能力角度设置较为合理的学习任务与目标,促使学生在自驱力的作用下,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和交际沟通技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会侧重于语境、情境的创设,这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四)加强学科联系,突出融会贯通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专注于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并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凸显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遵循学生本位的教学改革原则,激励各专业学生拓展英语应用视野。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四版 Unit 4 “Social media matters”的教学中,教师会将社交媒体作为情境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与社交媒体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与文章不同的观点,并将观点与佐证材料关联在一起。在篇章阅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各专业学生迸发出的灵感和创意非常可贵,此时英语教师应注重融会贯通,与学生深入探讨互联网技术、网络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新闻等知识。加强学科联系,才能让各专业学生发挥主体优势,将特定话题与知识背景、跨学科调研成果关联在一起,灵活运用英语交流技巧。

(五)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应用场景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迎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人才普遍会受到青睐,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创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英语应用场景,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语言实践需求,使其将英语视为一种交流工具。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版)Unit 8 “Friendship across gender and border”的教学中,英语教师会将友谊类话题搬到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多方思考与探讨交流兴趣。依托信息技术工具,英语教师会在适当时机运用微课、慕课、线上录播课等教学资源,指导各专业学生将线上和线下学习成果整合在一起。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英语教师可即时获取学情信息,帮助学生拓展语言应用场景,构造独特的语境和交际情境。英语教师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资源有机融合,为各专业学生筛选出难度适中、任务量合理的学习内容。

(六)多元教学评价,凸显学生本位

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高质量沟通交流。英语教师应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例如,在《新视野大英语读写教程1》(第三册)Unit5 “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引领学生共同赏析美文和英语谚语,将有关成功的事例与价值观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英语教师为学生随机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并根据学习成果与经验总结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多元教学评价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教师应定期汇总教学评价结果,依据学科专业进行分类,激励高校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其内因在于教师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因此需要重构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高校英语教师应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完善教学内容和课时,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榕.评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效的有效指标与方法研究[J].校园英语,2023(40):16-18.

[2]刘晓.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3(19):39-41.

[3]石砾.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3(6):91-93.

[4]靳梦月.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探寻[J].海外英语,2023(22):103-105.

[5]李传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改革[J].英语广场,2023(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