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16 00:00:00南艳峰
公关世界 2024年17期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青年铭记与回顾数十年革命历程、保持爱国热情的重要文化形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代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所要求的学习的优良作风、发扬革命精神这一教学理念,将红色文化落实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使当代中国青年可以对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敦促高职学生以更加求真务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投入祖国美好未来的建设。在中国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下,以红色文化基因为基础,探索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思政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高职;思政课

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发展,我国各大高职思政课的教育实践工作也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无产阶级红色革命文化的宣扬,高职思政课堂作为我国高职学生进行学习新时代思想、挖掘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对于高职学生红色文化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之栋梁,帮助其在思政课程的学习中牢牢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文化内涵、延续红色血脉,足以见得高职思政课堂对于文化基因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作为战争与革命时期人民群众面对民族危机与外来危机时冷静从容、宁死不屈时的伟大精神象征,对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是伟大精神与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影响过去与未来万万千千中国同胞爱国热情与强国心愿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一)红色文化在中国具体革命实际中的创新

在中国遭受内忧外患,中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遭受重创,各项爱国救国运动都无法使中国发展重新步入正轨的危难境地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道路的继续前进带来了新的希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并没有死板僵硬地将其在国外的革命路径一股脑地应用在中国的革命战争中,而是根据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具体境遇,重新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民群众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红色历史。此后,红色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又在中国红色文化基因的影响下展开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成就。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每一个阶段性成就的实现都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引领,红色文化已经不仅仅代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种种磨难与成就,更是融入过去与现在每一个人基因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1]。

(二)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作为战乱时期传入中国的外来革命理论,其在中国可以生根发芽甚至茁壮成长,依赖的并不仅仅只有其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更是因为其具有发现先进与优秀文化基因的敏锐洞察力并展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加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最终创造出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求的红色革命文化,引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因此,红色文化不仅能够体现革命精神,还能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革命价值观,了解铭记历史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不仅要育人更要育心,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记载的是光辉的革命历史,承载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发展壮大的美好愿景。将红色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使高职学生在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初心与使命的同时,能够延续红色革命时期自强不息、爱国护国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形成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的价值引领,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民族的未来,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实践,使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大爱无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二)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与崇高的信念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无产阶级理想信念的载体,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引入红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的精神追求,例如,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毛泽东的沁园春这一红色文化,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使高职学生深刻感悟革命时期无数青年同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感悟当年万户侯情形时的雄心壮志与奋进精神,从而培育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决心[2]。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要在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保持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红色底蕴,就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高职学生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可以在更加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及时识别并抵制各种破坏中国人民大团结、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外来入侵文化。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实践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历程的优秀文化载体,承载了无数仁人志士良好的精神道德品质和光辉事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和伟大的榜样作用之中,高职院校通过在思政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引入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无畏无惧的光荣事迹,使广大高职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目标。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道德熏陶,促进高职学生在正确的道德引领下形成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可、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幸福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四)培养学生实践精神与坚韧毅力

高职院校作为知识技能的培训场地,根本目标是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职业,将红色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实践,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将中国红色文化所传承的迎难而上、不屈不挠、自我革命、积极进取的红色革命精神与当前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坚韧毅力。锤炼学生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的红色精神[3]。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阻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融入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实践更加注重对于红色文化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其背后深刻的精神教化作用;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过于随意和功利,不能深刻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严肃性和厚重感;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并不能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完美融合,发挥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育人理念等。

四、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推动课堂红色文化理论转化为精神信念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高职教师并不能只注重红色文化理论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将红色文化理念精神的建设落到实处,使红色文化理念深藏于每一位高职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超越时间的跨度,设身处地地了解当时各位英雄先烈所处的危难境地和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节,使学生可以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所带来的伟大精神创造。高职教师只有推动红色文化理论转化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才能够真正实现思政课堂教育的目的,才能将红色文化书写成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可以出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红色文化理念知识的学习中,但是红色文化气质与文化底蕴的培育重要的是将文化精神落到实处、细处,使高职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接受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将红色文化宣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探索适合红色文化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打造高职院校的校园红色文化标识,使高职学生可以在感悟校园文化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精神的洗礼。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将红色文化应用于校徽、院徽、班徽等体现高职院校特色与门面徽章的设计中去,可以用红色革命历程中所创作的诗篇和革命词语对校园的景观、路径进行命名,还可以通过组织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校园会演、戏曲舞台表演等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和探索,在国庆、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要开专门的思政课程主题班会、红歌演唱或观影活动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红色历史崇高的敬畏之情。

(三)促进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要实现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育实践的深入融合发展,仅仅依靠思政课堂理论教育,其教育水平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都是有限的,只有加快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落地实施,深入红色资源内部,组织高职学生进行更加真实、生动的红色革命文化实践活动,将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与红色实体资源相结合共同落实于高职学生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教育的培育过程中,才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更感同身受的崇敬。

将思政理论小课堂与红色资源教育实践相结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红色革命博物馆的参观,让学生与革命时期记载着烈士汗水和血水的展品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更加有利于高职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形成理性且深刻的认知。还可以通过邀请革命前辈走入校园来讲述红色文化背后的英雄事迹和奋斗历程,相信许多高职学生在看到革命老兵虽历经沧桑但仍坚韧明亮的双眼时便能体会到红色革命文化的伟大,产生对于民族历史与民族英雄深深hn+xmq1/pQxR2ovOWvLMBA==的敬畏感。

(四)开展高职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寻找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有每位高职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出超越于课本理论和传统印象,更加深刻生动的红色革命历史认知。因此,高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寒暑假和小长假期间深入红色革命文化展览馆、红色旅游景点,以及红色革命村落等满载红色革命文化的场地,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的熏陶、担当传扬红色革命文化的使命。高职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书写红色革命文化探寻笔记、拍摄红色革命文化讲解视频等方式对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成果进行考察。增强高职学生对于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刻认知。在开展高校思政课堂教育实践、红色文化寻找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保护红色文化遗产工作的宣传,确保每一位高职学生都能够尊重、爱护红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参观过程中 更要保持红色文化崇高的敬意,例如,不能在现场进行打闹、喧哗玩笑等。尊重历史、缅怀先烈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红色文化线上教育

在社会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课程和教育的开展也更加依赖于网络,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实践采用线上教学功能将对高职学生学习、接受红色文化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纪录片、动漫、VR等现代化的红色文化展示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红色革命先进事迹的了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会宣传作用,将高职院校课程充分展示红色文化的重要性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确保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实践的重视程度,也保障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4]。利用各个网络宣传媒介的推动作用,实现红色文化与线上思政课程的高效融合,借助互联网对于文化宣传的强大渲染力,促进高职学生更加快速地形成对于红色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培养高职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结语

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新时代,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在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深刻内涵,对于培养爱国奋进新青年、构建和谐友爱新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根据文化与教育实践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难题深入探索思政课教育改革措施,不断加强高职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联系,最终实现新时代红色文化同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燕.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47-49.

[2]马金娟,韦光波,陈岚岚.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四重原则[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04):95-101.

[3]魏晓红,崔建宇.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及路径探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2,(02):96-99.

[4]荣翠芳.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0):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