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对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套高效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标准化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缺乏自信、口语焦虑的学习状态,同时促进大学生口语水平的发展,是教育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详细分析了造成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为改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引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探究了POA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过程,分析了将该理念应用到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并基于POA理论探索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路径,以期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整体英语应用技能。
关键词:POA理论;英语学习;口语焦虑;驱动;评价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有着深深的焦虑,尤其是口语的学习与应用,不敢张口说英语,没有足够的自信,害怕发音不准遭到别人的负面评价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何良好解决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问题,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与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以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外语教学研究者们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即POA理论,POA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完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将该理论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成因
(一)内部因素
1.英语基础薄弱
大学生自身有限的英语水平和薄弱的英语基础是造成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感兴趣,致使没有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久而久之,英语学科往往一直不能成为学生的优势学科,造成大学生没有自信、害怕使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英语不同于汉语,英语口语的发音、读音规则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再加上本身词汇量的不足,往往很难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一个单词发音不准或者使用的语法不当,都容易使其产生焦虑心理[1]。
2.害怕负面评价
部分大学生自尊心较强、好面子,不敢面对别人给出的负面评价。若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能力不予认同,或在学生使用英语口语表达后立刻严肃纠正其错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沮丧、失落的情感,不免影响之后的口语学习与口语交流行为。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问题,被提问的学生担心自己若回答不理想,会被全班学生笑话,质疑其学习能力,得到教师的负面评价后原本焦虑的情绪会更加糟糕。
3.自身性格因素
性格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乐观向上的大学生,往往对于英语口语的焦虑感相对较低,他们不害怕英语交流过程中出现错误,愿意寻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在实践和练习中其口语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但很多大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等原因,缺乏自信,怯于口语表达,不敢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更不愿意主动参加各种口语活动,缺乏口语锻炼机会,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不仅更加自卑,焦虑情绪也会加重。
(二)外部因素
造成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原因不只是存在于内部,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与高校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等也会影响与改变大学生口语焦虑的问题。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习惯管理与控制整个课堂,占有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被动式地接受英语知识,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其思维,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对于英语口语部分的教学,大部分教师依旧是以课文讲解和知识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实践的部分,且课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口语交流机会也较少。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等,都离不开人们的口语能力,而学生依靠自身可能无过多途径参与口语交流活动,不清楚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和国际视野,IvblTTx1EhRfhBDK1VXBp1TqZZwYf9Er2prrd9sq5c0=造成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2]。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且课时有限,很多教师往往不会在课堂上留时间进行口语练习,没有对学生的口语学习进行足够重视与指导,大学英语成绩评估内容也不包括口试,造成大部分学生缺乏口语输出意识。
二、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概述
(一)POA教学理念
POA理论提倡“学习中心说”,倡导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为有效地学习活动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简洁、准确,精准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本质,该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知识、学到什么样的知识,而不是争论于师生的角色定位[3]。
同时,POA理论倡导“学用一体说”,主要解决的是“学用分离”现象,此理念强调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应该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主张听力、阅读等输入性学习都应该为口译、笔译等输出性使用服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使用。
此外,POA理论也提倡“全人教育说”,主张教育要考虑学生的智力、情感和道德,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对此,需要慎重选择语言输出的题目、语言输入的材料以及教学活动,利用与语言输出密切相关的题目,增强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降低其对开口讲英语的恐惧感[4]。
(二) POA教学假设
POA提出了4个教学假设,分别为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以评为学假设。(1)输出驱动假设是指利用输出任务给大学生更强的学习驱动力和学习热情,以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2)输入促成假设主张输入要为产出目标服务,输出驱动教学与适当的促成输入材料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选择性学习假设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或特定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输入学习材料,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于通篇学习、全面精学,选择性学习的效果更好;(4)以评为学假设主要针对教学活动与评价分离现象,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如果没有得到针对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自身学习积极性会有所降低,可能也对自身能力持怀疑态度。为此可综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补充等各种评价形式来验收学生学习成果。
(三)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
基于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需要遵循的教学过程涵盖以下3个阶段,分别为驱动、促成、评价。(1)驱动环节是新单元学习的开始阶段,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兴趣,在新内容学习之前一方面通过真实交际场景唤起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中已有的图示结构,另一方面要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2)促成阶段体现的是“学用结合”的理念,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为学生筛选高质量的可输入材料、引导学生实践等,促成学生完成产出任务;(3)评价环节可采用时效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一方面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就及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方向,明确他们的学习情况,并优化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当学生获取阶段性的成果后进行评价,以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质量[5]。
三、利用POA理论缓解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价值体现
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现状与困境,POA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主要面向大学英语教学,帮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诸多研究显示,将POA的口语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可行性,该教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语言输出能力以及口语成绩,对于缓解大学生口语焦虑情感有一定的成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POA理论的教学行动研究,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期待,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无论是对英语口语的态度、课堂表现还是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有望将更多学生从不重视英语口语变成现在的英语口语爱好者,增加学生掌握与使用英语口语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游戏竞答、角色扮演等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们逐渐从课堂的参与者变成课堂的主人。
POA理论可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语言输出能力,特别是在促成阶段中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输出质量,使学习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积极行动,以便掌握和使用新的语言形式,综合提升学生的口语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学生在课堂或者课下使用口语表达时能够不再明显停顿,也可较为灵活地运用各种发音特点,表达意思准确。而且较以前能够自如地组织语言,使用更加贴合场景的词汇和语气,有意识地使用各种句型,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缓解大学生的口语焦虑效果显著,帮助学生克服由内而外的慌张感。能够逐步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更加愿意开口讲英语,积极寻求英语口语交流机会等,使口语成绩能够有稳定的进步[6]。
四、基于POA理论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路径
(一)加强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情感体验
一方面,教师可借助真实案例,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并布置具有交际价值的产出任务,让学生体验口语在生活或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口语学习的认同感和坚信感。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动机可能存在差异。为保持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长久积极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其长期动机和短期动机相结合。例如,长期动机方面,督促学生坚持参与日常英语口语训练,养成使用口语交流的习惯。短期动机方面,督促学生完成一些特定的英语口语任务,从中体验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生动有趣的、有特定情境的英语口语练习任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其学习口语的积极性,比如举行课堂演讲比赛、口语辩论赛等。以小型竞赛激发学生的口语兴趣,锻炼其英语口语能力。另外,还可以借东西方各个国家的重要节日,开展口语练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英语口语能力,还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了解[7]。
(二)创设口语使用机会与良好学习环境
任务设计是基于POA理论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起点也是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以后可能会面对的交际情境和职业素养需求等来进行创设,打造真实“语境”。一方面,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能够获得教学价值还要突出具体教学目标,并最终促成课程整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产出活动要尽量结合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可适当增加难度,让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必要时应设计分层任务,以尽可能照顾到不同语言能力层次的学生。课堂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情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经常处于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会更加焦虑。当学生感觉非常紧张时,无法良好发挥自身英语口语水平,也可能会因此出现口语停顿、差错等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心放松,减少学生的焦虑,以更好的状态提升英语口语能力[8]。
(三)采用形成性评价
课后评价对POA标准化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学习过程及个人特征,合理、全面地对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和行为能力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互动,因此要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日常互动与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规划与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针对性地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学习效率;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鼓励,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中,可涵盖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还可包含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形成性评价是多维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的基础,还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情感和文化意识等,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减轻口语焦虑并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外语焦虑作为学习者情感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探究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成因,发现存在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害怕负面评价、性格内向等因素以及教学方式的不合理性、对口语教学的不重视等问题。POA理论对减轻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效果明显,以POA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改善路径的研究,通过加强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情感体验、创设口语使用机会与良好学习环境以及采用形成性评价等策略,促进对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向国华,万欢,阎莉.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因素[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03):55-58+92.
[2]李容晨.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成因及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23,(13):37-39.
[3]霍文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4,12(02):37-40.
[4]陈晨.基于POA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02):165-168.
[5]赵晶晶.大学英语POA标准化口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标准化,2023,(18):192-194.
[6]任行.“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2.
[7]郭小芳.基于POA理论大学英语听说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2,27(02):58-61.
[8]程金铭.产出导向法对减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焦虑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