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是乡村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现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三面环山,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2%,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山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谓责任重大。地处北京西南的房山区结合本地山区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一、房山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做法
山区型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一方面,山区自然环境良好,生态与人文资源丰富,有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山区地形起伏崎岖、交通不便,呈现出人均耕地少、田地“碎片化”的特征,规模化、机械化难度较大,传统种植业优势不大,需要另辟蹊径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是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处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山地、丘陵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村坐落于房山区的生态涵养区,分布在房山区的6个乡、8个镇,在产业发展方面拥有显著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市场优势,但也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难题和短板。笔者在了解房山区乡村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聚焦于房山区一些典型山区村,选取了16个典型村进行深度调研,调研面覆盖所有山区乡镇,对其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试图寻找山区型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关矿复绿,完成从资源型产业到乡村绿色产业的转型
昔日的房山区是京郊著名的“建材之乡”“建筑之乡”“煤炭之乡”“林果之乡”和“旅游胜地”,很多山区村的集体经济都是煤矿、石灰、水泥、非煤矿山等传统资源型产业;2005—2010年,房山区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历时五年的关矿行动,所有村庄都已退出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矿、采石厂、水泥厂等行业,发展生态修复、美化环境、生态旅游类产业,实现山村产业转型。笔者深度调研的16个典型村中,有11个村经历过从资源型产业向旅游、民宿等行业的转型。如史家营乡曹家坊村在50余座矿井全部关停之后,面临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严重、采空塌陷、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问题。曹家坊村党支部引入专业公司,将矿区的4700余亩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北京百瑞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后,建设北京百瑞谷景区,同时带动村里民宿产业和红色研学兴起,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曹家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也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其他村庄也都采用了适合本村的方式进行转型、增绿、创收。
(二)精耕细作,延伸产业链,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
针对首都居民的需求,并结合资源禀赋,房山区一批山村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特色化、本土化的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如韩村河镇圣水峪村,香椿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传统采摘方式售卖时间短、收入低。为此,村里成立了香椿合作社,自建冷库,开通预售、配送系统,统一管理、规模经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合作社还利用科学技术,开发香椿酱、干香椿、香椿粉、香椿蘑菇、香椿鱼等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使香椿经营时间由每年20天延长至11个月;村里还以香椿芽为主打产品,拓展以香椿宴、香椿采摘、民宿为特征的“香椿旅游”,香椿产业链从简单的时令采摘售卖扩展到集生鲜、干货、餐饮、旅游住宿为一体的高附加价值领域,圣水峪村被列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类似的还有大沟峪村的磨盘柿子、森水村的中华蜜蜂和白马牙玉米等。可见,京郊山区村可以围绕特色产品深加工,带动关联领域齐头并进,打造新时代乡村产业链。
(三)因地制宜,拓展乡村产业形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围绕本地特色品牌,房山区大批乡村拓展产业功能,推进“旅游+”“红色文化+”“农业+”“民俗文化+”等,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传承红色文化亮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彰显农村的“土气”、巧用乡村的“老气”、焕发农民的“生气”、融入时代的“朝气”,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周口店镇的黄山店村,从水泥、石材加工行业退出后,开发坡峰岭红叶景区,继而改造农宅推出精品民宿,引进了烘焙、餐饮、芳香理疗等新型消费业态;深入挖掘“红色背篓”精神,在背篓商店的基础上,建设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设计“重走背篓路”等徒步体验活动……自然景观、果园采摘、民宿体验、红色文化、休闲娱乐齐聚,黄山店村成为北京西南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可见,京郊山区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围绕多功能拓展、多业态聚集、多场景应用,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
(四)与时俱进,科技赋能,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产业链打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数字技术和电商运营有效化解山区村地理位置偏僻的劣势,激发出要素的生态活力。京郊山区的精品民宿均已实现网上即时下单、结算,电商销售宣传、直播带货已成为常态。北京正在积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建设数字乡村,科技赋予乡村产业体系更强的灵活性和统筹能力,使乡村产业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二、京郊山区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和不足
(一)京郊山区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
1.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绿色发展”主题进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京郊山区村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生态保护成为常态,植树造林、整治河道、修复矿山、铺生态步道、优化旅游产品……把自然财富变为生态财富、经济财富,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2. 瞄准特色产业,整合产业链,构建适合首都特点的产业体系。房山山区在发展中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逐步明确了磨盘柿、香椿芽、中华蜂蜜、生态山货、高山森林产品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利用技术创新升级优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推动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截至目前,房山区共有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带动首都乡村特色产品的绿色崛起。
3. 立足市场需求,拓展乡村功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房山区的山村立足生态环境好和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北京居民对京郊旅游和京郊研学需求大量增加的机会,加紧推动山区建设,让山区成为集红色文化、精品民宿、休闲旅游、特色餐饮、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生活体验站、周末休闲度假村,促进乡村各业态提质升级、融合发展。例如,蒲洼乡东村以本村独特的森林木屋为基础,推进“高端旅游+”模式,结合首都高端旅游客户的特点,形成森林沐浴、木屋养生、田园采摘、帐篷观星、科普基地等多元化绿色产业业态。
4. 勇于改革,探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在政策资金有限、村民家底有限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探索,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模式,走村企合作之路是房山山区实现成功转型村庄的共同特征。通过市场化运作,集体参与、企业化运营的方式和外界企业展开合作,村民、村集体、企业共享收益,开拓村企合作共赢发展道路。此次深度调研的16个村庄中,除了森水村因过于偏远未能引入社会资本外,其他15个村都引入了社会资本。
(二)房山山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 生态涵养任务依然艰巨,产业基础设施仍显薄弱。绿色是首都乡村发展的底色,房山山区是生态涵养区,山区生态涵养的要求高、难度大,任务艰巨。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为例,全区目前尚有89个待修复的废弃矿山,待修复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待修复的废弃矿山大多是裸岩,多具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治理难度大、市场化修复可行性不高等特征,无法照搬曹家坊村修复百瑞谷的模式,推行起来更为困难,成为推进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另外,相对城区和平原村而言,房山山区的交通、网络、通信、物流等设施比较薄弱,在利用科技赋能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模式,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等方面很受限制。如大山深处的蒲洼乡距离平原地区约2个小时车程,在推动“我在深山有远亲”助农项目时,出于交通、物流和成本的原因,只能由乡政府的30多名干部充当义务快递员,但随着订购量的增加和产业的发展,这种传统助农方式难以持续,亟待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畅通物流、信息流,推动产业发展。
2. 品牌含金量不高,规模效益不突出,产业发展质量不够高。房山山区目前缺乏强势乡村品牌,尤其是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少之又少。这和山区的地理特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山区土地资源有限,开发投资成本高,转型后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往往规模不大、特色不同,村子之间地理距离较远,呈现出小而散、多而弱的特点,聚集效应不明显,需要强势的龙头企业(品牌)带动;另一方面,很多山区产业有季节性经营的特征,冬雪和夏汛封山也对收入和利润有一定冲击,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要想打造强势品牌,尚需产品深度研发和村子之间协调联动。
3. 乡村特色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不够。房山山区土特产种类丰富,但特色产业数量少,深加工程度不够。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可达到85%,但房山山区的农产品加工率很低,大部分村都是直采直卖、零售采摘,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对这些特色农产品进行研发种植、规范管理、深度加工。
另外,乡村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各主体间存在信息不充分、沟通效率低的问题。村里不同业态分属不同的经营主体,没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导致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4. 乡村产业要素活力不足,资源要素瓶颈依然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往往意味着技术的改进、产品的提升、效率的提高和制度的改进,也需要优秀人才和大量资金投入,而很多乡村人、财、物都不足,一些亟待转型的低收入村更是如此。一是山区缺人才,人口老龄化严重。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基层农技队伍和经营人才知识严重老化,年轻人不愿来、留不住,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人才短缺瓶颈直接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是山区底子薄,资金技术不足。作为生态涵养区,房山山区用了不短的时间来消化关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大部分村子经济底子薄弱,资金投入机制不稳定、不健全,社会资本下乡动力又不足,导致外来资本进不去、自身资源难发展。三是要素流动机制不健全,山区土地、房屋等基础要素供给不足。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大量土地、房屋;另一方面,因村民存在顾虑和制度改革不足,村里大量土地被低效使用甚至闲置,亟须良好的要素流动机制助力乡村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京郊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北京提出要在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房山山区应该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本地产业特色,进一步拓展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凸显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
(一)生态为基,绿色为本,走绿色发展之路
房山山区作为生态涵养区,要兼顾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符合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首先,山区应继续实施浅山生态修复和山区生态保护,做好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工作,以争建首都森林村庄为契机,将青山绿水蓝天渲染成为房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其次,山区要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抓好果树产业新优品种,推进种苗、花卉、蜂产业高效发展,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实现以生态效益为主导的多重效益稳步提升。最后,要在山区全面推行绿岗就业,吸纳当地农民参与植树造林、绿地养护和森林管护工作,形成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格局,切实促进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二)特色兴业,质量兴农,走产业兴旺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乡村特色产业以地域特色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培育消费热点、拉动内需的有力抓手,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北京80%的蔬菜、92%的粮食、95%的猪肉都需要从外地输入,这意味着,北京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但同时全国各地的知名特色产品齐聚北京、同台竞争,北京的本地产品必须有特色、有京味、有优势,才能在首都站稳脚跟、高质量发展。
房山区可瞄准本地特有的山水美景、红色文化、京西民俗文化、山货土特产等特色优势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具体来说,对于磨盘柿、香椿芽、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可围绕品种选育、特色产业机械化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保鲜物流等深加工领域纵向延伸产业链,并加入专利和科技要素,加强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房山特色产品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对于特色景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服务类产品,可围绕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原则横向延伸产业链,增强顾客体验感,扩大产业影响力,打造京郊特色品牌。
(三)以景动人,以文化人,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房山山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迫切需求。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六大园区坐落于房山山区,园区风光秀丽,多地貌形态引人入胜;房山又是“首都历史文化富矿”,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区76%的红色遗迹和88%的市级以上经典红色景区也都集中于房山山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良好的自然生态高度重叠、相互依托,绿水青山为发扬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提供了自然本底,红绿相促、文景交融,成为房山区发展旅游、教育和森林康养业的天然优势。房山山区可考虑各业态融合,以生态环境为基、山水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历史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房山生态涵养区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探索,激发活力,走创新发展之路
房山山区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中要不断加深探索、加快改革,破解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各类要素集聚,激发要素创新活力。一是要完善人才振兴机制,以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产业振兴。继续派驻第一书记,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人、复转军人、大学生中选拔、培育一批乡村骨干人才,用好、管好乡村经济建设带头人,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努力使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二是要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工商资本来山里发展产业;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支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加大乡村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力度。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村民宅基地盘活入市;鼓励发展农村电商、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等新兴经济形式,建立新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为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通打造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 刘 阳;校对 WY,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