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紧急的健康状况时,患者越快得到急救就有越高的生存率,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都知道拨打“120”急救电话,但事发突然,难免让人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说起。如何提供必要的信息,让急救中心高效出车,这是一门技术活。
● 明确病情,及时拨打
判断是否需要“120”急救可抓住3个关键词:紧急、突发、不适合自行就医。如出现以下8种情况,应毫不犹豫地拨打“120”:
(1)心脏病突然发作,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
(2)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脑血管意外,如昏迷、脑卒中、偏瘫等;
(4)大吐血、大咯血等急性大量出血;
(5)严重的呼吸困难,如异物阻塞呼吸道等;
(6)各种急性中毒,如食物、药物中毒等;
(7)意外灾害,如雷击、溺水、触电、交通事故、工业创伤、土建塌方等;
(8)其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严重烧伤、冻伤等。
此时,我们通常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也不具备进行有效救治的能力,患者伴随剧烈的疼痛和大量出血,不适合自行就医,甚至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特别提醒,对于疑似烈性传染病的患者,自行前往医院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也应该拨打“120”,由急救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转运至特定的医院,尤其是传染病流行期。
● 组织语言,清晰表达
为了让专业急救人员有准备地快速到达现场,准确表达关键信息十分重要,与“120”接线员进行高效沟通需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无误告知接线员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按照“何时+何原因+何部位+何情况”的顺序描述病情,如:5分钟前摔倒,后脑着地,现在没有看到出血但呼叫没有回应。如果患者不止一个还需告知患者数量,方便急救中心调派车辆。
(2)保持冷静,听清问题,有效回答。如果不能准确描述,或不知道该说什么,可认真听接线员的问题,逐一回答。准确留下现场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并且不要抢在接线员前面挂断电话。
(3)准确告知地址或详细位置,要精确到街道名称、小区名称、楼号、单元号、房间号,在乡村要精确到镇、村、组。在户外如果实在不知道准确信息可将目之所及的路牌、公交车站、大型建筑物等作为参照物。
● 耐心等待,充分准备
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不是等着就可以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联系畅通。救护车司机和医生可能需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地址,留在现场,向急救人员提供宝贵的一手信息。
(2)密切观察患者。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及时通知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可给予求助者一些急救指导,如患者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求助者可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做好接车准备。如果周围环境复杂,不容易找到或救护车无法通行,需自行或请求他人提前去往路口,并清理道路,看见救护车挥手示意,在前面带路,接引急救人员更快抵达现场。
(4)准备就医物品。为患者提前准备身份证、医保卡、既往病历资料等物品,方便患者就医。带上导致患者发病的可疑物品,方便医生诊断。
(5)不占用资源。如果急救车未到达,而患者病情好转,也需通知“120”调度中心取消派车,不要占用急救资源,以服务更需要急救的患者。
高效拨打“120”急救电话就是为生命开通一条绿色通道,因此我们要熟练掌握与“120”沟通的方法,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