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随着医学知识和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普及,公众对于自己的健康情况显示出愈发重视的态度。医药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医药领域的重要力量,其科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临床、科研技能之外,他们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
● 医药专业学生科普能力的提升维度
1.理论维度
专业基础扎实是医药专业学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的基本前提,理论知识是进行科普的重要基础。医药专业学生开展医药领域科普活动离不开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如医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病的诊疗方法,药物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作用机制等内容,只有具备这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医药科普活动。
要求学生们完善医药科普知识体系,如系统掌握医药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并以本专业课程知识为基础,扩充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构建起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发散的医药科普知识体系,为开展科普宣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维度
实践锻炼是提升医药专业学生科普能力的关键环节。医药专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实际应用层面提高科普宣传效果,同时巩固自身理论基础。目前,医药科普活动的形式丰富,如科普讲座、科普学堂、科普展览、科普综艺等,医药专业学生要在各类科普活动中汲取知识,学习科普方法,融入个人理解,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深入生活了解公众对医药知识的实际需求,为更好地开展医药科普宣传开拓思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一般具有教学性质,如到药店实习、去医院见习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理论是基础,实践出真知,医药专业学生可通过参加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详细地了解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和注意事项,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助力自身科普素养提升,为扎实开展药学科普宣传赋予更多思考、更多社会知识。
● 医药专业学生科普能力的提升路径
1.修“内功”
依托学校内外优势资源,增强医药专业学生科普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展示出来,通过情景模拟、小组探讨、案例分享、相互点评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用科普知识服务公众,提高公众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可以开展浸润式科普能力提升活动,增加学生的核心胜任力,将科普知识体系化、科普能力专业化、科普实践多样化,综合提升医药专业学生的科普能力。
2.练“外功”
注重实践育人,常态化组织科普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不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将理论知识内容分模块进行深入科普宣传,从科普实践经验、科普宣传技巧和实践经验等方面锻炼和提升自我。注重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如深入社区开展药品回收相关活动、举办常见病讲座、制作治疗方法讲解视频等,将科普做到深入人心。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大思政视域下药学生生涯适应力培养与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2024SJSZ00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健康中国视域下药学生科普能力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632024RWPY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