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构建研究

2024-10-12 00:00:00张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6期

摘要:文章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模式,尤其是“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文章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三空间活力课堂”涉及小课堂、中课堂和大课堂三个层面。小课堂主要聚焦于课堂教学,通过新媒体展示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课堂则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交流讨论等活动,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大课堂则强调社会实践,侧重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新媒体的支持下,“三空间活力课堂”得以有机融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的画面呈现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同时,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如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

文章最后提出,基于新媒体构建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共同努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化教学设计;学生应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主动拓展学习空间;学校则应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为构建“三空间活力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文章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数字化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6-0175-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构建与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1048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初中历史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数字化资源整合为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资源整合在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资源整合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未来,数字化资源整合将深度融入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历史素养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学习需求。当代学生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渴望通过更生动、直观、有趣的方式学习历史,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启发[1]。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从而优化教学效果[2]。

然而,新媒体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历史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深厚的历史素养,以便从众多资源中挑选出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其次,要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最后,要确保新媒体的运用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在运用新媒体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3]。

通过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4]。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发展。然而,这一设想的实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三、“三空间活力课堂”概述

“三空间活力课堂”是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空间——教室、校园和社会,加以巧妙融合,形成小课堂、中课堂与大课堂的有机整体。这种模式旨在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历史,从而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思维能力[5]。在其构建过程中,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性学习尤其重要,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脉动,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枯燥文字,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存在。

(一)教室小课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室小课堂作为“三空间活力课堂”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初次接触历史知识的场所,是构建历史认知的起点。在教室小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摒弃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6]。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如PPT、动画和视频等,生动展现历史事件,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具象,进而优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7]。

笔者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构建》中强调了结合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指出这种做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互动,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室小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如历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历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打造“生本课堂”,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校园中课堂

在“三空间活力课堂”中,校园中课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将教室里的理论学习与校园内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学习空间。校园中课堂旨在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展览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互动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8]。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清明上河图”复原活动,让学生绘制一幅反映宋朝市井生活的画卷,从而在创作过程中捕捉历史细节和生活气息。

校园中课堂也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场所。通过校园内的历史景点模拟、历史主题公园建设,学生能在实际的环境中感知历史的时序和空间布局。例如,设计一条“古代文化长廊”,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器物、建筑等实物模型,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纪念日或重大事件纪念活动,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三)社会大课堂

整合社会资源是构建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中的关键一环,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真实历史情境下的学习体验。在社会大课堂中,历史不再是孤立的事件或概念,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与社区、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外部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9]。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也可前往历史遗址,如长城、故宫等,更深刻地了解历史的变迁。这样的实地考察活动,既能为学生提供实际学习情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整合社会资源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纪念活动或志愿者服务。例如,在辛亥革命纪念日,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纪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历史情境,体验历史人物的决策与行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新媒体在“三空间活力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10]。在构建“三空间活力课堂”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丰富教学效果,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构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新媒体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现。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利用视频、音频、动画、互动软件等多媒体手段,将历史知识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设计应注重历史情境的再现

历史是人类过往的记录,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教师可以应用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形式,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播放历史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看到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

同时,利用音频重现历史人物的演讲或对话,为学生提供了解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机会,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2.多媒体教学设计应强调互动环节的设置

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往往缺乏互动性,而多媒体教学设计则可以通过互动软件,如历史知识闯关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1]。例如,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还能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历史。

3.多媒体教学设计应融入知识的动态展示

利用电子白板、互动软件等工具,教师可以设计动态的历史时间线,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和相互关联。例如,在讲述世界古代文明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动态的世界地图,展示各种文明的兴衰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文明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4.多媒体教学设计应注重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历史人物传记、专题纪录片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入学习的内容。同时,通过在线测试、互动问答,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多媒体教学设计应促进跨学科整合

历史学习可以与地理、艺术、科学等学科结合,利用多媒体呈现,如借助地图分析地理对历史的影响,通过艺术作品解读历史时期的审美,甚至利用科技手段重建历史场景,让学生对历史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例如,在讲解文艺复兴时,教师可以结合艺术作品和科学发展背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这段历史[12]。

多媒体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中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关键,通过情景再现、互动环节设计、动态展示、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整合,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从而为历史教学注入活力。

(二)数字化资源整合

数字化资源整合是新媒体在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构建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合网络技术、数据库、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历史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13]。通过数字化资源整合,教师可以将大量历史信息、资源、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打造一个丰富多元、动态交互的学习环境。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学习更具吸引力。

1.数字化资源的广泛运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访问各大博物馆的线上展览,让学生欣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兵马俑、故宫藏品等,感受历史的厚重。同时,网络平台上的历史纪录片、动画、音频资料等多媒体内容,能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再现历史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强化记忆效果。例如,在介绍二战时,教师可以播放珍贵的历史影像,让学生目睹历史的瞬间,从而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2.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够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互动软件等工具,设计互动性强的历史情境游戏,如角色扮演、历史模拟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增强历史思维的灵活性。如在讲解启蒙运动时,学生可以扮演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通过辩论模拟会议感受思想碰撞的魅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能够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3.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够强化个性化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如根据学生的历史兴趣推荐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精准教学。

4.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够促进跨学科融合

历史教学可以与地理、艺术、科学等学科结合,通过多媒体呈现,如在讨论古代文明时,结合地图展示文明分布,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风貌,甚至利用科技手段重现历史建筑,让学生在各个学科的交织中,对历史有更全面的认知[14]。例如,在教授启蒙时代的科学革命时,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和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牛顿定律与科学突破的关系,以跨学科的视角理解历史。

5.数字化资源整合鼓励协作与分享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平台,学生可以与同学、教师乃至全球的专家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历史研究成果。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例如,在研究丝绸之路时,学生可以在线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地区的学生交流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特色,从而深化对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

数字化资源整合在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个性化学习、跨学科融合以及协作分享,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动态、互动、开放的历史学习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15]。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工具,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策略,以适应新的历史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历史素养的优秀人才。

五、结语

新媒体为历史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丰富了教学资源,创新了教学手段,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促进了跨学科融合,鼓励协作与分享,使历史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多媒体教学设计,尤其是动态展示和互动环节的设置,极大地提升了历史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整合与引导,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深入理解历史的内涵,增强历史学习的实效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初中历史“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宁,郑华恒.“三空间活力课堂”助推学科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2(6):4-11.

[2] 刘润玖.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3):86.

[3] 周云.基于“三空间活力课堂”的立德树人实践探索[J].今日教育,2020(11):48-49.

[4] 杨茂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0(37):152.

[5] 黄振兴.使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初中历史课堂互动性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4(5):171-173.

[6] 邹明瑾.新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3.

[7] 刘振华.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7):109-110.

[8] 肖民.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2(5):84-86.

[9] 李雪莹.借助新媒体,让初中历史教学事半功倍[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36):74-75.

[10] 孙辉.新技术新媒体融合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56-57.

[11] 孙珍杰.论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14):154.

[12] 沈红.融入“互联网+”时代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141-142.

[13] 张哲.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1):47-48.

[14] 傅传忠.初中历史教学对新媒体资源的合理运用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53-54.

[15] 杨敏.新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园,2017(17):86.

作者简介 张萍,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