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初中英语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

2024-10-12 00:00:00冯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6期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新媒体在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影响;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需求,这些特性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临独特挑战,并对新媒体应用产生了特定需求;探讨新媒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提出,新媒体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要求在应用新媒体提升其英语学习兴趣时,既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又要关注其心理和情感层面,以提供全面、有效的教育支持。文章指出,新媒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面临技术设备不足、网络环境不稳定、教师技术能力不足等挑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技术投入力度,并加强教师培训。新媒体工具如互动白板、在线论坛、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够创造更活跃、参与性更强的课堂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文章主要关注新媒体在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对其他学科和年龄段的学习者可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未来研究应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新媒体教学策略,以适应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同时注重平衡技术使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英语;学习兴趣;新媒体教学;课堂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6-0165-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垫江县教育科研课题“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Y-2018-03

一、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上往往面临多重挑战,如缺乏家长的陪伴与指导、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道路上步履艰难。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英语教学面临困境,传统教法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新媒体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可访问性,可改变这一现状。多媒体资源能够创设生动的情境,网络平台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乐趣。新媒体还能加强留守儿童与家人的联系,弥补情感缺失。但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推广和应用新媒体仍面临挑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策略。

二、新媒体应用与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已经证实了新媒体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方面的效果。例如,数字化教学平台允许教师创建互动式课程,采用游戏化学习、虚拟实验等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同时,新媒体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如远程教育平台支持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弥补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1]。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许多学者探讨了新媒体如何改善农村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在线语言交流平台,农村学生可以与全球的英语使用者实时交流,增强语言应用能力。此外,新媒体还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适应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资源匮乏、情感缺失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教育资源的不足,显著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进度。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缺乏系统性的英语学习,导致他们在初中阶段接触英语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容易失去学习信心[2]。此外,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英语教师短缺、教学设施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3]。传统讲授式教学过于依赖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活动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对习惯于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模式可能进一步降低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新媒体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兴趣理论与新媒体教育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兴趣被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兴趣是引导个体探索和理解环境的内在动力。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了社会互动对兴趣形成的作用。这两点在新媒体教育中得到了体现,新媒体的互动性和社会性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提供充足的社会互动机会,促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4]。

格莱德勒的娱乐教育理论进一步阐述了新媒体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潜力。他认为,娱乐性的学习体验可以增强学习的吸引力,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新媒体通过游戏化学习、动画、视频等手段,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

德西和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内在动机是推动学习持续进行的关键。新媒体教育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增强他们的内在动机[5]。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这种自主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媒体教育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还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效果。研究显示,新媒体工具如互动白板、在线论坛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够创造更活跃、参与性更强的课堂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新媒体的可访问性打破了地域限制,留守儿童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英语资源,如英文原版书籍、在线课程和语言交流平台等,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英语[6]。

学习兴趣理论为新媒体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揭示了新媒体如何通过互动性、趣味性和可访问性,激发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例如,如何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新媒体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向主动探索学习,以及如何通过新媒体工具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探索对于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英语教育改革、提升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深远意义。

(二)新媒体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新媒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独特优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7]。

首先,新媒体的互动性打破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更具动态性和参与性。例如,互动软件和应用程序允许学生与教师、同学实时交流,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还促进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口语能力的提升。

其次,新媒体的趣味性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动画、游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语言概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像,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尤为有效。例如,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学生可以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自然习得词汇和语法知识。

再次,新媒体的可访问性弥补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8]。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图书、语言学习平台等。这种无边界的学习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英语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新媒体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定制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个性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节奏与方式[9]。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心理需求三个方面,这些特性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临独特挑战,并对新媒体产生了特定需求[10]。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和指导。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支持,这可能影响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律性的培养。这种缺失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英语缺乏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新媒体应用则可以弥补这一点,通过在线家长会、家校沟通平台,父母可以远程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促进家校教育合作。

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显著因素。留守儿童往往在社区和学校的支持系统中感到孤立,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11]。新媒体可以提供虚拟社区,如在线学习小组、远程辅导平台等,使他们有机会与同龄人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从而减轻孤独感,增强归属感。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是不容忽视的,他们渴望被关注、被理解,同时需要获得安全感。新媒体工具如视频通话、在线心理辅导等,可以帮助他们与父母保持情感联系,减轻分离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提供愉悦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也对新媒体应用提出了挑战。部分留守儿童可能缺乏使用新媒体的经验,需要特别的指导和培训[12]。此外,由于留守儿童可能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在制定新媒体教学策略时,应考虑如何激发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非过度依赖新媒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要求新媒体在提升其英语学习兴趣时,既要满足其学习需求,又要关注其心理和情感层面的需求,以提供全面、有效的教育支持。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深入理解这些特殊性,以制定更符合其现实需求的新媒体教学策略。

四、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英语教学的实践

(一)设计与实施新媒体教学模式

1.设计原则

设计新媒体教学模式,首要原则是保证其互动性、趣味性和可访问性。互动性是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与教师、同学等进行多向交流。趣味性是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如游戏、动画、短视频等,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访问性则要确保所有农村留守儿童都能便捷地获取和使用教学资源,不受地域、设备或网络条件的限制。

2.模式构建

新媒体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个性化学习平台:通过在线系统,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进度,以契合他们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互动课堂:利用互动白板、在线讨论和协作工具,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借助多媒体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交流中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家庭与学校联动:通过家长参与平台,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弥补家庭关爱的缺失。

自我反馈与评估:运用数据追踪和分析工具,帮助学生量化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主调整学习策略。

3.实施策略

培训与支持:为教师提供参加新媒体技术培训的机会,提升他们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工具。

资源整合:收集整合各种优质英语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育应用、互动教材等,确保资源的丰富性和适用性。

稳定的网络环境: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评估与调整:定期对新媒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反馈和学习数据调整教学策略,持续优化教学模式。

4.实践案例

某农村初中引入了一套整合互动软件、在线课程和家庭参与的新媒体教学模式[13],教师通过制作互动课件,在课堂上开展互动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视频通话工具,家长每周参与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情感支持。结果显示,应用新媒体工具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显著提高,学习成效明显改善。

新媒体教学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英语学习中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侧重进一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思考如何在农村地区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新媒体教学。

(二)新媒体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强化效果

新媒体教学能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首先,新媒体的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互动白板、在线讨论,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更活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在线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英语交流,锻炼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新媒体的趣味性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应用动画、游戏和短视频等形式,原本枯燥的语言知识会变得生动有趣[14]。例如,运用英语学习程序,学生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学习词语和语法知识,学习过程不再单调,学习动力大幅增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帮助他们在休闲娱乐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

新媒体的可访问性打破了地域限制,弥补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通过网络平台,留守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接触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图书和语言交流平台等,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一些学校利用在线平台,让学生同步参与城市学生的英语课程,使他们感到自己并非孤立的,而是能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连,从而增强学习的归属感。

实践表明,新媒体教学对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具有显著作用。学生对新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自学。同时,教师发现,新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有助于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5]。

尽管新媒体教学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挑战,比如网络不稳定、设备更新不及时和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新媒体教学策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其在农村地区的持续有效应用,持续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可访问性,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应用互动课堂、情景模拟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参与度大幅提升。

尽管新媒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技术设备不足、网络环境不稳定、教师技术能力不足等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支持、技术投入和加强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努力。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新媒体教学策略,以适应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新媒体能有效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愿。然而,过度依赖新媒体不利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推广新媒体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平衡技术使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

新媒体教学是提升农村英语教育质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新媒体与农村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持续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政策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媒体真正成为推动农村英语教育的有力工具,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双艳.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4(6):1-3.

[2] 刘红.课堂导入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读写算,2023(16):155-157.

[3] 席爱英.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情况分析研究[J].海外英语,2022(22):148-149,155.

[4] 蔡小花.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英语成绩[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21):64-66.

[5] 高和霞.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J].中学生英语,2022(26):123-124.

[6] 来春莹.农村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13):34-36.

[7] 杨秋婷.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6):115-116.

[8] 周婷婷.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激趣教学法的实施措施[J].考试周刊,2022(5):115-118.

[9] 王红雨.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七).北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10] 董振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21.

[11] 谢娟.“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究[J].读写算,2021(6):11-12.

[12] 陶琼玲.农村留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及能力提高策略[J].新智慧,2021(4):121-122.

[13] 饶运洪.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探究[J].天津教育,2020(36):52-53.

[14] 武民鱼.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0(6):32-36.

[15] 牟久和.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4):93-94.

作者简介 冯莲,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