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究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吉林省文旅融合如何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并着重分析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媒介在促进吉林省文旅深度融合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在政策推动、战略规划、活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文旅融合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微短剧借助政策支持与项目引导、内容创新与品质提升、宣传推广与活动策划、平台合作与多渠道传播、创作培训与人才培养等传播策略,已成为吉林省文旅融合的重要推手。这对于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微短剧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具有深远意义,也凸显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紧迫性。基于此,文章提出微短剧创新路径,文章旨在为推动吉林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微短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文旅融合;吉林省;微短剧;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6-0109-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东北振兴视域下东北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价值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JKH20231347SK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兴起,微短剧凭借紧凑精练的篇幅与明快流畅的叙事,迅速获得了年轻受众的青睐。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表达形式,微短剧不仅极大丰富了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还为文旅资源的创新活化与广泛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微短剧巧妙融合创意内容与多元传播策略,将吉林省独有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民俗风情等文旅资源,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显著提升了吉林省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地方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政策推动与战略规划
吉林省政府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视度日益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明晰了文旅融合的前进目标与实现路径[1]。吉林省将“长白天下雪”和“清爽吉林·22℃夏天”两大品牌作为核心驱动力,搭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旅游产业架构[2]。在此架构下,吉林省积极推动农业、商业、林业、体育等多领域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构建更丰富多元的文旅产业生态。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吉林省在文旅融合领域的前瞻布局,还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旅融合项目与活动
吉林省多个城市的文旅创新项目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年度文旅创新典范案例中脱颖而出,如吉林市“烟花河灯点亮冬日松花江”与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等项目,充分彰显了吉林省在文旅融合领域取得的创造性成就[3]。随着夏季的到来,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独具魅力的云顶市集,到长影世纪城匠心独运的“山海奇妙夜”主题夜游[4],一系列活动不仅成功锁定了游客的关注焦点,还有力驱动了文旅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吉林省正全情投入特色文旅商品的创新与新型消费场景的构建,如发展乡村休闲游、体育休闲游、研学游等举措,目标在于为游客量身定制丰富多样的个性化体验,以提升吉林文旅产业的综合价值与市场吸引力[5]。
(三)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依据《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所设定的宏伟目标,吉林省旅游业已成功实现了对疫情前发展水平的全面超越,具体体现在旅游总收入与游客接待量的双重显著增长上[6]。通过精心策划与实施文旅融合项目,并成功举办一系列文旅活动,吉林省有效增强了其旅游品牌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吸引了更广泛的游客群体前来探索与体验[7]。这不仅推动了吉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还促进了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行业协同繁荣,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共同助力吉林省文旅市场持续兴旺。
(一)政策支持与项目引导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构建了重点网络剧片项目库,对纳入库中的项目进行系统性追踪、专业指导与精细管理,依托政策优惠与资金援助的双重驱动力,积极引领影视制作机构及创作者投身于高品质微短剧的创作浪潮。目前入库项目已达92个,其中,《楚简的诉说》等6部网络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跟踪指导目录[8]。为确保重点项目的高效执行与品质,吉林省实施了涵盖项目策划、立项审批、成片审查直至上线发布的全方位、多环节跟踪指导责任制。这一系列综合性的服务与支持举措,不仅促进了微短剧作品制作水平的飞跃,还显著增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为吉林省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内容创新与品质提升
吉林省积极倡导微短剧创作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其题材广泛覆盖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维度。例如,《又酷又飒的陆王子》是一部以儿童冰雪为主题的微短剧,拍摄地包括康养谷滑雪场、四方山、“上湖上”旅游度假区以及兴林镇东北抗联文化园,展现了吉林省冰雪旅游的魅力和儿童在冰雪世界的成长故事。《东北往事1、2》目前正在吉林市取景拍摄,通过讲述东北青年的奋斗历程和成长故事,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独特风情和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9]。
同时,吉林省通过实施创作指导计划、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创作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创作技巧,激励他们在内容构思、表现形式、技术应用等层面持续探索与创新,共同推动微短剧作品质量全面升级。
(三)宣传推广与活动策划
吉林省在主流媒体、交通枢纽(包括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与车身等显著位置,投放了融合微短剧元素的夏季旅游形象广告。此举不仅重塑并提升了吉林省的旅游品牌形象,还巧妙地将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微短剧作品纳入了宣传范畴,实现了双重推广。另外,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启动了“相约大美吉林,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系列创意活动[10],鼓励公众探访微短剧中的精彩场景,亲赴实地“打卡”游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体验,还有效促进了微短剧创作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四)平台合作与多渠道传播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正积极促进微短剧创作与网络视频播出平台深度合作,旨在将杰出作品引入优酷等主流视频媒介,确保其获得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以当前优酷平台热播的《假面真情》为例,这一网络微短剧的成功播出,标志着吉林省微短剧产业已成功进入主流视频领域,吸引了更庞大的受众群体。此外,吉林省还巧妙运用新媒体矩阵与门户网站等多元化平台,对微短剧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并借助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兴传播手段,实施精准高效的推广策略。这一系列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举措,有效拓宽了作品的受众范围,显著提升了其社会认知度与市场影响力[11]。
(五)创作培训与人才培养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携手多方机构,定期策划并举办微短剧创作研习营,汇聚行业内知名的导演、编剧、资深影视制作人等精英力量,为有志于微短剧创作的群体提供深度指导与专业培训。同时,吉林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并设立专项扶持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微短剧创作领域的后备人才。例如,吉林动画学院与业界携手推出“锐角”微短剧扶持项目,专项用于支持那些蕴含卓越创意、讲述动人故事、组建精良团队并产出高质量作品的微短剧项目,以推动吉林省微短剧产业持续繁荣与发展[12]。
(一)深化内容创新,凸显文旅特色
深入挖掘并整合多元的文化瑰宝与自然奇观,包括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如长春一汽、长影、伪满皇宫,集安丸都山城和东沟贵族古墓葬群遗址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包括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元民族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长白山、松花湖、向海自然保护区等)。这些独特的资源可以塑造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标识的文化IP,实现从资源到内容的深度转化[13]。
促进微短剧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跨界交融,不仅可以拓宽微短剧的艺术边界,还可以极大提升微短剧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同时,可以采用现代审美视角与叙事技巧,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诠释与重构,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以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吸引并凝聚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城市建设中丰富的公共文化空间,如特色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微短剧创作与展示平台,推动吉林省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技术创新驱动,提升观看体验
深入探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尖端科技在微短剧创作领域的融合应用,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14]。同时,可以创新性地开发互动式微短剧形式,根据受众选择,展现不同的剧情走向,这不仅可以提升观看的趣味性,还可以显著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与沉浸感,进而有效增强用户黏性。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挖掘与精准剖析受众的偏好,实现微短剧的个性化定制与智能推荐。这不仅可以促进内容的精准触达,还可以大幅提升内容的传播效率与观看转化率,为微短剧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产业协同发展,拓宽传播渠道
积极寻求与旅游、文化、媒体等关联产业协同合作,共同策划并推出具有文旅融合特色的微短剧项目。通过线上数字平台与线下体验活动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推动文旅产品的宣传与市场推广,增强品牌影响力。要积极拓展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介渠道,充分利用其广泛的覆盖面与高效的传播特性,有效拓宽微短剧的受众范围,吸引并聚拢更多元化的受众群体[15]。此外,还可以与国际影视制作机构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制作理念与技术手段,以提升本土微短剧的制作质量与艺术水准,推动吉林省微短剧走向国际舞台,通过跨文化交流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吉林省的文化输出与国际形象塑造贡献力量。
(四)注重人才培养,激发创作活力
加大在创作、制作、运营等关键环节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构建一套完善的创作激励机制体系,内容涵盖对杰出微短剧作品的认可与嘉奖、对优秀创作者的表彰与奖励,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催生更多高质量作品。这一系列举措能激发整个行业的创造力与活力,推动微短剧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
制定并持续优化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版权保障等多个维度,为微短剧的创作与发展构建一个积极的政策框架。同时,积极打造微短剧的创作、展示与交流平台,为创作者搭建一个展现创意与才华的广阔舞台,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质量上乘的内容选择,进一步推动微短剧产业繁荣与兴盛。
微短剧作为新兴的在线视听媒介,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卓越的信息扩散效率,在文旅融合进程中彰显了非凡的价值。其不仅能显著提升吉林省文旅产业的公众认知度和市场辐射力,还能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和探索心,从而促进文旅消费增长和产业层次跃升。因此,吉林省应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实践,引领微短剧的创制和分发达到更高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微短剧有望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有力杠杆,加速吉林省迈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纪元,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景俊海.在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J].新长征,2024(6):16-23.
[2] 李婷,丁美佳.吉林市:小小锅包肉撬动大文旅[N].吉林日报,2024-07-14(1).
[3] 王妍卉.着力破解文旅产业升级密码[N].协商新报,2024-07-09(1).
[4] 孙娇杨.长春又添夜游好去处 长影世纪城“山海奇妙夜”格外精彩[N].长春日报,2024-06-25(6).
[5] 丁静,马晓东.微短剧发展不可“微短视”[N].新华每日电讯,2024-07-10(6).
[6] 李典,姚湜,宋心平.吉林推出“毕业季”“避暑季”多种旅游新玩法[N].经济参考报,2024-07-09(5).
[7] 刘姗姗.游客“人从众”吉林下了三个功夫:从清明假期文旅市场火爆说起[N].吉林日报,2024-04-09(1).
[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吉林局多措并举推进微短剧创作生产[EB/OL].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2024-04-29)[2024-07-25]. http://www.nrta.gov.cn/art/2024/4/29/art_114_67312.html.
[9] 马璐.“吉”字头微短剧来了,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推动实践“广电+文旅”模式[EB/OL].吉林日报,(2024-04-24)[2024-07-2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14989 2062580060&wfr=spider&for=pc.
[10] 吉林广播电视局.关于开展“相约大美吉林,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重点网络微短剧创作活动的通知[EB/OL].吉林广播电视局官网,(2024-01-23)[2024-07-25]. http:// gdj.jl.gov.cn/zwgk/tzgg/202401/t20240123_8865839.html.
[11] 悠游吉林.“六条车道”协同创新,文旅融合吉林这么干[EB/OL].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百家号,(2021-11-24)[2024-07-2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717312176025467137&wfr=spider&for=pc.
[12] 吉林动画学院.锐角-微短剧扶持计划[EB/OL].“吉林动画学院”微信公众号,(2024-07-09)[2024-07-2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yODA0Ng==& mid=2650983250&idx=2&sn=6e6bee6c1db9b75453e5055fd8dc a15d&chksm=bd3b92738a4c1b657554868c92fa5d2f3cf6631e-1ab38a9810eea90245c04c2a7efb4dcd0d46&scene=27.
[13] 马晓俊,周杰.用精品微短剧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战线,2024(13):84-86.
[14] 李思雨.影视热引领文旅新风尚[N].经济日报,2024-07-07(7).
[15] 齐佩轩.微短剧创作及营销策略研究[J].今传媒,2024(7):84-87.
作者简介 王子,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