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际互补的中医汉语教材图文研究

2024-10-12 00:00谭致君
现代语文 2024年7期

摘 要:在国际中文教材多模态、立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教材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符际互补理论关注不同模态的符号信息如何在语篇中进行互动,是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重要工具。基于该理论框架,对不同年代、不同课型的中医汉语教材进行图文模态的宏观描摹和微观例析。考察发现,中医汉语教材的图文模态在整体上形式比较丰富,但在具体教材中较为集中;图文符号互动性高,但在一致性、相容性和突出性三个维度仍有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还存在少数图文符号的冗余、偏误。针对中医汉语教材在图文模态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编写者应集合多学科力量,重视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并突出中医药特色。

关键词:中医汉语教材;符际互补理论;图文模态;多模态语篇分析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中文教材不再局限于文本,而是包含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模态形式。换言之,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语篇不仅仅是文字,更是融合了图片、音像、声音、印刷等多种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其中,视觉模态是出现最早、运用最为广泛的非文本模态。教材中常见的视觉模态包括图片(手绘或照片)、图表、图框、表格等。这些不同的视觉模态与文字联合,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如提示、启发、帮助理解、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提升兴趣等[1]。廖毅等针对多模态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元分析,该研究表明,多模态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积极效应,并且其亚类型(文声、文图、声图与文图声)所产生的成效各有不同[2]。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中文教材中插图运用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教科书插图研究的重点是表层的功能及教学应用,关于插图和文本关系的更深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少,将插图与文本统摄于多模态语篇的视角进行话语分析的,更是罕见。实际上,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语言文本和视觉图像是相互独立的符号资源,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用途,又共同构成了多模态语篇。符际互补理论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多模态语篇中的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相互协同、补充,两者同为表达意义的资源,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共同为读者呈现一个连贯的多模态语篇[3]。符际互补理论强调了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在表达含义时的相互补充关系,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融合的视角,也是多模态话语分析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汉语教材图文模态概貌

外国人要了解中医,医学典籍和医古文献的学习必不可少。不过,对绝大部分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来说,与中医专业学习的要求相比,其汉语水平和中医文化储备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医汉语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开设的专门用途汉语课程,其内容包括中医词汇、常用结构句式、中医相关文化知识等。为了充分了解中医汉语教材在图文模态方面的发展状况,我们选取不同年代、不同体例和不同课型的中医汉语教材作为考察对象,对图文模态的概貌进行描绘。

(一)《中医汉语》

《中医汉语》系列教材是我国第一套专门面向中医专业留学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共六册,依照语言技能分为三种课型:读写、听力和口语。该教材体现了早期对外汉语教材的编撰理念,主要运用“功能—意念法”,突出中医汉语功能,同时仍保留了“语法—翻译法”的内在联系。在体例上采用了传统的编撰模式:一是生词、专有名词、功能句、课文、注释、练习模块;二是生词、专名、课文、词语用法举例、注释、练习模块。

在教材模态方面,《中医汉语》系列教材的模态包括插画、表格和图片。从内容上看,文字模态占据绝对优势,其他模态均为图文结合,以文为主。以《中医汉语·读写课本(上册)》为例,教材的唯一一幅插画是用于处所和方位表达练习的地图,4幅图表是汉字基本笔画和笔顺的示意图,其余44张表格主要是每课生字的列表汇总[4]。

(二)《中医汉语口语入门》

《中医汉语口语入门》系列教材在发行中文版之后,又陆续推出了英语、法语、德语、韩语等版本。它的编撰体例与其他教材有很大区别。以《中医汉语口语入门(英语版)》为例,该教材精选了与中医有关的100个常用、地道的句子,并将其分为9个话题。每个句子的学习包括四个部分:常用句、对话、“DIY”和注释。其中,常用句标明句子的写法、读音和意义,对话部分展示常用句在交际场景中的运用,“DIY”环节主要为关键结构的替换练习,注释提供常用句和对话的背景资料或相关知识。同时,每个句子都标有拼音和英语译文、注释和插图。附录收入了“针灸穴位图”“16种常见中医脉象”“中药汤剂简介”,供学习者参考[5]。

作为一本口语教材,《中医汉语口语入门》的整体设计更加活泼,插图比例是所考察的几套教材中最高的。教材的插图主要分为两类:照片和绘画。插图主要分布于对话和DIY两个模块,其中,绘画类插图主要出现在对话模块,而照片则在对话和DIY模块均有出现。每课的对话均有配图,DIY模块的配图则不是必然。

(三)《实用中医汉语》

《实用中医汉语》系列教材是一套面向中医专业留学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在国内影响较大、使用比较广泛。它包括基础篇和提高篇两部分,各篇又分精读、听力、口语三个分册。基础篇的词汇和语法以乙级为主,还有少量丙级词汇,能与具备初级普通汉语水平的教材相衔接,主要供学习过半年汉语的学生使用;提高篇的词汇和语法以丙级为主,供学习过一年汉语的学生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就中医汉语的教学顺序应以“中医”还是“汉语”为纲的问题上,编者认为:“(《实用中医汉语》)是一套以提升学生汉语技能为主的教材,我们在安排专业词汇和术语学习时,并未按照传授中医药专业知识的次第编写,而是按照语言能力的要求建构教材。”[6](编写说明)

相对而言,《实用中医汉语》系列教材的模态比较丰富。以《实用中医汉语·听力(基础篇)》为例,每课分为精听模块和泛听模块,其中,较多的照片和插画主要分布在每一课的标题以及精听模块的课文部分;此外,还有少数图片或插画分布在一课的最后。教材的唯一一张表格出现在精听模块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录音补全表格内容[6]。

(四)《中医汉语教程》

《中医汉语教程》是当下最新出版的一套中医汉语教材,包括《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医汉语听说教程》《中医汉语读写教程》三个分册,目前《中医汉语读写教程》尚未出版。其中,《中医汉语综合教程》是主干教材,《中医汉语听说教程》《中医汉语阅读教程》配合主干教材,在中医知识、语言点等方面相互呼应,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程体系。该套教材的使用对象为掌握了1500~2000个普通汉语词汇、汉语水平达到或接近HSK四级的中医专业来华留学生,课程目标是让留学生在进入中医学本科专业学习之前,掌握中医学的基础词汇及表达方式、基本中医学常识,能够听懂中医类专业术语,并能够得体地进行口头表达[7]。

在我们所考察的教材中,《中医汉语教程》的图文模态是最为丰富的。以《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为例,照片、绘画、表格和图表模态均有使用,而以照片和表格的使用频率为最高。就不同模态的分布而言,从热身模块、课文模块、练习模块到中医专业术语、句式的讲练模块和“中医生活馆”模块,都灵活运用了不同图文模态来予以呈现。其中,热身模块和“中医生活馆”模块通常采用照片或绘画模态,导入本课重点或介绍相关知识;中医专业术语、句式的讲练模块,往往采用表格模态来梳理关键术语和句式;课文和练习模块则根据内容需要,采取不同模态进行呈现[7]。

二、常用教材图文模态抽样统计与

图文关系分析

这里将对四本中医汉语教材中的常见视觉模态行进计量分析。这四本教材分别是:《中医汉语·读写课本(上册)》《中医汉语口语入门》《实用中医汉语·听力(基础篇)》《中医汉语综合教程》;同时,我们将视觉模态形式划分为四类:实物图/照片、插画、表格、图表。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在考察了不同年代、不同课型的中医汉语教材图文模态后,我们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第一,教材的图文模态应用逐渐增多;第二,教材的图文模态类型逐步丰富;第三,图文模态在教材不同模块中的运用呈现多元化;第四,图文模态的运用日益个性化,更加契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需要。总之,随着教材编写理念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多模态在中医汉语教材编写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科学合理。

在这四本教材中,图像和文字模态的相互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五类:补充关系、解释关系、凸显关系、互动关系、对比关系。

(一)补充关系

所谓“补充关系”,是指图像和文字在表达意义时互相补充,使文本所要表述的内容更加完整、更加清晰。如《中医汉语口语入门》中的对话及其与之配套的插画,就体现出明显的补充关系。一方面,插画提示了对话所发生的情境,为文字补充了语境和背景;另一方面,文字则提供了绘画中人物交流的具体内容,丰富了插画的交际信息。

(二)解释关系

所谓“解释关系”,是指图像和文字通过不同模态的信息相互释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含义。如《中医汉语综合教程》课文《五行》的配图,以插图的形式简要解释了课文中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和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三)凸显关系

所谓“凸显关系”,是指图像和文字在表达意义时互相强调,以突出重点,常用于关键信息的标记。如在《实用中医汉语·听力(基础篇)》的课文标题旁边,都配有与标题相关的图片,以达到凸显标题的作用,可以帮助使用者迅速找到学习重点。

(四)互动关系

所谓“互动关系”,是指图像和文字相互结合,创造更加丰富生动的语境,经常运用于练习环节。如《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五行》一课的热身练习部分,图像是文字所指的对象,文字则是解读图像信息的目标。具体如图2所示:

(五)对比关系

所谓“对比关系”,是指图像和文字之间通过反差、矛盾形成对比,将读者的注意力聚焦于需要强调的信息上。如《实用中医汉语·口语(基础篇)》的第二课《人体是一个整体》中的看图说话部分,主题是“玛丽不头痛了”,四张图片的内容分别是:一个正在头疼的女性,去看中医,在腿上进行针灸治疗,头疼好转。通过“头疼”与“医脚”的对比,引导并聚焦于本课的主题:中医整体观。

三、中医汉语教材图文模态话语分析

在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中,多模态语篇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分析图中的视觉符号,包括参与者、过程/活动、环境成分等,这些符号与语言一样,具有表征信息和经验的功能;第二步,分析语篇中的言语符号,即查找、汇集与图片同现的文本中与视觉符号相关联的词汇;第三步,分析图文意义关系,即对第一、第二步中提取的视觉符号和文本词汇进行关系分析[8]。一般来说,主要包括重复(repetition)关系、同义(synonymy)关系、反义(antonymy)关系、上义(hyponymy)关系、借喻(metonymy)关系、搭配(collocation)关系等[3]。这里从相关教材中选取两则图文模态语篇,对此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

(一)关于抽象文化符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在《中医汉语综合教程》第一课《日月与阴阳》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医传统理论中的阴阳概念,相应的图片是中国的太极图。具体如图3所示:

1.视觉符号分析

该图片中画面的主体,是太极的图像。太极图整体呈圆形,内部由曲线勾勒出黑白两色的“阴阳鱼”形状,阴阳鱼内部又包含对比色的圆形,这些视觉元素可以识别转化为丰富的视觉符号。太极图作为一种符号系统,黑白两色象征阴阳的“二元性”,其中,黑色与“黑夜”相联系,对应“阴”;白色与“白昼”相联系,对应“阳”。阴阳鱼的形状似旋转的两股水流,具有动态感,是代表“运动”“转化”的视觉符号。黑白两色区域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从视觉符号来看代表着“平衡”。黑色区域中有白色小圆形,白色区域中有黑色小圆形,显示“内外”“包含”关系。

2.言语符号提取

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提出阴阳的概念;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大量自然界事物的例子,如“白昼属阳,黑夜属阴”“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等,来说明阴阳各自的特征;第三段介绍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头在上,为阳,脚在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等;第四段则阐释了阴阳平衡与健康的关系。基于以上文本内容,我们可以提取出与图片有关的关键词:“阴阳”“白昼”“黑夜”“上”“下”“头”“脚” “体表”“体内”“平衡”。

3.图文意义关系

图片中的“黑”“白”符号,与文本中的“黑夜”“白昼”构成同义关系,与文本中的“阴”“阳”构成借喻关系。图片中白、黑两色的“二元性”,与文本中的“上”和“下”、“头”和“脚”、“体表”和“体内”等符号,构成上义关系。图片中黑白两色构成的“平衡”符号,与文本中的“平衡”构成重复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太极图作为一种符号系统,通过黑白、静动、内外等属性,来表现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和平衡。

从图文语篇意义分析上看,该图片位于文本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构成如下语篇结构:引入阴阳概念——展示阴阳概念的符号:太极图——以自然界事物为例进一步阐述阴阳概念。文本中的文字内容是图片的具象化、可视化,而图片则是文字内容的抽象化、概念化,演绎与归纳并举,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阴阳概念。

(二)基于具体情境对话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中医汉语口语入门》第28课,其文本内容为一个话轮的对话:“A:头痛可以用针刺治疗吗?”“B:不但可以,而且效果很好。”在文本下方配有一幅插画,具体如图4所示(见右栏):

1.视觉符号分析

该图片中有两位参与者,根据衣着服饰等,可以判断左边的人为医生;根据两位参与者的互动行为,可以判断右边的人为患者。根据人物所处背景中的书

画卷轴、中药柜等视觉符号,可以提炼出“中医诊所”这一环境。从插图可以看出,两位参与者正在进行扎针(针灸)活动,医生和患者之间构成矢量,由医生发出,指向患者;从视觉语法上来说,这属于叙事再现。针灸在中医中属于一种治疗行为,施针(治疗)的部位是头部。在人际特征层面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医患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者所处环境中,桌子上的刺猬这一视觉元素,需要受众通过联想“刺猬——刺——针刺”这一信息路径,来理解它所代表的视觉符号,从而提高了图像解读者的介入度。而对于该教材的使用者——留学生而言,“刺猬”并非汉语基础词,留学生很难通过这一图像元素的对应词“刺猬”,来提取其所代表的“刺”的意义。因此,这一符号信息在该图文语篇中是冗余的,甚至会引起一定的困惑。

2.言语符号提取

该语篇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头痛可以用针刺治疗吗?”“不但可以,而且效果很好。”在以上语篇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与图片有关的文本符号关键词:“头痛”“针刺”“治疗”。

3.图文意义关系

图片中的“扎针”与文本中的“针刺”属于同义关系,与“治疗”属于上下义关系。图片中的“刺猬”与“针刺”属于借喻关系。而图片中的“中医诊所”环境,与文本中的“治疗”构成搭配关系。

图文语篇意义关系一般通过语篇布局来体现,包含信息值(information value)、显著性(salience)、阅读路径(reading path)等[8]。对比视觉符号和文本符号的分析与解读,在该多模态语篇中,视觉符号的信息载量比文本符号的信息载量要高,而文本符号的显著性更强,可以认为是语篇的焦点。在教材中,本课的排版是文本在上,图片在下,多模态语篇的阅读路径遵循由上而下的自然顺序,是先文本后图片,图片是文本的叙事再现,可以起到辅助文本理解的作用。

四、关于中医汉语教材图文模态的建议

中医汉语教材作为交叉学科的代表,其编写不仅需要考虑语言教学的需求,而且需要考虑中医的专业特色与知识谱系。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中医汉语教材在图文模态方面仍有待拓展和加强。

(一)从“量”上丰富教材的视觉模态形式

根据我们的考察与统计,教材图文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多模态的观念日益增强。同时,口语教材的图文比例相对其他课型较高,这也许是因为口语课型更加重视交际和输出,文本内容不宜过多,并且视觉模态能够高效提供相关信息,辅助口语表达及输出练习。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教材视觉模态的形式逐渐丰富,但大部分教材的视觉模态仍然以其中的1—2种为主导。由于实物照片、绘画、表格与图表在表达意义时,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因此,我们建议,教材视觉模态的形式应该更为多样化。

(二)从“质”上凸显符际互补互动特性

中医汉语教材图文语篇的意义关系丰富多样,两者的互补互动,共同构成了教材语篇的主要内容,并共同承载着语篇的意义解读。不过,在视觉模态与文字模态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相容性和突出性方面,仍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例如,可以将单纯的名医画像替换成文本所述名医行医的场景绘图,帮助学习者了解名医故事的时代背景;可以在中草药植株照片旁边增加相应的饮片照片,与介绍该中药药性功能的文本同现,有助于学习者识别辨认常见中药材;在为针灸疗法的文本配图时,可以将毫针实物照片替换为文本所述针法操作示意图,这比学习者单纯依靠文本描述来想象针法的操作方式更加直观和具象,等等。

(三)将学习者的文化认知纳入多模态构建

可以说,视觉元素与视觉符号的解读,离不开文化与认知的参与。中医教材的视觉模态材料,经常会采用一些富有中国特色和文化意蕴的视觉符号,或起到装饰、标识作用,或作为意义的表征,或以隐喻的形式,参与到符际互补与互动。不过,留学生对一些视觉符号并不能有效提取信息,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碍。如上文图4中,“刺猬”的视觉符号实为冗余,并且会造成学习者的负担。因此,我们建议,在多模态语篇的构建与设计时,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国际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理解能力。

(四)将中医思维方式融入多模态语篇设计

中医汉语教材应以中医为内核,彰显出其专门用途汉语课程的性质,体现出鲜明的中医思维与中医特色。比如,“取象比类”是中医独特而重要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的认知基础在于隐喻与转喻。中医学擅长将抽象的范畴、原理类比为具象的事物和现象,并加以指称、分类和推演,如阴阳、五行、精气等。教材在构筑多模态语篇时,亦可参照这一思维方式,将抽象的中医理论进行具象化演绎。这样的教材设计,不仅能够体现中医汉语的特色,而且可以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

(五)集合多学科力量提升教材专业化水平

中医汉语是一门交叉学科,从语言本体上看,既属于现代交际场景下的专业汉语,其书面文本又具有一定的古汉语特征;从知识结构上看,既要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又要教授中医常识和文化知识。在对中医汉语教材考察中,我们发现,个别教材的配图是否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尚有待商榷。如某篇关于五脏的课文,其配图为人体脏器解剖图,并在图中标注心、肝、脾、肺、肾的位置。而中医所谓的“五脏”,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器官,而是范畴化的指称。对初次接触中医理论的留学生来说,这样的配图可能会使其形成“中医之心即解剖学之心”的误读,从而影响对中医理论的准确解读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我们呼吁,中医汉语教材编写应以学科融合发展为导向,组建古代汉语、汉语教育、中医等跨学科、跨领域团队,着力构建中医汉语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教材编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艳群.汉语教材中图片的示意功能和示意方法[J].海外华文教育,2006,(2).

[2]廖毅,钱玉莲,张薇.多模态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性的一项元分析[J].现代语文,2022,(4).

[3]杨曙.符际互补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4]王砚农,阎德早主编.中医汉语·读写课本(上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5]宋一伦,杨学智,王晶.中医汉语口语入门(英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薄彤,袁哲敏主编.实用中医汉语·听力(基础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徐静主编.中医汉语综合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8]隋爽.符际互补视角下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插图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3).

A Study on Graphics and Texts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

Tan Zhijun

(1.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18;

2.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8, 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multimodal and three-dimensional trend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xtbooks, the importanc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extbooks has gradually emerged. The theory of 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 focuses on how symbolic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modes interacts in discourse and serves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conducts a macro-description and micro-analysis of the graphic and text modes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rom different eras and course types.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graphic and text modes in TCM Chinese textbooks are relatively diverse in form overall, but they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specific textbook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ic and text symbols is high,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nsistency, compatibility, and promin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a few redundant and erroneous graphic and text symbols. In response to the main issues in graphic and text modes in TCM Chinese textbooks, it is suggested that compilers should pool interdisciplinary expertise, consider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users,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hinese textbook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ersemiotic complementarity theory;graphic and text modes;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教育背景下中医汉语课程教学范式的创新与实践”(202401000786);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HSK的初中级汉语语法翻转课堂的研究”(2019-JG039)

作者简介:谭致君,女,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