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职业称谓词同义现象研究

2024-10-12 00:00:00韩若琳
现代语文 2024年7期

摘 要:职业称谓词是从职业身份角度称人的词语,绝大多数与社会中的职业一一对应,但也存在少量同义现象。同义职业称谓词主要产生于造词层面,由于职业的相关语义角色较多、汉语同义词素较多而形成。在语义角色丰富程度、词义专一度等语言因素与社会规范政策的影响下,同义职业称谓词呈现出使用频率差异较大的现象,以及词义、语境发生分化的情况。在历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新词的收录、主副条目的更替、释义的调整,都体现出辞书编纂对于同义职业称谓词的时代性变化和词汇系统性的把握。与此同时,同义职业称谓词在辞书收词及释义方面仍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职业称谓词;同义词;词义分化;辞书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称谓词是用于称人的一类词语,通常分为亲属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其中,社会称谓词内部又可以依据不同的社会关系继续下分,职业称谓词就是其中的一种[1](P72)。它是从被称谓者职业身份的角度对其进行指称的词,如“飞行员”“律师”“大夫”“售货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分类大典》)是中国职业分类的规范性文件,《分类大典》中的职业具有系统且详尽的分类,职业名称与职业类别一一对应,指称明确、不存在同义关系。与职业名称不同,职业称谓词是日常言语交际用语,虽然出于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词语指称的明确性的需要,职业称谓词与职业之间也大多数为一一对应关系,但由于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一种职业的从业者也可能存在多种语言形式指称,即“一对多”的情况。如演艺行业中的“演员—艺员”、医疗领域的“医生—大夫”、建筑工种的“瓦工—瓦匠”。这种情况尽管数目很少,但同义职业称谓词内部的差异较为凸显:一是很多同义词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语境,一直保持较为明显的差别;二是还有一些同义词的使用语境乃至词义,伴随着社会政策的调整而逐渐发生分化。在职业名称规范化、同义词使用语境差异化的背景下,我们对同义职业称谓词有必要进一步辨析、规范。下面,我们就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同义职业称谓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况、成因、分化现象、辞书编纂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辞书收词及释义提出修订建议。

一、同义职业称谓词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中,共收录231个现代汉语职业称谓词,其中包含28组同义词。在这28组同义词中,21组含有2个词,如“邮递员—投递员”,其余7组含有3个词,如“泥水匠—泥瓦匠—泥瓦工”。同义职业称谓词的数量不多,这是职业区别性和称谓专一性的体现。

从词素关系的角度来看,同义职业称谓词的构词词素之间存在三类关系:第一,词素为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即甲词中包含了乙词的全部构词词素,这类情况共有4组,如“裁判员—裁判”“领航员—领航”;第二,词素为交叉关系,即词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这类情况最多,共23组,如“木工—木匠”“投递员—邮递员”;第三,词素完全不同,只有“大夫—医生”一组,它们同义现象的形成不是由于造词的不同,而是词义发展的结果。

从义项对应的角度来看,同义职业称谓词主要有两类:“单义—单义”和“单义—多义”。前者共13组,为完全同义词;后者共14组,属于义项对应同义词,即只在职业称谓义上形成同义关系。此外,还有1组完全同义的多义职业称谓词“漆工—油工”。

从词义角度来看,汉语中的同义词可以分为三类:完全同义词、不完全同义词、义项对应同义词[2](P146-156)。完全同义词即语法意义、词汇意义、色彩意义三者完全相同,共有8组,如“漆工—油工”“话务员—接

线员”;不完全同义词的色彩意义存在差异,其余两种意义相同,共有5组,如“大夫—医生”“装甲兵—坦克兵”;义项对应同义词是词与词的整体词义并不相同、只是某个词义相同,这类职业称谓词最多,共15组,如“木工—木匠”“领航—领航员”。

二、同义职业称谓词的形成

同义词的形成,主要有造词角度不同、词义演变、来源不同、翻译形式不同等原因[2](P158)。汉语职业称谓词的一大特点,就是外来词极少,97%以上都是汉民族内部创造的,包括传承自古代汉语的词语和现代汉语阶段利用汉语词素创造的新词。因此,同义职业称谓词的形成途径只有两种:一是词义的演变使非同义词变得同义,二是对同一职业称谓从不同角度进行造词。其中,通过词义演变这一途径形成同义词的职业称谓词很少,只有“大夫”通过官职借代,发展为与“医生”同义。职业称谓词中同义现象的形成,主要集中在造词层面。

所谓“造词”,亦称“创造新词”,它是人们在一定思维认识的指导下,选择已有的语言材料对某个对象进行命名的过程,即选择特定的词素构造成词的过程。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在认识某一个事物时,往往是在事物之间的联系中进行的。对职业称谓的认识,也是相应地建立在对职业及相关要素的综合认识之上的,包括工作中的动作行为、工作的场所、工作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客体等。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要素,对应着认知框架中的谓词和语义角色。由于音节长度的限制,这些谓词和语义角色不能全部以词素的形式参与到职业称谓词的构词之中,一般只选取2—3个对应的词素加以组合、创造新词。

在造词过程中形成的同义词,主要是由于其造词角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造词时,所选取的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以致选取的词素、最终的造词结果存在差异。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选取的语义角色相同,语义角色顺序也相同,但是选取的词素不完全相同。这类同义词数量最多,其形成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指人词素出现在了同样的构词环境中。汉语中指人词素的种类丰富,如“人”“员”“者”“工”“匠”,由于其中有的词素专门

指人,而有的词素在指人外还兼有其他意义,因此,这些词素与同一词素结合构造出的词语,可能会形成同义关系。比如,“炮兵—炮手”一对同义词中,二者均选取工具和施事作为造词要素,工具在前,施事在后,只是表示施事的词素存在差异。与之类似的,还有“木工—木匠”“瓦工—瓦匠”等。在指人词素以外,也有少量其他语义角色选取词素不同的情况。如“漆工—油工”一对同义词,二者均选取谓词和施事作为造词要素,谓词在前,施事在后,只是选择的谓词词素存在差异。类似的还有“坦克兵—装甲兵”,二者选取的语义角色相同,只是在构词时分别选取了外来词素和汉语固有词素。

第二种,选取的语义角色相同,但是语义角色的顺序不同,选取的词素也不完全相同。“宇航员—航天员”这对同义词,是合成词素“宇航”“航天”与同一词素“员”相结合而形成的。这对同义词的词素,都是对应处所、谓词、施事的,但是其中表示处所的词素并不相同,处所和谓词对应词素的顺序也存在差异:“宇航员”选取“宇”表示处所,置于“航”之前,“航天员”选取“天”表示处所,置于“航”之后。不过,在两个词语中,施事所对应的词素“员”都是被修饰的中心词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造词之中的共性。

第三种,选取的语义角色不完全相同,词素也不完全相同。其中,有一些同义词,词素为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类同义词的形成过程,都是:①乙词先产生,并在高频使用的情况下转化为合成词素[3](P245)→②合成词素与指人词素组合,构成新词甲→③新词甲与原来的职业称谓义的乙构成了义项对应同义词。比如,“裁判—裁判员”中,“裁判”只以动作一种要素进行构造,而“裁判员”选取了动作和施事两种要素,后者是建立在前者之上增添指人词素形成的。此类情形还包括“领航—领航员”“经纪—经纪

人”等。也有一些同义词的词素为部分相同,比如,“话务员—接线员”这对同义词中,“话务员”选择受事和施事作为构词要素,“接线员”选择动作和施事作为构词要素。这类情形还包括“艺员—演员”“皮匠—鞋匠”等。

我们发现,同义的职业称谓词在造词时,不存在选取的语义角色、词素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称谓认知框架中核心语义角色的凸显性、某些词素的常用性,以及人们认知的共同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称谓词中同义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职业中涉及的语义角色比较多样,如谓词、施事、受事、处所、工具等。对于同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人们为其命名时的造词角度不同、在造词过程中选取的语义角色不同,导致了构词词素及最后的造词结果形式不同,但词义相同。

二是汉语中存在诸多同义词素,于是在表示同一语义角色时,可以选用形式不同但表义相同的构词词素。如“工”和“匠”这对词素,“浑言则同,析言则异”,二者在一些场合中常以一对同义词素的形式出现,它们与相同词素结合构造出来的职业称谓词,也会成为同义词,如“漆工—漆匠”“木工—木匠”“泥瓦工—泥瓦匠”。

三是词义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一个词的词义可能会发展为与另一个词的词义相同,这两个词便形成了一对同义词。如原本表示官职的“大夫”,就通过借代的手段发展出表示从医者的意义,与“医生”一词成为同义词。原本只有动词性的“领航”,发展出名词性的指人借代义,与“领航员”形成了一对义项对应同义词。

三、同义职业称谓词的语用差异

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记忆负担,是语言中的一种冗余现象,因此,同义词往往处于竞争关系之中。在职业称谓词中,绝大部分同义词的词义稳定地保持一致,但使用频率存在高低之分;与此同时,还有少数同义词的词义存在细微差异,使用语境亦体现出一定区别。同义职业称谓词的使用情况之所以会产成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的规范性政策,二是语言的系统性。

(一)使用频率

当代社会中的职业相对稳定,相应地,职业称谓词的词义也比较稳定,绝大多数同义职业称谓词一直保持同义状态,如“邮递员—投递员”“漆工—油工”。这类同义词由于指称完全相同,在竞争中的使用频率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低之分。使用频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词义的专一程度和词素义对于词义的提示程度。

从词义数量角度来看,表义相对专一的职业称谓词的使用频率往往更高。例如,“经纪—经纪人”“领航—领航员”均为义项对应同义词,其中,“经纪”“领航”为动名兼类词,其名词义与“经纪人”“领航员”词义完全相同。当下,“经纪”“领航”主要是用作动词,名词性的职业称谓义几乎不再使用,其名词义基本上由“经纪人”“领航员”所承担。

同义职业称谓词中,词素义对词义提示功能越强的词语,使用频率越高。比如,“泥瓦匠—泥水匠”一组词,在近十年《人民日报》的使用频率,分别为72和12,前者的使用频率为后者的6倍。从词素来看,在指人词素外,“泥水匠”只体现出工作所用的材料,而“泥瓦匠”还多出了“上房铺瓦”的职能,其词素义更加丰富,传递的意义更加全面,对词义的提示度更高。再如,表示“修鞋制鞋者”的“鞋匠—皮匠”一组词,在近十年《人民日报》的使用频率,分别为37和5,前者是后者的7.4倍。从词素来看,“皮匠”中的词素“皮”不能直接提示所处理的受事“鞋”,而是需要通过借代才能实现指称。相比之下,“鞋匠”比“皮匠”更能直接表义,词素义与词义联系的紧密度更高,对词义提示功能更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它在同义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使用语境

有的同义职业称谓词,由于词义存在细微差异,其使用语境也体现出一定区别。更细致地区分,有些同义词在现代汉语阶段始终较为稳定地保持差异状态,有些则是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语境逐渐发生分化。

1.语境始终保持差异

语境始终保持差异的职业称谓词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完全同义的职业称谓词,另一类是“X工—X匠”式同义职业称谓词。

所谓“不完全同义的职业称谓词”,是指语法意义、理性意义相同,而色彩意义不同。这类职业称谓词各有各的使用语境,共同存在于汉语称谓系统中。比如,“医生—大夫”的指称对象都是医疗工作者,但“大夫”具有口语色彩,多出现于口语语体之中。以《人民日报》为例,“大夫”多用于面称,以及一些非正式的对话场合;而“医生”多用于叙称以及正式场合。例如:

(1)“只要有需要,戚大夫冒着风雨也会来,这些年多亏了他!”李德忠感动地说。(《人民日报》,2023-08-24)

(2)在戚红伟的带动下,陆续有医生加入乡村医生队伍。(《人民日报》,2023-08-24)

在《人民日报》的同一篇报道中,直接引语中使用的是具有口语色彩的“大夫”,而在叙称和职业名称术语“乡村医生”中,则使用“医生”一词。可见,“大夫”和“医生”的使用语境大致存在分化。

再如,“泥工—瓦工”中,“瓦工”为共同语,而“泥工”源于地域方言。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泥工”逐渐被共同语吸纳,从而具有地域色彩,多用来指称南方地区的瓦工,如江西、湖南地区。

所谓“‘X工—X匠’式同义职业称谓词”,主要是指“木工—木匠”“泥瓦工—泥瓦匠”“漆工—漆匠”。这类词语在《现汉》中以主、副条的形式收录,词义相同。不过,二者的使用语境存在细微差异。在多种职业从业人员并举时,“木工”“石工”“瓦工”“磨工”等“X工”词族的词语倾向于共现,表示集体性的技术工人身份;而“木匠”“瓦匠”“漆匠”“泥水匠”等“X匠”词族的词语倾向于共现,表示个体性的小手工业者身份。例如:

(3)零工市场共为他所在的企业成功招聘了电工、装修工、木工等近30名技工,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人民日报》,2023-07-04)

(4)当年建沼气池名声响当当的海龙村,锻炼了一大批石匠、砖匠、木匠。(《人民日报》,2023-12-02)

可以说,这种情况的形成与词素义有关。“工”和“匠”这对词素,“浑言则同,析言则异”,“工”表示工人,“匠”表示小手工业者,各自构成了“X工”“X匠”词族,形成了两个同义的职业称谓系统。

2.语境逐渐发生分化

同义职业称谓词中,有些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语境逐渐发生分化。较为明显的有两对同义词“宇航员—航天员”“教师—教员”,其分化基本上都受到了社会规范性政策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结合社会政策及语用情况,对它们的分化过程进行历时梳理。

首先来看“宇航员—航天员”。它们是一对航天领域的术语,二者最初的词义、使用语境完全相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使用语境发生分化,即在词义上仍然保持同义状态,只是使用的语境不同,并形成互补格局。

20世纪60年代初,汉语中存在多种航天人员的指称形式,如“宇宙航行员”“宇宙飞行员”“太空飞行员”“宇宙航行者”等,它们均为短语。其中,“宇宙航行员”的使用频率最高。20世纪70年代,“宇航员”在“宇宙航行员”基础上简缩而成,同期,也出现了“航天员”一词。二者在产生之初,指称对象和使用语境完全相同,“宇航员”为主要用词,使用频率远高于“航天员”。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术语终于得以确定。200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第一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选用“航天员”来指称航天人员;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航天科学技术名词》[4](P7-9),更进一步从官方角度规定了“航天员”为航天科学术语。随之,通行的指称航天人员的用词被规范化,“航天员”的使用频率大幅提升,迅速超过了“宇航员”。这也反映在《人民日报》中“宇航员”“航天员”的使用频率上,具体如图1所示:

从定名的科学性来看,钱学森将“航天”和“航宇”的航行范围区分为太阳系内、外[5](P6-8)。汉语中存在“天”与“宇”的区别,“天”指称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范围,“宇”还包括太阳系以外更加广阔的空间,“航天员”更加符合汉语习惯和社会现实,因此得以选用。相较于意译词“宇航员”,“航天员”作为汉语自造并被社会规范认可的专业术语,更加具有生命力。在这一过程中,“航天员”“宇航员”的使用语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分化:在指称中国航天人员时,一般使用“航天员”;在指称外国航天人员时,一般使用“宇航员”;在泛指航天人员时,“航天员”“宇航员”都可以使用,并且使用频率相当。此外,“宇航员”还往往用于翻译语境中来指称中国航天人员。这种语境上的差异目前较为稳定地存在于汉语之中。例如:

(5)“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是航天员王亚平的深情告白。(《人民日报》,2022-08-04)

(6)……搭载美国、阿联酋和俄罗斯的总共4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人民日报》,2023-02-28)

(7)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17日在美国航天局官网发表声明说:“祝贺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了他们的空间站!”(《人民日报》,2021-06-30)

其次来看“教员—教师”。它们是教育领域的一对同义词,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使用语境逐渐产生了分化,词义也基本发生分化,由原来的完全同义词发展为非完全同义词。

1912至1949年,“教员”被官方界定为教育从业人员的职务,如191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检定小学教员规程》[6](P348),以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942年公布的《晋冀鲁豫边区小学教员服务暂行条

例》[7](P237)。与之同时,“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通称,也保持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它主要出现于职务名称以外的语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教师”使用频率持续增加,与“教员”一起出现于学校教育、党校、军校等政策文件中,并最终取代“教员”。例如,1952年《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教员”与“教师”还同时使用[8](P206);但到了1963年《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便只使用“教师”[8](P282)。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9]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师”在教育行业的专业术语地位。《人民日报》中,在21世纪以前,“教师”“教员”都可以指称学校教学人员,“教员”呈下降趋势,“教师”呈上升趋势;到了21世纪,“教师”逐渐取代了“教员”,成为学校教学人员的称谓词。

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党校教育。自1983年起,党校教育从短期性培训向正规化培训转型[10](P200),对党校教育工作者的称谓,也从“教员”转为“教师”。在199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已开始多用“教师”,少用“教员”[11];在2008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教师”成为主要用词,“教员”仅在“教员和学员”对举时出现1次[12];在201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教员”完全被“教师”替代,之前的对举也改为“教师和学员”[13]。党校工作条例的上述修订,比较明晰地反映出党校教育工作者称谓的逐步规范化。在2019年之后的《人民日报》中,“党校教员”的用例数为3,“党校教师”的用例数为42,成为主要用法。

值得注意的是,“教员”一词一直保留在军队及军事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称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军队院校教育逐渐走向正规化道路。在1950年第一次全国军队院校会议上通过的《全国军事学校军、政、文教员选拔与培养计划》中,“教员”就是军队和军事院校中教育工作者的称谓[14](P100);2000年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条例》,对“教员”进行了明确界定:“军队院校的教员,是指取得规定的资格、获得相应职务、主要从事院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军官、文职干部。”

除了作为教育从业者的通称,“教员”还曾短暂地作为教师职务名称存在过一段时期。在20世纪末,“教员”曾设为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学校教师的职务之一,至2019年,该职务名称被“助理讲师”取代。此外,“教员”也被认定为某些专业技能资质达到教学等级的人员。比如,航空器飞行教员是指具有飞行器驾驶员教学资质的人员,分为运动教员、基础教员等,其他还有“机长教员”“无人机教员”“宇航员教员”“游泳教员”等。

相对于之前通称教育教学工作者,“教员”的使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移。在目前的使用中,“教员”的词义可被归为三种:(1)旧时指教师;(2)军事院校、军队中的教学工作者;(3)具有某种专业技能教学资质的人员。例如:

(8)(李蓼源同志)1952年至1973年先后任山西女子师范学校高师部教员。(《人民日报》,2022-11-28)

(9)青年学员是军队的未来,把他们培养好是军校教员的责任和义务。(《人民日报》,2023-09-03)

(10)目前全站32人考取了绳索教员、舟艇驾驶员、无人机飞手、职业体能师等证书。(《人民日报》,2023-11-20)

四、同义职业称谓词的辞书收录与释义问题

辞书是我们了解词语意义的重要凭借之一,随着词语在社会中使用情况的变化,职业称谓词的辞书收录及释义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下JF5K6FQ4CCjguXcj2ripeiEd/OTtDQfpn3hJ0VLMNiA=面,我们对历版《现汉》[15]中同义职业称谓词收词、释义的变化进行考察,以加深对词典释义系统性的认识,并尝试对《现汉(第7版)》中可以进一步调整、完善之处提出建议。

(一)《现汉》同义职业称谓词收录及释义变化

《现汉》中同义职业称谓词收录及释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新词的收录、主副条目的更替和释义的调整。

1.收录新词

《现汉》是一部反映社会语言状况发展变化的辞书,随着社会上的指称需要,辞书会增收新词,以更加贴合语言使用情况。职业称谓词也是如此。比如,“宇航员—航天员”是伴随航天事业发展、社会指称的需要而增收的。在《现汉(第4版)》及之前,“宇航员”只见于“宇航”释义的举例之中(宇航:~员),没有单立条目,“航天员”则未见。之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航天员”于第5版中收录,“宇航员”于第6版中作为“航天员”的副条被收录。与已收词具有同义关系的未收职业称谓词,当它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后,也会被词典补录。比如,“领航员”“裁判员”原本存在于“领航”“裁判”条目之中,随着使用频率的上升,分别在《现汉》的第5、第6版中出条立目。

2.主副条目更替

《现汉》中同义词释义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主副条形式呈现,主条一般是更常用的词语,它与副条之间,通常以“参见”“也作”“也叫”等释义提示语进行联系。这样的做法,不仅使释义更加简洁,也便于沟通同义词条。

同义职业称谓词的释义模式,也基本采用了主副条的形式。在历版修订中,大多数主副条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也有一些词语的主副条,则依据使用情况进行了替换。在《现汉(第4版)》及以前,“邮递员—投递员”“教师—教员”这两对同义词中,“投递员”“教员”为主条,“邮递员”“教师”为副条。后来,由于“邮递员”“教师”的使用频次超过了“投递员”“教员”,在《现汉(第5版)》中,这两组同义词的主副词条被编者调换。这一调整体现出辞书修订的时代性特征,符合该词典编写细则中“以常用的词注不常用的词”的编撰体例[16](P104)。

3.释义调整

作为一部规范性汉语词典,《现汉》出版以来历经多次修订。从中可以看出,同义职业称谓词在释义内容上不断精确化,在释义形式上不断系统化。

在同义职业称谓词中,一些词语的色彩标记存在调整。比如,“艺员”在《现汉(第5版)》首次收录时,其释义为“〈方〉演员”,带有地域色彩标记;在第6版中被修订为“港台地区指演员”,释义更加精确和具体,明确了该词的使用地域,揭示出它与同义词“演员”的词义差异。再如,“厨子”在1—3版《现汉》中的释义为“旧时指厨师”;从第4版起,具有时代色彩的标记“旧时”被删去,这一调整符合“厨子”一词仍在当下使用的语言现实。从第5版起,“厨子”又增添了口语色彩标注〈口〉,对其语体特点进行标记,以与“厨师”相区别,释义更加精确和细致。

同时,同义词的释义也越来越具有体系性。例如,在第1版《现汉》中,“泥瓦匠”“泥水匠”“瓦工”“瓦匠”的释义关系较为混乱:

泥瓦匠 做砌砖、盖瓦等工作的建筑工人,也叫泥水匠。

泥水匠 瓦匠。

瓦匠 瓦工②。

瓦工 ①指砌砖、盖瓦等工作。②做上述工作的建筑工人。

在《现汉(第3版)》中,“泥水匠”被调整为“泥瓦匠”的副条,这就对“泥瓦匠—泥水匠”“瓦工—瓦匠”两组同义词的内部关系进行了区分,但“泥瓦匠”“瓦匠”的名词义释义仍完全相同,未作区别。于是,《现汉(第6版)》中新收录了“泥瓦工”一词,作为主条,“泥瓦匠”“泥水匠”均调整为副条。此时,这组词在释义上也同“瓦工—瓦匠”产生了区别:“瓦工”被定义为“工人”,而“泥瓦工”被定义为“技术工人”,突出了工作中的技术属性,与“木工”“刨工”“铣工” “铸工”“电工”等共同形成了“技术工人”范畴。这一调整在收录词条上体现出科学性和系统性。

从同义职业称谓词的内部释义形式来看,绝大多数称谓词都是以主副条的释义形式出现的,释义体例也更加统一。它们都直接以主条词目释义,不再使用“指”“见”等提示语。比如,“坦克兵”由参见式释义“见装甲兵”修订为直接以“装甲兵”释义,“厨子”也由“指厨师”变为直接以“厨师”释义,在释义形式上趋于统一。从历版《现汉》的收词、释义修订可以看出,时代性和系统性是同义职业称谓词修订的两条突出原则。

(二)关于《现汉》修订的建议

《现汉(第7版)》的出版距今已有8年,一些词语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我们结合对《人民日报》中使用情况的统计,对部分同义职业称谓词的收词及释义提出修订建议。

1.经纪

《现汉(第7版)》中,同义词“经纪”“经纪人”的释义为:

经纪 ①动筹划并管理(企业);经营。②名经纪人。③〈书〉动料理。

经纪人 名①为买卖或合作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②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

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经纪②”与“经纪人”的词义完全相同,属于语言中的冗余现象。在词义竞争中,“经纪”一词的职业称谓义已基本被“经纪人”所取代。“经纪”的名词义已经极少使用,它在《人民日报》中最近一次使用为1992年,现在主要用作动词,如“经纪公司”“经纪业务”“经纪机构”“房产经纪”。因此,词典中的“经纪”义项②或可酌情删去。

2.教员

《现汉(第7版)》中,同义词“教员”“教师”的释义为:

教师 名担任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员 名教师。

通过前文对“教员”一词使用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指称“教师”具有一定的环境限制,一般仅在指称20世纪及之前的教师时才用“教员”。此外,军事院校、军队中的教学工作者,以及具有某种专业技能教学资质的人员,也由它进行指称。在辞书释义中,“教员”也宜与“教师”在使用时代、使用领域方面进行区分。

3.话务员—接线员

《现汉(第7版)》中,同义词“接线员”“话务员”的释义为:

话务员 名使用交换机分配电话线路的工作人员。

接线员 名话务员。

“话务员”或“接线员”是固定电话使用初期,在电话局从事人工转接工作的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职业已经退出大众生活,但这两个词却保留下来,成为对接听电话、为来电者提供多种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指称形式。如:12345热线接线员、司法接线员、急救接线员、客服中心接线员、12378热线话务员、热力公司话务员。相应地,“接线员”“话务员”的词义也要有所调整,增添反映该职业“接听电话、提供帮助、反映问题、转接电话”等新型功能的释义内容。

4.领航—领航员

《现汉(第7版)》中,“领航”“领航员”的释义为:

领航 ①动引导船舶或飞机航行。②名担任领航工作的人。也叫领航员。

领航员 名领航②。

“领航”和“领航员”先后经历了词义同步扩大和词义分化两个阶段。在20世纪上半叶,二者均在航空、航海领域表示“引导人员”;20世纪90年代,它们的词义同步扩大,增添了拉力赛中“引导赛车驾驶的人员”这一义项。目前,“领航”主要用作动词义,其名词义在《人民日报》中最近一次使用为2014年,该义基本由“领航员”承担。在近十年的《人民日报》

中,“领航员”与赛车、飞机、船舶搭配的次数分别为7、6、1,“赛车领航员”“飞机领航员”逐渐成为相对常用义。因此,在辞书释义中,“领航”的名词义或许可酌情删去,“领航员”宜增加义项“承担引导赛车驾驶工作的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义之外,“领航”“领航员”还同步发展出比喻义。“领航”比喻“引领发展”,往往与“掌舵”“把舵”连用,表示把握、引领发展的方向;也可以用作定语,表示“具有引领性质”,如“领航工程”“领航企业”“领航区”“领航者”“领航人”。“领航员”则多作喻体,表示“引领发展的人”。在2015年之后,“领航”“领航员”比喻义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已经超过本义,该临时性用法体现出固定化趋势。

在同义现象之外,根据辞书收词、释义的时代性、系统性,这里也对其他职业称谓词的收录、修订一并讨论。

1.建议新增词条“骑手”

“骑手”一词是在外卖行业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职业称谓词。随着外卖平台的发展,外卖配送员群体日益壮大,因为他们通常骑电动车为顾客送货上门,“外卖骑手”这一称呼遂应运而生,之后,“骑手”一词也可以单独用来指称外卖员。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表示“马术运动员”的“骑手”在词义上并不存在关联,二者构成了一组同音同形词。

2.建议“客服”新增名词性义项

在《现汉(第6版)》中,“客服”被首次收录,表示形容词义“有关客户服务的”。从历时角度来看,由相关词义转喻职业从业人员,是职业称谓义产生的常见途径,“编剧”“木工”“出纳”等皆是如此,“客服”一词与之类似。早期,在指称从事客服工作的人员时,主要使用短语“客服人员”;随着电商平台的风行,“客服”逐渐在语用中发展出直接指称“客服人员”的借代义,使用频率也在不断上升。在近5年的《人民日报》中指称“客户服务人员”时,“客服人员”的用例为34,“客服”的用例为69。由于“客服”的名词义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建议将其补入“客服”的释义中。

3.建议进一步完善“保姆”释义

在《现汉(第7版)》中,“保姆”的释义为:“受雇为人照料儿童、老人、病人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就目前来看,该职业的性别倾向存在减弱的趋势,无论男、女均可以从事保姆工作。相应地,“保姆”词义中的[+女性]限制性语义特征趋于消失,词义的外延扩大。因此,我们建议,将释义中的中心语“妇女”修改为中性称谓,以“多指女性”来体现性别倾向。

综上所述,职业称谓词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从职业身份角度对人的指称,其同义情况主要产生于造词层面:由于职业门类存在多种相关的语义角色,并且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素,因此,同一指称对象的造词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形成同义职业称谓词。同义职业称谓词因为词义相同,所以内部会存在竞争关系,最终导致了同义词之间使用频率相差较大,或词义、语境发生分化的情况。从语言要素角度来看,词义的专一程度越高、词素义对于词义的提示程度越高,词语的使用频率也越高;含有同一词素的同族词,倾向于出现在共同的使用语境中。从社会要素角度来看,职业与社会密切相连,社会规范政策对同义职业称谓词使用语境分化、词义分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词典收录及释义方面,《现汉》中同义职业称谓词的收词具有时代性和系统性,经过学者们的精心修订,职业称谓词的释义内容不断精细化、科学化,释义体例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从当下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员”“接线员”“领航”等一批职业称谓词的释义,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晓文.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J].修辞学习,2005,(4).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3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孙银新.现代汉语词素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航天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航天科学技术名词[J].科技术语研究,2004,(3).

[5]任新民.对宇航、航天、太空、空间等名词的商榷[J].科技术语研究,2001,(1).

[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7]张希坡.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选辑(第三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老解放区的法律文献(1937—1949):晋冀鲁豫边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8]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N].人民日报,1993-11-03.

[10]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志编写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N].人民日报,1995-12-08.

[12]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08-10-30.

[1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

[14]孙渝红,陈熙.军队院校教员代职制度的历史演进[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1—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83、1996、2002、2005、2012、2016.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五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Research on Synonyms of Modern Chinese 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Also on the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uch Words in Xiandai Hanyu Cidian(《现代汉语词典》)

Han Ruol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are the words that refer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ccupational identity, most of which have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with occupations, but there are also a few synonymous words. Synonymous 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are mainly formed on the phase of word creation, for the reason that occupations have many semantic roles and there are many synonymous morphemes in Chine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the richness of semantic roles, specificity of meaning, together with social norms and policies, synonymous 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have different frequency or a differentiation of meaning and context. In each edition of Xiandai Hanyu Cidian(《现代汉语词典》), the collection of new words, the alternation of main and secondary items,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terpretations all reflect the grasp of the dictionary in the aspect of temporal changes of synonymous 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and lexical systematicity. Meanwhi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is necessary for synonymous 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erms of lexicon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occupational appellation words;synonym;semantic differentiation;dictionary interpretation;Xiandai Hanyu Cidian(《现代汉语词典》)

作者简介:韩若琳,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