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1949—2023年《人民日报》中共检索出78个“正中下怀”用例,根据对这些用例的分析,并参酌其他报刊的一些用例,可以发现,“正中下怀”可以用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但更多的是用于第三人称视角的叙述,而且用法也更为丰富多样。将其与明清小说以及20世纪前半叶报刊中“正中下怀”的用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今“正中下怀”的用法是传承有绪的。在此基础上,对有关“正中下怀”用法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关键词:“正中下怀”;用法;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正中下怀”的解释是:“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愿。”[1](P1673)因为“下”是“对尊长表示谦逊之词”[2](第1卷,P306),“下怀”“原是谦辞”[1](P1413),所以“下怀”就是“我的心意”的意思。有些学者据此认为,“正中下怀”“只能用于当事人自己,不能用在别人身上”[3],“正中下怀”“只能用于第一人称”[4]。那么,这些观点是否完全正确呢?我们认为,一切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把“正中下怀”放在实际用例中进行调查,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本文首先依据从1949—2023年《人民日报》中检索出的78个“正中下怀”用例,来探讨“正中下怀”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然后,简要描述“正中下怀”在明清小说以及20世纪前半叶报刊中的用法,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相比较,以呈现“正中下怀”用法的承续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再对上述观点作出评判。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雕龙中国古籍全文资料库、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其中,凡是引自《人民日报》的例句,均不再重复注明;其他出处的例句,则具体注明。
二、“正中下怀”在《人民日报》中的用法
我们首先对1949—2023年的《人民日报》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8个“正中下怀”用例。从行文叙事视角出发,可以将这些用例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人称视角,一类是第三人称视角。下面,分别描述这两种视角下“正中下怀”的用法。
(一)第一人称视角
在检索到的78个用例中,“正中下怀”的第一人称视角的用法,共有8例。例如:
(1)陆侃如也承认,当时他就认为这个记录稿“正中下怀”。(1957-07-21)
(2)(我)正徘徊不定,卖鱼者好像揣透了我的心思,说:“我给你挑几条杀好。”此话正中下怀。(1985-08-21)
(3)记者:半决赛对韩国队,正中下怀吗?谢全新:不,我们更喜欢对丹麦队。(1996-05-23)
(4)吴方的书几乎全部都是品谈晚清以来学术人物的,故而正中下怀。(1997-12-11)
上述用例表明,“正中下怀”可以用于当事人自己、用于第一人称,这么说并没有错。只是“正中下怀”的第一人称视角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多见。在我们从1949—2023年《人民日报》中检索出的78个用例中,这样的用法只有8例,占比刚过10%。
(二)第三人称视角
在“正中下怀”的其余70个用例中,大多数的使用场合是:作者以一个旁观者或者说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行文叙事,“正好符合”的是文章中说到的“某人”的“心意”。“正中下怀”的第三人称视角用法,依据这个“某人”出现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用法,“某人”置于介词“对”“对于”的后面或者是由它们组成的介词框架里,并出现在“正中下怀”前面。通常情况下,介词结构和“正中下怀”之间还会插入其他词语。这样的用法共有12例。例如:
(5)这次整风运动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正中下怀。(1957-05-12)
(6)威尔逊的所谓停止空袭的建议,对美国来说,并不是勉为其难,而是正中下怀。(1965-07-01)
(7)美国撤走战术核武器,对苏联当然是正中下怀。(1978-10-11)
(8)虫草鸡精的广告概念就扣住“补而不燥”这四个字,这对于消费者可谓“正中下怀”。(1982-01-13)
(9)不过,这一点对于以速度见长的王治郅来说,大概正中下怀。(2001-06-21)
(10)对于已经铁了心要对伊(拉克)动武的华盛顿当局而言,英国弄的这份报告正中下怀。(2003-02-10)
(11)村民引污(水)灌溉,对企业而言,是否减少废水、“正中下怀”?(2013-03-25)
(12)将中国足球落后的病根归咎于中国足协,对急于找到发泄愤懑渠道的球迷群体可谓“正中下怀”。(2015-08-18)
第二种用法,“某人”直接出现在“正中下怀”前面,不再使用介词或介词框架。这样的用法共有24例。例如:
(13)对于美国的这种打算,只有野心勃勃的西德正中下怀,双手赞成。(1965-12-07)
(14)江青不便专擅,诡秘地嘱送林彪“批示”;林彪正中下怀,秃笔一挥,“完全同意”。(1978-05-18)
(15)(请领导到会演讲)有的领导出于礼仪,只好敷衍几句;有的正中下怀……(1980-07-26)
(16)(A君)又请侯到家里做客。侯希贵正中下怀,不久就成了A君家的常客。(1982-05-26)
也可以在“某人”和“正中下怀”中间插入一些词句,说明已经实现的或者假设的条件。例如:
(17)久新厂的干部听说三厂有人来了解黑铁皮的质量情况,正中下怀。(1961-10-08)
(18)柯湘一语道破:“穿过刘二豹的防地?”温其久一听正中下怀,大喜过望。(1973-10-23)
(19)这种极其恶毒的反革命策略,张春桥看了正中下怀,马上回信嘉奖……(1977-10-27)
(20)他声称自己“善做无本生意”。公司负责人听了正中下怀,于1984年底聘他为这个部队公司的业务经理。(1988-12-17)
这个“某人”有时离“正中下怀”还相当远,可能需要回到前文中去找出这个“某人”是谁。例如:
(21)(全村家家户户)听到老黄的倡议,正中下怀,一下子集资四千六百六十二元。(1986-06-25)
(22)(这个厂)眼下正苦于无力发展。包志书的意图正中下怀,当然一拍即合。(1988-07-25)
(23)他们在悦耳的拜年声中会给你送上可观的钱物。你若笑纳,便正中下怀……(2000-01-27)
(24)西方艺术机构便把目光投向……中国大陆……,“中国当代艺术”的叛逆性正中下怀。(2008-11-16)
以上两种用例中,“某人”都不再是说话者“我”,对于作者来说,这个“某人”就是文章中说到的那个“他”。因此,“正中下怀”中的“下怀”,也不再是说话人的“我的心意”,而是说到的“某人”的“他”的心意。这就是说,“下怀”中“下”的含义,在这里已经被忽略或者是消解了,“正中下怀”其实已经变为“正中某人怀”或“正中他怀”。因此,直接把“某人”插到“正中下怀”中间去,忽略掉其中“下”的本义或含义,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就演变为下面的第三种用法。
第三种用法,“某人”直接放在“正中”和“下怀”中间。这样的用法共有21例。例如:
(25)如果中国竟然同意这种主张,那就正中美国下怀,上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当。(1961-07-14)
(26)(德国财长拉方丹)力主加强欧洲货币联盟11个成员国组成的委员会在货币政策上的发言权,这正中法国下怀。(1988-11-06)
(27)暴利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群众抱有的厚葬观念正中商家下怀。(2006-08-30)
(28)周边不少村民也想加入柏洋村,一起发展。这个想法,正中老王下怀。(2012-09-30)
也有在“某人”后面加上“的”的。近些年来,这样的用法似乎多了起来。例如:
(29)俄乌冲突可能正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油气公司的下怀。(2022-05-05)
跟“某人”直接出现在前面的“侯希贵正中下怀”比起来,“某人”插入到中间的“正中侯希贵下怀”,表达上似乎显得更加明晰,因而也更加容易理解。这是这种用法的优势所在。
第四种用法,插入“正中下怀”中间的“某人”被代词替换。这样的用法共有7例。例如:
(30)倘若你默认了这样的“瞎掰”,那就正中其下怀。(1990-12-01)
(31)(有些商家)对待消费者提出的要求,往往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骗就骗,若遇怕麻烦的消费者,便正中其下怀。(1998-10-19)
(32)厂里见他守信用,就变每日结算为每月结算。这正中他下怀……(2018-08-31)
(33)当张福锁院士向他提议时,米国华欣然答应。这正中他的下怀:在生产实践中解答困惑。(2023-06-05)
在“正中”和“下怀”中间,既然可以插入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和“其”,那么,依据上下文的需要,插入代词“你”和“我”,应该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尽管这样的用例现在还不多,但已经确实出现了。宋桂奇[5]、胡礼湘[6]都认为,“正中”和“下怀”中间插入“我的”,是错误的用法。这种观点可以商榷。在《人民日报》中,只有1例中间插入“我”的用法,但在其他报纸上,有中间插入“我”和“你”的用例。例如:
(34)养蜂人给我满满斟了一杯,正中我的下怀。(1982-05-07)
(35)他便极力怂恿我去看看镇里开发的九女湖,说那一定正中我的下怀。(《山西经济日报》,2002-08-31)
(36)最后还特别提醒你价格是怎样地便宜,一下正中你的下怀。(《计算机世界》,2005-07-04)
(37)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有关调整休假制度的建议、提案或许正中你下怀。(《山东商报》,2023-03-10)
在“正中”和“下怀”中间插入“某人”或代词的用法,总共有28例。时鹏寿[7]、刘新明[8]、赵丕杰[4]、宋桂奇[9]都认为,这种“正中XX下怀”的用法是错误的,他们的主要依据是这样的用法与“下怀”的“本义”相冲突。不过,我们更应关注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仅仅在“权威辞书”里探寻“合法性”[10]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注意到“正中下怀”中“下”的“本义”,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已经被忽略或是消解,“正中下怀”越出“下怀”本义范畴的用法,已经占了绝大多数,那么,就不应该仍然固执所谓的“本义”,而无视语言运用的发展变化,把占据用例绝大多数的用法判定为错误、判定为不规范。实际上,宋桂奇也注意到“正中下怀”有所谓“标准”用法之外的“变异”用法或“活用”[10]。
(三)“正中下怀”用作定语和状语
以上描述的“正中下怀”的用法,无论是第一人称视角还是第三人称视角,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正中下怀”在句子中都用作谓语。在我们检索到的78个《人民日报》用例中,还有3处“正中下怀”用作定语和状语的用例,其中,2例作定语,1例作状语。例如:
(38)这个野心家在收到这些正中其下怀的信后,就拿起笔来在这些恶毒的来信上批示说……(1957-12-25)
(39)因为有了班子成员们心照不宣的“先说”,正中下怀的“一把手”连“后说”也不用说了。(2005-06-02)
(40)没有场地,孩子们也只好、甚至很“正中下怀”地“足不出户”了。(2005-12-08)
如果从说话视角进行考察的话,这3个用作定语和状语的用例,也应该是第三人称视角。
(四)“正中下怀”用于足球运动
在我们检索到的78个《人民日报》用例中,还有3个用例是说足球比赛中,正好把球踢到对方球员,尤其是守门员的怀里。例如:
(41)(射点球)还是心理为重,脚头子再硬,到时候心里发虚,还不是把球踢飞,或“正中下怀”?(1998-10-10)
(42)在此之前,隋东亮面对客队守门员打门正中对方“下怀”。(1999-09-22)
(43)岂料,皮球正中下怀反倒成了门将的灾难。(2002-06-16)
赵丕杰指出,在观看足球实况转播时,常常会听到这种用法,体育记者也喜欢采用这种用法,但他仍然以不符合“正中下怀”的“本义”为由,认为这是误用[4]。这个断言也不妥当。这里的“正中下怀”,显然不是依照它的本义在使用,而是重新解释了其中的“中”和“怀”的语义,变成了“正好击中胸怀部位”的意思。因此,它应该看作是一个新的义项和用法,而不能因其有违“本义”来断定它是不规范的和错误的。这种用法之所以颇受欢迎,或许还在于它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机智和幽默。
三、“正中下怀”在其他报纸中的用法
从《人民日报》检索出的78个“正中下怀”用例中,2018年以后的仅有2例。为了更好地反映近年来“正中下怀”的使用情况,我们又检索了中国知网中的全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共得到2022、2023这两年的用例30个。这30个用例,全部都是第三人称视角的用例,第一人称视角的用例为0。在第三人称视角的用例中,“某人”出现于介词之后的有1例;“某人”直接出现在“正中下怀”前面的有6例;“某人”插入“正中下怀”中间的有19例;“正中下怀”中间插入代词的有4例。在“正中下怀”中间插入“某人”或代词的23例中,有6例带助词“的”。通过这一考察,不仅可以印证上述根据《人民日报》的用例得出的结论,而且也显示出近两年“正中下怀”用法的一些新趋向。
这里,对1949—2023年《人民日报》和2022—2023年全国重要报纸中“正中下怀”的用法分布进行了汇总,具体如表1所示:
四、“正中下怀”的近代和现代用法
“正中下怀”一词在元代或元末就已经出现,因此,进一步考察“正中下怀”在近代和现代汉语时期的用法,比较它们跟1949年以来的当代用法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正中下怀”的来龙去脉,对于其中的一些用法是否规范,作出更加符合历史状况和内在逻辑发展规律的判断。其中,有关“正中下怀”的近代用法,我们主要考察了部分明清小说中的用例;“正中下怀”的现代用法,我们主要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报刊中的用例。
(一)“正中下怀”在明清小说中的用法
“正中下怀”一词大约出现于元代或元末,明清小说中尤为多见。下面,我们罗列一些明清小说中“正中下怀”的用例,以窥见这一时代“正中下怀”的用法。
首先,分析“正中下怀”第一人称视角的用例。例如:
(44)[末白]……吕布领兵据虎牢关上,要与俺交战,正中下怀。(元代佚名《连环计》第十七出)
(45)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三回)
以第三人称视角行文的小说,除了在对话中,很难确认“正中下怀”的使用是出于第一人称视角。例(45)中,由于前面是说“心中暗喜”,似乎不是出声语句,因此,后面的“引号”加得妥当与否,也是可以讨论的。
其次,分析“正中下怀”第三人称视角的用例。例如:
(46)(唐长老)无可奈何,只得叫猪一戒与沙弥替吃。猪一戒正中下怀,张开莲蓬嘴,哪管酸甜苦辣,一概齐吞。(明代佚名《后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47)(陶子尧)一时又想不到别人,便说:“有话你托魏老来说吧。”新嫂嫂正中下怀。后来他俩一直没见面,两头都是魏翩仞一个人跑来跑去,替他们传话,一跑跑了好多天。(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48)庙巫看见晕去不醒,正中下怀,落得大言恐吓。(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49)店家便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骡夫一听,正中下怀,便一力的撺掇公子快走。(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50)西门庆得了胡僧药,心里正要去和妇人试验,不想来请,正中下怀。(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十回)
(51)(真空)目前见师父官提了去,正中下怀,好不自由自在。(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52)及至(杜大令)没有钱付房饭账,正中他的下怀,就想拿着这件事去做买官太太的机关。(清代王浚卿《冷眼观》第三回)
(53)(老太太便说)留下他看家吧,这么一来,正中了他的下怀。(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例(46)和例(47),均是“某人”直接出现在“正中下怀”前面的用例。例(48)~例(51),均是“某人”和后面的“正中下怀”中间有其他词句隔开的用例,其中,例(51)中,“某人”与“正中下怀”相距较远,需要返回前文找出这个“某人”究竟是谁。例(52)和例(53),则是“正中”和“下怀”中间插入“某人”的用例,不过,这里插入的均是代词“他(的)”。这些用法都跟前述依据《人民日报》中的用例而归纳出的用法基本对应。
(二)“正中下怀”在20世纪上半叶的用法
对于20世纪上半叶“正中下怀”用法的考察,主要取材于1912—1949年间的报刊,基本能够反映这一时期语言运用的实际状况。
首先,分析“正中下怀”第一人称视角的用例。例如:
(54)我听到了去黄花岗,正中下怀,我渴慕已久了,就说,好!准定明晨去罢。(《时事新报》,1934-04-03)
(55)薛生白《一瓢诗话》,也有评“赤壁”诗的话头,我觉得正中下怀。(《民报》,1935-12-18)
其次,分析“正中下怀”第三人称视角的用例。例如:
(56)他(军阀)本来不要人民过问政治,人民不去过问政治,在他是正中下怀。(《民国日报》,1924-05-09)
(57)大家说时候还早,何不到寸金楼那里去坐坐?伍先生正中下怀。(《民国日报》,1918-09-26)
(58)这话说得大奶奶正中下怀。(《东方日报》,1943-05-20)
(59)(张某)即提出条件,令李氏拿出现洋一百元,情愿脱离关系。李氏听了正中下怀。(《民国日报》,1924-10-24)
(60)二太太见佩兰不肯去,正中下怀。(《时事新报》,1937-04-14)
(61)劝唐总裁蠲除前嫌,派遣代表来粤,参与会议,以竟护法之全功。此举正中下怀。故赵氏日来准备行装,极行忙碌。(《民国日报》,1920-06-19)
(62)三个穷鬼一拍即合,淫伶被逐正中下怀(《诚报[汉口]》,1947-07-08)
(63)然则梁漱溟、张君劢、大虚和尚等人,这几年对于国民所做的“催眠”功夫,竟正中了吴秀才的“下怀”了!(《评论之评论》,1924-07-13)
(64)第一盘徐以反手抽向罗猛攻,正中罗君下怀,致以零比六失却。(《时事新报[上海]》,1936-08-19)
(65)然而国人评论此事,都反对国立各校危惧,以为北庭本不要什么教育,此举正中其下怀。(《民国日报》,1921-03-16)
(66)据他说是很想去领略一下影业公司的真相,这恰巧正中了我的下怀,于是二人很高兴的向目的地进发。(《神州日报》,1940-08-14)
例(56)是以介词引入“某人”的用例,这里所用的介词是“在”,与1949年以后采用介词“对”“对于”有所不同。例(57)和例(58),均是“某人”直接出现在“正中下怀”前面的用例。例(59)和例(60),均是“某人”和后面的“正中下怀”中间有其他词句隔开的用例。例(61)和例(62),则是“某人”和“正中下怀”距离较远的用例。例(63)和例(64),均是“某人”插入“正中下怀”中间的用例。例(65)和例(66),均是“正中下怀”中间插入代词的用例,这里不仅有第三人称代词“其”,还有第一人称代词“我”。这些用法也都跟前述依据《人民日报》中的用例而归纳出的用法基本对应。
将明清小说和20世纪上半叶“正中下怀”的用法,跟1949年以来的用法相比较,可以发现,无论是第一人称视角的用法,还是第三人称视角的用法,都可以说是“古已有之”。20世纪初,用介词引入“某人”、将“某人”插入“正中”和“下怀”中间的用法,也都出现了。有所区别的是,引入“某人”的介词,20世纪初期用的是“在”,而不是现在常用的“对”“对于”等。
五、结语
根据以上对明清小说、20世纪上半叶报刊和《人民日报》及其他当代报刊中“正中下怀”用法的归纳梳理,可以看出,“正中下怀”既可以用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也可以用于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这可以说是“正中下怀”从诞生至现在一贯的用法。同时,把相关的“某人”或人称代词插入“正中”和“下怀”之间,也是自20世纪初期就已出现、并延续至今的用法。如果拘执于“下怀”的本义,认为“正中下怀”只能用于说话者、只能用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而将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中间插入“某人”或插入代词等用法都判定为不规范的和错误的,那么就会离“正中下怀”的语言应用实际太远。可以说,这样的观点与做法,不但否定的东西太多,而且否定的历史也太长。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刘从军.正中谁的“下怀”[J].咬文嚼字,2007,(8).
[4]赵丕杰.历历在目、正中下怀的误用[J].青年记者,2012,(24).
[5]宋桂奇.“正中我下怀”?[J].语文月刊,2021,(3).
[6]胡礼湘.能不能说“正中我下怀”?[J].语文月刊,2023,(7).
[7]时鹏寿.“正中下怀”如何用?[J].语文知识,2003,(3).
[8]刘新明.“正中”谁的“下怀”?[J].语文知识,2006,(10).
[9]宋桂奇.能说“正中XX下怀”吗?[J].读写月报,2021,(23).
[10]宋桂奇.“正中XX下怀”误用原因分析[J].语文月刊,2014,(7).
On the Usage of Idiom “Zhengzhongxiahuai(正中下怀)”
Tao Li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Based upin the analysis of 78 samples retrieved from Renmin Ribao(《人民日报》) from 1949 to 2023, and some other samples from other news pap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idiom “zhengzhongxiahuai(正中下怀)” can not only be used for first-person point of view narration, but it is more often used for third-person point of view narration with recher expression modes. Comparing the usage of the idiom in the novel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and in the newspaper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found that the usage of the idiom today is inherited in an orderly manner.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on some views on the usage norms of the idiom.
Key words:“zhengzhongxiahuai”;usage;first-person point of view;third-person point of view
作者简介:陶炼,男,文学硕士,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