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各大院校时兴的专业,但由于该专业本身发展时间还不够,导致了专业教学内容更新慢、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衔接度不够高等问题。本文探究实施赛教结合模式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探讨实施赛教结合模式的原则,提出完善“教学—实训”体系,围绕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具体建议,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能够为市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而人才培养是一个为期多年的过程,因此当前及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可以说,职业院校担任着为社会输送新能源汽车复合型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只有进一步助推职业院校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发展。但因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全国各院校对于此领域的积累都不够深厚,教学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复杂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对此本文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专业技术、技能比赛的结合,打破比赛与教学的界限,用比赛来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学习、思考与实践,切实打通理论知识、行业发展情况和技术技能、实训操作等多个环节,充分调动起教师教学积极性,弥补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的短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真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实践能力[1]。
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更新慢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汽车行业本身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值得所有院校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思考。如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方向、新能源技术发展路径和新能源技术发展难题等,特别是智能化驾驶技术。当其被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营销噱头予以推广的时候,不少人看到了智能驾驶所带来的便利。人们惊讶于这些先进科技,然而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因智能化驾驶发生故障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并不少,不禁引人心生忧虑。
无论是专业技术工具性层面的问题,还是专业技术在伦理层面的问题,都给专业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果继续依赖传统教学模式,仅通过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累积来更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很有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的严重脱节,教学内容难以更新,不但是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且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也跟不上新能源汽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要求。而如果可以采用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素材的迅速积累和教学水平的极大提升[2]。
1.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要求学生能够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的综合培养,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结构认知、检测修理能力,以及整车质量检验能力等多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设时间并不是很长,大部分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往往只有一线企业的技术人员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而且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师只能从传统汽车技术专业“转行”来。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有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专业课程除了以机械原理、电路分析、制造工艺等为代表的传统课程外,还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所以,现有的专业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升,还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短板,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有恰当的指导。
如果能够实施以赛促教的赛教结合模式,给专业课教师一个特别明确的指引,用比赛去倒逼教师去吃透技能比赛的有关信息,帮助教师队伍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尝试和教学实践。通过一边摸索新的学习方法,一边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让院校与市场和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加清楚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形式以及对技能的要求,达到所谓的“以赛促教”,从而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3 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衔接度不够高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非常依赖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导向的,它的开设本身就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战略上的重要调整措施。在政策持续推动和资本大量涌入的风口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在人才供给侧却无法有效且迅速地回应这种需求[3]。客观来讲,要让院校培养出符合需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确实也需要一些时间,但是一些院校在开设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专业时,有的可能只是盲目跟风,没有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对专业的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对于教学内容也存在照搬照抄,没有对师资力量进行准确评估,也没有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合理适配,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最终导致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衔接度不够高。
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赛教结合模式的实施原则
如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教学中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势必会涉及一些重要问题及原则需要明确和澄清。因为院校开设专业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人才,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传统的模式其实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是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必须与行业与企业有深度的合作。
参加新能源汽车的技能比赛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如果让我们的教师投入到对比赛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新能源汽车新的技术问题与行业发展情况。赛教结合模式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进和提升,但是不能错误地将教学视作是次要的东西,而把竞赛视作主要的任务;也不能把教师视作教学模式的主体,却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次要部分。应当坚持“以教学为目标、以竞赛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身份,厘清教学与比赛之间的界限。下面,围绕着这几个实施原则再进行详细阐述[4]。
2.1 坚持“以教学为目标,以竞赛为手段”原则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施赛教结合模式必须坚持“以教学为目标,以竞赛为手段”的原则。教学应当是院校的最核心目标,尽管现有的理论与实训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不能忘记教学是院校的最本质功能,这个本质功能不能丢,院校针对专业所采取的所有改进方法和手段,最终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是围绕教学这个目标。竞赛只是作为提升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目标。
院校、教师和学生应当将竞赛作为“教”和“学”的手段,将竞赛的机会、机遇与历练作为学习知识、增强技能、了解行业情况、增长见识的手段,让竞赛服务于教学。院校要通过竞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与调整,学生则要培养敢于发问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某种程度上,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一种学习者的姿态参与。有时一些敏锐的学生能够发现教师忽略的问题,提出一些更好的问题或者是产生更合适的想法,不能因为教学的权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实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赛教结合模式,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存在不少前沿难题,行业本身也在深度整合中,所以当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既有形成的共识,也存在分歧。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以一种学习的姿态去面对。此时,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就是课堂上一般意义的“权威”,学生是接受知识和学习的主体。而实行赛教结合模式下,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动手操作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扮演的角色也有了联系。甚至,在参加比赛的时候,面对一些新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其中的“学习者”。
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以教学为目标,以竞赛为手段”的原则,应当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去构建教学实训体系,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成为竞赛和教学的主角。
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赛教结合模式的构建
3.1 完善“教学—实训”体系
高职院校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实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构建起的“教学—实训”体系。实施赛教结合模式,必须坚持好“以教学为目标,以竞赛为手段”的原则,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训”体系,夯实教学管理体系基础。将竞赛纳入这个体系当中,可以通过成立竞赛协会等组织社团,形成传帮带的学习方式,开设竞赛教学课程,组织开展丰富的竞赛活动。利用现有课程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特点,结合竞赛要求,进行合理课程改革,做好与教学模式的合理衔接。例如,在实训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汽车测试、故障排除、智能系统维修等方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竞赛活动,这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中熟悉行业标准,了解技术领域存在的行业困难,使得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学习和接触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将所学的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目标[5]。
3.2 围绕学生制定培养方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要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不仅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具体动手能力、反应能力等多项实际操作能力,而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呈现出不同特点。比如,有的学生适合高级技能层级的培训,能够经过学习和培训,胜任新能源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检修等工作任务。有的学生可以先往预备技师这一层级培养,只需要培养他们胜任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估、新能源汽车维修现场指导与技术培训等工作任务。
通过融合竞赛和产业知识,对知识体系进行类型化处理,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针对学生的特点、优势与短板进行训练和培养,凸显出个性化和差异性,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其能够适应新能源汽车各种工作岗位,从而强化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6]。
3.3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导向性决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市场导向性,学生越早地、越多地接触企业与行业,就越能对学生形成正向引导,也能够帮助学生往符合岗位发展需要的方向上培养。新能源汽车技能竞赛就能够给学生提供接触企业、了解行业技术的平台和渠道,学校也能够同时在校企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比如,院校可以每年组织部分意愿比较强烈且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到企业开展专项实训,并委派专业导师进行专业指导;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讲座,现场交流答疑;围绕竞赛和教学,鼓励教师组成小组开展竞赛与教学结合的课题研究,完善教学实训培养计划。
4 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技术受到了各方重视,得到了迅速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院校对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改革以及学生培养极其重要。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许多复杂的原因,许多学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后难以与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岗位需求相匹配。
本文认为,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技能比赛,特别是更加重视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方法优化。通过采取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授课方式;围绕职业技能竞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真正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参考文献】
[1] 薛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20):149-151.
[2] 岑少飞. 广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 汽车维修技师,2024(4):26-27.
[3] 郭忠庆, 高聪聪. 产教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课程创新[J]. 汽车维修技师,2024(8):58.
[4] 陈小娟. 赛教结合在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究——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2(23):128-130.
[5] 王元.“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项目建设中明确职业教育对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J]. 汽车维修技师,2024(4):12.
[6] 杨康. 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J]. 汽车维修技师,2024(2):57.
作者简介:
王禹甸,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