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出路刻不容缓。文章首先指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交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阶段存在断层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本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提出背景以及最新进展,最后论述了大数据时代“本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交通工程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策略,对未来高校交通工程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行展望,为其他行业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本研一体化;创新创业;交通工程;大数据时代;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9.034
Abstract: In the big data era, it is urg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and find a new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 This paper firstly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tag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big data era, such as the fault in the talent training stage and the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practice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mode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integration" in the big data era.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practice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raffic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mode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integration" in the big data era,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raffic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It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n universities of other industri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ffic engineering; the big data era;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着重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平台和学科优势,坚定不移担当起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重任。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交通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交通工程专业依托土木工程为学科背景,以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等为专业知识背景,需要具有动态分析复杂问题能力,以及实际问题应变能力的人才以适应交通行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双碳”概念的提出,国家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交通工程与“数智化”联系也愈发紧密,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转向高端化、智能化和低碳化[1]。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重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 大数据时代高校交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阶段存在断层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阶段,但是在高校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之间相互独立,缺少联系,导致人才培养出现一定的脱节状态,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2]。本科阶段注重通识课教育,而研究生阶段则更注重专业科研能力,且本研隶属不同部门管辖,两个阶段分别培养,无法统筹规划,衔接不畅,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无法在纵向贯通。
1.2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程度较低[3],在课程设计方面把交通工程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剥离开来,课程内容与学科关联度不够,使得学生无法将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难以转换为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其次创新创业课程要求过于浅薄,师生对其缺乏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教育仍仅停留在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的层面,缺少专业指导和顶层设计,学生仅能接触到理论层面浅层的学科创新创业知识,致使学生参与积极度不高[4]。且部分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脱节问题,从教育层次上来看,高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虽均有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但课程之间关联度不够,递进性不足,存在课程设置重复、授课内容趋同的问题,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创新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知识掌握不成体系的情况。
2 大数据时代“本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背景
2.1 “本研一体化”的提出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向社会输送的毕业人才综合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是高校当下努力的方向。面对当前全方位、宽领域、高素质人才稀缺的窘境,高校在工程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改变现在较为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重新合理分配。传统的高校育人方式是将本研分开,独立培养,该培育方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此背景,高校都开始探索“本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5]。本研一体化是指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生群体从原先的独立培养转向联合培养,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组织教学和管理,有效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培养阶段,更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本研一体化”模式不应该仅局限于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连通,还应该让研究生参与到本科生的实践培养中,发挥研究生专业优势,推动本研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融合。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展
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历时已久,政府在社会层面上也一直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支持,而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其需求和导向需要尤为注意。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是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6]。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已在组织架构、培养方案、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组织架构层面,建立校长领导,大创部门牵头,其余各部门共同配合的创新创业工作组织架构;在培养方案层面,坚持国家政策指引,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课程设计由浅入深,修订培养方案,建立适合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实践活动方面,产学研融合,加强高校与政府的资源共享,搭建“高校
+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积极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双创竞赛。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萌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下,系统规划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高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新时代下,大创教育蓬勃发展,已经从艰难探索转向较为成熟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其仍存在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如何完善并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 大数据时代“本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交通工程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要制定符合交通工程学科背景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需要制定兼顾本研层次连接、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培养目标。将该目标作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总体导向,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资源,打造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基于交通工程学科专业学科背景的新型“本研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构建“专业指引、本研共创、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理论+实验+实践基地”三步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加强“师生+学校+企业”的多元评价标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成功改革可以使产学研融合更加紧密,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有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3.1 构建“专业指引、本研共创、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1.1 构建“专业指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体系的支柱[7],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8]。在大数据时代,“数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高校更应根据创新创业培养新要求,促进交通工程学科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调整创新创业授课内容,充分挖掘整合与交通工程学科人才要求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创业兴趣。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般关注点集中在行业前沿动态、行业热点难点、先进交通技术应用等方面。交通行业前沿动态一般包括交通行业新闻、交通方面政策法规、交通行业顶刊文章发表等;交通行业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日新月异,需不断关注其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等,扩宽学生视野,锻炼思维模式;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是交通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智能网联、数字孪生等新概念的出现和新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高校交通工程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上述教学内容充分落实到课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交通工程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对行业变化的敏锐度,激发其创新创业的兴趣。教师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要重视高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鼓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老师[8],联合行业内领头企业,外聘企业经理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工作。
3.1.2 构建“本研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本研共创”是指以本科生为基础,研究生为引领,从独立培养转向交汇融合,协作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注重理论教学的创新创业专业课,注重实验的创新创业实验课,以及注重应用的创新创业竞赛。
创新创业专业课理论教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共性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基本的实践能力[9],考虑到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通过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水平、符合交通工程学科专业特点的具有连续性、递进性的课程模式。本科前期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主,设置一些如《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等的创新创业通识课,以及如《城市规划概论》、《现代城市交通》等交通工程学科基础课;本科后期以知识体系与研究生阶段充分衔接为主要目的,实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化培养[10];研究生阶段进行更为系统的科研创新教育,开设《工程伦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此外学科带头人更应关注当下交通工程领域热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日常科研过程中,开设符合行业新趋势的课程。
创新创业实验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展课程,注重科教融合。在实验内容方面,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为本科生选取经典的交通工程试验,分设交通规划方向和道路工程方向,规划方向主要设有交通规划软件应用实验、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和道路工程制图实验等,道路方向主要设有沥青路用性能检测试验、道路建筑材料性能试验等;研究生阶段随着科研内容逐渐深入,试验内容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引入相关建模软件解决实际条件下多因素耦合的复杂工程问题,将一阶段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验过程中,理论指导实验,实验丰富理论。
创新创业竞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拟定科研项目运用于创新创业竞赛中。在本研培养的全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导师为核心,组建课题组,完成科研项目,这种培养方式保证了科研项目的连续性和专一性。通常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均为一位指导老师指导数名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但是在“本研一体化”模式下,可以将“1+N”的团队改为“1+1+N”,即一位导师、一位研究生加若干名本科生。理论深入,实践跟进,研究生可以利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科研探究能力以及对课题组项目的熟悉程度等优势开展对本科生的引导工作。且由于年龄相仿,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沟通更为流畅,“本研一体化”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科生的思想负担,本研协作,充分把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机会,展开各种双创基金的申请工作,协同创新。实践表明,在这种“本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下,学生的文献检索、文字编辑、实验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均得到提升,组建的“1+1+N”团队配备合理,取得效果良好[11]。
3.1.3 构建“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立足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吸引社会资源,与行业内有能力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领军企业合作,在校内增设企业特聘教师课,结合企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企业内增设对口岗位及创新创业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内切实体会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从学生中优中选优,互惠互利[12]。
3.2 加强“师生+学校+企业”的多元评价标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剂,社会各部门需要营造出一个良性互动循环的教育评价环境[13]。高校应该根据前期提出的“理论-实验-应用”三阶段不同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对各阶段的考核方法进行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师生+学校+企业”的多元化评价标准。课题组内部进行师生互评,根据评价结果总结近期创新创业项目进展,调整工作模式和项目计划;学校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如创新创业成果考核与学分挂钩、创新创业竞赛经历可参与评奖评优等;企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分等级验收创新创业项目,做好相关成果转化对接工作,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相关企业落地应用。通过以上多元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创新创业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4]。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数智化”创新性综合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交通行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人才需求的转变,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交通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需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将高校学生培养成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本研一体化”模式能够一定程度弥补当今培养方式的不足,适应新时期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本研一体化”模式能消除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人才之间的壁垒,弱化了培养过程的阶段感,符合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本文提出的大数据时代“本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交通工程学科创新创业类教育实践模式可以为交通行业内其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何雅琴,邵冬明,毕紫辉.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物流科技,2023,46(13):146
-150,155.
[2] 韩月华,周棋赢. 高校“本研一体化”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9(3):101-102.
[3] 屈文平,王贝贝,李敏. 基于专业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2,13(15):104-105.
[4] 王伟,左清富,黄书童.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4):78-81.
[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 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 (2021-08-23)[2023-08-23]. http://edu.sh.gov.cn/xxgk2_zdgz_gdjy_03/20210816/ebad736581fa44629c796428f49430d0.html.
[6]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EB/OL]. (2021-09-22)[2021-10
-12].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12/content_5642037.htm.
[7] 赵婀娜. 以学科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 人民日报,2023-4-18(005).
[8] 吴艳红,水梅,纪海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物流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 物流科技,2020,43(11):181-183.
[9] 姜宝成,翟明,帅永,等. 能源动力本研一体化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19(12):69-70.
[10] 林绍森,宋丹路,高云志,等. 以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4):52-55.
[11] 彭亚辉,季明,袁瑜,等. 研究生导生制在本研一体化学生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21-23.
[12] 张宝,黄孟姣. 基于协同创新的本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8-29.
[13] 刘嘉. 多元教育评价助力创新人才培养[J]. 人民教育,2020(21):22-29.
[14] 孙瑜,朱浩宇,庄斌. 大数据时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交通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