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师徒结对的实施

2024-10-10 00:00:00刘思远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9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双减”政策出台,我国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中以发展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为焦点,结合初中生个性发展与数学学情,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与实际应用.

关键词:师徒结对;合作

素质教育提出,要将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移到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轨道上来,克服因应试带来的各种教育顽疾[1].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课改的深入,响应“双减”,我们更倾向于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强调的是发展功能,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减轻负担.经过五年的积极探索研究、持续优化改进及落实整改措施,笔者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探索出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

1 师徒结对的背景

数学是一门关联性、系统性极强的学科.笔者任教期间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都存在一定差距,数学教学正面临双重难关.其一在学生,班级内有优生也有学困生,经常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长久发展下去,学生会分散注意力,以致于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二在教师,一名普通数学教师担任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时,需教导100名左右的学生,学生基础有差距,培优辅潜的工作更是担子重、责任大.

从业至今,笔者受益于教师之间的青蓝工程,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于是对标青蓝工程,开始在班级内实施生生之间的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通过建立积极的同学关系促成民主的师生关系,并以集体思维促进个体思维,对学生的智力、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打破常规数学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树立共同目标、承担个体责任,有效提升内在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

2 师徒结对的具体操作

2.1 善于观察,耐心倾听

(1)破冰游戏,了解学情

师徒结对前期,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还需要重点体察学情,清楚了解学生个性与优势.班级成立之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不了解,因此可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破冰小游戏,初步了解学生的积极程度及表达能力.通过数学趣味性游戏,具体分析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学生之间建立了友好关系,更有助于师徒结对的开展.

(2)问卷调查,高效沟通

进行问卷调查,不仅可以感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自身的信心,还能更直接地了解学生任职班委的过往经历.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前提,教师初步分析学生的组织能力,选出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小师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确认后,单独与师傅进行高效沟通,重点建立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领队意识.

(3)师徒结对,同音共律

亦师亦友,便是师徒之间最长久的相处之道.一个良好的小组需要组员关系融洽、树立共同目标后携手共进.教师在定好师傅以后,可以适当放手,Dwm1eIruHNqMFClmVe8spw==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由徒弟自主选择师傅,双向选择的关系更牢固可靠.师徒结对小组的人数控制在2~3人,让师傅与徒弟之间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时间.

2.2 用仪式感激发责任感

一次重要的仪式,胜过千言万语.仪式感不仅能给足学生归属感、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仪式开始前,教师引导师徒之间互赠手写信、准备茶水.仪式进行时,组织学生在手写信上按手印,让学生找到归属感.一杯暖暖的敬师茶,让学生感受幸福感.仪式的最后,全体学生集体庄严宣誓,全面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2.3 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有目标才会有方向,结合初中生的理想与现实,教师需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目标.目标树立后,由学生书写自己的宣言以及阶段小目标,张贴在教室的目标墙上,以此坚定前进的决心.有方向才有动力,教师在小黑板上发布学生每日需完成的阶段小任务,如讲题、错题本登记、出题、巩固知识等.同时,教师实时关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动态,如出现较大差距,及时发布“悬赏令”,采取先到先得、仅限三组的原则.“悬赏令”任务难度设置偏难,如布置数学提升题、竞赛题等.这样的任务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敢于做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权力交给师傅,由师傅通过表格统计所有任务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找准方向,不断发扬优点、查漏补缺.

2.4 巧用评价,激发动力

教师巧用评价机制,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班级内采取小组加分制,能使师徒结对的评价更具公平性.小黑板上发布的每日任务,统一采用徒弟加一分、师傅加两分的加分机制.“悬赏令”则适当给予额外加分,在加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能拉开太大差距,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

人性化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根据学情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施师徒结对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潜能不可限量,师徒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甚至可能出现徒弟超越师傅的现象.因此,评价建议一月一小评,一期一大评.一月一小评,即教师根据一月的学情评价出逆袭小组,化“帮扶”为“互助”,让徒弟也能晋升为师傅.一期一大评,即教师根据一学期的学情评出最佳师徒、最优师傅、进步徒弟等,让学生有目标、有要求,不断超越自己.

3 数学课堂中师徒结对的应用

(1)初中数学关联性极强,新课结束后的复习主要围绕串联知识与讲解题目.复习初期,教师布置师徒之间一起梳理章节知识点,以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进行评选,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重难点、疏通知识逻辑,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复习期间,如果对一张试卷上的所有题目进行详解,一般需要两到三节课的时间,耗时太久且易造成学生分神的情况.一个班学生水平有高有低,为避免教学不平衡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讲解易错点、重难点,剩下的错题进行师徒结对,让师徒之间相互讲解,这样既能减轻课堂压力实现高效,也能加深学生印象.学生便会因为这一份责任,在学习上刻苦钻研.

(2)“光学不练假把式”,但大面积的刷题不仅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有不良心理影响.“双减”政策下,教师要精选习题,让学生做好题、会做题.实施师徒结对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精选的变式题或多解题为每日任务,徒弟讲一种方法,师傅讲另一种方法,让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经过师徒在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3)在错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每一位学生必备错题集,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尽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笔者要求学生在整理数学错题集时,黑笔写题目、铅笔写答案.一段时间后,师徒之间互相考验,用橡皮擦擦去答案,重新复习加深印象.教学中,教师选取大部分师徒常犯的错误进行展示,让学生总结常见易错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引以为戒,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习惯.

(4)在师徒结对合作教学过程中,师傅作为引领者,易激发自身责任感,进而培养出自信心.教学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徒弟也需要全方位的鼓励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播放徒弟提前准备的短视频,如数学重难点预习视频或作业易错题讲解视频.学生通过大胆展示获得掌声与内心的充盈,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5)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去安排一节课的容量.当课堂容量偏大时,教师应做到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让课堂更加高效.在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平方根”这一课要求学生理解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和读法、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等重难点.学生初学二次根式,面对如此大的课堂容量,学起来很是吃力,经常分不清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记法与读法.针对此情况,师徒之间进行“你写我读、你读我写”的小游戏,不仅减轻了课堂负担,也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经过教学改革与构建后,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施期间,班风正、学风浓,班级数学平均分在年级名列前茅,多次获得优秀班级.学生在小组评价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互帮互助中感受友谊的温暖,也在积极进取中迎来学习的进步.综合以上实践结果,师徒结对合作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体验多样化学习,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亮,沈军,胡方.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保障:内涵、特征与推进策略[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6):120-128.

[2]王红宇.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1992(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