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写作素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获得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本文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现阅读教育、思辨教育以及写作教育的融合,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鲁滨逊漂流记》作为一部冒险类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首先,书中介绍了各种有关航海、冒险、生存等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拓展知识面。其次,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小。且全书以鲁滨逊如何在荒岛生存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主人公鲁滨逊虽然身处绝境,但是仍然不畏艰难险阻、心怀希望,其在荒岛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学生的学习典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心灵的触动以及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阅读前激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
(一)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整本书阅读的前提是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了保证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平时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速度,制订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阅读计划,使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阅读计划进行整本书阅读(如表1所示)。首先,学生可以将《鲁滨逊漂流记》分为二十篇单篇文章,要求学生二至三天完成一个篇章的阅读。学生在半个学期左右便可以阅读完整本书。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每阅读完一个篇章后,便通过阅读随笔,将自身的阅读计划、阅读感知以及读后感进行记录,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随笔完成情况,保障学生严格践行整本书阅读计划。最后,教师在全部学生阅读完毕后,可以开展一节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评价,并向同学推荐自己认为值得一读的名著,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衔接课内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鲁滨逊漂流记》是小学生必读国外名著之一,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也涉及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教材,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文章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学会联系课内外阅读内容。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语文教材中的《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片段为例,以文章中的故事为基础,推荐学生阅读整本《鲁滨逊漂流记》,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的内容。同时,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可以摘抄其中的优美语句,并写下阅读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相关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单篇阅读向整本书阅读转变,使学生能够通过整本书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延伸及补充。
(三)借助阅读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关国外风土人情的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那么其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暗线及情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先借助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内容,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阅读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囊括全书内容的问题,另一种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置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寻找答案,自我理解、消化相关知识。囊括全书内容的问题,即结合《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内容设置阅读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及猜测正式阅读。在具体的《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书名入手设置问题,如提出“鲁滨逊为什么进行漂流?”“鲁滨逊最终漂流到了哪里?”等囊括全书内容的阅读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与《鲁滨逊漂流记》有关的背景故事,因为当时纸张比较贵重,所以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书本的大致内容,才将书命名为《鲁滨逊漂流记》。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某一章节的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通过一系列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及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四)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阅读
创设生动的情境,需要以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创设相关情境t69+heXaRBleoZ77M22PFA==,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情境中直观地感受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鲁滨逊漂流记》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例如,为了向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教学目标,通过创设阅读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中与作者进行“对话”,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在讲解鲁滨逊流落荒岛的情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的视频片段,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深处海中孤岛的绝望,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克服恶劣的海情、危险的海况以及孤独的恐惧感,在海中孤岛生存下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视频片段引出《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结合原著说出《鲁滨逊漂流记》影视片段的改编之处,了解主人公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
二、阅读中持续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
(一)引导学生定期梳理故事情节
因为整本书阅读内容体量大、持续时间长,阅读困难也较大,所以为了使学生深度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已经阅读的内容情节进行总结梳理,对已经发生的故事情节进行总结,保障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首先,引导学生绘制故事发展框架图,梳理精彩片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定期对已经阅读的故事情节通过框架图进行记录,(如图1所示)提炼其中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时间以及关键事件,将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将关键事件进行有序串联,通过定期梳理情节,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其次,对于已读部分编写小标题。在《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自行为每个章节编写小标题。如“鲁滨逊出海遇惊险,落荒岛孤人勇求生”“鲁滨逊巧建求生营,居荒岛妙手集物资”等。然后,引导学生定期交流书中的精彩之处,并记录自身的阅读感受,并相互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最后,比较讨论精彩的情节,感受作者写作手法。《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天性热爱冒险,勇于征服大海,他曾经先后五次出海航行。教师可以在每周设置一节欣赏课,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彩之处,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魅力,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
(二)通过分析原著探究人物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鲁滨逊在面临不同的环境及事件时,其反应及心理也会不同。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以及文本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主人公鲁滨逊在不同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并分析其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展现出来的性格特点。首先,聚焦关键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在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片段中主人公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比如,鲁滨逊在出海冒险、初遇灾害、流落荒岛等事件时的反应,这种反应说明鲁滨逊具备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并引导学生从原著中找寻关键词句,作为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依据,然后以此制作阅读思维导图或者人物成长档案等,(如图2所示)加深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内容的理解,指引学生能够在后续的阅读中把握鲁滨逊人物性格的变化趋势。其次,整合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由于《鲁滨逊漂流记》篇幅较长,虽然主要围绕鲁滨逊一个人的漂流故事进行讲述,但是鲁滨逊在漂流过程中会提到或者插入一些自己的其他经历,其中涉及的人物关系往往较复杂。所以,为了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主人公鲁滨逊为核心人物,梳理故事人物与鲁滨逊的关系,例如,鲁滨逊与威尔斯、星期五以及佐立等人分别是什么关系,并指出他们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出现的故事情节。这样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
(三)充分拓展强化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
为了保障学生深度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使学生准确把握故事发展脉络,教师可以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本书内容的把握及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人物生平以及该书的社会反响等进行普及,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及文学影响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加深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本书作者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学界中的贡献及地位。并指出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正是作者人生轨迹的写照,引导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揭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核心思想。
(四)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提升自身写作技巧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学生已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原著中的内容,对于某一故事情节进行续写,使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续写故事情节,在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教师在讲到主人公鲁滨逊独自一人漂流到荒岛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该内容进行续写。比如,在鲁滨逊首次流落荒岛后,面对恶劣的环境以及贫瘠的物资,他想要在荒岛中长久生存下去,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获取足够的饮食以及干净淡水;(2)能够避免高温以及严寒的房子;(3)寻求能够保护自身、抵御猛兽攻击的武器;(4)获取其他未来能够派上用场的物资。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对后续剧情进行续写,发挥想象力,提升写作技巧,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
三、阅读后感悟书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引领学生总结阅读收获
阅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践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开展阅读交流班会等,深入理解名著内容,加深阅读感悟。在《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及片段,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赏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写作技巧。第二,对于作者的语言艺术及情节安排技巧进行赏析,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鲁滨逊最意外、最高兴、最惊讶以及最危险的情节,并引导学生将自身代入相关情节中,写下自己的感受。第三,开展小组讨论、阅读分享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不同的观点,让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使语文阅读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第四,联系实际情况,由本及我。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果自己处于无助的情况下,会怎么办?当自己处于无助、孤独以及挫折的情况下,自己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还是安于现状,接受现实?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从《鲁滨逊漂流记》的本身思想深度入手,写下该书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深入作者内心深处,去思考及感悟书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完善阅读评价,提升阅读价值
为了进一步完善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评价进行完善,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阅读档案袋”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记录并评价。阅读档案袋中包括阅读量、阅读任务完成情况、生僻字词、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内容,客观全面地对自身的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指引学生的下一步阅读计划,总结在阅读环节中的具体表现,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其次,充分发挥大数据教学平台的诊断和反馈功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及时、便捷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还可以将阅读成果分享到教学平台上,方便教师点评及同学互评。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最新阅读任务,建立学生的线上阅读档案。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整本书阅读计划,通过阅读导航,衔接课内阅读,借助阅读问题进行阅读教学,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激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持续跟进,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书中的故事情节,分析原著探究人物形象,充分拓展强化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引导学生续写故事,保障整本书阅读质量。在阅读后,教师引领学生总结阅读收获,完善阅读评价,提升阅读价值,感悟整本书阅读内涵,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心灵的触动以及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小学)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