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微”低段国画大单元教学实践

2024-10-10 00:00徐宏利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3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画教学对儿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领悟传统文化及其精髓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随着新版美术教科书的推行,水墨画教学进入崭新的天地,不仅增加了课时数,在内容安排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22年版课标也坚持创新导向,要在活动中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但是现实的国画教学却处于一种尴尬状态。

(一)课堂体系缺失——欠缺“生长素”

国画课因准备材料多且大,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画得少、深入少,国画教学以体验为主,浅尝辄止,很少展开有针对性的、专项性的、深入性的国画练习。(不会画)

(二)学习模式固化——难寻“创意点”

国画教学相对程式化,导致学生一味临古、闭门造车,缺少与自然生活的符号对接,导致学生无法在本源发现、自主探究中形成良好的国画素养。(不会创作)

(三)评价形式单一——缺少“活化剂”

教师采用打等级的静态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国画学习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赏析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水墨语言的理解,师生之间更是缺少沟通。(不会说)

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的教学,作为学校国画社团的辅导教师,笔者一直积极秉承“以墨养性、以墨启智、以墨健体、以墨陶情”的教育宗旨,努力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使命。

针对课堂的困惑,笔者历经4年,每年将国画工具进行改良,陆续改版成适合学生桌面的“微型”国画工具,画幅为17cm×17cm、毛毡30cm×20cm、樱花墨膏(或小瓶墨汁)、药瓶做水桶、12色固体国画颜料(或水彩+国画颜料),教学内容从“微国画”展开。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微国画:以“微”为国画练习的突破口。画幅“微”、内容“微”,基于“趣”,学生在彩墨游戏、写生和符号对接、迁创、探究中逐渐提升国画素养。

微国画大单元:通过改变教材原有的同步教学模式,以目标为导向,要素相融,将教材中与国画相关的内容放在一个单元目标下发展,横向、纵向、多联的方式构建学序体系,形成一个“微国画”大单元。

(二)研究目标

1.画幅“微小”——轻负高质

通过“微国画”学材的变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充裕的时间探究完成高质量的国画作业,且内容和形式多样。

2.内容“趣微”——聚焦难点

通过“微国画”各个小单元趣味作业的设计,教师对重难点进行专项研究,有计划、分阶段地攻克,逐渐提高学生的国画表现力。

3.尝试“多彩”——提升创新

在轻负高质的“微国画”学习中,学生通过多次试错、组画、借助微媒材等方面深入探究,完成有创意的“微国画”作品。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

(一)“微国画”大单元教材的统整

1.横向贯通,要素结构化

目标是“微国画”大单元的灵魂。笔者以目标出发,根据对美术知识的认知、理解以及要素相融进行归类,在大单元中寻找到课与课的衔接点,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国画教学体系。

2.纵向关联,目标结构化

笔者纵向联系上下各册教材,以结构目标进行内容重组,超越主题领域,打破教材限制,分别加入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和“向齐白石学蔬果”等内容,丰富课程,解决墨色难题。

3.多向联系,学序结构化

“微国画”大单元根据教材内容目标、学科要素等方面进行归类,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每课要素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不能进行简单的整合归类,有些课的内容可以多处出现,需要进行共性分析,具体见图1。

(二)“趣+微”国画大单元教学探究

1.内容微小,有的放矢

“微国画”大单元的架构基础是微小、有趣、有序,是按照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生活环境、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的整体规划。

(1)问题驱动,寓教于乐

问题是解决学习任务的线索,大单元教学中,往往是一个“问题串”贯穿学习始终。笔者设置好驱动性问题链,通过关联性单元教学,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会有高质量的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笔墨初探单元中,二年级下册第13课“美丽的丝巾”中笔者设置了怎样能让宣纸喝饱水的驱动问题,学生发现了宣纸吸水的特性,学生在游戏中多次尝试后发现:停顿、缓慢移动等用笔动作,宣纸吸水性较好;二年级下册第8课“倒影”中笔者设置了毛笔怎样能画出有粗有细的线的驱动问题,学生在多次探究中发现:远山、水面等大块面需要用侧锋,侧锋又有不同的方向,而勾树枝、添画小物件等需要用中锋。二年级下册第9课“印印画画”中笔者设置了怎样能印出质美、多样的作业为驱动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合作和分享底版,创新印画的方式,能印出很多有趣的作品。

【案例反思】大单元教学中,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驱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和表达,教师更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基于初始驱动问题展开更广泛的探索,形成师生间的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2)中西融合,指向迁移能力

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个人从小受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把他往哪里引导。在“微国画”大单元教学中,笔者考虑到带该年级一年半的时间多数是用西式儿童画的学情,要想引导学生转至中国画的方向,借助中西融合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发挥中西绘画的协同作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2课“盛开的鲜花”中,学生将中式渐变优势运用在花卉上,用清水构图的方式,轻负高质地完成作业;借助西式构图优势,将儿童画常用剪影法和分割法应用于作业中,展现了“微国画”构图的多元性。

【案例反思】借鉴中,笔者发现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绘画方式也不同,西为中用也要注意用笔、用墨、用色的方式,但从目标来看,两者最终都指向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2.难点突破,趣微出新

(1)故事+实践,解大难题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特别是墨色在中国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那如何让低段学生领略其中的美呢?笔者借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打开学生的心门,降低师生沟通的难度,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入浅出地解决墨色欣赏的问题。

例如,在增补课浙美版三年级上册“水墨游戏”中,师生一起把“干湿浓淡”中的干湿想象成干干和湿湿小朋友,在“墨分五色”的理解上,低段学生喜欢想象和拟人化,他们想象成干干小朋友喜欢用面巾纸吸掉笔根上的水,用扫把一样的毛笔扫出干干的焦、浓、重、淡、清,湿湿小朋友爱让毛笔咕嘟咕嘟喝满水,用拖把一样的毛笔拖出湿湿的焦、浓、重、淡、清。在师生共同探究下发现一种墨色就有10种颜色,通过水墨游戏中湿破干、浓破淡、水破墨等墨色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国画作品,拓宽学生的眼界。

【案例心得】如何解决教学难题,笔者发现采用讲故事+实践操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消化吸收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融入生动的故事中,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2)大量写生,少量临摹

在“微国画”大单元中,我们身边的常见植物和校园中的一景一物都是学生写生的对象。

①注重本源发现:写生观察单元注重本源发现,学生从自然中寻找灵感,通过观察、感知和思考,发掘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如在观察中,有的学生发现4月的树都是秋天的枯叶,而细心的学生发现树上既有秋天未掉落的黄叶,也有新叶在生长,于是学生写生一棵有新绿、有翠绿、有黄叶、有枯枝的四季树。这种本源的观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增加了他们对写生的喜爱。

②写生对接符号:在国画写生中,符号对接是指将观察到的对象转换成绘画语言的过程,通过符号对接,学生可以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色彩等特性,使作品更加生动。

如学生进行实景写生符号对接,必要时师生会在课内进行二次倒转,即再次进行同场景图片写生或添画,通过不同的符号组合和对接,使得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可以使画面产生节奏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符号对接和国画表现能力。

③只临一线一花: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传统笔墨能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成长。例如,钉头鼠尾线是国画传统用笔之一,几乎能应用于国画所有物象的外形表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在春天里,和学生一起种养水仙花,用钉头鼠尾线反复临、写、创水仙,通过熟悉一种水仙花的临、写、创,学生就能举一反三画出其他花卉的花和叶,如荷花、菊花、各种草叶等,能逐渐改变学生不会画的现状。

(3)趣微组合,创意无限

学生对笔墨有一定的了解、有基本的创作能力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奇思妙想,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创新。

①微组画:组画是以多幅单张画构成一个系列来表现同一主题的绘画形式,非常适合低段学生的绘画习惯。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9课“我们画我们评”,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我的画我做主”的作业,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创作,无限向上下或左右延长,如果画错其中一张可以替换,通过无限纵横延长画法、趣味换头变身法、多种分割组合法等方式,打开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②微媒材:低段学生有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笔者鼓励学生选择取材简单、易操作、易出效果的“微媒材”进行表现,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如积墨法、指墨法、洗洁精画法、棉签画法、撒盐法等,都让学生乐此不疲。

3.一课多练,层层推进

国画写意具有快捷的特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课多练,同时作业设计是有梯度性的,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国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一练:速画速写

笔者鼓励学生速写身边的、教室内外可见之处的景物。

二练:夸张变形

一段时间的速写之后,学生可以对所画对象进行夸张、变形设计,但必须在以生活为依据的基础上,强化物品某一特征,或其功能性,不能凭空捏造。

三练:奇思妙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拓多种创作思路,如猫+鱼=美猫鱼,向日葵+猫=葵花猫等。学生也乐于奇思妙想和使用“微国画”材料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国画的创新表达能力。

(三)浸润式评价机制的建立

浸润式评价不是一次性或阶段性进行的,而是贯穿整个大单元,浸润式评价强调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进行持续观察和反馈。

1.语言浸润下的评价方式

在语言浸润式评价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提供反馈,还要倾听学生的观点和建议,鼓励他们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1)课前:“面谈微交流”,了解绘画难易度

①各抒己见:低段学生的表达欲很强,课前师生间的沟通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喜好、绘画遇到的难易点在哪里。

②小组交流:学生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小组讨论画面的优点,以及运用了哪些国画笔墨方法。

(2)课中:“即时微评语”,关注水墨语言

①“夸我的画”:每周有2组学生可以将作业放在镜头下,用一句国画术语来夸夸自己作业的优点。

②主题沙龙:在一单元后,根据该主题单元的绘画要求,师生开展墨色、构图、用笔等方面的主题沙龙评价。

2.活动浸润下的评价方式

活动浸润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发展。视觉信息也是一种思考,当学生参与多种画展,审美能力会大幅度提升。

(1)“班级微展评”,提高评价热情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传学生的作业,并组织学生与家长在课后以点赞、留言的形式一起参与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月一评,螺旋提升

教室的宣传栏目是“微国画”沉浸式教育的阵地,作业的展出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画展评价,硕果累累

低段学生通过观看“微国画展”、宣传栏优秀作品、高段学生的个人展等,可以开阔视野,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个别学生也有了目标,等到高年级时可参加校级个人展。

3.情感浸润下的评价方式

情感浸润下的评价是环境潜移默化中造就和改变的。学生从课堂展走向班级展,走向网络展,走向校级的一次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家校评价的浸润中。学生的每次学习行为都被给予肯定时,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在愉悦的情感中自主地接受国画知识,从而促进全面发展,提升国画素养。

四、“微国画”大单元的研究成效

一次课题研究就是一次美妙的旅程,通过“微国画”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给师生的教学带来深远的意义。

(一)趣味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微国画”大单元教学以趣为中心,从课堂内外打造一个自主探究、中西借鉴、不失传统的国画课堂。在2023年六一校级艺术节,4个实验班193人,其中有144人展出“微国画”作品,学生对国画的喜爱度提高了40%以上,通过“微国画”大单元教学,提高了国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浸润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笔者通过语言浸润、活动浸润、情感浸润等评价方式增强师生的互动评价,强调表扬和激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从看不懂、不会说,走向能分析作品、表达感受。

(三)轻负高质,提升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微国画”大单元是轻负高质的学习,在“趣+微”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以终为始,合力推进“微国画展”项目,在不断尝试和探究中,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