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渗透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4-10-10 00:00滕健美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3期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学生发展角度入手,组织多样化的语文课堂内外活动,将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融合,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育心功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小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立德树人视角下,语文课程结构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现状,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搭建符合学生学情的多样化语文学习平台,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的故事,他在目睹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受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之后,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有了深刻理解,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历了前三年语文知识的积累,本身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但是本文记叙的事情发生的时间与学生相去较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周恩来的生平了解非常少,对旧中国的屈辱历史难以共情,因此,如果采用单一的课文讲解、解说等方式,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课堂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基于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学情入手,改变传统语文学科教学方式,将德育内容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教学路径,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1.会写“肃”“默”“晰”等12个生字,会认“掘”“范”“魏”等11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查字典的方式理解“崛起”“为之一振”等词语。

3.在具体任务情境中,通过表格设计等方式,专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特征,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理顺课文的主要内容。

4.结合拓展资料,探究少年周恩来立志原因,感受其远大志向。

[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活动安排过程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语文学习与实践平台。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文本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感受主人公树立远大志向的来龙去脉。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设计微视频、微课件,将一些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的故事、资料串联起来,如“有一个人在飞机遇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把自己的伞包送给一个小女孩,你知道他是谁吗?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全中国的人爱戴他,全世界的人也爱戴他,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表示哀悼之情,你知道他是谁吗?”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小时候有没有立下志向,立下了什么志向。

3.将课文题目展示在大屏幕上,讲解“崛”字的字面意思以及引申含义,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进而初步解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4.过渡导入提问: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情境和多媒体情境将与本节课相关的素材引入课堂,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能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后,教师讲解“崛起”的字面意思和引申含义,引发学生质疑,顺势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

(二)初读感悟,理顺思路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初步理解,同时理解上下文的意思,为后续课文探究做好准备。

2.分组出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段落,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词语进行分析与初步探究。

(1)人物图:分别给出课文中主要人物图:周恩来、魏校长、伯父、不幸的女人、巡警。(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不同人物形象特点。)

(2)地点图:江苏淮安、奉天东关模范学校、修身课、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提问:周恩来在这些地方干了什么?哪些地方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3)词语图:若有所思、疑惑不解、左顾右盼。(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尝试说一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通读课文,理清本文事件的线索。根据每个小组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可提供一些线索,见表1。

表1

(设计意图:从生字词、人物、地点、词语等的学习与分析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写作的特征。同时,借助表格或思维导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综合分析、整理文章的思路,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课文中的三件事,一则让学生初步明确少年周恩来树立远大志向的原因,二则为后续重难点内容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堂探究

(一)对照分析,初步体会“中华不振”

1.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对本文内容进行再次阅读与思考。即鼓励学生结合上一个环节中的表格内容思考、阐述课文讲了哪些事件,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按照要素进行实践表述,如时间、地点、人物,并结合学生整理与表达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随后按照第一件事的表达方式,对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

2.对照表格以及上一环节的简单表述,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阐述。在学生阐述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进行引导。

(1)默读第1~10自然段,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主要人物是谁。

(2)运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的句式说说后两件事。

(3)引导学生将三件事联系起来,利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型,尝试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利用导入环节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尝试分析三件事的过程中,巧妙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初步体会“中华不振”,与主人公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德育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不仅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文本内容,而且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对后续深入感悟“中华不振”做铺垫。)

(二)重点分析,深入体会“中华不振”

▲任务一:小组合作分析,定位“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曾多次出现在文中,你知道都出现在哪些地方了吗?再读一遍课文,试着将文中能够体现“中华不振”的内容和语句画出来吧!

(根据前面几个环节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活动: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可以进行自主阅读、探究;学习能力较差的小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则可以给出明确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效率,如阅读第11~17自然段,勾画出能体现中华不振的具体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学生初步体会“中华不振”的基础上展开的细致深入分析,通过勾画体现“中华不振”的词语、句子等,帮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进一步梳理文章的脉络。)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把握文章情感

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过程中情感表现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如不解、疑惑的语气,气愤的语气等;教师可示范阅读或是通过多媒体范读的方式引领,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感受少年周恩来的疑惑。在后续的分角色朗读中,教师还要继续追问,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更能深入文本内容,感知当时的社会环境,更深层次地理解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他第一次听到“中华不振”时内心的疑惑和震惊,同时也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做铺垫。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重点朗读第二部分,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如妇女是怎样哭诉的?中国巡警是何种反应?围观的人又是怎么说的?即引导学生联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再次深入体会“中华不振”,感受当时社会的悲哀。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重点段落,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激起共鸣,真切感受“中华不振”。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图片、视频等,对学生进行无形的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任务三:多元资料补充,深刻体会内涵

1.在阅读重点段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国土会被外国人占据呢?为什么我国的人们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获得尊严呢?紧接着,补充辅助资料——八国联军侵华及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具体条款等。

2.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资料进行深入解读。在资料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并配以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边看资料、边读内容,然后结合教材中人们的反应,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理解的“中华不振”,说一说当时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土上,我国的人们会被肆意欺凌,而外国侵略者却可以自由出入。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视频资料、文本资料,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对当时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不振”的分量。

(设计意图:以驱动任务的方式,将重难点内容的深入分析配以不同类型的资料,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不振”。同时,在小组合作、分析、探究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资料分析、文本阅读过程中,巧妙地将语文课堂与德育融合起来。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疑惑,又将爱国主义教育以文字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与少年周恩来产生共鸣,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拉近学生与少年周恩来内心情感的距离。)

▲任务四:延伸拓展活动,深悟“中华不振”

1.延伸阅读,丰富德育素材

从本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主题入手,在阅读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古诗词拓展阅读,如《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等,感受不同时代人物的报国之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拓展阅读课外诗词之后,再次引入对文本内容的综合对比,如补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景材料,然后说一说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报国行为有什么异同点。在多样化材料分析中引导学生说出“振兴中华”等关键词。

2.读写结合,说出自己感想

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目睹了“中华不振”的表现,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你是怎么想的?你在读书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吗?说一说,写一写吧!

3.课本话剧,深化德育功效

以小组为单位,排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话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服装、道具、台词,然后进行排练。看看哪个小组的表演更能体现文本的内涵,能更加真切地表现少年周恩来的内心情感。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资料的补充,以丰富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

(设计意图:本任务是课内外衔接环节,是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的辅助活动。借此活动不仅能丰富课堂探究学习的内容,而且能更进一步满足不同学情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拓展阅读、读写融合、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德育功效,可以进一步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目标。)

三、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结合教材课后习题、一课一练内容,针对不同学情学生设计分层基础作业,夯实巩固生字词、重点段落,以填空、选择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拓展作业:结合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推荐与少年周恩来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

3.实践作业:借助节假日与小伙伴一起参观红色景点,完成一篇研学报告。(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将此项作业设计为长期作业,在寒暑假完成,或是用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代替。)

4.自选作业:除了周恩来,你还知道哪些伟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故事呢?用自己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要体现在作业设计环节。依托“双减”政策要求,设计多层次、多元化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实践作业以及自选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将课外阅读融入作业设计中;读写融合的方式,拓展了学生学习思维,既挖掘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功效,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与德育的融合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举措。立德树人视角下,教师既要挖掘语文学科本身的德育功效,又要融合语文学科以外的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拓展教学路径。本节课以德育为目标,围绕“中华不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引出“振兴中华”这一志向。在阅读活动的组织中,我不仅对生字词、重点段落进行了深入分析,还拓展了多样化的资料与内容,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如此,我从四年级学生的学情入手,还设计了师生互动任务、驱动任务等,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我还拓展了古诗词以及其他阅读资料,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素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后,德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可以将评价环节融入语文课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引导作用,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总结课堂学习成果,同时提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如此,将评价融入语文课堂,还可以及时发现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检查德育与语文课堂融合的效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明确方向。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中心小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