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模式

2024-10-10 00:00王华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3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遨游书海、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理念下推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提出了通过阅读进度了解、阅读困惑解决、切入要点选择、阅读进程推进、阅读品质提升和阅读活动开展等环节,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还指出,教师和家长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强调了阅读指导与写作结合、阅读多样化评价的重要性,以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努力实现能力的提升。

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表达交流,推动阅读进程,对优化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整本书阅读现状分析

“整本书阅读”是内嵌于语文课程,并以教材“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阅读主题相关的书目为主要载体,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整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很多学校都已开展起来,教师也纷纷行动起来,但在实际的阅读指导中,很多一线教师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推荐书目之后,缺少后续的指导与跟进,以至于学生的阅读经常处于“放羊”状态,没能坚持下去。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刻解读,难以深入领悟作者通过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些学生虽口口声声说已读完某本书,但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待询问一些问题或让其说说感受或印象时,却是一脸懵,一问三不知。

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教材的编排除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外,还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相关内容的阅读链接,而且专门增加了“快乐读书吧”这一内容,把课外整本书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小学六年,统编版教材在每册课本的某一单元的课文后都会编排一次与该单元主题息息相关的、有专门阅读主题的“快乐读书吧”,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科普作品、名著系列、成长小说等。每个“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设置都紧扣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紧密结合。而且每册的“快乐读书吧”都会在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再向学生推荐同主题的相关名著3~5本,由一本到一类,由中国到外国,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博览中熟练掌握同一主题书籍的阅读方法。“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统编版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指引。整本书阅读就是基于“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模式

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深度回应,是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的必然需要。整本书的阅读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教师没有加以指导,任学生自由阅读,部分学生就会因为一些问题或困惑阻碍阅读的脚步,从而产生半途而废的想法。学生是否能持续阅读,阅读后的交流与分享是否精彩,都取决于推进课的推进程度。导读之后阅读若没有进一步的跟进与推动,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就会止步于此,或者停留表面,整本书的阅读就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阅读后的交流也只能浮于表面,浅尝辄止。这就要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过程中,及时和学生一起研读、交流,在交流中及时反馈阅读情况,不断推动阅读进程。所以三种阅读课型中,作为连接导读课和交流课的阅读推进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策略,使“整本书阅读”具有的综合性、高阶性、长效性等,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乐读、爱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过不断研讨,大家总结出了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的一般模式。

(一)了解阅读进度,解决阅读困惑

整本书阅读不是放任学生自己读,而是在学生自主读的基础上的教师引导读。教师要加强对整本书阅读的全程引导,与学生共读、共研、共赏。在跟进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进程,了解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惑。学生读整本书读到一定阶段,如果有困惑而没人解决与探讨,一个人是很难继续读下去的。因此,在“阅读推进课”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探讨阅读中的困惑,这是非常必要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对话者,又是学生阅读的引领者与促进者。教师通过指导,使学生乐读、爱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整本书阅读教学就达到了目的。教师只有帮学生及时释疑解惑,解决了他们阅读中的困惑,学生的阅读才能进一步走下去。

在《童年》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由于学生知识面有限,对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不熟悉,再加上学生手上的译本版本不一、良莠不齐,有些译作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读起来较拗口,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并不高。推荐课上教师与学生一同制订阅读计划,并布置学生课后按计划完成阅读,可是一个星期过后,教师跟学生交流时发现一部分学生只读了前几页然后就没下文了,而小部分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也只是大概了解了情节,再细问则茫然。待师生交流后,发现版本不一、外国小说人名难记以及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他们阅读的障碍。于是教师在了解这一困惑的基础上,先统一了推荐的版本,再引导学生聚焦情节,“前后联系,瞻前顾后”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回过头来再看看,接着用表格梳理各章节的内容,然后找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思维导图厘清人物关系,再通过归纳、比较、思辨等阅读策略,探讨读者为什么在读故事时会喜欢或憎恨某一角色、每个角色前后是否发生转变等,完成人物思辨;最后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另一重要因素——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摘抄、对比阅读,进一步感悟了小说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起到的重要作用。整个阅读指导过程中,学生由于教师的及时跟进与解惑,不但梳理了情节、厘清了人物关系、初步明白身边人对阿廖沙成长的影响,而且掌握了小说阅读的一些有效方法,为再次开启阅读之旅和下一步的阅读交流铺设了道路。

(二)选择切入要点,提升阅读认知

整本书阅读在理解上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中会面临挑战,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对于不同文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师选择的阅读策略也不同,所要达到的阅读目的,培养的阅读能力也因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不同和学生学情的差别而不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单元训练要点,选择好切入点,借助师生交流化解认知冲突,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读一读、品一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逐步梳理文本内容;在与书本的亲密接触中感受文字之美,探寻文字之秘;在不同课时的推进中一步步提升阅读认知,真正获得阅读成效,而不只是关注故事情节是否精彩。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这一册推荐的主题是神话故事。教师根据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神话故事的特点”,在推进课中紧紧围绕“神奇”这个点来交流与推进,通过寻找并梳理神话中人物的相貌、法宝、本领等,知道一个个神话都寄托着先民们的美好愿望,他们渴望有三头六臂,渴望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改造自然等,这些都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瑰丽幻想。通过交流,教师发现选择“神奇”这一切入点是正确的,学生通过寻神奇、话神奇、传神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与推进,逐步提升阅读认知。

(三)推进阅读进程,走进深入阅读

整本书阅读篇幅较长,字数较课文要多得多,学生阅读难以一气呵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推进课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充分挖掘课内、课外阅读的融合点,破解前期阅读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

每一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的文体各不相同,在针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和跟进时,教师要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行引领和总结。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只有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他们才能独立去思考探索,把握其中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应牢记整本书阅读要关注两个点:兴趣和方法,如果说导读课重激趣,那推进课就是重方法。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两个重要人物——教师和家长,在阅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主要指导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伊林创作的一部经典的科普作品。教师在指导课上先让学生借助阅读时的批注品味语言,在读、品中了解书中揭示的许多科学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同内容的对比阅读,感受本书语言生动的特点,带领学生玩味科普作品生动表述的趣味。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还启迪了学生言语表达的智慧,在语言的品味与对比中走进阅读深处。又如《中国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寻神奇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绘制情节图,再根据情节图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小组合作演绎喜欢的故事。学生在寻神奇、话神奇、演神奇的不同任务中,不断提高思维认知,丰富精神世界,走进深入阅读。

可见,正是教师适宜的方法指导,才让学生的阅读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才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明媚的春天,而不再是一片茫然。

2.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在阅读中更要做阅读的陪跑者

因为整本书阅读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外时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识字量不多,阅读能力较弱,利用亲子共读的方式来推进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家长在与孩子的共读交流中,可以发现孩子对某个课题或话题感兴趣,如发现孩子对恐龙感兴趣,那么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去图书馆购买关于恐龙的书籍,和孩子一起寻找恐龙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等。这样在海量阅读某个主题的书籍之后,孩子其实已经相当于在深度阅读了。

总之,有了学校的推动、家长的助力,孩子的阅读一定能由浅入深,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也会逐步提升,整个人的精神气质也会得到提升。

(四)提升阅读品质,引导学习表达

语文能力的提升是双向互动的,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读是积累,写是薄发,读写结合才能形成习作能力。因此,想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实现阅读与习作能力双提升,教师必须同步推进阅读和写作。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推进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经典的文学中理解内容,获得阅读的表层价值,还要实现阅读的核心价值,领悟表达,获取语言,甚至能从整本书中理解文化,熏陶高尚人格,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融合。

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是寓言故事的阅读,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发现《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以及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这四篇寓言故事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两种事物,且这两种事物有着相互对立的特点,作者正是抓住这两种事物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阐明道理。教师在进一步的《中国寓言故事》的阅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表达方法,在这样的阅读基础上可以引导有能力、乐创作的学生模仿此表达方法创编寓言故事,也能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有相互对立特点的事物进行对比仿写,从而阐明道理。学生在创编中不但产生了探究知识、分享故事的热情,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学会了表达,在表达中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

(五)细化阅读评价,促进有效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整本书阅读全过程的评价,要编制评价量表,在推进课中建立不同性质的评价目标、评价要素,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等形式,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不同文体的书籍阅读有着不同的阅读方法,也渗透着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在制订评价量表时要尽可能考虑和解决读懂、读深、读透,要善于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从不同维度、不同主体多元评价。

我们针对不同文体的书,评价的标准不同,侧重点也会不同,但评价要注意以下两点:

1.评价标准细致化

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不同文体的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不同阶段,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虽然标准不同,但教师不能忽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整体性原则,要注重拓宽评价视野,倡导学科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所以,教师应提前设计好评价量表,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形成可参考的评价结果,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读。

2.评价方式多样化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价,教师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要贯穿整个阅读指导过程,在阅读初期、中期、后期应有不同的评价方式。同时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互相评价,甚至可以推动家校配合,让家长一起参与到阅读的评价中,因为孩子的整本书阅读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后。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这样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在阅读指导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保证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并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开展阅读活动,点燃阅读激情

推进课,概括地说就是进行“阅读反馈、阅读指导、阅读激励”,从而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保证学生的阅读激情不减,为学生下一阶段的阅读起锚扬帆。整本书阅读不要计较局部阅读中的得失,而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调整阅读策略、积蓄阅读能量,再次点燃阅读激情,实现从“一本书”到“一类书”的阅读。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学校可以每学期在校园中举行校园读书节阅读系列活动,如经典美文诵读、阅读大闯关、课本剧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准备与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文本、了解文本。这样的阅读系列活动带给全校师生的不仅是一场阅读盛宴,还是学生一次次阅读飞跃的体现。学生在一系列读书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阅读中,能再次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总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整本书阅读是新鲜的、温暖的、神奇的旅行,踏上这段旅程就像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它不仅能让我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智慧,还能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带领学生发现书中迷人的风景,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编织一张阅读网,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明亮温暖的底色,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能走深、走远,才能在阅读中滋养生命,在阅读中遇见自己。

(作者单位: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