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审美创造是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古诗具有丰富的审美要素,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经典。语文教材在小学阶段共选入112篇古诗词,语言凝练隽永,思想情感浓烈。学生在感受、理解和赏评的过程中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品位。教材中古诗多以“组”的形式组合出现,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将组合的古诗拆开教学,缺乏内在逻辑和整体意识。笔者将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谈谈如何实施教学。
一、主题统率,打破古诗边界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浓浓的爱国情;阅读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四篇课文。它们体裁不同、所处年代不同、人物事件不同,但是都以拳拳爱国之心贯穿于单元始终,激起了学生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古诗三首安排的是《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古诗都饱含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陆游带着悲怆与遗憾在临终前写下给儿子的绝笔诗,字字泣血却满怀热望;《题临安邸》林升含蓄讽刺南宋权贵的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愤怒之情跃然纸上;《己亥杂诗》诗人期待一场尖锐猛烈的大变革来挽救垂危的国家,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人动容。三首古诗起到了开篇定基调的作用,教师要围绕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核心问题,以主题任务的形式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进阶的任务群。
(一)任务驱动,激发兴趣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要紧扣单元主题,从学生的“学”出发,围绕素养目标进行逆向设计,创设大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本月五年级段将举行“强国复兴有我”的主题活动,内容形式丰富。有“诗词中的爱国情”诵读会、爱国诗词硬笔书法比赛以及“勿忘国耻,强国有我”演讲比赛等。教师可以此创设情境。
王宁先生认为:“情境,即真实情境,指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遇到的,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思考,有助于他们获得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真实的任务情境为开展单元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任务设计,实现进阶
首先,结构化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结构中的内部关联。此认知下,三首古诗不再是无关的个体,学生在朗读、理解、对比和赏评中建立关联。其次,任务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通过回顾古诗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经验;通过从同到异的任务探究,在比较中梳理思路;再次,学生通过读诗题,品诗文,找到诗眼,在字里行间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借助对画面的想象,在深层对话中体悟意境,实现从言到意再到言的转化。学生在诗文、诗人的对话中渐进渐深,不断获得丰富的情感与思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性的思维方式深入理解古诗,建构思辨性的话题,推动思维的深化。任务间互为关联,又层层递进,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进阶,见表1。
表1
■
二、依据学情,品悟诗歌内涵
对学生而言,古诗语言高度凝练,主题深刻内敛,理解上存在较大难度,或许只能在浅表的层面笼统说出诗人表达的情感,而无法深入探究其情感背后的内在意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让学生在读思品悟中获得审美体验。
(一)想象体验,激活情感
袁行霈先生指出:“欣赏诗歌时,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品读想象,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如《题临安邸》教学片段:
师:读诗歌,圈画诗人描写的景物。
生1:青山、楼和歌舞。
师:从景物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临安?
生:一座座青山,高楼林立,歌舞升平,十分热闹。
师:这样的描述是无法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西子湖畔繁华的景象的。同学们可以借助感官的参与,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展现临安城的繁华。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2:远处绵延起伏的青山,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近处高楼一座连着一座,望不见尽头,它们倒映在水波荡漾的西湖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两岸垂柳依依,随风舞动,把杭州城装点得更美了。
师:你的描述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北宋大文豪苏轼赞美西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林升笔下的西湖美好景象还不止这些,谁再来说说?
生3:听到了临安城动人的歌声此起彼伏,闻到了美酒散发的醇香,品到了佳肴的美味。
(出示临安城的图片)
师:假如你就是宋朝人,身处在这座城市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4:幸福。
生5:陶醉。
师:很好。抓住诗歌中的景物调动感官展开想象,画面就会变得丰富立体。
……
在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下,学生将想象与体会相关联,把单薄的画面变得丰满具体,使学生对临安城的繁华景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为后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做足铺垫。
(二)聚焦诗眼,把握基调
诗眼,顾名思义就是诗歌的眼睛,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调。抓住诗眼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走进诗人的内心,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以《示儿》为例。
师:《示儿》这首诗中,“悲”字表达了诗人临终时的情感。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请同学们结合诗意写体会。
生6:我认为是悲痛。临终前都看不到祖国的统一,六十多年了,日日夜夜期盼却盼不来王师收复失地,内心极为悲痛。
师:临终前诗人不是悲伤个人生死,也不是悲伤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而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生7:我认为是悲愤。山河破碎,国将不国,中原已经沦陷多年,却看不到王师挥师北上收复失地,只能通过交代遗言的方式发出最后的悲愤之声。
生8:我认为还有悲壮之情。虽看不到祖国的统一,但把希望寄托在了后代子孙身上。嘱托中带着坚定和悲壮的信念,他坚信一定会有收复失地的那一天,诗人虽沉痛但未绝望。
师:扣住一个“悲”字,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读诗要抓住诗眼,这样更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再读其他两首诗歌,你能找到诗眼吗?
生9:我认为《题临安邸》的诗眼应该是“休”。从“休”字我看到诗人对南宋权贵纸醉金迷、苟且偷安行为的愤怒之情。
生10:《己亥杂诗》我认为是“哀”。龚自珍哀叹清朝政府统治下沉闷腐朽的社会局面,期盼一场大的改革来拯救垂危的国家。
师:同学们抓得非常准确。诗眼是最精练最传神的字,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抓住诗眼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示儿》一诗,教师可巧妙抓住诗眼“悲”,引导学生从“悲痛”“悲愤”“悲壮”的角度体会诗人临终前的复杂情感,从而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通过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圈画其他两首诗的诗眼,由篇及类,运用结构化理念,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悟出了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门道。
(三)链接资料,深切感悟
诗人的所感所悟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烙印。欣赏一首古诗,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但又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篇,而应该着眼于它的时代背景、诗人的性格际遇,多角度观照,才能更加贴近诗人,从而真正走进诗歌的精神世界。
以《己亥杂诗》为例。
师:龚自珍己亥年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11:为什么当时整个社会都死气沉沉,人们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呢?
生12:诗人在归途中为什么会写下大量的诗歌,沿途到底看到了什么景象?
(教师出示资料: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陷入崩溃边缘。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腐朽的清朝政府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
生13:懦弱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剥削欺压人民,而像龚自珍这样敢于谏言的官员却落了个辞官回家,而更多的人为了明哲保身选择沉默。
生14:龚自珍沿途看到的一定是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耕田荒芜的凄惨景象。
师: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期盼一场尖锐猛烈的变革来拯救垂危的国家,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生15:天公的身上。
生16:诗人借题发挥,希望朝廷不要扼杀人才,而是不拘一格地起用人才,通过疾风骤雨般的变革来改变这种腐朽落后的局面。
师:作者期待的改革大潮是否有到来?
学生摇头。
师:是呀,第二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无数的屈辱,签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建构话题,促进思维深化
新课标指出,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五个特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开展批判性阅读,多角度思考问题,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和表达特色上构建思辨性话题,才能激发学生辨析和讨论的兴趣,从而推动其思维向纵深发展。
(一)认知冲突处,创造话题
当学生已有的认知与诗人的描写产生矛盾和冲突时,教师通过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寻找认知突破口,用思维之光点亮学生的内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深度领悟。
生17:为什么诗人会对让人陶醉的临安城发出“几时休”这样的疑问?
师:是呀,明明如此之繁华的临安,诗人却希望能够停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同学们再读诗句,思考谁陶醉了?陶醉到了什么程度?
生18:游人陶醉了,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师出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南宋疆域图。
师:汴州是北宋的都城,当时汴州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商业繁华。可是随着北宋的灭亡,汴州不复存在。
师:看到此时此景,你们还会陶醉吗?
生19:我感到悲愤和难过。被金人统治的北方遗民还在苦苦等待着王师北伐,收复失地,可是这些南宋权贵们却在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师:林升的“几时休”里是一种怎样的问?
生20:是气愤的问。南宋权贵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只沉醉于奢靡享乐,而不顾北方百姓的死活。
师:是啊!北方的百姓苦苦等待,年复一年。正如陆游诗中所写“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生21:是担忧。担忧今日繁华的临安重蹈汴州之覆辙。
此时,教师可抓住“游人醉”和“几时休”两者极具冲突的地方,引发学生的探究与思考,找到“几时休”背后深层的原因,从中体会作者多重复杂的情绪,促进学生思维从浅层向深层的发展。
(二)情感矛盾处,建构话题
品读诗歌时,我们有时会发现情感表达前后矛盾。这是诗人的有意而为。我们要抓住矛盾处,走进诗歌深处,创造思辨话题,找到矛盾产生的背后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以《示儿》片段教学为例。
师:“万事空”的意思是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诗人又说“家祭勿忘告乃翁”。“万事空”和“告乃翁”是充满矛盾的情感状态,你们认为诗人这样表达合理吗?请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生22:我认为不矛盾。“元知”“空”表现诗人对死亡毫无畏惧,且置之度外,为“告乃翁”起到了反衬的作用。诗人向儿子们交代至死也无法消除的悲痛与遗憾——见不到祖国的统一。悲中带着不甘,反衬出诗人什么都可以放下,唯独放不下九州还未同的遗憾与悲愤,更能看到陆游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生23:我也认为不矛盾,要从两种不同的层面上来看。从理性的层面看,诗人的确知道死了什么都没有,包括“王师北定告乃翁”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感性的层面上看,他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希望听到收复中原的消息,这种已经超越理性的层面更能看到陆游身上那种强烈感人的爱国情感。
生24:我认为不矛盾。纵观陆游,他一生都在为北定中原,实现国家的统一而奔波努力,然而这却在他有生之年都无法实现。他只能把这一信念和使命寄托在后代身上,让家族后代将他的家国情怀代代传承下去。
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分析,陆游的爱国形象更为立体丰富了。可见抓住看似矛盾的地方进行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
(三)思维交锋处,设置辩论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总依靠教师个人的分析。许多时候,不同的细节观察和评价视角可以延展思维的角度,从而更深入分析作品表达的主题意义和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设置辩论话题,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师:三首古诗中诗人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陆游用绝笔诗表达对祖国统一的热望;林升强烈谴责权贵们偏安江南醉生梦死;龚自珍则期盼皇上振作精神重用人才。有人认为他们的这种爱国情怀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利益、生死,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要先爱家才能再爱国。请同学们围绕着“先爱国后爱家”还是“先爱家后爱国”展开辩论。
生发言:……
本次教学,笔者把三首古诗巧妙地进行了关联,从主题出发设置辩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辩论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也让学生树立了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的正确价值观,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任务群古诗教学,试图从全局出发,重新整合和建构,注重优化和生成,促使学生积淀文学素养,提升古诗文审美鉴赏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文化信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实小教育集团富阳校区)
编辑:蔚慧敏
作者简介:刘京(1987—),女,汉族,福建福安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古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