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中小学课后服务要通过“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等多种方式,满足中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本文以小学课后服务的积极心理社团活动为例,对比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科学视角下的合作学习策略产生的不同教育教学效果,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促使学生发生深度学习。
一、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合作学习是导向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之一
学习科学研究的目标旨在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以产生最有效的学习,用学习科学的知识来重新设计我们的课堂和其他环境,从而使学习者更有效和深入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教学应用形式,旨在通过让学生共同学习,来实现学生个体以及学生彼此之间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该方式作为学生社团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开展面对面互动,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锻炼社交技能,构建情感纽带,在反思中深化认识和理解,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达成深度学习目的。
那么,哪些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其特点有哪些?为了更好地回应以上问题,笔者将结合小学积极心理社团的一次实践活动进行说明。该活动源自笔者团队研发的《6~12岁儿童积极心理教育活动课程》,该课程作为精准供给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的课程资源,紧密对标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真实任务情境中通770c02610dc8d4201363e2071748c204b8c41b90d640ed0f1ec55d4b71852dbe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涵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学习科学视角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案例与分析
(一)教学实例:搭建森林庇护所
1.单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例呈现
(1)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学生提前了解、熟悉户外活动安全常识,通过情绪卡片完成分组。
(2)明确该活动环节的目标。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与同伴合作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验“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3)教学片段。
师:经过刚才的热身游戏,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彼此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据气象台最新报道,30分钟后会开始下大雨,每组同学需要利用周围一切可能的自然物搭建一个临时森林庇护所。大家可充分发挥你们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与他人配合完成挑战——不被雨淋。下面,我简要给大家介绍森林庇护所搭建的三种方法……,各组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向老师求助。大家目前有什么问题吗?
生:……(停顿三秒)暂时没有。
师:好,下面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开始活动,限时30分钟。挑战完成后,我们会一起来分享、讨论、反思,下面开始挑战!
2.学习科学视域下采用合作学习策略的案例分析
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
值得肯定的方面有:(1)有意义的任务。通过给予学生一个有意义、有挑战的任务,学生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2)真实体验。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体验的时空,将学生解决生活化问题过程中生发出的真实思想、态度、行为等,转化为师生共同创生的真实体验过程,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深入理解。
需要改进的方面为:(1)小组成员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教师将重点放在活动规则和搭建森林庇护所的方法上,但是缺乏对每个小组成员独特个体责任和角色的明确说明,因此容易出现任务由几个人主要完成,其他人游走,造成小组合作效率低下。(2)教师缺乏对任务完成标准的清晰表达。这个庇护所需要完成到何种程度才算挑战成功?需要更为清晰的评定维度和具体标准。
3.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合作学习怎么做
(1)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
在高效小组活动中应该建立两层责任制:个人责任制和团队责任制。个人必须为共同的任务做出贡献:我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该什么时候做?全体成员也必须对整个任务的完成效果负责:我们是否做了该做的事,该什么时候做?每位学生需要清晰地了解个人角色及这个小组应该完成的任务。个体责任制旨在让每位成员意识到,没有人有机会“搭别人的便车”“吃免费的午餐”。只有充分承担个体责任,并能够确保每个人在完成任务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如可以将一个原本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每名学生负责其中一个子任务,教师可通过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证据来评估其学习效果。
(2)设定完成任务的清晰标准。
为了负起责任,学生必须明确作为个体和作为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应该达到的标准,这些预定标准包括他们需要贡献什么,以及以怎样的方式贡献。高效的小组合作活动关乎过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教师可采用一些工具保证学生明确他们需要达到的预定标准,如完成任务各阶段的时间表、明确个人和小组进展的集体工作流程核查表等。如时间允许,最好邀请学生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以确保他们能更清楚地理解标准。
4.学习科学视域下合作学习策略对案例的重构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挑战任务,邀请学生制定任务完成目标的标准。
师:经过刚才的热身游戏,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彼此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据气象台最新报道,30分钟后开始下大雨,需要每组同学利用周围一切可能的自然物搭建一个临时森林庇护所。大家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保证组员不被雨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森林庇护所搭建的三种方法……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任务目标,我们搭建的森林庇护所得有多大?
生1:1立方米!
师: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每个小组可以借用身边的自然物来丈量。那么,第二个问题,搭建森林庇护所是一个团体目标,那么过程中如果有的组只有几个主力队员在努力,其他人在游走,怎么办呢?
生1:有一个监督员,把他们拉回来!
生2:发挥每个人的专长,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
(2)师生讨论共创明确小组合作每名成员的个体责任。
师:这两个同学说得特别好,说明你们已经在思考如何让小组更好地发挥作用了。的确,如果只有团体目标,而没有每个人具体的角色和责任,那么任务完成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本次挑战我们特设材料收集管理官、搭建庇护所官、任务完成核查官、成果汇报官,你们觉得足够了吗?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角色?
生1:老师,我觉得还应该有个优势挖掘官,主要在挑战时及时鼓励大家别放弃。
师:用积极的眼睛去寻找积极的力量,这个角色太重要了!好的,我们加进来。还有其他角色吗?
生2:挑战分析官,对我们这组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师:你说得对,这个角色也很重要。边做边思考,才能做得更好。还有其他补充的角色吗?
生:没有了。
师:好的,下面我想邀请大家和我共同创建每个角色的具体责任,书写在海报上。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每个角色的具体责任,各角色、责任及人数要求见表1。
(4)师生共创确定完成任务的目标标准。
师:同学们,我们挑战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森林庇护所”,那么挑战结束后,我们如何评估各组完成的情况呢?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估?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挑战?
生1:庇护所可以容纳所有人,不被雨淋湿。
师:非常好。这是庇护所的尺寸要求。还有吗?
生2:只能剪地上的树枝、树棍等,但不能掰树上的树枝。
师:这点太重要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无痕山林”的意识。
生3:保证每个人都参与。
师:是的,这是每个人个体责任的达成情况。谁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吗?
生:没有了。
师:谢谢同学们贡献的智慧,针对第三点,我想补充一个检测方法。要想评估每个人在挑战过程中个体责任的达成度,可增加一个环节,每人可在海报纸上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将自己在挑战中做了哪些事列在自己的角色后。成果汇报官在完成本组成果分享后,也需分享成员各角色个体责任的完成度,以此来评估每个人的作用发挥(见表2)。
基于此,通过清晰呈现小组任务达成目标的标准和明确个体、团队责任,每名成员才能够真正找到他在团队中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学习小组效能的最大化。在各组汇报后,教师可依据个体责任的达成度对学生进行反馈,促成学生深度学习。
(二)复盘反思
1.教学实例呈现
(1)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
各组学生已完成各活动环节的挑战,到达山顶,做好复盘反思的身心准备状态。
(2)明确该活动环节的目标。
①通过复盘反思学生可调动自己的内省智能,引发深度思考和主动提问,反思小组和个人表现。
②通过挖掘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内化对“勇敢”“坚持”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提升自信和利他思维。
(3)单纯合作学习的教学片段。
师:经过三个环节的挑战,相信各组同学对“勇敢”“坚持”“合作”积极心理品质有了更多的理解,小组成员的紧密度也大大提升。下面给每组10分钟时间,就以下方面进行交流:①结合“我的收获地图”自主学习单上的记录,逐一分享个人优势;②至少说出其他每人身上至少一个优点。注意同学发言时,其他人保持耐心倾听,有问题可在该同学发言后进行交流。现在开始。
①各组学生自由交流。
师:每个组同学都在努力寻找他人的优点,也在积极分享自己的优势,下面请每组派一名代表,综合汇报你们小组的收获地图(见图1)。
②各组代表逐一交流。
师:各组同学都在尝试用积极的眼睛找寻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大家对“勇敢”“坚持”“合作”的积极心理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一次次小组合作挑战中不畏艰难,充分展现了阳刚少年的特质。
2.学习科学视域下合作学习策略的案例分析
教师做得好的方面有:提供学生梳理思路、清晰表达的工具。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单上分享交流,其实是提供学生思考框架,学生可依据活动顺序逐一介绍每个环节自己的优势。
教师需要改进的方面为:缺乏提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提问的空间。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法指导,而重在一步步完成教学流程,因此没有给予学生深入思考和主题提问的空间,进而未能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支架和阶梯。
3.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合作学习策略
(1)以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育高阶思维。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六个层次,深度学习指向认知层次较高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涉及高阶思维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分享内容的进度,抓住问题建构的关键时机,通过问题串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为了使小组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应训练学生从不同视角考虑情境和问题。合作学习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理解他人的观点并确立自己观点的能力。
4.学习科学视域下合作学习策略对案例的重构
(1)在学生分享时适时抓住时机提问,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师:刚才你谈到随着接触增多,你对杨同学的印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他很幽默,那你是怎么发现他如此幽默的?一开始和后来对杨同学的印象有这么大的区别,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除了幽默,他身上还有什么其他优势?你又是如何发现的?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反馈—教师再提问—学生再思考、反馈的互动,学生回溯自己思维变化的轨迹,找到如何发现他人优势的积极思维方式,训练高阶思维能力。
(2)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师:你觉得自己做汇报时很紧张,没讲全,在这里想请你想一想:从纵向来说,你只是今天紧张了,还是一做汇报就很紧张?以往你是否有过在公众面前发言比较成功的经历?从横向来说,当着公众的面发言,不是你有一定压力,任何人在大众面前发言,都难免会有点心里打鼓的感觉,所以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你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可以自我评估一下。如果都很好,那你欠缺的只是提前梳理内容,有条理地呈现;如果哪方面不够好,日后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教师引导学生从横纵两个维度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发现立体的自我,重构自信,提升批判思维能力。
三、总结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我国课后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满足中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各中小学校不仅在“量”上要为学生开齐开足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更需要提质增效。因此,本文通过呈现学习科学视角下的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分析,以期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视角,共同助力学校课后服务活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编辑:陈鲜艳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积极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