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心中种下“思辨”的种子

2024-10-10 00:00陈凡剑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3期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37、38页例1、“练一练”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特征的过程,知道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在思辨和实践中进一步感悟认识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

3.使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特征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直观感悟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PPT出示主题图)请看大屏幕,从图1中你能找出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生:桌面。

生:黑板的面。

师: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

生:一块地砖的面。

生:开关的面。

师:(PPT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就是数学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已知”走向“未知”搭建桥梁。)

二、实践驱动,能力迁移

师:我们先来看长方形。瞧,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出示三长三短共六根小棒),如果要围出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几根?

生齐说:4根。

师:为什么是4根?

生:因为长方形有四条边。

师:原来长方形有四条边。(板书:四条边)

师:(出示三长一短)这样的4根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那这4根小棒的长度里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生:要两长两短。

师:为什么呢?

生: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师:上下两条边正好面对面,所以我们把上下两条边称为一组对边,左右也就是另一组对边,所以刚刚那位同学说的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生:四条边,对边相等。

师:(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可以了吗?怎么又摇头?

生:还要注意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直觉来猜想长方形有这样的特征,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

师:请大家拿出1号长方形,下面我们要用数学方法来验证。在合作验证之前,请先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工具?

PPT出示探究要求:

(1)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2)验证长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

(3)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否都是直角。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生边操作边讲解)我们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发现:这个长方形上下这组对边相等,左右这组对边相等,所以说这个长方形对边相等。

师:如果没有尺子还可以验证吗?

生:(生边操作边讲解)我们是用对折的方法,发现这个长方形对边相等。

师:给你们点赞,一个猜想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验证。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生:(生边操作边讲解)我们是用三角尺上面的直角和长方形的角相比较,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生边操作边讲解)我们是对折两次,再把重叠在一起的四个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的。

师:刚刚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发现这“一个”长方形的四条边(板书: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其他长方形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吗?请大家拿出2号和3号长方形,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继续验证。

(学生继续分组研究并汇报)

师:是啊,通过验证我们发现,这“一类”长方形,特征都相同。(板书:一类,特征相同)

师:请看大屏幕(PPT出示图2、图3),这是长方形吗?为什么不是?

生:图2中的对边不相等。

生:图2中有两个角不是直角。

生:图3中的对边虽然相等,但是四个角都不是直角。

师: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既要看边的特征,也要看角的特征,两者缺一不可。

师:为了便于把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区分开来(PPT出示图4),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通过测量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描述:一个长6 cm,宽3 cm的长方形。哪位同学来试着描述一下。(学生尝试描述)

师:变个魔术,(PPT出示图5)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只是底纹变了,但是长方形的特征没有变,还是长6 cm,宽3 cm的长方形。

师:再变(PPT出示图6),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方向变了,但还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还是长6 cm,宽3 cm的长方形。

师:是呀,底纹变了,方向变了,但特征没变。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长方形的特征的?

生:我们是在摆一个长方形的过程中,猜想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通过几个长方形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这一类长方形的特征是一样的。(板书:验证、结论。)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独立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吗?请看研究要求。

研究要求: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生:我是用量的方法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我是用比的方法发现正方形有四个角,且都是直角。

生:我是用折的方法发现正方形有四条边,且都相等;用比的方法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老师比较好奇,四条边都相等你竟然是通过折一折的方法知道的?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生边演示边讲解)我先把正方形左右对折,发现左右这组对边相等。再对角折,发现左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右面的边相等。所以这个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师:方法新颖,思路清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PPT出示图7),我们把它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这个正方形经过测量之后可以描述为:一个边长3 cm的正方形。

师:观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相同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

生: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感性认识,但如何定性描述、定量刻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本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三)问题深入,提升认知

师: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能用图8中的材料创造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想一想,为什么是长方形?为什么是正方形?

生:我是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的。

师:这个长方形的长在哪里?有几条?宽呢?

生:我在方格图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师:指一指它的长和宽。

生:长方形的长5 cm,宽3 cm。正方形的边长是4 cm。

生:我是用三角尺拼的。

师: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尺可以拼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长方形、正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师:那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还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我是用小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

师:8块小方块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吗?

生:不可以。

师:那拼一个正方形需要几个小正方形呢?

生:4块、9块、16块……

师:这里面好像藏着什么规律呢!

生:2乘2,3乘3,4乘4……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师:看小红同学也围了一个长方形,她轻轻这么一“推”(PPT出示图9、10)。

师:原来长和宽一样长时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还隐藏着什么关系呢?

师:继续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呢(PPT出示图11)?

生:可以往下拉。

师:谁来试试看(PPT出示图12)。这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长和宽一样长时就变成了正方形。

生:正方形也就是长和宽一样的长方形。

生:正方形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师:《周髀算经》里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圆出于方”也就是说在圆规出现之前,人们是通过把正方形不断的裁剪才得到圆的。“方出于矩”呢?

生:也就说正方形是由长方形经过裁剪得来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长10 cm,宽6 cm的长方形,你能从中折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尝试。

师:我看有同学是按图13的过程折剪的,这是正方形吗?它的边长与原来的长和宽有联系吗?

师:同学们,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找找长方形和正方形藏在哪里?

生: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是长方形。

师:指指他们的长和宽分别在哪里,并量一量。(生操作并汇报)

师:瞧,放假期间老师买了一盒口罩,在外包装上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如图14),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表示这个口罩的长是175 mm,宽是95 mm。

师:你觉得这组数据对你有用吗?

生:非常有用,因为我们每个人所要佩戴的口罩尺寸不同,买大了,买小了都起不到防护的作用。

生:相同的包装,我们就可通过观察这组数据来判断是成人口罩还是儿童口罩。

师:老师家一块正方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了,你觉得是携带几号碎片可以配置成功呢(如图15)?

生:选1号碎片。

师:你能试着把正方形还原出来吗?(生操作并展示)

生质疑:没有说这条长边是原来的边长啊。所以我可以延长这条长边,这样能画出无数个正方形。

师: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啦。如果能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就更好啦!

生展示画法,赢得全班掌声。

师:那我们选2号。

生:不可以,我们也可以根据2号图形的这条边无限延长,画出不同的正方形。

师:画几个试试看。(生操作并展示)

师:可以根据3号碎片画出无数个正方形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呢?先画一画,再说一说。

师:回忆一下,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