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向大家强烈推荐石佳能老师所著的《侗族文化研究笔记》。与石佳能老师多年的接触,让我确信他是一名品德高尚、知识丰富、忠实研究侗族文化的优秀学者,更是学术界令人敬仰的好领导、好老师!
《侗族文化研究笔记》是一部深入研究侗族文化的学术著作,涵盖了侗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探究了鼓楼文化、民俗活动,以及侗族的历史迁徙等问题,它无疑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学术瑰宝。在这部著作中,石佳能老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石佳能老师对侗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令人感动。他深入侗族地区,与侗族人民同甘共苦,亲身体验侗族文化的特色个性;他用心聆听侗族人民的歌声,仔细观察侗族建筑的精致细节,深刻感受到了侗乡土地气息的独特韵味。石佳能老师的研究笔记内容翔实、全面,不仅对侗族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还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他详细记录了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文化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世界。此外,石佳能老师的研究笔记还体现了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他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侗族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他的研究结论客观、准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和启示。
总之,石佳能老师的《侗族文化研究笔记》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为我们深入了解侗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在此,我们向石佳能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还需要介绍一下我与石佳能老师的结识。与石老师结缘,离不开其创刊的《鼓楼》杂志,它以“侗族文化研究第一刊”而名耀侗乡文学圈。当年,我在探索文学之旅中,偶然读到《鼓楼》,于是我抱着希望尝试给石老师投稿。石老师收阅稿件后给我回复:稿件写得好,已采用。得到这个消息,我十分高兴。我投稿的这篇论文在《鼓楼》刊出后,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赞扬和鼓励。此后,因事务太多,我没有再向石老师投过稿。但是,石老师一直把我记在心中。
记得新晃侗族自治县60周年县庆之时,是石佳能老师热情地向县政府部门介绍了我的情况,有关领导才邀请我作为嘉宾参与县庆活动。还有一次,是在2018年7月,侗族文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那一次也是石老师邀请我参加了活动,才有机会向在场的专家和老师学习,共同探讨侗族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些事例,我一直珍藏在心里,经常回忆。在我的文学之路上,我遇到许多像石老师一样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热心人、好老师,他们就是我求索之旅中的伯乐,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在前进的路上才会信心满满,心中装满了温暖!今日想来,追忆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灵魂中最深透的感悟就是感恩!感恩一路上的艰难险阻磨炼了我勇往直前的意志力,感恩一路上所有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我能一直坚持搞文学创作,多亏了石佳能老师这样的楷模为我树立了好的榜样。
石佳能老师的侗族研究从中南民院求学起步,至今近40年,学术成果累累。他1983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当年他还不到20岁。在留校工作的6年中,他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连续发表了诸多很有影响力的侗族研究论文。
石佳能老师主编的《鼓楼》杂志,是湖南省侗族研究会会刊,至2008年1月办刊至今已有16周年。石老师是创刊发起人,一直兼任主编。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鼓楼》杂志就像侗族文化的一面旗帜,为侗学研究和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一直想着要为石佳能老师写点什么,感恩《侗族文化研究笔记》的展示,今日才能借此机会一表心愿!好人是值得赞扬的,为祖国、为民族、为社会创造财富者,更值得歌功颂德!
但愿这部厚重的《侗族文化研究笔记》在鼓楼文化大厦,门店铺金,千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