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科学教育边缘化、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学校以“葵园科学教育育人模型”为引领,构建素养视域下以实践为导向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为中华复兴而创新、为人类文明而思考”为目标,以“思考—思维—思想”为实践路径,将基础课程群与思维拓展课程群的优势进行了有机整合。
葵园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两层结构构成。
第一层:围绕大概念,将具有相同或关联素养属性的国家课程进行有机重组,整合成基础课程群,包括“科学与技术”(科学、数学、信息、劳动)、“人文与艺术”(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艺术)、“体育与健康”(体育)三大类,统领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第二层:以培养学生思维为目标,开发三类拓展课程群,包括“观察探究课程”(“葵娃之问”课程、蓝海工程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博物馆课程、葵园科技大讲堂等)、“分析解决课程”(葵园思考者大会、葵园创业家、玩中学科学等)、“创意表达课程”(国之大家课程、科学阅读与写作、“追问友善”戏剧课程等)。
其中,“观察探究课程”中的“葵娃之问”课程,注重“问题意识”培养,认为这是创新的源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利用孩子们天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在校内设置问题墙,鼓励低年级的“葵娃”向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和老师们提出“葵娃之问”,由此引发全体学生和教师的思考。高年级学生自主认领问题,展开实践探究,进而形成研究报告,并为低年级学生进行释疑讲解。上学期,一二年级学生共提出了500多个问题。
“分析解决课程”中的“思考者大会”课程,重在引导“葵娃”们关注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亲身体验、探究、实践,并通过大会向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班级持续研究二十四节气中太阳影长的变化规律,有的班级体验探究秋天的各种变化,有的班级研究校园蚜虫的防治方案……学校第一届葵园思考者大会总计产生各种探究类作品百余件。经过评审,最终19件作品参加现场展演。学校从中发现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创意表达课程”中的“国之大家”课程,与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进行整合——在升旗仪式上,由一个班级的学生向全校学生宣讲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的事迹,以此营造科学教育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葵娃们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课程每学期开展14次,已实施4个学年。
葵园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打破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界限,拓展了教育时空,实现了知识学习、探究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同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有助于培养“有情怀、敢担当、会思考、能作为”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