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一种语篇类型,能够简洁系统地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设计多样化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语篇的解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依托真实语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作业就是默写,如看中文写英文、看图写词等。这类作业缺乏语境,检验的知识点较为单一。须知,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联系真实语境才更具实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本中的词汇、词法和句法的掌握程度,更要进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其能够运用语言。
借助图文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借助非连续性文本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命题的形式。例如,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训练学生看懂、理解图片,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能力。
学科融合教学,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现代教学中,各门学科不是分散独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的。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时,要将英语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通过建构跨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三大主题,选取与其他学科相通的知识点进行材料整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进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精选文本话题,丰厚学生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要突出人文性、实践性、情境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此,一方面,作业设计要立足文本,让学生感知中外文化差异;另一方面,要拓宽文本,发展学生的全球意识。此外,在设计英语练习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让他们“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