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内因铸魂,外因赋能

2024-10-08 00:00:00解慕宗
留学 2024年19期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经说过:“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名师的成长亦是如此,他们不是由学校“打造”出来的,而是在与寂寞相伴的过程中自主成就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名师,需要练就发自内心的不惑、不忧和不惧。

名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和很多书的“耳鬓厮磨”。名师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博览群书,集百家之长,厚积而薄发。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得的过程,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在塑造自己的见识和精神。名师,需要在阅读中思考,做一个不惑的智者。

名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和无数课的“深情纠缠”。教师只有持续切磋、琢磨课堂,方能不断生发教学智慧。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就需要以学生为本,持续研究、精心雕琢课堂,赋予其生命价值。名师,需要在思考中实践,做一个不忧的仁者。

名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和无数人的“生命交融”。教师只有心系学生,方能使研究根基深厚、果实饱满。墨香盈袖、笔耕不辍是名师的特质。勇于反思自我,敢于独立思考,是教师向“名师”蜕变的开始。名师,需要在实践中写作,做一个不惧的勇者。

名师成长,内因铸魂,外因赋能。学校是名师成长的核心“催化剂”。

作为校长,要确保教师享受在校时光。学校不是生产知识的车间,而是教师精神得以栖息、心灵得以安放、智慧得以绽放的地方。为此,学校要留给老师们喝咖啡的空间和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间,这些可以带给他们温暖和感动。要让教育的化学反应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催生智慧火花、允许教师张扬个性和释放潜能的“实验室”。

那么,学校应该怎样催化名师成长呢?

首先,学校需要有积极的校园文化,这是孕育名师的土壤。以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为例,学校以“和美教育”为理念,致力于培养胸怀世界的优秀学子。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校园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仪式感。我们有“飞扬青春日”,每周一和周四下午都会在操场尽情运动一小时;我们有“炉边谈话日”,每周日晚组织“围炉夜话”,围绕一个主题共同谈青春、谈理想、谈奋斗;我们有“大片鉴赏日”,师生共同探讨影视作品中的精彩内容……

其次,学校要引导教师从“好胜”走向“好奇”。好奇心是名师成长的阳光和雨露。若教师们对教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目光自然不会聚焦于些许分数,课堂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灵动隽永、回味绵长的。学校应该引导教师们怀着对教育的好奇心,戒骄戒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在教育的天地中智慧地耕耘,如此,“名师”自然不期而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