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模式及动向

2024-10-08 00:00:00房欲飞王悠
留学 2024年19期

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有个特殊的语境,那就是它一度被称为“本土国际化”,而且,“本土国际化”的表述最早出现在2005年,而“在地国际化”的表述到2011年才首次出现。故对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的考察,需同时考虑“在地国际化”概念出现之前的“本土国际化”实践,以及之后两个概念并存局面下的实践。但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将其统称为“在地国际化”,并将其界定为“高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可及的国际化资源提升本土校园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的过程”。与少数人才有机会享有的境外教育国际化活动相比,在地国际化的明显特征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化国际教育实践,旨在让所有在校生从中受益,是为“普惠性”。

笔者实地调研了20余所高校的相关部门,并向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截至2024年6月,分别回收有效问卷5065份、558份、501份。许多受访高校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来自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及大国关系的不确定性,致使学生出境学习的积极性出现衰减趋势,为了满足学生在地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需求,酝酿系统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的高校越来越多。在问卷调研中,24.5%的行政管理人员和28.9%的专任教师反馈其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准备实施在地国际化实践。本文拟根据调研结果对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

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的主要模式

基于前述的相关调研,本研究识别出四种在地国际化模式,分别是自发模式、反哺模式、系统模式和项目模式。

自发模式。该模式以11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代表。之所以称其为自发模式,是因为这类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实践并未明确宣称“在地国际化”,故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应该说,这是目前我国最能体现在地国际化普惠性旨归的模式,其较高的教育质量也最符合在地国际化旨在推动本土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初心,但这一模式的设置门槛较高,致使其可复制性较低。

反哺模式。该模式是指普通高校设置独立的国际校区,在其中实施全员受益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同时将国际校区探索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反馈至学校本部,推动其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便使尽可能多的在校生从中受益。如:浙江大学的海宁国际校区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构建了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环境,让师生无须远赴海外即可享受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其中西合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对于所探索出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则通过一定的机制反馈至本部,供其教育改革参考。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校区则代表了另一种类型,其坚持“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理念,引入全球优质资源,将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校区的建设、教学、科研及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先行示范区。整体而言,反哺模式对经费投入、土地资源、制度资源等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复制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从在地国际化的普惠性要求来看,国际校区的设立本身不应该成为目标,而应该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的手段,这就对国际校区经验的辐射机制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反哺模式的辐射成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系统模式。该模式指的是普通高校通过将本土可及的国际化资源整合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核心办学功能来实施在地国际化。这类高校往往针对在地国际化需要全员参与的特点,设立学校层面的统筹协调组织,对不同职能部门、二级院系的参与机制进行设计,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该校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初步形成在地国际化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的目标,并成立了校级“国际化发展委员会”,统筹全校国际化资源,并面向全体教职工进行战略宣贯,渗透国际化教育理念,形成评估考核闭环,督促落地实施。这种模式重在盘活存量资源,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重视全员参与、全体学生受益,也更契合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规律,可以作为普通高校最理想的在地国际化模式。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的在地国际化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采用这种成熟模式的高校为数极少。

项目模式。该模式是指普通高校在校内设置以在地国际化为导向的项目,如国际文化节、国际学分项目、留学品牌建设、国际暑期夏令营、本科生交换项目等。这类项目往往由国际交流处、教务处或二级学院等特定部门主导,对参与学生有一定的门槛要求,故受益面较小。严格来说,这种模式的“在地国际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在地国际化”,因为真正的“在地国际化”实践并不是一个项目,而是系统性的教育理念变革,是涉及全体师生的国际化教育实践。之所以依然把这种模式作为我国在地国际化模式的一种,主要是考虑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望通过引导使其升华为更为系统的整合模式。

由上述分析可见,当前我国高校的四种在地国际化模式各有优长劣短,很难用某种模式一统天下,右表尝试对不同模式做了五个维度的比较,以供实践者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做出选择。

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实践的新动向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在地国际化实践出现了若干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

一是重视行政管理人员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评估指标及规划指标主要关注专任教师的国际化发展,行政人员的国际化水平一度被忽视。但随着在地国际化对全员参与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本身的国际化水平对于学校的国际化内涵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一些“双一流”建设高校已经将行政管理人员的国际化能力培训提上日程,开始通过组团出访、参加本土培训项目等方式加强其国际化能力建设。

二是加强国际化校园空间及多元文化氛围建设。随着“在地国际化”理念的日益普及,以及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要求的推动,我国高校日益认识到国际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在校园物理空间方面,对国际化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及多语标识的重视成为显性特征。在多元文化校园氛围建设方面,通过国际文化节、跨文化工作坊、促进中外学生融合互动等举措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发展其跨文化能力。

三是注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国际合作交流。新冠疫情暴发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在线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交流。通过视频会议实现与合作院校的跨国交流成为新常态,通过远程授课、虚拟交换、线上实习等方式拓展可利用的国际化资源尤其受到重视。问卷调研中,54.4%的专任教师报告近五年学校为探索与国外师生虚拟在线合作提供了资助,35.78%的学生报告修习过境外高校提供的线上学习课程,18.35%的学生曾参加过线上跨境实习。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践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潜力。展望未来,随着实践模式的逐步成熟及新动向的逐步展开,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践有望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本文为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国际视野下的课程国际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QYB242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房欲飞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悠系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