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国际化的全球趋势与本土推进

2024-10-08 00:00:00段世飞徐鸿芸
留学 2024年19期

自本特·尼尔森首次提出“在地国际化”概念以来,各国学者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内涵。如今,在地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一种灵活且可靠的方式。在全球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地国际化的概念与性质

在“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和新冠疫情的余波下,在地国际化模式成为当前全球许多国家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出路的可靠实践路径。从其内涵演变上来看,这一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伊始,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不断丰富其内涵并厘清其界限,使之直至今日仍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笔者在此对其发展历程作简要梳理。

1999年,瑞典马尔默大学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春季论坛上发表报告《在地国际化——理论与实践》,首次完整、全面地阐释了在地国际化概念——“在地国际化是在教育领域中除学生跨国流动以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其“旨在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期间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本特·尼尔森也因此而被称为“在地国际化之父”。为顺应本特·尼尔森的倡议,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成立了特别兴趣小组,其于2001年发布了立场文件,将在地国际化的范围引申为“高等院校中除师生的出境流动以外任何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在此之后,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与发展。

2015年,乔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基于先前学者的观点重新定义了“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在国内学习环境中,有目的地将国际和跨文化维度纳入所有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之后该内涵被广泛引用,启发人们从课程构建的角度思考在地国际化实现的可能性。而对于这一概念的性质,最初的特别兴趣小组成员约瑟夫·麦斯滕浩泽尔(Josef A. Mestenhauser)指出,在地国际化不是另外一个新的学习项目,而是采用整合的手段系统性地实践国际教育理念的一种方式。

我国学者也基于本国国情与实际对“在地国际化”作出相关的概念阐释,其中以张伟、刘宝存的定义最为广泛接受:“在地国际化”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

由此,在先前众多学者对于在地国际化的阐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定义:在地国际化是一种以整合资源的形式将国际化与跨文化的元素系统性融入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不依赖师生跨境流动的国际化模式。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全球发展趋势

由于全球各个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条件有所差别,其发展程度也有所差异。就其全球发展格局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得益于初倡者的地位,起步较早,并凭借良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资源基础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就其实施特点而言,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特别兴趣小组针对在地国际化归纳出了十大特征:为所有学生提供全球视野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海外背景;超越选修课程或专业项目;在正式课程中发展国际和跨文化视野;将国际化视野融入非正式课程;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利用文化多样性进行包容性学习、教学和评估实践;为学生创造在本地与跨文化、国际化事物接触的机会;推动所有教职工参与;授课语言不局限于英语;通过和合作大学的在线合作实现虚拟流动;促进多元背景的学生交流互动。纵观当前各国实践,全球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以国际化课程为主要载体,尝试通过虚拟平台创新资源整合方式,以及确立在地国际化的辅助地位。

主流:以国际化课程为载体。“有目的地将国际和跨文化维度纳入所有学生的正式和非正式课程”意味着高校有计划地将国际化元素融入学生的各类课程中,不仅涉及课堂正式教学课程,还包括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讲座、学术会议等。随着以课程观为导向的在地国际化概念成为主流,实现在地国际化更加需要高校自身的资源支持——这些资源以国际化师资和留学生为核心,向外建构跨文化的学习与学术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以更低的金钱成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目前,全球诸多高校积极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如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特别设立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方向的国际课程,该课程面向日本本地学生,以全英文的语言形式实施。此外,一些联盟组织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与协调作用,如英国大学国际联盟(UUKI)特别出版了《在地国际化》手册,旨在为高校系统性建设国际化课程提供必要的指引与资源支持。荷兰教育国际化组织也提供了一系列完整的流程与指导。

转变:虚拟化倾向。对于在地国际化的实践发展,学者普遍认为教育系统的特性与文化变量都会影响其形态,因此没有标准的模式。进一步展开来说,在地国际化的发展是具有流动性的,其课程观念与形式将随着条件转换而推移。而当前,依托于在线协作课程、在线资源平台等数字技术,虚拟化成为在地国际化的下一个趋势。有案例研究分析了帝国理工学院、利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密德萨斯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肯塔基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七所大学开设的线上虚拟课程,发现这种虚拟流动的形式更具有包容性与持续性,并且学生能够获得和跨境流动同样的效果。

定位:跨境流动的补充。“在地国际化”概念在产生之初就是作为跨境国际化的一种替代方案,旨在关注欧洲80%—90%无法实现跨境流动的学生。然而,与大量实际的跨国流动项目相比,在地国际化在实践中仍然是一个理论驱动的概念。此外,针对在地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专业专家组,如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最初的特别兴趣小组、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而国家层面并没有专门针对在地国际化的战略,其顶层设计一般都有机融合于各个国家的国际化战略中。这是因为在地国际化很难离开跨境国际化单独发展,二者是相互支持与促进的关系。跨境流动能够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国际化资源,包括国际化师资、留学生以及更加紧密的海外合作关系,可以说,原始国际化资源积累是在地国际化赖以发展的基础;而当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在地国际化进程中,其国际化视野与意识也或将裨益跨境流动。当前多数学者已经达成共识,将在地国际化作为跨境流动的一种补充,使高校国际化路径更具弹性。

新时代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新时代我国各级教育部门与高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战略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数据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然而,中国的跨境流动率(国内高等教育学生跨境留学百分比)却不高,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学生永远没有机会进行跨境流动,出国留学依旧是少数人的特权。此外,在我国的分层高等教育系统下,高校之间能够支持学生进行跨境流动的配套经费等资源基础存在较大差异,经济成本成为限制我国高校推进以跨境流动为主的国际化的主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素养,我国高校必须在校园内为学生创设培养环境,而这正是在地国际化所努力的方向。

在地国际化能够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国际化视野培养的进程中,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一种教育公平视域下兼顾高校办学成本投入产出比的优秀模式。由此可见,新时代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是极其必要的。此外,就其战略意义而言,在地国际化不依赖跨境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逆全球化等影响国际形势稳定性因素的风险,使得高校灵活实现国际化。并且,在地国际化以资源整合的形式进行,高校需要将境外元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将国际化课程与本土实践相结合,这增强了中国文化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存在感与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和本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青年国际组织胜任力研究”(课题批准号:BDA200075)的研究成果】

(作者段世飞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鸿芸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