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探索

2024-10-08 00:00:00胡宝帅
人民音乐 2024年9期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上海音乐学院申报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完成人:徐孟东、钱仁平、周湘林等)获评“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①这是教育部首次设立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并颁给作曲学科,影响深远。与之密切关联且相互支撑的是“上音”于2018年度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首席专家:徐孟东),这是中国高等音乐院校首次获批该类项目,着力构建中国作曲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目前项目组以一百六十余万字的最终成果荣获“优秀”等级结项。

回溯历史,1927年,萧友梅在创立上海国立音乐院之初,便开设了“作曲初步”与“和声学”课程;至1930年,留学回国的黄自专任作曲教职,“他是我国第一位系统地完整地传授欧洲近现代音乐创作技术理论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②,其在担任作曲教授与教务主任的九年间,逐步打造出体系化的作曲理论课程,推动中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近年来,“上音”音乐与舞蹈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构建了本硕博与博士后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出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重大创作与前沿科研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学科发展格局。团队成员荣获多项世界音乐比赛联盟(WFIMC)和文旅部认定的国际顶级作曲比赛第一名等奖项;获批多项国家级重大创作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荣获教育部“2020年第八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成为该学科唯一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本文将从“加强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快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等方面对“上音”作曲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行阐述,以总结阶段性办学成果,思考本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一、加强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

大学的核心任务乃是专业建设,而一流专业的建设之关键因素则是一流师资队伍的打造。正如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蔡元培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自作曲学科建立之初,萧友梅院长便广邀黄自、弗兰克尔与谭小麟等中外名师来校任教,之后学校又以多种方式将贺绿汀、丁善德、钱仁康、邓尔敬、桑桐、陈铭志、王建中、陈钢、杨立青、林华、赵晓生、许舒亚、徐孟东、何训田、贾达群、朱世瑞、叶国辉、周湘林等老一辈学者与现任教授聘任至作曲学科任教,这一代代响当当的名字在中国作曲学科的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近年来,作曲学科实行保老、推中、扶青、育少的人才发展战略,形成老中青梯次分明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特别是一批中青年教师的引进,为作曲学科的接续传承与迅猛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近年来,“上音”作曲学科始终坚持“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善于总结”的教学传统,以一流学科为指引,着力打造一流课程与精品教材,并结合作曲学科的专业特色,形成“以创促教、以演促教、以研促教、以赛促教”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正所谓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在这方面,《作曲》获批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周湘林,其他成员:陈牧声、许舒亚、叶国辉、尹明五),成为课程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自建校之初开设作曲课程至今,已有97个春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各样体裁形式、各种曲式结构与各类音乐风格的创作,并施以传统一对一教学之形式,辅以田野采风、未来OBBO0WLsFHfvoKIctWRiihC+/lwmCEtakbPB1NElPtY=作曲家作品音乐会等实践环节,从而达成对学生的扎实化、实践化、全面化、精品化的教学培养。值得关注的是,从1934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荣获齐尔品“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作曲比赛头奖,至2024年朱一清获得被誉为“音乐界诺贝尔奖”的西门子作曲家奖,其间不胜枚举的国内外项尖作曲比赛获奖,充分反映了“上音”的作曲教学成果。另外,《管弦乐配器法》与《和声》等同样成绩斐然,不仅获评上海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与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还获评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本科重点课程等共计二十余项。

教师团队还在教材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编著的多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中桑桐等人编著的三部教材③获得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支持,《管弦乐配器教程》还获评“2021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林华与叶思敏编著的三本复调教材④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大系”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另外,姜之国近期出版的《和声学教程》⑤获评2023首届“音联体”出版奖的融合奖。以上,都是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教学研究的高地上,“上音”作曲学科始终做排头兵、先行者。2022年,“上音”获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全国唯一的“虚拟教研室”,它以“上音”作曲学科为主体,辐射至全国19所院校,涉及作曲、和声、复调、曲式等七个专业方向,着力探索与建设新型教学组织,创新教研形态。通过该试点先行,带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将最新教研成果与经验辐射至全国范围内其他院校。另外,2023年,“上音”申报的《音乐院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负责人:周湘林),作为唯一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项目入选教育部的“高校教师教学组织和发展体系建设相关研究”项目。该项目对中国作曲学科各个专业方向教学方法与模式的研究,是对当下及未来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孵化出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负责人:陈牧声),依托“未来作曲家”“和声·涅槃”“复调·炼舞”与“电子音乐”等结业音乐会,意欲突出教学实践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二、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作为人才产出与创新驱动的结合点,培养拔尖创新作曲与作曲理论人是“上音”作曲学科的核心使命。“上音”作曲系实施“大中小”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握人才培养长期性、渐进性特点,不断探索多层次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培塑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实,这是“夯实基础”与“构筑顶端”相结合的育人过程,在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并规划建立项尖人才培养的“特区”o通过点燃“上海当代音乐节”“‘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学院奖作曲比赛”“新舟音乐作品创作比赛”“作曲工作坊”以及“博士生课题征集”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引擎,真正为在作曲学科上有追求、有天赋、肯努力的学生提供一流的实践与科研平台。不仅如此,还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邀请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哈佛大学、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等院校的顶尖专家开设“国际化系列课程”,拓宽学子们的国际视野。

2018年以来,“上音”青年作曲人才在国内外重要作曲比赛中获奖四百入十余项,包括巴塞尔、武满彻、贝里奥、拉赫玛尼诺夫以及西门子作曲家奖等国际顶级作曲大奖⑥,填补了国内本学科在上述多个国际赛事奖项的空白;2023年,还有五部作品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之“现代作曲家曲库·室内乐”首批出版作品。在理论研究方面,作曲学科教师在2018-2023年指导学生完成硕/博士学位论文分别162与96篇;发表期刊论文88篇,其中3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并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一东盟音乐周”与“成都当代音乐周”等一系列活动的论文征集评选中获奖数十项。

不仅如此,我们将首办于2020年的“上音”作曲工作坊于2023年升级为“全国作曲音乐院校作曲本科教学·作曲工作坊”,为青年学子搭建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的平台。工作坊上演了全国11所独立音乐学院12名优秀作曲学生的新作,并邀请各个院校的12名作曲教授担任新作的点评专家,交流作曲教学方法与思想。此外,我们还以《音乐理论人才培养》(2017)、《歌剧理论评论人才培养》(2019)、《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2022)三个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为支点,通过集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最新创作与科研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国性的青年作曲与理论人才培养。以上种种高层次研习平台由“上音”辐射至全国音乐院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

也正是有这些丰硕的教学成果,“上音”作曲学科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黄自教学科研特等奖”,教师个人获得“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区永熙音乐教育奖”“贺绿汀艺术成果奖”与“周小燕教书育人奖”等数十项。

三、加快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

“上音”作曲学科在一流专业建设之核心的基础上,逐步加快推进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两翼并行的步伐,对标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升本学科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一)音乐创作

2018年以来,教师团队创作出独奏、室内乐、交响曲、舞剧和歌剧等各类体裁的作品多部;获批“国家艺术基金”“时代交响”“百年百部”等国家级创作项目41项;出版新作的总谱、唱片(CD)共计37部(总谱28部,唱片8部)。纵观这些题材丰富、体裁各异与风格迥然的新作,其大致体现出三种宏观的创作特征。

第一,创作聚焦国家重大题材。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时刻,教师团队精心创作出的《浦江晨钟》《王羲之》《炎黄颂》《鲜红的太阳》《春暖之江》《逐浪心潮》《大开门》《石库门随想》《第五二胡狂想曲——赞歌》《祖国》《回声》《黄河随想》《丹曦》《龙华英烈颂》与歌剧《晨钟》《玛纳斯》《康定情歌》等,堪称其中的代表作。其中,为响应国家西部帮扶战略,献礼建党百年,周湘林与丁缨创作出体现“两路”精神、讲中国故事的原创民族歌剧《康定情歌》(2020-2021).该作荣获2023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2022-2023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等七个重要奖项。再如,其交响乐《鲜红的太阳》入选“新时代交响——全国交响音乐作品征集展演”等。

第二,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结合。教师团队在创作中不仅运用20世纪新技法,还专注于将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应用至当代音乐创作之中。其中,陈牧声根据体现中国传统美学之简约观的“同均三宫”理论,创新性地提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轴心音作曲原理”,并在协奏曲系列《玉石之路随想》(2016/2020)、交响合唱《愚公移山》(2018)与声乐套曲《交响诗篇三部曲》(2019-)等作品中进行创作实践。2023年,其对该理论思考、沉淀、总结后撰写的《轴心音作曲原理及其音乐创作实践——“同均三宫”理论的启示和意义》⑦一文,荣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第三,音乐创作与新兴科技结合。教师团队在创作中着力加强使用算法作曲与交互作曲等新兴电子技术,许舒亚、陈强斌与沈叶等教师近年来的音乐创作具有代表性。譬如,沈叶精通逻辑斯谛函数等数学知识,并将这种数理逻辑代入现当代作曲技法的个性化开发之中。他在创作中使用Spear、Audio Sculpt(主要应用超级相位声码器SuperVP)等软件来解析声音材料的音高、节奏、音色要素,用Open Music来完成音乐创作中用以计算的草稿,有时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结合MAX/MSP的交互音乐平台,但对创作起到真正核心作用的仍然是作曲家自身的创作思维,电子技术仅是为实现人为创作的辅助工具。继而,他创作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缄默诗篇》(2018)、《前奏曲——为小提琴、打击乐与弦乐》(2021)与唢呐协奏曲《一枝花》(2022)等一系列精品佳作。同时,作为德国大熊出版社(Breitkopf&Hartel)签约的首位华人作曲家,他的《缄默诗篇》总谱已由该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

还值得关注的是,被《纽约时报》称为“帮助中国人实现了让音乐走向世界之理想”的“上音”作曲家何训田,其作品《石榴树十七次出神》《婆娑比逊河》等近几年在德国朔特音乐出版社隆重发布,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关注。

(二)理论研究

201 8年以来,教师团队获批《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西方现当代音乐分析体系与方法研究》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思维与技法研究》等四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⑧发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论文76篇(其中65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出版著作17部(教材、专著、文集)。

其中,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是理论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该项目对百年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是对其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总结;其凝结出的五部专著(共计一百六十余万字)、一部《作曲与作曲理论文献辑要》以及31篇系列论文(均发表在核心期刊),对于中国作曲学科而言,具有史学化、体系化、深入化与实践化的特点。项目建构出比较完整的中国作曲与作曲理论发展史,对于中国百年音乐创作的思维和技法有更加系统的总结与更为客观的评价。与此同时,还为中国作曲学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体系化建设提供历史参照,并通过对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中国作曲理论与音乐创作之间正向互推关系的揭示,为中国当代理论的发展和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技法、思维、观念方面的启示。该项目奠定了中国作曲理论体系的范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对于“加强高质量中国作曲学科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助益。

此外,“上音”作曲学科教师团队将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譬如,贾达群根据其多年理论研究与作曲实践产出的专著《作曲与分析》⑨,细致地剖析作为材料的结构元素及其形态,系统地构建程序化的方法、原则,继而形成整体结构(天然结构态与结构对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静态文本与动态音响之间的二维关联。著作不仅是一部具有缜密逻辑的学术专著,还是一部较为体系化的作曲理论教科书,自诞生以来常年应用于作曲与曲式课程教学,并荣获2020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二等奖。姜之国多年从事和声基础理论、现代音高理论与教学法相关的研究,2020年,其历时七年编著而成的《音高组织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以“调性一中心音主导型”“调式一音列主导型”“音程一音程集合体主导型”与“序列一阵列主导型”等四编统摄“近300年来的和声理论与技术语言”,展现出其对于各种音高理论扎实的基础与独特的研究视角。迄今为止,该著已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十年(前七年为影印讲义),对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都大有裨益。

回顾与展望

正所谓“一流大学因一流学科而知名”,作曲学科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龙头,正在新时代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实际上,“上音”作曲学科自创院以来在专业建设、音乐创作、理论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无不展现着敢为天下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内涵:萧友梅、黄自在中国首创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并进行体系化尝试;桑桐在《夜景》(1947)中开始了无调性手法加以民族化的最初探索;谭小麟最早在中国介绍了以兴德米特为代表的美国现代乐派的理论与作曲技法;贺绿汀注重民族音乐在创作中的开掘,正是在其主政期间的这种学科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上音”学生与教师共同打磨出“西方音乐体裁说中国话”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959),胡登跳开创了民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配器法等;改革开放以来,“上音”师生推进新潮音乐、探索性的个性化音乐以及重大题材等相关的音乐创作,淬炼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与个性化作曲法。近年来,“上音”作曲学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师生荣获贝里奥、巴塞尔、西门子等国际顶尖作曲比赛大奖,主办2019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ecf7b017fad1450d58ffa144f0d7b7d6成与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与2022/2023上海当代音乐节等一系列高端学术平台,这些艺术活动对于助推中国作曲学科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学成果的涌出、重大项目的开展以及重要学术活动的举办,才凝结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回顾近年来“上音”作曲学科的繁荣发展,有精彩作品、有精辟著述、有精品教材、有拔尖英才,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在于作曲学科有才高意广、一心为公、殚智竭力的学科带头人,还有一支志趣相投、同心协力、大才槃槃的教师队伍。带着对作曲学科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教师团队研精覃思、严谨治学、薪火相传,为学科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未来,“上音”作曲学科将秉承源远流长的历史学脉,怀揣“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坚定信念,继往开来,黾勉从事作曲学科建设,将育人模式体系化、学理化,发挥品牌项目的更大效能,培塑具有中国性、个体性、国际性的青年作曲与理论人才,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注入新的动能。并且,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让世界聆听当代中国的声音,为全球作曲学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上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