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创作

2024-10-08 00:00:00褚海辰
人民音乐 2024年9期

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特指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颂扬中国共产党光辉业绩的大型合唱套曲。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如《红军根据地大合唱》(金帆词,瞿希贤曲)、《英雄的诗篇》(毛泽东词、朱践耳曲)、《长征组歌》(萧华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毛泽东诗词歌曲五首》(毛泽东词,田丰曲)等,都成为这一时期留下的红色经典。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创作再度掀起高潮,从《西柏坡组歌》《通道转兵组歌》《南梁颂》到《龙华魂》《长城》,可谓佳作频出,并已成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的实际行动。本文旨在通过上述五部作品,探讨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的新特点及蕴含于其中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一、《西柏坡组歌》:“两个务必”与“进京赶考”

《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王晓岭、李劲、甲丁、王杨、刘海涛词,印青、臧云飞、王路明、郭鼎立、亢竹青曲,2014)将艺术视角指向了西柏坡——“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全曲通过《热土》《决胜》《清风》《赶考》四个乐章共19首歌曲,展现出与西柏坡密切相关的“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进京赶考”等重大历史事件。《西柏坡组歌》的叙事是围绕“党群关系”这一核心展开的,并在主题立意上体现出了“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②比如《土地有根》(第一乐章选曲)以“土地有根,根在百姓”的艺术表达阐述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解决土地还民问题,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群众基础;《地图上的红线绳》(第二乐章选曲)则通过老房东自发送来红线绳帮助标注地图的感人故事,展现出军民一心、共同抗敌的革命情怀。特别是主题歌《我的西柏坡》在全曲中多次呈现,歌词“一条羊肠道,走出新中国。万里征程路,还要再爬坡”正是对“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生动诠释。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而且还表达出了对当下的警示和对未来的期许。因此,《西柏坡组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以“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为重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及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正是这种“以史鉴今”的创作理念,使《西柏坡组歌》这部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成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读本。

作为一部由原北京军医战友文工团推出的作品,《西柏坡组歌》像《长征组歌》一样,在表演形式采用了配乐朗诵、表演唱、独唱、合唱等舞台呈现形式,再加上声、光、电等多媒体舞台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最终使这部作品呈现出类似于“综合文艺晚会”④的舞台演剧形式,呈现出一种基于多媒体融合、散点透视结构及词曲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在音乐创作上,《西柏坡组歌》是可圈可点的。这首先是其音乐既有交响合唱的宏大气势,又不失基于北方民歌和戏曲的民族特色。例如,《巍巍太行》一曲就在交响合唱的基础上融入河北梆子的音乐素材,使得音乐更接地气。其次,主题歌《我的西柏坡》的多次呈现及其表演方式的变化,也强化基于音乐材料上的主题意义和套曲思维,这也使作品在结构上显得井然有序。在歌词创作上,《西柏坡组歌》注重细节f0f66d902895d6bd6dbcae5a5605d3fa描写以及抒情性与叙事性的结合,并通过具体的场景、物件引发观众对革命战争年代的联想和记忆。例如,《发报机的号角》中“一不发人,二不发粮,三不发枪,只发电报”的歌词,就生动描写出了西柏坡时期紧张的战事和战争中通信工作的重要性。又如,《走山梁》通过“你走你的山梁,我走我的沟”的表达,展现了太行山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年代的艰苦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西柏坡组歌》将综艺晚会常用的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并通过巧妙的舞台设计和灯光运用,造成平顺的场景变换,营造出强烈的历史感和艺术氛围。同时,其表演也注重演员的角色感和表演空间的设计,使得声乐和器乐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进而共同构建一个生动感人的历史场景。在这部作品的独唱和领唱中,除美声、民族唱法外,还运用了通俗女声(《亲爱的青春》),以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这些创新的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形式,更使得观众对“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通道转兵组歌》:“长征精神”的新时代诠释

《通道转兵组歌》(金沙编剧、作词,孟勇、王和声作曲)是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这部作品围绕“通道转兵”这一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通过11首歌曲描绘出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进入通道地区转变战略策略最终赢得战争主动权的艰难历程。这11首歌曲依次是《初上征程》(混声合唱)、《血战湘江》(男高音领唱、混声合唱)、《祭英烈》(男中音独唱、混声合唱)、《翻越老山界》(混声合唱)、《路往哪里走》(女高音独唱)、《喜迎红军进侗乡》(男女声对唱)、《这一座山崖》(女声合唱)、《通道会议指方向》(混声合唱)、《万万火急》(男高音领唱、混声合唱)、《一担皮箩》(男声二重唱)、《一条通道通远方》(混声合唱)。

《通道转兵组歌》在艺术表达上是富于创意的。首先是“悲剧”氛围的营造。开篇《初上征程》壮怀激烈,描绘出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的悲壮场景;接着的《血战湘江》则以紧张激烈的战斗性旋律,生动再现了红军突破湘江的惨烈与无畏。这两首歌曲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更用生动感人的音乐语言给人一种“悲剧”气氛,进而使作品展露出一种基于“悲剧”的审美特征。其次是热情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牺牲奉献精神。例如,《祭英烈》通过对湘江战役中牺牲英烈的深情缅怀,表达出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牺牲精神。再者,这部组歌还旨在表达红军与长征沿途民众的鱼水之情。如《喜迎红军进侗乡》就表现出了侗乡热烈欢迎红军进寨的热烈场面,体现出了军民一家的深情厚谊。上述这些思想内容的表达,就不仅将“长征精神”诠释显得更为生动,更为鲜活,也更为贴近、感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组歌还热情讴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比如,《通道会议指方向》通过深情激昂的旋律,赞颂了毛泽东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在通道会议上作出的英明决策再如,《万万火急》的音乐以急促的“电报声”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中央红军接到“万万火急”电报后迅速转变行军路线的紧张感,也凸显了在紧急军情下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在音乐创作与表现手法上,《通道转兵组歌》积极挖掘侗族大歌元素和地域特色。如《喜迎红军进侗乡》巧妙地将侗族大歌与交响乐融为一体,展现了侗族音乐的独特魅力;《祭英烈》则通过变化音及小调主和弦的运用,赋予作品以深沉凝重的旋律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这些创新手法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还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翻过老山界》通过对比并行的曲式结构和不断转换的调式调性,生动描绘出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与乐观精神;而《一担皮箩》则以真挚深厚的男声二重唱形式,展现了红军战士与侗家阿哥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军民鱼水情。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于牺牲、自强不息之伟大精神的象征。“通道转兵”作为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改变了红军的命运,更激发了广大军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通道转兵组歌》作为“长征精神”的新时代诠释,通过交响合唱这一独特的音乐体裁样式,将这种长征精神生动展现在观众面前,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勇于探索。

三、《南梁颂》:“南梁精神”的热情颂扬

《南梁颂》(屈塬词,张千一曲)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是一部深刻反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梁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交响合唱,通过八个乐章的宏大篇幅,展现出了南梁的革命斗争、劳动生活和南梁人民的信仰与精神。这八个乐章依次是《永远的根据地》(混声合唱)、《信仰之船》(女声独唱、混声合唱)、《金城望》(男声合唱)、《窑洞抒怀》(女声独唱、混声合唱)、《赤子情》(混声合唱)、《高原记忆》(男中音独唱)、《嗬儿嗨》(混声合唱)、《南梁颂》(混声合唱)。

《南梁颂》的整体设计较为“诗化”,体现出了军旅诗人屈塬的风格。第一乐章《永远的根据地》用《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这一耳熟能详的旋律开篇,拉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记忆。《信仰之船》则通过象征性的比喻,将中国共产党比作一艘从南湖驶来、在南梁兴起的“信仰之船”,热情讴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这部交响合唱并不拘泥于宏大叙事,而是着意通过细腻地刻画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表达根据地人民的情感。例如,《窑洞抒怀》和《赤子情》两个乐章,就通过深情的音CmxFzyvoyzse5vTsl1swVbmOdOPbcuyNY3WFh+JyuiQ=乐语言和生动的歌词,展现了南梁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以及南梁人民共同的精神特质——坚定信仰、追求光明、勇于牺牲。这些对革命根据地人民生活的描绘,使得这部作品不仅有了艺术的真实,而且还具有历史的真实,故而引起听众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还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即“革命主旋律题材与现实意识的高度融合”,它既“缅怀了历史,又礼赞了新时代”。

交响合唱《南梁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作曲家运用宏大的音乐结构和丰富的音乐语言,将旋律美、和声美与结构美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部作品的创作,既保持交响合唱宏大叙事特征,同样巧妙地将地域音乐素材和西方作曲技法进行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使一些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民歌与革命历史歌曲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如开篇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来自陇东小调《光棍哭泣》)、《绣金匾》(来自陇东民间曲调《绣荷包》)、《表顽固》《防奸歌》(来自《珍珠倒卷帘》)。特别是《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旋律在作品中多次出现,不仅作为主题贯穿全曲,而且还通过不同的变奏和发展手法,使音乐具有层次性并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内涵。正是这些来自陕甘革命的革命历史歌曲的旋律,使“南梁精神”得到了热情的颂扬。

四、《龙华魂》:英雄性格、崇高精神的颂扬

2022年首演于上海的《龙华魂》(赵丽宏词,于阳曲)作为一部由八个乐章组成的交响合唱,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24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为素材,再现了革命烈士不屈不挠、慷慨就义的悲壮场景,深切表达出了对这些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烈们的深情缅怀。这8个章节依次是《鲜花在歌唱》(童声合唱)、《英雄的雕像》(男高音独唱)、《你们的名字》(女高音独唱)、《自由的灵魂》(男声合唱)、《诀别》(男中音独唱)、《龙华,梦魂牵绕的中华》(混声合唱)、《你在哪里》(男女声二重唱)、《永不遗忘》(男高音领唱、混声合唱)。

《龙华魂》旨在刻画“龙华烈士”的英雄性格、颂扬英烈的崇高精神,其创意也可圈可点。首先是注重“龙华烈士”的情感表达。例如,在第五乐章《诀别》中,通过男中音独唱的戏剧性演绎,配以交响乐的宏大伴奏,将烈士们临刑前与亲人、战友诀别时的情感表现得感人至深,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其次是注重“龙华烈士”理想信念的诠释和对灵魂的拷问。如第四乐章《自由的灵魂》,通过男声合唱的形式,以“进行曲”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展现出革命烈士生前对自由、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坚定追求。再者是注重“龙华烈士”牺牲奉献精神的赞美和颂扬。如第二乐章《英雄的雕像》中,男高音独唱以洪亮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将烈士们比作道劲挺拔的大树,守护着周围的鲜花,象征其虽然牺牲却永垂不朽的英雄形象。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更展现出传达出烈士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从整体上看,《龙华魂》的创作突出了一个“魂”字,不拘泥于历史叙事,而更注重今天人民对“龙华烈士”的缅怀。

《龙华魂》的创作也显现出对“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这一体裁样式的突破,主要表现在独唱的分量较重,尤其在《英雄的雕像》《你们的名字》《诀别》这三个乐章中,充分体现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独唱的艺术魅力,合唱与乐队充当了衬托的角色。这种“美声”所代表的文化形象与“龙华烈士”的“知识分子”形象也是十分契合的。其次是口琴的运用显得恰到好处,第一乐章《鲜花在歌唱》凸显出了口琴的悠扬旋律,作为“西学东渐”的结晶,这一乐器折射出上海在近代的文化背景。再者是《国际歌》音调的运用。作曲家在第五乐章《诀别》、第七乐章《你在哪儿》、第八乐章《永不遗忘》中均“引用”了《国际歌》作为主题动机。这不仅用《国际歌》的特定语义凸显“龙华烈士”的英雄性格和崇高精神,而且还使得乐章与乐章之间具有一种音乐材料上的联系与呼应,进而体现出“套曲思维”。

《龙华魂》充分表现出对“龙华烈士”的英雄性格和崇高精神的颂扬,极大地唤起了观众的革命情感,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激励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凸显出“龙华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五、《长城》:威武不屈、众志成城的精神和性格

《长城》(2023)与《南梁颂》一样,仍出自张千一、屈塬之手。这部作品通过八个乐章的交响合唱形式,充分表现了长城的历史变迁并赋予长城以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现出了长城威武不屈、众志成城的抗争精神和英雄性格。这八个乐章分别是《东方大墙》(混声合唱)、《筑城》(混声合唱)、《望夫石》(女中音独唱)、《破阵子》(男声合唱与琵琶、中国大鼓)、《一根蚕丝有多长》(混声合唱)、《飞舞的大刀》(混声合唱)、《风云没有远去》(男高音独唱)、《长城万岁》(混声合唱)。

这部作品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但其中的大部分乐章足以使听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内涵。作品以《东方大墙》开篇,混声合唱的磅礴气势瞬间将听众带入长城的雄伟景象之中。随后,《筑城》《望夫石》等乐章,通过细腻的音乐语言和深情的歌词,讲述了长城建设过程中无数劳动人民的艰辛与牺牲以及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例如,《筑城》乐章中的歌词“历尽苦寒,穿越洪荒,远离家园,构筑梦乡”,深情地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筑造长城的壮丽史诗。在具体内容上,《长城》不仅限于对长城物理形态的描绘,更深入挖掘了长城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作品通过《破阵子》《飞舞的大刀》等乐章,展现了长城在抵御外侮、保卫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人民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

《长城》的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精神的刻画上。作品通过交响合唱的艺术形式,将长城这一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精神财富,激励着新时代中华儿女继续发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例如,在《一根蚕丝有多长》这一乐章中,通过混声合唱的形式,巧妙地将多元文化交织的意象融入音乐之中,象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包容并蓄的精神特质。

该作品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观照性。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既回顾了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长城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为了呼应这种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作曲家还在第二、三、四篇章与第六、七、八篇章分别聚焦古代的长城与近现代的长城,形成对称结构。作为一种呼应,作曲家张千一也在《飞舞的大刀》一章中,通过男高音独唱与交响乐队的紧密配合以及独奏琵琶的精彩演绎,将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交响乐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结语

透过上述五部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在创作上的一些共同特征。第一,不仅注重表现革命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注重细节、亮点以及“通今”。这些作品更倾向于着眼于小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生动具体的情节展现宏大的历史画卷。例如,《西柏坡组歌》中的《地图上的红线绳》,《龙华魂》中的《诀别》,《通道转兵组歌》中的《喜迎红军进侗乡》等作品便是此类表现手法的范例。在创作立意上,这些作品大多采用了“以史鉴今”的设计,强调对当下的观照。例如,《西柏坡组歌》对“两个务必”与“进京赶考”的深刻诠释,《通道转兵组歌》对“长征精神”的新时代解读,《龙华魂》对理想与信念的赞颂,《南梁颂》对信仰之力的表达,均展露出这种“通今”的创作理念。第二,借鉴和继承了既有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的创作手法,尤其是像《长征组歌》一样,既保持了“交响合唱”这一大型音乐体裁的表现形式,同时又广泛运用了相关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革命历史歌曲。例如,《西柏坡组歌》对河北梆子音乐的运用;《通道转兵组歌》对侗族大歌的运用;《南梁颂》对陇东民歌和陕甘革命民歌的运用。第三,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均呈现出一些创新性的尝试。例如,《西柏坡组歌》通过配乐朗诵的形式,巧妙安排了当下“讲述者”与历史“陈述者”之间的隔空对话,而《长城》则分别聚焦“古代长城”与“现代长城”并进行对比性表达。不仅如此,这些作品还积极引入一些新的审美观念与创作技法,诸如加大独唱比重,将合唱与乐队作为伴唱、伴奏、加入通俗唱法、童声以及口琴、琵琶、马林巴等乐器的独奏等。这些做法都使得作品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在舞台呈现方面,这些作品积极运用多媒体、灯光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表现出了革命历史的深度描述和创作手法的锐意创新,成为新时代的革命叙事,进而引起了听众的强烈情感共鸣,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交响合唱创作赋予革命历史以新时代内涵。因此,这些作品不仅是革命历史的缅怀与传承,更是奋进新时代的鼓舞与鞭策。这便是“用好红色资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