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青年人才展现全新格局

2024-10-08 00:00:00王遒
人民音乐 2024年9期

2024年7月10日-17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长江钢琴第四届全国钢琴展演”在湖北宜昌成功举办。中国音乐“小金钟”与中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类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一脉相承,自2013年启航以来,便承载着推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发掘并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次展演以严格的选拔标准、科学的评选设置,更具专业性和观赏性的赛制,为全国青少年优秀钢琴演奏人才打造了一个学习交流、施展才华的权威舞台。

笔者作为专业组评审委员会的一员,有幸全程参与了从筹备论证、视频选拔到现场评审的各个环节,见证了众多音乐才子的激情与梦想,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钢琴艺术教育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一、规则与艺术的结合

(一)评审选拔机制: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的有力保障

得益于中国音协的强大号召力,本次展演得到了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家协会及14所专业艺术院校的积极响应与全力配合,确保了活动的广泛性和专业性。从2024年初展演要求、评选设定及曲目标准发布后,各报送单位经过层层预选,完成了直送选手和参加视频选拔选手的报送,并于5月底开始进行遴选。为了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主办方采取了相当严密的措施:各地评委直到现场才得知其他评委人选;整个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仅知道曲目而不知选手身份,手机全程上交并禁止交流。这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充分体现了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经过多轮严格选拔,最终有四百余名优秀选手入围此次宜昌现场展演。其中,包括专业组选手15名和高校教师组选手48名。笔者所在的专业组有7人在现场展演中晋级第二轮,最终3人荣获奖项,这充分证明视频选拔作为直进报送渠道的有益补充的积极意义。

中国音协充分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各组的评委会成员,其中专业组评委11人,高校教师组评委11人,高校学生组评委9人,业余组评委10人。评委中既有各校学科带头人,也有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家。这样的组合既保证了评审的学术严谨性,又融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评审结果更加全面、更具说服力,也为展演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评审规定,每轮选拔结束后,评委们需留在现场等待结果并签字。组委会在核分完成后,会立即向评委宣布晋级选手的比赛序号,但评委既看不到选手的名字和学校,也不了解选手的具体名次排序。可以说,在评审的监督审核机制上,“小金钟”和“金钟奖”执行的都是国内外音乐类比赛中最严格的标准,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音乐人才,这也是中国音协在各类人才选拔中一贯的坚守。

(二)选曲策略:学生个性能力与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专业组展演第一轮共有14名直送选手和15名视频选拔晋级选手参加。众所周知,关于曲目选择,选手们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还包括对个人风格与曲目契合度、观众与评委的接受度、曲目创新与多样性等多方面的考量。根据章程,第一轮演奏时长不超过15分钟,且须包含一首技巧性练习曲。在这一环节,选手们既要充分展现自身技术能力,扬长避短,还需考虑如何在技术展现中融入个人风格。据笔者统计,肖邦(8人)、李斯特(6人)和拉赫玛尼诺夫(6人)等人的经典练习曲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是李斯特的“鬼火”(4次)、肖邦的“双三度”(3次)这两首高难度作品。此外,有6名选手选择演奏近现代练习曲,3人成功晋级第二轮。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在演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选择多元化且相对小众的曲目更容易获得评委的关注和积极评价。这在练习曲以外的曲目选择中也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武汉音学院附中梁文浩选择了鲁托斯拉夫斯基《第二钢琴练习曲》和梅特纳《“悲剧”奏鸣曲》(Op.39,No.5)这两首既有音乐深度又极具炫技性的作品,并在其间巧妙地穿插了一首明快、典雅的亨德尔《前奏曲》(选自《F大调第二号键盘组曲》HWV427)。这个搭配成功展现了他对多种音乐风格的把握和高超的技术实力,使他顺利晋级第二轮。而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韩寒北演奏的利盖蒂第二卷练习曲第10首《魔法师的弟子》和席曼诺夫斯基《降b小调变奏曲》(Op.3)则更具难度也更为“冷门”。他所展现出的对复杂节奏和艰深对位技巧的把控,对声音色彩的高度敏锐,对不协和和声的想象力以及在复杂技术段落中所表现的旋律歌唱性和巨大情感张力,都令现场评委与观众为之赞叹,也使他毫无争议地进入第二轮。此外,选曲与演奏者的契合度也很重要,浙江音乐学院附中郦晁恺演奏的两首斯克里亚宾作品与其自身气质便极为吻合,他在演奏中对触键的高度敏感,对声音色彩的细微控制以及对音乐动态的精准把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展演选手年龄大都处于中学阶段,因此他们的选曲实际反映的是专业教师的教学规划和专业素养,以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深入洞察。赛后,梁文浩的指导教师乔治告诉笔者,选曲时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情感表达习惯及演奏风格,也要注重曲目的整体搭配和可听性,这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也是对教学经验和艺术智慧的考验。在梁文浩备赛期间,学院钢琴系组织教学团队为他专门规划了曲目范围,考虑到他缺少对现场环境的把控和应对(如及时调整触键方式)的经验,又专门组织资深教师进行多次研讨、演练,最终确定了能够发挥其最佳演奏水准的曲目。梁文浩最终荣获“新人”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和天赋的肯定,也彰显了选曲策略的成功,更是其指导教师和教学团队专业素养与合作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与展演的选手无不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但评委们更看重的是选手能否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来有效地表达音乐的情感,能否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一旦陷入单纯的炫技则难以获得佳绩。如展演中有三位选手演奏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两位演奏李斯特的《浮土德圆舞曲》,尽管李斯特的作品多以宏大的音响和华丽的技巧著称,但若想在此类经典炫技性曲目中表现出色,必须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取得的巧妙平衡。这意味着选手不仅要技术精准,还需在传统审美认知的基础上为作品注入新意。让人略感遗憾的是,由于对演奏环境和乐器特性了解不够,加之现场过于紧张,缺少对声音的控制和及时调整,五位选手中只有一人晋级第二轮。诚然,这种平衡对于此年龄段的选手们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但若处理得当,往往也会令人印象深刻。如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韩晨旭演奏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就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新颖的演奏方式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使其成功晋级。

有趣的是,相较于李斯特的作品,肖邦作品往往会因其丰富的音乐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即便选手的演奏并不“出彩”,但只要能够中规中矩地展现作品的音乐性并呈现出一定的演奏规格,就相对容易获得评委的认可。本轮共有三名选手选择了肖邦的《谐谑曲》,其中两名成功晋级第二轮。

(三)古典作品:技术与风格的双重考验

根据第二轮的章程,选手必须演奏一首完整的古典奏鸣曲或变奏曲。这也成为检验选手实力和水平的“试金石”。在12位选手中,有6人选择了海顿的奏鸣曲,其中既有传统的三乐章结构,也有不常见的从慢板乐章开始的两乐章奏鸣曲。可见,指导教师们在选曲上颇费心思,在规避常见曲目的同时,还努力减少古典作品的时长占比,以便选手更多投入到展现个性的自选曲目中。另外,有四名选手选择了贝多芬奏鸣曲,两名选手选择了莫扎特的作品。在最终晋级决赛的6名选手中,有三人演奏海顿奏鸣曲,两人演奏贝多芬晚期奏鸣曲,一人演奏莫扎特变奏曲。对青少年选手而言,海顿作品更贴近于他们的天性,其演奏也更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因此成为多数选手的首选。贝多芬奏鸣曲则更具挑战性,且总体难度较高,评委们的审美差异也使得评价存在不确定性。

古典曲目之所以难演奏,首先在于对演奏者手指技术的干净程度、发声的明晰、触键的技巧、踏板的控制以及声音在现场的传递程度都有极高的要求,考验的是选手技术上的“真功夫”。其次,演奏者需要对古典音乐内在风格有准确把握,特别是对作品整体结构和逻辑性的洞察。尽管进入二轮的选手都不缺乏技术能力,但大多在古典作品的演奏上有所不足。在多数情况下比的并不是谁演奏得更好,而是看谁犯的错误更少。此外,年龄、审美偏好以及对音乐结构的分析能力和对于历史人文等文化素养储备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古典作品的全面把握。这里的“好”首先是指演奏的规范性和读谱的正确性。目前,专业学生普遍使用国际通用的净版(Urtext)乐谱,但在实际演奏中往往忽视对乐谱的遵循,不仅在表情术语上流于表面,缺乏对音乐属性的深刻理解(尤其是贝多芬晚期作品中的德语内容),在运音法(Articulation)方面更加缺少对乐谱的仔细研读,对谱面的各种标记、句法和细小节拍差异视而不见或任意解读,凭借所谓的“乐感”对作品做出浪漫化的处理而不自知。殊不知,评委往往会对照乐谱来审视选手的演奏,并据此做出取舍。

此外,德奥古典时期音乐思维的核心机制——奏鸣曲式,充分体现了“正反合”的哲学思辨方式和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这种哲学思维不仅构建了音乐的结构布局,还渗透在其音乐手法和情感表达中。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难理解到这层深度,从而导致他们在演绎此类作品时缺乏理性的设计和逻辑的铺陈。

(四)协奏曲轮:与乐队合作的深度考验

在第三轮协奏曲展演中,部分选手因缺少与乐队的合作经验,以及因对晋级预期不足、曲目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导致表现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对此有经验的选手们则有着精彩的发挥。像沈阳音乐学院附中的直送选手张瀚朗,在每一轮中都发挥稳定,始终保持着理性与克制,甚至在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样复杂艰深的曲目时依然高度的冷静,保持着对节奏的自如掌控,游刃有余地配合着乐队,展现出扎实的音乐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这背后,既有他个人素质和多次获奖经历所积累的自信,也离不开他对协奏曲的充分准备。其指导老师李晓军表示,学院高度重视这次展演,早在校内选拔环节,主管领导就明确提出了直进推送名额必须具备熟练演奏三轮曲目的能力。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无疑从客观上激发了选手的主观积极性,使他能够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本次展演的“新星”称号获得者吴优男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直送选手,他有着更加精彩的履历以及与乐队合作的丰富经验。他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并没有拘泥于肖邦作品传统的柔情细腻与浪漫风格,而是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钢琴在他的手下仿佛迸发出生命的花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硬朗的男性气质与长江钢琴的音色相得益彰,为作品增添几分阳刚之气。尽管有部分段落与乐队配合不够默契,但他仍然能够怡然自得地与指挥进行交流。这种从容不迫、意气风发的表现,使他赢得了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认同。

巧合的是,来自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直送选手宋晟阁与吴优男在同一场次中先后演奏了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不仅为观众和评委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体验和直观比较的机会,更在无形中引发了我们对音乐审美与诠释的深入思考。相较吴优男“男性化”的演绎方式,作为晋级第三轮的唯一女选手,宋晟阁以女性独有的温婉与柔情挖掘并呈现了这首作品内在的情感深度与细腻之美。她精准捕捉到了肖邦作品中那些歌唱性的旋律线条,通过细腻的音色变化和深情的演绎,让人仿佛置身于少年肖邦敏感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贯穿始终的唯美气质里隐约感到怅然若失。她的演奏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音乐表情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发声比例适中,这正契合了肖邦本人对这首作品“既要有歌唱性的优美但又不做作,在响度和华丽的分寸上更要控制适度”的要求。两位选手的演奏仿如两幅不同笔触的画卷,在对比中更加凸显了音乐诠释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魅力。两种风格本身并无对错高下之分,但评判的差异会受到选手现场发挥、与作品的契合度以及评委个人审美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凸显了艺术评判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印证了音乐诠释的主观性和多样性。这也正是古典音乐让人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的原因。

本次展演最终入围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是刚满14岁的李世博,他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从视频预选阶段起,他的技术能力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技巧挑战,他都完成得干净漂亮,轻松自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发声松弛通透,力度控制精细,对古典作品风格的掌握也很到位。

二、赛后的思考

(一)集体智慧与个人努力是

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公布第三轮晋级名单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6名选手分属国内6所不同的音乐学院。这一结果鲜明体现了我国当下钢琴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彰显了我国音乐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和蓬勃活力。中央、上海等传统强校凭借其独特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长期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挥着引领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笔者在与多位选手及其指导老师的交流中获悉,在选手备赛过程中,各院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除了前面的例子,四川音乐学院获奖选手罗崇瑞赛后也表示,这是他首次参加全国大型比赛并与乐队合作,能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学院的全方位支持。备赛期间,学院不仅为选手提供专属练琴环境,还积极协调实践场地,帮助他们提前适应舞台氛围,减少紧张感,增强自信心。同时,还在第一时间组织系里的专业教师团队,根据选手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进行分组,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轮流集体授课,围绕选手的演奏展开深入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使选手们的演奏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提高。正是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紧密配合,最大限度激发了选手的潜能,实现了集体智慧与个人努力的完美结合。这也体现了地方院校正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逐步缩小与传统强校之间的差距,并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二)开阔的艺术视野是演奏家的必备品质

笔者在评审后专门同乐队首席兼武汉爱乐副团长李嘉和指挥柴昊夫进行交流,请他们从乐队和指挥的角度给选手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深入理解作品的结构及其构成方式。这不仅有助于选手在有限的走台时间内高效地与乐队进行配合,还能对作品的整体框架有更全面的把握,清晰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在演奏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要尝试学习阅读乐队总谱,并对照优秀的演奏音视频来了解、熟悉乐队内容和演奏方式,这是提升与乐队配合默契度的有效途径。当选手没有直接与乐队合作的条件时,熟悉第二钢琴部分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

此外,两位专家指出,钢琴即时发声的特性容易使演奏者陷入“赶节奏”的误区,而管弦乐器发声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性要求乐队在演奏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节奏稳定性和统一性,以确保音乐的和谐。钢琴演奏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调整演奏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乐队的节奏。具体方法是,在独自练习时放慢速度,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时值,特别要注意乐句的尾部和较短音符的时值,它们往往是与乐队配合的关键衔接点,确保它们不被“吃掉”,对于保持整体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最后,他们还指出,演奏者不仅要专注于自己的演奏,还要学会在演奏的同时注意指挥的指示,与指挥保持紧密的沟通与配合,并据此调整自身的演奏,以实现与乐队的和谐统一。乐队并非钢琴的伴奏,不可能也不应该跟着钢琴跑,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呈现完美的音乐。

(三)长江钢琴的英才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6名获奖选手中,有3名是长江钢琴全国青少年艺术家培养计划成员。这个计划是柏斯音乐集团为积极推动钢琴教育普及与青少年音乐人才培养而设立的全国性扶持项目。集团依托“长江钢琴”这一民族品牌,聚合国内外众多顶尖专家,搭建了一个集教学、交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并通过一系列音乐会和大师班等为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持续的支持。本次展演取得的成果不仅体现了该计划对青少年音乐人才潜力的精准把握和深度挖掘,更是对柏斯音乐集团教育理念和培养成效的有力肯定,也是对其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这既体现了其对自身品牌实力的自信,也彰显了对文化艺术事业长远发展的深刻洞察与坚定承诺。

结语

本届“中国音乐小金钟”展演不仅是我国钢琴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我国钢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契机和有力推手。“中国音乐小金钟”品牌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其日益提升的影响力预示着它将在推动中国钢琴艺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培养更多优秀音乐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