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川作为我国西南经济人口大省,其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要支撑和内在需求。鉴于此,本文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口、经济、文明、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四川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并从人口规模均衡发展、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四个角度提出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四川 城乡融合发展 对策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特征既是理论概括,又是实践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城乡融合发展能够提升中国经济内在活力与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四川作为中国西南经济人口大省,其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时代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人口、经济、文明、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以便应对未来潜在风险,保证城乡融合顺利推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
城乡融合发展指通过城市和农村之间生产要素双向流通、公共资源互融、互补、互联,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之间互利共赢,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内涵是指在中国特定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实现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涵盖了城乡人口、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相互渗透、互动和融合,旨在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四川城乡融合的现状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四川城乡融合发展涵盖了人口、经济、文化、生态四个方面的发展,需要系统把握四川城乡四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其中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以便应对未来潜在风险,促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
(一)四川城乡人口流动现状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人口大省,推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从了解四川人口流动特征入手,精准把握人口要素的变化。
从城乡常住人口来看(详见图1),全省城镇常住人口已大于农村常住人口。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465912人,占56.73%;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36208954人,占43.2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5153879人,农村人口减少11897213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55个百分点。从流动人口来看,四川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为1809851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省内流动人口大幅增长。这意味着2010—2020年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仍是一大趋势,城镇对于人口的吸引力仍在不断增加。四川城乡人口实现大规模流动得益于近年来四川省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2014年,四川省政府颁布《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城乡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川城乡人口互通,但城乡人口流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口流动以农村流向城市单向流动为主,导致城镇人口过多,引发就业、生态、资源分配等问题。另外,城市劳动力不愿意流入农村,导致农村农业发展滞后,在公共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幅落后于城镇地区。
(二)四川城乡经济发展现状
了解四川城乡经济发展现状是推动四川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切入口。2023年前三季度,四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41元,同比名义增长5.6%。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大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6元,同比名义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87元,同比名义增长6.5%(详见表1)。与此同时,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34下降为2.2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321元,同比增长6.4%;人均经营净收入4424元,同比增长8.2%;人均财产净收入429元,同比增长4.1%;人均转移净收入4712元,同比增长5.4%(详见表2)。近1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总体水平增速已超过城镇居民,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开始注重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消费增长。二是城镇居民收入消费经过长期的发展已进入相对饱和状态,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发展潜力大,已成为四川经济总体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四川城乡文明建设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育富强是国家富强之基,只有准确把握城乡教育水平现状,认清人才作为文明建设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才能确保城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川教育资源在城乡地区分配不均,对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城乡教育投入存在明显差距。成都、绵阳、宜宾等四川的发达城市通常会拨付更多款项用于教育建设,包括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增加教师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引进先进教育设施与技术等。这些投入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困难,政府教育拨款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出现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相对滞后。其次,城乡教育理念存在巨大差异。城市家庭通常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包括送孩子去名校或参加各种培训和兴趣班。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相对较少,更多侧重于传统的农村教育价值观和技能培训。第三,四川城乡教育内容也存在差异。城市地区学校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师资力量更为强大,教育内容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还涵盖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知识面更广。而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内容往往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无法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学生的发展。
(四)四川城乡生态环境现状
想要推动四川城乡融合发展,了解城乡生态环境的差异是基础。只有在行动中体现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为未来城乡可持续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川城乡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生产环境差异、生活环境差异、生物多样性差异。首先,从生产环境来看,城市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包括高新产业、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而农村地区的产业较为单一,主要包含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农业生产活动。其次,从生活环境差异来看,城市地区受到工业、交通和人口活动的影响,环境污染和噪音问题较为突出。而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空气清新,自然景观丰富。第三,从生物多样性差异来看,城市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和分割,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和繁衍的空间。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更为完整,物种组成更加丰富。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阶段,四川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期,要以中国现代化建设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人口规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城乡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形成城乡共同繁荣新局面,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一)注重四川城乡人口规模均衡发展
实现城乡人口规模均衡发展,需要保持城镇和农村人口数量、结构相对持平。当前四川地区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仍是一大趋势。2022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达到8374万,位居全国第五,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8.4%。按城镇化后期70%标准计算,还将有超过千万农村人口转入城镇,因此四川要注重整体规划,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农村地区要把防止人口过度流失作为首要目标,制定方法多元、操作性强的可行方案,减缓人口流失。首先,“五区共兴”是破解城乡人口结构不平衡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尤其要着力提升成都都市圈的现代化发展动力,使其成为引领全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同时,也要加强其他次级增长极的支撑能力,让更多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要着重推动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等地区的协同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其次,推动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的关键在于生产、生活要素的自由畅通。当前,大量人口流向省会城市,使得县域发展活力被削弱,造成了城镇化建设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必须注重县域发展,促进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第一,顺应人口流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先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扩充大城市周边覆盖范围,积极推动县城融入式发展,主动承接人口、产业等要素,畅通交通连接渠道,建设多功能县城。第二,发挥农村地域优势,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留住高质量人才以稳固农村地区发展。第三,推动人口流失严重农村转型发展,集中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加强民生保障,引导人口向邻近优势区域转移,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培育接替产业。
(二)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加强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转移、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加强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关键。四川应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总牵引,强化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等发达城市的支撑功能,注重周边区域协同配套,加快四川中部地区的崛起,与此同时坚持以城带乡,激发中小城镇发展活力,统筹推动以县域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加强四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和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构建促进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第一,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实现城乡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第二,通过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发展农村电商等方式,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在四川乡村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吸引四川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实现城乡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推进城乡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性、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第一,推动四川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农村地区投入更多教育资源,建设更多高质量学校,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尤其要注意推动信息化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增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等措施,争取留住优秀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的队伍质量、教学水平和科技素养。第三,鼓励高质量科技人才回乡创业。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和科技人才回乡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转化。第四,建立城乡教育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城乡地区教育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普及信息技术,拓展城乡一体化教育渠道,建立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推动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四)推动城乡绿色发展
根据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一体化格局,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一是构建城乡绿色发展一体化格局。发挥成都和重庆地区经济圈的带头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地区绿色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其与乡村地区的融合。统筹划定城、县、乡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空间格局,注重城市、县域、乡村地区生态设施与生态网络的建设。例如,加快社区、农村等生态环境的“更新”,推动宜居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到2025年,城市(县城)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力争全省5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二是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首先,要大力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在城乡地区推广应用可再生建筑材料。其次,统筹规划城乡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修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健全农村电网、升级农村电气化水平等。第三,要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逐渐淘汰耗能高、污染大、效率低的传统城乡建设方式,大力推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三是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如推广节水器的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等。加强公共交通的衔接,尽快打造有轨电车、地铁、公交三种交通方式的“三网联合”,提高共享单车、电动车的使用率,实现绿色出行。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差距逐渐减小,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四川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文化、多地理区域,其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四川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动。只有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的发展格局,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庆东.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傅祥飞,罗浩轩.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城乡要素融合的历史进程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09):248-253.
[4]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2-11-29)[2023-12-07]. https://www.sc.gov.cn/10462/c105962/2022/11/29/af1094eca1524d059f2fda58b8dc57bb.shtml.
[5]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EB/OL].(2022-05-23)[2023-12-07].https://www. 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2/5/23/d14b902d5ed04e00bcbd87ed2cebf2b5.shtml.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4.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