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

2024-10-02 00:00:00张艳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9期

在当今信息快速涌入、变革迅猛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塑造思想素质、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学生面临着社交网络等多方面的信息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策略,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自主性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关键一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积累知识、拓展思维,并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展现更强的自主性。自主性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读物更容易找到符合个人兴趣和水平的书籍,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此外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促使学生在信息社会更好地适应,提高他们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能够感受语言的多样性,提高对语言规律的敏感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也有助于锻炼其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

二、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 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在于多角度切入。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偏好。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音频图书、互动电子书等,创造多媒体的阅读体验,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文学演讲、读书分享等活动,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将课堂中的阅读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兴趣爱好相结合,使阅读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

以《盘古开天辟地》一课为例,它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文章。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图画或动画形式生动展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图画或动画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地讲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生动有趣的语言和表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教师应邀请学生围绕《盘古开天辟地》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包含的哲理、人生道理等。这种引导式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增加对故事的深层理解。教师还可以开展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或剧情演绎,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其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讲授阅读策略和方法,如阅读理解技巧、文本分析方法等,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基础和技能。然后,教师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阅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阅读活动和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阅读策略,如提出问题、做笔记、进行讨论等以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主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选择,并在阅读后分享心得与体会,增强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反思。教师也可设立一定的阅读目标和挑战,激发学生主动性,促进他们探索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内容。

以《蜜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解,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生态特点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教师可通过讲解蜜蜂的生活情况、采蜜过程、群体行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蜜蜂的兴趣,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为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做铺垫。接着,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故事,采用分段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故事情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蜜蜂的形态特征、生活场景等,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随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蜜蜂的行为和工作特点等,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他们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与故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野外考察或者校园观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蜜蜂或植物,了解蜜蜂采蜜的过程和生活状态。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自主阅读能力。

3. 丰富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

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授各种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总结和提问等。通过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更系统地阅读、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除了逐字阅读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扫读、精读和归纳概括等多种阅读方式。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用图文结合、举一反三等方法,拓展阅读的角度和层次。教师教授多种阅读技巧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自主、灵活地应对各种文本,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以《景阳冈》一课为例,在阅读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察文章标题、插图,引导他们预测故事情节和武松的行为。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他们对文本的好奇心。接着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总结和提问的策略,通过课文的精读,引导学生总结武松在饮酒后上景阳冈打死猛虎的主要事件,帮助他们理清故事的脉络。教师提出问题,如“武松为什么选择在饮酒后上景阳冈?”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在逐字阅读中,学生可以关注作者对武松音容笑貌的描写,从中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快速扫读中,学生可以抓住故事的主线,了解武松的冒险经历;而在精读阶段,学生则可以深入品味作者对心理描写的细腻表达,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最后,教师鼓励学生采取图文结合和举一反三的阅读方式。学生通过插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景阳冈的环境和武松的英勇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其他类似的故事,拓展他们对打猛虎等冒险场景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景阳冈》的故事情节,还能培养预测、总结、提问等多种阅读技巧,使他们在阅读中更加自主、灵活地应对各种文本,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多角度激发阅读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丰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一系列策略,学生将更积极地投入阅读,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