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倾向于通过概念框架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结合支架理论创设情境,可以驱动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支架理论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有效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构建寓教于乐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水平。
一、情境支架,增强写作趣味
为了使学生快速进入写作学习状态,教师结合支架理论构建多元化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以“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一课为例,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描述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方法,使学生有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写作主题。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简单的谈话形式就可以导入该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写作探究。如“在生活中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多学者还结合自己的喜爱之物创作了文学作品,如琦君创作的《桂花雨》,冯骥才创作的《珍珠鸟》等,请问同学们有自己的喜爱之物吗?”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信息化学习资料,使学生结合心爱之物进行思考,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强化构思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并进行写作构思的指导,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选材进行总结,依托情境支架激发他们的生活情感,提高写作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选材支架,启发学生思维
缺少素材是写作中的一大难题,它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如学生写与“助人为乐”主题有关的内容,就不会离开“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老爷爷捡东西”等。学生的写作思路会受到局限、写作内容也会变得更加乏味、缺少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开阔写作思路。
以“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一课为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这样一来,学生的选材就不会单一,也不会只写一些小动物。以“父爱”主题的作文为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突破局限思维,让学生从父亲的外貌、言行举止、对孩子的爱入手,帮助他们回忆生活中的事件,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话语会在哪些事件中出现。学生经过对一个个生活场景进行回忆,在脑海中形成了父爱链条,如此一来学生的选材就可以不落俗套。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素材,积累素材。通过构建选材支架,启发学生思维,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选到最适宜的素材。
三、范文支架,规范写作结构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基础,还要掌握相应的写作表达技巧,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选择语言形式。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优秀范文进行解析,在不同主题与风格的作品中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包括文本框架、内容衔接、语言组织等,使学生深刻理解文中要素,鼓励他们参考范文写作进行自主创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水平。
教师在提供范文后要分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先进行写作构思,拟定段落结构和内容,再进行写作素材的填充,进而使学生创作的作品更加饱满且富有情感。在写作活动中,学生完成初稿后,基本的文章框架和内容都已明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作品与范文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作品存在哪些问题。教师结合针对性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的写作更加符合语言规范。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段落及语法的准确性,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比如,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示范词句和段落,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书写,使其了解语言表达结构,加强书写规范。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鼓励其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正,通过展示范文支架和写作规范,使学生理解优秀作品的特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水平。
四、表达支架,促使学生自行表达
教师要巧妙运用表达支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表达想法,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素养,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先整合课内外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优秀文章中的经典段落,总结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醒学生要及时整理这些内容,积累写作经验。
以“习作:学写倡议书”一课为例,教师要先结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话题,为学生呈现关于环境问题的各种图片,分享保护环境的方法。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以及例文内容,归纳总结文章的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明确倡议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接着,为了有效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采用提示支架的方式助力学生获取更多的环保相关资料。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拓展学习眼界,还可以为后续书写倡议书打好基础。最后,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要求他们上台演讲自己的倡议书,发挥表达支架的优点,让学生的写作语言变得更加优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获取更丰富的写作经验。
五、评价支架,细化习作评价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利用评价支架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可以使其完善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如讲解“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一课时,教师先以“推荐好地方”的活动形式为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之前去过的一个好地方。教师结合学生的表达情况,设置习作评价表,让学生可以在评价支架的帮助下,掌握推荐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从推荐原因、事件、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写作内容,为其提供客观合理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标准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文本细节表达、文本结构形式以及文本情感表现等方面的评价,让习作评价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了解其作文中的不足。教师要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采用解释支架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善作文内容、润色作文语言等,注重好地方所带来的体验,使学生明确写作的重点内容,反思自己的作文内容,找到作文中需要完善以及改进的地方,及时做好修改。在评价支架的帮助之下,学生可以掌握推荐类写作的具体技巧,按照教师的指导挖掘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运用获取的写作技巧,推荐一个好地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支架理论可以为教师提供较大的帮助,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支架理论的作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按照具体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持续的努力,借助情境支架、选材支架、范文支架、表达支架以及评价支架的方法,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形成独特的个性,提高其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