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童话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4-10-02 00:00:00孙雅慧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9期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重视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以及双减政策的实施,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教师要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其基础写话能力。课标要求,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童话故事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语言优美丰富,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助手。

童话写作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支架,学生就会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本文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沙滩上的童话》为例,探讨了低年级童话写作方法。《沙滩上的童话》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一群孩子在海边沙滩修建城堡、编织童话的故事。笔者结合情境,谈谈如何搭建基础支架、绘制图示支架、运用技巧支架,帮助学生创编童话故事,使其在写作中收获快乐。

一、童话写作教学的开展意义

1. 锻炼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作文,语言匮乏,更加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故而会更有兴趣进行广泛阅读。而童话故事轻松有趣,深深吸引着低年级学生,学生读时津津有味,读后意犹未尽。基于此,教师从童话阅读出发,融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在童话阅读中展开想象,提升阅读能力。

通过图示,学生可自主将阅读的文章内容内化,给原本单调的阅读课增添色彩。在课文阅读时,教师还可概括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另外,图示支架不受客观地点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图示支架帮助自己,提高阅读效率。

2. 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可见,学生都是很有想象力的。因此,教师应充分遵循学生的天性,依据他们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设计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基础支架、图示支架和技巧支架就可以帮助学生把分散琐碎的内容,通过推演、推理等方法,把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理论知识用图示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童话写作教学的开展策略

1. 搭建基础支架,构造童话的框架

海明威说:“你可以从任何不如你的人手里偷师。你更可以向比你优秀的人偷师。或者说,你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人们一直在这样做。”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喜欢的文章。所以,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童话导入,带领学生进入童话王国的情境,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触发学生编写童话的兴趣,使其能够快速融入情境。

现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虽然年纪尚幼,可爱读书者众多,并且在写话方面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在解读童话时,学生的见解也是各有千秋,可以针对《白雪公主》 《卖火柴的小女孩》《狐假虎威》等课内外文章有理有据地讲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其讲述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持师生平等的意识。教师在谈话中处处与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共同探讨编写童话时需要哪些基础支架,引导学生总结编写童话故事需要童话地点、童话物品、童话人物、故事情节四个基础支架。教师随后出示相应的表格,引导学生填写有关表格,构建自己的童话世界蓝图。学生初次的故事情节都是较为简略的,如地点:沙漠;物品:神枪、圣剑;人物:神枪手、勇士;情节:恐怖分子偷了能源水晶。”教师应提示学生记叙文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引导学生将故事写得具体、有层次。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较少,部分学生对写作的基本常识还不够清晰,教师要在课堂中加以巩固,帮助他们更好地创编童话。

2. 绘制图示支架,填补童话的内涵

童话故事中有些部分较为简略,在教学中,教师可对一部分内容展开解读。对于童话中的一些离奇的情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经过细化,让其合作交流,展开想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又给童话内容增添了新的创意。

简单的线条、图形与相应的语言文字结合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就是图示。这些示意图可以简洁明了地展示童话故事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编写的故事结构,有条理地进行写话。

在图示结构的教学初期,教师可以事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示意图,让学生模仿着来创设自己的图示。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合作完成相应课文内容的图示的能力,教师只需进行指导与修改。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课时,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编织童话故事的。”学生回答:“小朋友们在垒城堡,他们一边垒一边共同编了个童话故事。故事是城堡里有个魔王抓走了公主,我们攻打了魔王的城堡,救回了公主。”

在教学时,多数学生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图示来概括文章内容。在课堂中,学生自己提出了图示,结合课文内容,一组学生总结了攻打城堡、用水淹、用火烧、炸死魔王四个步骤。

童话的图示结构相对简单,在学生展示后,教师可以加以完善。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课时,教师总结了从主角出场、坏人登场,到主角有难、大家想办法,细分出办法一、办法二,最后是美好结局的图示模板。部分创设困难的学生,教师还需多加引导。其他故事类的习作,也可以使用这种图示支架。

3. 运用技巧支架,增添童话的亮点

注重图文结合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其语言发展。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创编童话的技巧,教师给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如邪恶的女巫、英勇的骑士,发现第一个技巧支架:人物特点要鲜明。

此后,教师出示三组之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分别是物品、动物、植物的对话。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感悟句子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思考,提炼出了三组句子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对话。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说话,由此引申出编写童话的第二个技巧支架:物品、动物、植物、人物都要开口说话。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布置学生完成自己的童话作品。通过不断的引导,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线性的写话任务,给学生带来一场思维风暴。

学生作品展示:在一片神秘的森林里,有一个奇妙的零食村,里面所有东西都是零食做的。村民都是饼干人,钱是巧克力,就连下雨也是糖果雨。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几个强盗发现了这个村子,就来抢劫村民。这时,一个战士飞了过来说:“我要打败你们!”可光靠战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被打倒在地。一个个村民团结起来,身着饼干盔甲,手持巧克力剑。战士拿起剑一挥,便划出了一条巧克力河,所有的强盗都倒在了巧克力河里。最终,村民和战士获得了胜利,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总之,在教学情境中适宜地提供三个支架,即基础支架、图示支架、技巧支架,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童话世界的奇妙,插上想象的翅膀,编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