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22日,我应邀参加了由山西太行干部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办的“太行革命根据地历史思想文化座谈会”。这是一次从文学和史学的交叉视角召开的深含创新思维方式和知识创造的重要学术会议。会后,主办方又组织了为期一周的以武乡红色文化为中心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与我而言,不仅印象深刻,更增进了对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认知和思考。
首先是武乡拥有非常丰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是革命实践展开的重要活动中心地,而且不断涌现出了大量的革命人物和革命故事。这些实际上构成了武乡红色文化的历史根基。而深入研究其厚重的红色文化构成和时代内涵对于当下的我们重新理解革命历史、传统革命精神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在具体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上,最基础的工作应是先对武乡相关的革命历史书籍、报刊、档案等史料文献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再对武乡县及其周边县域的红色遗址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通过实地调研,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其历史背景和现状,并与遗址所在地的老党员干部、村民群众等进行深入的口述访谈、面对面交流。这些工作渐次展开,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步参与和融入到武乡红色文化史的实践过程。所以,发掘和研究武乡红色文化就在于揭示和探索它所内含的革命传统基因,对于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的塑造、引导,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和谐发展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继而也可为新时代地方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由对武乡红色文化的点滴思考,我又联想到了太行精神的在地化实践问题。太行山脉作为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千百年来,历经血与火的淬炼、考验,孕育出独特的太行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是太行山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一大缩影。在几天的武乡及其周边县域的红色文化考察过程中,每到一处都能被太行山人民那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所震撼,尤其是在面对太行山巍峨屹立的雄伟时,更能体会到革命老区人民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还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毅力和勇气。
总之,立足“红色武乡”,我们所看到的是太行山的壮丽诗篇,却又不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