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五星教学法,构建学为中心的效能课堂

2024-10-01 00:00:00吴常伟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9期

【摘 要】五星教学法提出聚焦问题、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五大原理,倡导构建效能课堂。以五星教学法为指导理论与模型,开展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关键词】五星教学法;效能课堂;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立足核心素养,彰显语文教学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只有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效能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课标要求。为此,引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梅里尔提出的“五星教学法”(即“首要教学原理”)。该教学法指出,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概念、程序和原理,可采用四种基本的教学策略——讲解、提问、展示与操练来开展有效教学,主张教学活动是一个以聚焦问题为核心,由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组成的循环圈(如图1)。五星教学法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强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关注个体学习,倡导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完整任务,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五星教学法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学与教统一、扶和放有度”。五星教学法的基本主张如果能够创造性地贯彻,可助益课堂教学效能的提高。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简要探讨以五星教学法建构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效能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聚焦问题:面向完整任务,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实现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五星教学法的聚焦问题原理对此做了完美的回应——当学习者在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掌握知能时,才能促进学习。五星教学法主张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的现实问题序列来教授全部技能。教学序列从利用问题作为样例逐步过渡到利用问题作为真实性活动的手段。[1]

依据这个原理,建构符合课标要求的小学语文效能课堂,首先要创设真实情境,让抽象的知识与具象的现实联系起来。一方面,使知识融合在情境中,从而让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易于巩固和提取知识;另一方面,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当学生知道学习能够解决问题时,他们会产生成就感,这是激发其学习动力的源泉。其次要精准设计教学目标,以精准的教学目标统领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从了解事实、理解概念、应用规则、通晓原理、适配策略、激活动力等维度设定目标。需要关注的是,这里的教学目标可看作一个大任务、大概念,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分解,以结构化活动来达成。

教师在聚焦问题原理的指导之下,围绕教学目标,研究教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为实现效能课堂迈出最坚实的一步。以《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其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课后习题是“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依据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可以确定借助表格复述故事为本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学习目标。

依据聚焦问题原理,本课聚焦“怎么样才能把课文完整、详细地复述给别人听呢?”这一真情境、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联系生活实际;以大任务、大概念“通过课文学习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统领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方向。

二、激活旧知:梳理知识结构,铺垫新知基础

五星教学法的激活旧知原理指出,当学习者回忆已有知能作为新学习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1]在这一原理的指导下,激活旧知要从紧扣目标、明晰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紧扣目标是指所激活的旧知与教学目标要紧密关联,教学的路径从一开始就清晰明了。明晰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化,让相关语文概念和规则组成整体。只有当事实、概念、规则、原理等知识有了联结,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了联系,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张知识网时,才会真正实现理解性记忆、有意义地学习,并发展思维能力。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复述”是统编教材一个重要的训练点,其要素按照一定的序列分散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中:二年级要求借助提示讲故事,三年级要求借助提示详细复述,四年级要求简要复述,五年级要求创造性复述。按照激活旧知原理,学习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时,学生应该激活的是借助提示讲故事的经验。对此,可通过以下两个活动组织学习。

活动1:回忆二年级学习《小马过河》时借助关键词讲故事、学习《蜘蛛开店》时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学习《小毛虫》时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的经历,重温讲故事的抓手和方法,引导学生敢说、说清楚、说连贯。

活动2:出示讲故事的评价量表(如表1),引导学生回忆讲故事的要求。

有了旧知的铺垫,新知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回忆讲故事的方法能为中年段学习复述故事打好基础。

三、示证新知:展示解题路径,观察理解新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五星教学法的示证新知原理是这样指导的——当学习者观察将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的示证时,才能促进学习。[1]教师讲解时,尤其要重视概念、规则、原理等知识,这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弱化的,也是构建小学语文效能课堂的重中之重。在讲解之后,举例展示如何运用新知就是另一个重点了,这为学生迁移新知提供支撑,为实现精准的语文教学提供保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要示证的新知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复述”这个概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复述的定义、复述和讲故事的区别。借助表格复述属于“怎么做”的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涉及具体的步骤或者方法。基于此,教师以三个活动组织示证环节。

活动1:教师讲解“复述”的概念,举例说明复述,区分复述和讲故事。

活动2:教师出示表格,讲解“时间顺序”“重要情节”两个概念,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描述时间顺序、说明重要情节的关键语句。

活动3:教师依据时间顺序和重要情节复述故事,指导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如何借助时间顺序和重要情节复述故事。如果学生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示证新知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这说明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知识,然后就是应用知识了。

四、应用新知:紧扣目标练习,尝试完成任务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然而,很多时候小学语文课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五星教学法的应用新知原理科学地回应了课标要求——当学习者运用新掌握的知能来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1]即在示证新知之后,一定要给机会让学生“尝试练”。此时,尝试练习已经从是什么知识转换到如何做知识了。[2]

应用新知环节最重要的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课堂练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应用新知需要注意紧扣目标操练和反馈辅导两个方面。紧扣目标操练提醒教师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听说读写等练习活动,练习活动要有梯度、有变化。反馈辅导提示教师在组织练习活动时要走到学生中间去观察、检查,并及时反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辅导。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协助教师进行反馈和辅导,优化练习效果。由此,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化,习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要应用的新知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在这个环节,教师以三个活动组织教学。

活动1:按照表格要求,小组合作讨论,确认填写内容。

活动2:个人填写表格,小组长检查,教师巡查,发现表格填写有误时及时纠正。

活动3:小组内由组长带头借助表格,抓住时间顺序和重要情节,逐一练习复述。小组长检查,教师巡查,发现不完整的复述内容,及时辅导纠正。

经过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学生习得借助表格复述的能力,其思维水平、心理素质等也会在应用、操练中逐步得到提升。

五、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新知,灵活迁移创造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五星教学法的融会贯通原理可指导教师科学地实现这一要求——当学习者自我反思,讨论和巩固新习得的知能时,才能促进学习。[1]

近迁移指理解一种概念和规则之后进行应用,不需要选择、评估和组合;远迁移指理解几个概念和规则之后进行应用,需要根据情况作出取舍、变通、选择、评价、组合乃至创造。[3] 融会贯通环节属于远迁移,其特征是熟练运用新知进行展示和能够根据情境变化来灵活运用新知。这里的熟练运用新知进行展示可以是小组内展示,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也可以是班级内展示,班级成员进行评价。当学生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新知时,学习从输入变为输出,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为了优化展示效果,学生需要思考如何组织口头语言,如何使用学具,怎样使用肢体语言,以及为了赢得大家的好评,需要克服恐惧心理。于是,在展示的同时,学习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而根据情境变化来灵活运用新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指向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组合所学的新知,认知水平从低阶(记忆、理解、运用)向高阶(分析、评价、创造)提升,知识维度也从事实、概念扩大到规则、原理。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二是指向问题解决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新知方能实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评估问题,选择或者组合使用新知来解决问题,会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作用、价值,获得成就感和激发学习动力。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为了让学生迁移运用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能力,教师以三个活动组织教学。

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个人复述展示,小组成员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量表如表2。

活动2:参与班级复述故事比赛,依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运用借助表格复述的方法进行复述。

活动3:课后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完整、详细地复述给别人听。

当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展示、比赛,或者举一反三时,就说明他们习得了借助表格复述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丽佳,盛群力.整体性教学设计:多元模式解析与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24(7):37.

[2]盛群力.单元教学设计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J].教育导刊,2022(3):12.

[3]盛群力.核心素养落地呼唤“新课型”:兼论教策略越教越聪明[J].中国电化教育,2023(2):33.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风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