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内外部监督与审计师行为

2024-09-30 00:00王芸刘可欣
会计之友 2024年19期

【摘 要】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其公布的行政处罚公告能否向市场传递震慑作用备受关注。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审计师会提高审计收费、改善审计质量,更易发生审计变更;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通过增加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行为,企业受行政处罚原因越严重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越显著。文章拓展了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为政府继续实施强监管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

【关键词】 行政处罚; 审计费用; 审计质量; 审计变更

【中图分类号】 F239.4;F83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9-0021-09

一、引言

近年频发的上市公司违规事件,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证券市场行政监管主体的证监会和自律监管主体的交易所秉持“零容忍”态度,持续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公布的行政处罚公告数量逐年增加。行政处罚公告对资本市场多方主体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受监管处罚后,投资者会降低对公司的预期,短期内造成企业股价大幅下跌甚至带来崩盘风险[ 1 ];客户、供应商会降低对该企业的信任程度,减少与其的交易,进而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带来不利影响。这类负面的市场反应,使企业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会减少向被监管处罚的企业提供贷款[ 2 ]。审计师作为第三方独立的专业人士,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被赋予的期望值不断提高,那么被审计单位受到监管处罚的公告是否会影响审计师行为,备受关注。

目前学界对监管处罚影响审计师行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监管处罚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上,成果比较丰富,但结论不尽一致。一部分学者主张公司因违规被处罚会促使审计师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当公司因违规受到处罚时会损害公司声誉[ 3 ],声誉受损则会导致融资规模下降[ 4 ]、股价下跌[ 5 ]等负面影响,进而向审计师传递出公司在经营或财务方面的不利消息,会提高审计师的风险感知[ 6 ],审计师需要增加审计投入,如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审计专家、扩大审计范围、延长外勤审计工作时间等措施。基于弥补审计成本的动机,审计师面对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公司会提高审计收费[ 7 ]。此外,面临风险较高的被审计单位时,审计师为防范未来可能存在的涉诉风险,也会提高审计收费[ 8-9 ]。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公司因违规被处罚与审计费用的增加无显著关系。有研究并未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因素会对审计收费产生正向影响,被出具违规公告的公司当年审计费用也没有因此而显著增加[ 10 ]。至于监管处罚对审计质量或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现有研究文献不多。Defond et al[ 11 ]认为审计师对受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公司可能会通过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和更加谨慎的态度来提高审计质量。Krishnan et al[ 12 ]研究发现审计师鉴于审计成本、审计风险的提高以及考虑自身的声誉,权衡利弊之后可能会发生审计变更。

本文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理数据库为基础,结合我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公告,探究上市公司受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研究可能的贡献有:(1)拓展了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以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为出发点,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和审计变更三个角度,综合探究了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2)创新性地引入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两个调节变量,提供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影响二者关系的经验证据;(3)阐明了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内在机理,并延伸探讨了处罚原因严重程度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师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被审计单位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属于负面信息披露,会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审计师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诉讼风险也会有所增加,这些都体现在审计师行为上,例如增加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或发生审计变更等,以降低自身风险。因此,本文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以及审计变更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带来的影响。

根据深口袋理论,当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时,处罚公告会披露公司的具体违规行为,揭示其存在的风险,进而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若发生审计失败,未来审计师被起诉的风险及声誉损失会增加。在法律诉讼实践中,出于对遭受损失投资者的保护,在同等情形下法庭的判断倾向于让审计师承担或连带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因此,无论是通过收取风险溢价来弥补未来可能承担的损失,还是出于增加审计资源投入而引起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师均会采取提高审计收费的策略。

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会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经营业绩的波动往往也会对财务报表产生一定影响,审计风险会随之提高。上市公司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违规行为有多种,其中因舞弊而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大幅度提高,若不加重视,审计师发生审计失败的可能性会增加。因此,审计师为避免审计失败、严控审计风险,会秉持更加谨慎的职业态度,制定针对性审计策略,执行更加严格的审计程序,并将处罚公告中涉及的问题作为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方面,谨慎的行为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审计师须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公允性提供高强度保证。近年来,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手段日趋隐蔽,加上现实业务的复杂性,外部信息使用者由于有限理性和认知偏差,会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归咎于审计师失责。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审计师会因客户违规受罚而使自身声誉受到影响,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受到质疑,影响其后续的审计工作。审计师鉴于审计成本以及审计风险的提高,为了避免审计失败,减轻自身的法律责任,以及自身声誉的考虑,权衡利弊后可能会发生审计变更。因此,提出假设1。

H1a: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H1b: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质量。

H1c: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审计师可能发生审计变更。

(二)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年报信息的完整准确,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两类代理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如果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高,审计师对会计信息从采集到汇总的过程会更加顺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高,财务报告的信赖程度会相应得到提升,同时,细节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这一过程中的工作量也会相对较少。此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高低会对审计师判定风险水平产生影响,继而对实质性测试的数目以及范围造成影响,使审计师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是基于框架效应的一种间接反应,而审计师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判定的审计风险则更加稳定可靠。所以,有效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H2a: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

H2b: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H2c: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变更之间的关系。

(三)外部监督的调节作用

伊志宏等指出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中介,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提供专业分析并向外部提供增量信息。分析师的关注提高了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分析师这一监督角色的治理效果斐然,能够抑制管理者粉饰盈余信息,起到较好的降低盈余操纵的作用,提高了财务报表的质量。当上市公司被较多分析师关注时,管理者的行为能够得到规范与监督,进而降低企业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而面临的经营风险,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感知到的风险可能更小。此外,审计师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审计证据、识别风险,投入审计资源较少,所以良好的外部监督可以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H3a: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

H3b: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H3c: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缓解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变更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2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剔除金融类公司;剔除样本期间的ST、*ST公司;剔除样本期间内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审计师行为和控制变量中的财务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上市公司违规监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对数据中的变量进行1%缩尾处理,得到2012—2021年“公司—年度”的19 240个观测样本,采用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和审计变更三个方面来考察审计师行为。

(1)审计收费(lnfee)。借鉴任萍等[ 13 ]的研究,采用当期实付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进行衡量。

(2)审计质量(quality)。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师发现并报告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和舞弊的联合概率,可通过审计意见反映出来。借鉴管考磊等[ 14 ]、闫焕民等[ 15 ]的研究,选取审计意见的激进程度进行衡量,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opinion=?坠0 + ?坠1quick + ?坠2ar + ?坠3otar + ?坠4Inv + ?坠5roa + ?坠6loss+

?坠7lev+?坠8lnsize+?坠9lnage+?坠10Ind+?坠11Year+?着 (1)

quality=opinion_pre-opinion (2)

上述模型中,opinion为当年审计意见的虚拟变量(非标意见为1,否则为0),quick为速动比率,ar为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otar为其他应收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lnv为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roa为总资产收益率,loss代表是否亏损(亏损为1,否则为0),lev为资产负债率,lnsize和lnage分别代表资产总额和企业年龄的自然对数,Ind、Year为行业、年份虚拟变量。通过模型(1)进行logit回归,获得拟合值以预测会计师给出非标意见的概率,然后减去真实的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意见激进程度quality,计算得出的quality值若为正,表明审计意见较激进,审计质量较低。

(3)审计变更(change)。以是否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衡量,如发生变更设为1,否则为0。

2.解释变量

监管机构行政处罚(punish)。参照徐莉萍等[ 2 ]等的研究,以是否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设置虚拟变量来表征,若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当年年份取1,否则取0。

3.调节变量

(1)内部控制(icq)。选用迪博数据库中内部控制指数的自然对数衡量,若内部控制质量高于行业年度中位数时icq取值为1,否则为0。

(2)外部监督(ana)。参照孟甜甜等[ 16 ]的研究,选用分析师关注作为代理变量。选择当年内关注该企业的分析师数量加1取对数进行衡量,若分析师关注高于行业年度中位数时ana取值为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

具体的控制变量定义及衡量方式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验证假设1—3,参考已有研究[ 17 ],构建如下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被解释变量审计收费(lnfee)的均值为13.75,最大值为16.06,最小值为12.54,说明不同企业之间支付的审计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质量(quality)的最大值为0.329,最小值为-0.966,说明不同企业间的审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审计变更(change)的均值为0.114,说明约有11.4%的样本公司发生审计变更。是否因违规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punish)的均值为0.075,说明发生违规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为7.5%。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是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其中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和审计变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6、-0.108、0.05,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相比于未被违规处罚的样本公司,因违规被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样本公司会被审计师采取积极的风险应对行为,表现为提高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或发生审计变更,初步验证了H1。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并不大,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1.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师行为

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师行为的关系,基于模型进行回归,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在不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的回归系数为0.04,在5%水平显著;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质量和审计变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7、0.59,都在1%水平显著。加入控制变量后,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及审计变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46、-0.07及0.548,依旧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诉讼风险加大,审计师会相应地增加审计投入,随之审计成本也会增加,审计师会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表现为提高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更容易发生审计变更。以上结果支持了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

2.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为了探究内部控制是否在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影响审计师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在模型(3)的基础上添加内部控制的交互项,回归结果如表5所列示。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和内部控制的交互项(punish×icq)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7(t值为-3.625)、0.083(t值为7.157),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punish×icq与审计变更的回归系数为-0.430(t值为-2.043),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情况下,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以及审计变更之间的关系有抑制作用。因此,验证了H2a、H2b、H2c。

3.外部监督的调节作用

为了探究外部监督是否在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影响审计师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在模型(3)的基础上添加分析师关注的交互项,回归结果如表5所列示。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和分析师关注的交互项(punish×ana)与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9(t值为-4.054)、0.020(t值为2.945),且均在1%水平显著;punish×ana与审计变更的回归系数为0.141(t值为-1.850),且在10%水平显著。说明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情况下,分析师关注对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以及审计变更之间的关系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验证了H3a、H3b、H3c。

(四)进一步分析

1.机制检验

前文分析结果表明,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会对审计师行为产生影响,那么产生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监管机构行政处罚是否会通过增加经营风险来对审计师行为产生影响呢?本文参考王竹泉等[ 18 ]的研究,采用企业盈利的波动程度作为经营风险的代理变量,表6报告了机制检验的回归结果。列(1)中监管机构行政处罚(punish)与经营风险(risk)在1%的水平显著正相关,列(2)中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经营风险与审计收费的系数分别为0.117、1.345,列(3)中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经营风险与审计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062、-0.347,列(4)中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经营风险与审计变更的系数分别为0.496、2.311,上述结果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会导致其经营风险升高,审计师由此会采取应对行为,表现为提高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及发生审计变更,以降低或规避执业风险。

2.处罚原因严重性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

参考牟卫卫等[ 19 ]的研究,根据监管机构公告中所披露的处罚原因类型,以严重程度为分类标准分别赋值1—6。例如虚构利润、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占用公司资产、违规买卖股票、欺诈上市、出资违规、违规担保、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设值为6,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披露不实(其他)设值为5,重大遗漏设值为4,一般会计处理不当设值为3,推迟披露设值为2,其他设值为1。当处罚原因类型涉及多个时,按照最严重的类型进行赋值。

表6列(5)—(7)报告了处罚原因严重性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处罚原因严重性(level)与审计收费(lnfee)、审计变更(change)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审计质量(quality)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上市公司受处罚原因的严重性会被审计师关注到,由此会采取更强的应对行为以体现相应增加的成本与风险。

(五)稳健性检验

1.替换被解释变量

为稳健研究结论,参照文雯等的研究,构建了审计收费的新变量。具体为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除以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计算得到新的审计收费代理变量,并采用审计意见作为新的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表7)均与主检验回归结果无本质区别。

2.更改样本回归区间

考虑到经济发展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实验年份进行了调整,截取2012—2019年的样本进行回归,如表7所示,回归结果与前述检验相一致。

3.PSM检验

为减少自选择偏差的内生性问题,参考陈运森等的研究采取倾向匹配方法。主要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高管持股比例等方面选取对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造成影响的有关变量为匹配变量计算倾向性得分,采用PSM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有放回匹配重新构建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表7显示研究结论依旧稳健。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师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后,其审计师会采取提高审计收费、改善审计质量的应对策略或更易发生审计变更。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监管机构行政处罚与审计师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表明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师行为更易受到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是审计师行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针对因虚增利润、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舞弊行为而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审计师会采取更加积极的行为加以应对。上述结论通过替换变量法、更改样本回归区间以及PSM方法检验后,依然成立。

(二)启示

(1)政府应继续保持对上市公司严监管的常态化。注册制下,公司的上市权、价值定价权由监管机构转向市场和投资者,这并不意味着行政监管的退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监管机构强化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恶意行为,增强监管处罚力度,及时对外公布处罚情况,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监管的震慑力。(2)审计师应切实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职责。在执业中保持职业谨慎、勤勉尽责,重视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分析,对被审计单位受到监管机构行政处罚情况保持高度警惕。要特别关注因虚增利润、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舞弊行为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审计团队应加强与事务所反舞弊专家的合作,充分运用前沿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针对性实施实质性程序,降低审计失败风险。(3)企业应高度重视合规体系建设,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增加了被处罚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鉴于良好的内外部监督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上市公司应加强自身合规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手段,重视分析师的外部监督效用,依据分析师的报告开展自纠自查,及时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使公司的内部控制从健全走向实质有效,通过夯实合规文化,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CHENC M,FIRTH M,GAO D,et al.Is China's securities regulatory agency a toothless tiger? Evidence from enforcement ac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5,24(6):451-488.

[2] 徐莉萍,夏雪,滕飞,等.上市公司违规、关系文化与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前后的跨期考察[J].中国会计评论,2020(2):311-340.

[3] 吴珊,邹梦琪.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是否具有价值保护效应:基于企业违规处罚冲击的研究场景[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9):76-93.

[4] 朱沛华.负面声誉与企业融资:来自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20(4):50-65.

[5] 何雁,孟庆玺,常语萱.公司违规是否影响地区声誉:基于地区内上市公司市场反应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3,45(11):79-96

[6] 黄灿,王妙媛.信息披露违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22,355(2):56-66.

[7] HRIBAR P,KRAVET T,WILSON R.A new measure of accounting qualit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4,19(1):506-538.

[8] 韩炜,刘道钦,郑国洪.公司违规与审计收费:违规公告异质性和作用机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9(3):20-30.

[9] 姜涛,尚鼎.公司诉讼风险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异常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7(3):13-22.

[10]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1):44-47.

[11] DEFOND M L,LIM C,ZANG Y.Client conservatism and auditor-client contracting[J].Accounting Review,2016,91(1):69-98.

[12] KRISHNAN G V,SUN L,WANG Q,et al.Client risk management:a pecking order analysis of auditor response to upward earnings management risk[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3,32(2):147-169.

[13] 任萍,宁晨昊,罗宁.ESG表现、媒体关注与审计收费[J].会计之友,2023(11):127-134.

[14] 管考磊,汤晟.审计师能提前感知债务违约风险吗:基于债务诉讼的经验证据[J].会计论坛,2020,19(2):35-47.

[15] 闫焕民,赵豪东,蒋航宇.分所设立模式影响审计质量吗?[J].审计研究,2023(6):97-109.

[16] 孟甜甜,周雪梅,彭启发.超额商誉会增加审计费用吗:基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J].会计之友,2023(22):28-36.

[17] 翟胜宝,许浩然,刘耀淞,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J].管理世界,2017(10):51-65.

[18] 王竹泉,王贞洁,李静.经营风险与营运资金融资决策[J].会计研究,2017(5):60-67.

[19] 牟卫卫,刘克富.金融科技发展能抑制公司违规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9):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