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9-30 00:00:00王倩
天津教育·下 2024年8期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核心素养。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有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的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分析了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效。

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对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对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内涵的深度了解,并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合理运用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关联,促进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效。

一、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的内容

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当下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文即生活。“作文即生活”是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作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将作文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真听、真看、真感受,并将对生活的认知、所思所想、真实感受写出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作自己要作的题目,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能将写作作为一种享受。基于“作文即生活”思想,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核心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的情感写出来,强调作文内容的真实和情感表达的真诚,一篇好的作文也就水到渠成。

第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其另一核心内容,写作不能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与阅读进行紧密结合,如果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输出的过程,那么阅读就是学生语言综合输入的过程,没有大量的输入积累,很难形成好的写作作品。阅读对于学生写作的帮助非常大,首先,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丰富的写作技巧,强化学生的写作基础。其次,通过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阅读中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看待问题的角度也逐渐多元,扩宽了自身的知识面,在写作时就能写出更具深度的好文章。最后,阅读在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上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联想起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事、物,并对事物形成全新认知,产生真实的情感,在写作时就能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第三,以生为本的作文批改观。作文批改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以教师为主,教师为学生的作文写批语,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大部分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所设想的都是“学生必是能够理解”,实则不然。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强调教师批改作文要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作文立意,尊重学生的想法,按照学生的写作思路对逻辑不通、语法不正确的部分进行批改。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二、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是为了推进作文教学改革,解决现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注重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效。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作文写作积极性不高。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重视,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对于写作缺乏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效果。

第二,素材积累不足。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指导,没有让学生养成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导致学生存在素材积累不足的问题,在写作中时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或者学生自身缺乏写作素材,一味地模仿例文,生搬硬套,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第三,与阅读教学脱节。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强调作文与阅读之间密不可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然而,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并未做好读写结合,存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的现象,这样很难发挥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写作与阅读的深度结合。

第四,作文评改模式陈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评改模式相对陈旧,以教师为主体,主要由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并给予相应的评语,并未从细节处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作文评改模式对学生写作指导意义不大,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缺乏参与性,也会影响作文评改实效。

三、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师作文教学观念

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要让学生作想作的题目,写想写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作文命题上都是围绕考试大纲来命题,在作文指导上也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为目的,未能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命题、抒发情感。因此,在基于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的作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往的教师命题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命题,将以往的应试写作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写作,进而提升初中作文教学实效。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教学主题为“发挥联想和想象”,在教材的写作实践中给出了三个写作方向,教师可以基于这一写作主题,打破教材的局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展开联想,根据自己想写的内容自主命题。通过这一作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在作文学习中从以往的顺向思维逐渐转变为逆向思维,以往的作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命题,学生按照题目思考要写的内容,而现在学生可以先思考自己要写什么、能写什么,再根据所写内容来命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写作范围更宽泛,真正实现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命题能力。

此外,教师要从以往的应试写作转变为情感写作,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注重情感的表达,使学生不仅能够条理清晰地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能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一种积极的态度。比如,在“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一主题的作文教学中,当学生思考完想写的内容,并完成作文命题后,教师要引导其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即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要贴近生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既有自己的想象,又富有生活气息,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融入想象中,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真诚、生动。

(二)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缺乏素材积累会让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表达匮乏,难以提升作文的整体质量。根据生活化写作教学中强调的“作文即生活”思想,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感悟的好习惯,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真挚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好的文章都是源自生活。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过程中,本单元涉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等多篇优秀课文,其中《藤野先生》写的就是鲁迅自身在生活中的真实经历,而《回忆我的母亲》则是朱德先生讲述自己母亲平凡而辛劳的一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母亲真挚的情感。在进行这些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感悟,从而认识到优秀文章的素材都是源自生活,只有写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才能让文章情感更加真挚,内容更加感人,以此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

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大量阅读中来积累写作素材,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仅依靠生活来积累写作素材远远不够,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除了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如为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在班级中成立图书角、放置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等,让学生在空闲时间自主阅读,并定期进行素材积累分享,将自己近期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好的写作方法分享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经验交流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

(三)强化阅读对写作的指导

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强调阅读和写作不可分割,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实施读写结合,加强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和训练,从而有效提升作文教学的实效。教师在教学前要透彻分析阅读材料,不仅要完成阅读理解教学任务,还要挖掘阅读材料中对学生写作指导的意义,并找好读写结合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例如,在《背影》这篇课文教学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写作需求,以课文为素材指导学生有关人物描写方面的技巧,如课文的第六段写的是父亲买橘子的事,这一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将父亲每一个动作细节刻画得十分生动,仿佛“父亲”这一形象就在眼前。教师针对这一段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在课文教学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随堂练笔任务,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运用所掌握的人物细节描写技巧,描写自己熟悉的人。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并通过随时练笔强化写作技巧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写结合训练写作方式有多种,除了模仿阅读材料进行写作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缩写、扩写、续写等训练,教师要善于利用优秀的阅读材料,在传授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发挥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

(四)注重作文评改模式创新

作文评改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作文评改能够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当前的写作能力,对作文教学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模式不符合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思想,难以充分发挥作文评改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评改模式的创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活动。例如,在完成一次作文写作后,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的自主评改,也就是让学生之间相互阅读对方的作文,并按照作文评改要求,对其中存在的错别字、病句等进行纠正。在学生阅读作文时,可以采取出声阅读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的相互评改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反思,使其自觉完成作文的初次修改。其次,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评讲,要以学生的写作思路为核心,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其适当点评,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还要针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化写作教学思想,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强调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传统的教师命题转变为学生命题,指导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此外,教师要借助读写结合来强化对学生写作的训练,实施学生参与的作文评改活动,提高作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