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意义与现状,提出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游戏体验、主题训练、生活实践等数学教学方法,力求拓展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深入思考、持续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效拓展小学数学教学深度。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的一系列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主要对应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二是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主要包括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三是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主要包括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教师应以这些核心素养为指引,实施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持续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数学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培育核心素养,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进行观察、推理、计算、实验,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能够有效地联系各项核心素养,形成完整的方案和独特的思路。
(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需要将其广泛运用到每节课堂的学习中,才能熟练掌握。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能够形成课前预习、积极思考、交流合作、善于总结、善于灵活运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强与教师的配合意识,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三)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不断拓展
每一项核心素养的培育都需要借助具体的知识情境和问题情境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能够具体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组织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活动,并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持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现状
(一)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衔接意识不足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借助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从目前来看,很多教师缺乏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根据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的意识,经常只注重思考重难点知识,不能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衔接意识不足。
(二)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融合意识不足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在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但是融合方式较为单一。一方面,很多教师只会通过个别教学环节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运用核心素养中的方法展开思考,导致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活动较少。另一方面,很多教师经常会将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割裂看待,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组织其他活动,让学生大体学习和运用核心素养内容,导致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核心素养与学生生活联系意识不足
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与表达现实世界的一系列方法,需要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平台,持续关注各种现象、思考各种问题,才能实现深入培育和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局限在课堂上,缺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实践的意识,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发挥核心素养的实用性。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融入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
每节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每一项内容都能对应相应的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实施教学任务,而是要对教学内容展开具体分析,根据相关知识的特点确立相应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从而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当采用的方法、应当运用的资源,以此加大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帮助学生树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促进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生根落地。教学设计的优化能够持续增强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拓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丰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比如,量感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根据真实的情景进行度量,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根据数据计算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确定扇形统计图中每一部分扇形的角度大小,使用量角器测量,制作扇形统计图”;数感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观察扇形统计图,分析部分占据整体的百分比,分析占比最多和占比最少的事物”;推理能力这一项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根据事实得出一定的结论,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观察关于消费、用水量的扇形统计图,评价一些群体消费习惯和用水习惯的养成状况”。从这些方面入手,教师能够将核心素养有效融入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融入核心素养,实施情境创设活动
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认识数学事物和数学现象的角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情境创设活动,引入与核心素养有关的图片、视频、故事以及其他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与思考,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核心素养解读数学知识,培养积极的想象联想意识,获得丰富的学习趣味,感受数学现象的奇妙,在潜移默化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共同运用课内情景资源与课外情景资源,并引导学生自主创设情境,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抽象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根据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得出数学研究的结论。以这一项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水波、摩天轮等图片,并做出以下思考:“水波和摩天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学生能够发现水波和波轮都是圆形的。接着,结合对圆的基本认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水波最中心的水滴可以看作圆心,摩天轮所有支架的交叉点也可以看作圆心,每个支架可以看作圆的半径。根据这种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联想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对圆展开教学。有的学生想到车轮这种事物,表达出:“车轮是圆形的,车轮的辐条可以看作圆的半径,辐条的交叉点可以看作圆心”;有的学生想到铁环这种运动道具,表达出:“铁环是圆形的,铁环最中心到铁环边上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在这种情境创设活动中,学生能够发挥想象联想意识,直观解读数学知识,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融入核心素养,实施自主探究活动
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各种数学知识,才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实现核心素养的自发式培育。这种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充分转变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种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充足的主动思考时间,学会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圆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立体几何图形,数据意识这一项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数据整理与表达信息,描述事物的特点。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一项核心素养思考以下问题:“圆柱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有怎样的特点?”接着,学生选择水杯、盒子这些圆柱形状的物体展开观察,得出以下结论:“圆柱由3个面围成,有2个面积相等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空间观念这一项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根据相应的特征想象出实际的物体。运用这一项核心素养,学生还可以在脑海中构想一个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为5厘米或其他数据的圆柱体,然后寻找硬纸板等材料,裁剪成圆柱体图形,并观察圆柱体的展开图,发现圆柱体的侧面为长方形。由此可见,各种数学学习活动都能归类到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坚持中持续培育其相应的核心素养。
(四)融入核心素养,实施游戏体验活动
游戏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制定游戏规则、制作游戏道具、完成游戏任务,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编相应的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独特的认识,形成深刻的感悟,进一步拓展核心素养培育途径。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自主创编游戏,增强游戏类型的丰富性。
例如,《比》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计算各种数据之间的比值大小。核心思想中的运算能力主要包括掌握运算法则、通过运算解决问题。这一项核心素养与本课内容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可以以此为视角组织游戏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与“一起画一画”主题活动,要求如下:在方格中同时画出两个图形,两个图形的面积之比为3∶2。当一名学生画出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小鸡图案时,另一名学生可以画出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小鸟图案;当一名学生画出面积为18平方厘米的小船图案时,另一名学生可以画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花朵图案。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参与类似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拓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形式。比如,有的学生求出自己的影子与小草长度的比值,有的学生求出竹竿与桌子高度的比值。在这些游戏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够以更加新颖生动的方式运用核心素养,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融入核心素养,实施主题训练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组织相应主题的课堂训练活动,让学生运用特定的核心素养解决某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有效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减负增效的作用。在这种作业训练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做好作业设计工作,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高核心素养运用频率。
例如,在《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核心素养实施主题训练活动。本课主要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模型意识这一项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特定类型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总结解答经验。以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圆柱体A礼盒的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8厘米。圆柱体B礼盒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7厘米。包装哪种礼盒使用的纸张面积更大?通过解读题干,学生能够认识到该问题的实质是比较两个纸盒表面积的大小,因此可以设定以下解答步骤:第一,提取出每个圆柱体礼盒的相应数据;第二,根据公式计算每个圆柱体礼盒的表面积;第三,比较两个圆柱体礼盒表面积的大小。根据这些步骤,学生可以展开具体计算,形成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解答思路。
创新意识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探索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形式新颖的数学问题,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教师可以将作业任务设定为计算水桶表面积的大小。在初步的观察中,学生会认为水桶是一个圆柱体,但是通过相互交流,一些学生表达了以下认识:“水桶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因为它没有上底面。”由此,学生能够将计算方案确定为:水桶的表面积=水桶的下底面面积+侧面积,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博士帽、笔筒这些与圆柱体形状相关的事物的表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调整自身的教学思路,积极优化教学设计,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互动、课内外融合学习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自主探究、游戏体验、主题训练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核心素养提高学习能力,推动数学课堂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