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课这么上 让孩子爱美懂美

2024-09-29 00:00阚艳艳 郑娟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9期

幼儿美育又称“幼儿审美教育”,通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自然的多变风貌,加上美术、文学、音乐等美的熏陶,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我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炼出“同心圆”园所文化,以“用心教养 幸福生长”为办园宗旨,以“汇聚爱的童趣乐园”为办园目标。基于卢梭等人的“自然教育”理念,立足儿童视角,努力营造适宜的“自然美育”环境。

我园以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为主要内容,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欣赏每位幼儿的表现与创作,积极探索遵天性、亲自然、善表达、乐创造的个性课程——趣美课程,不断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发展。

打造美育环境,浸润童心飞扬

在“五育并举”时代背景下,幼儿园以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自然美育环境。在“同心圆”文化的引领下,以“安全”“开放”“灵动”为关键词,从园所形象设计、户外环境、室内环境、区域环境四个维度,进行环境设计改造。

幼儿园通过视觉导视系统设计,将大自然中的太阳、树叶、小鸟等元素融入园所标识、班级牌、指示牌之中。与此同时,我园坚持“一花一木回归自然,一角一隅充满童趣”的理念,力争在有限的空间带给幼儿无限的乐趣,合理运用亲自然环保材料,设计了创意美工室、艺术创作廊、自主美工区等区域,把想象留给孩子。

幼儿园还将课程与环境相结合,创设基于趣美课程的“自然美育环境”,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艺术学习节奏进行自主尝试,逐渐熟悉工具材料的特性,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艺术表现与创作经验。如趣美课程中“多变的四季”主题环创,孩子们根据季节特征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美,用不同材料通过压、搓、粘等方式制作出精美作品,体现了“美有一百种表达”。

构建趣美课程,引领特色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方式,通过集体活动、小组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游戏畅玩、亲子实践、主题展示、家园联动等途径,既为幼儿对外界的探索、认知和表达提供了适宜的支持,也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了具体支撑。例如美工室小组化学习活动、趣美课程主题下的班级美工区游戏活动、户外廊间表演区与创作区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将艺术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为艺术素养、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进行各层级课程审议,将具有教育价值的所有情况都列入评价内容,将评价落实于各类具体活动,重点关注幼儿、教师、课程发展。幼儿评价方面主要以单次的教学、区域、小组等活动过程为一个评价单位,分为语言评价、作品评价、项目评价;教师评价方面主要以课程故事为载体,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情感态度、学习品质、社会交往以及审美能力发展需求,分为教育认知评价、教育行为评价、自我反思评价。

立足趣美课程,丰富教研形式

情境式教研。将教研活动放在真实的游戏现场,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趣美课程主题下的游戏畅玩,与艺术游戏材料进行“深度互动”,亲自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有属性,以及趣美课程预设及生成活动开展中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否适宜。如趣美课程《有趣的鸟窝》中预设了“帮助小鸟找家”的艺术创作,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怎么样才能帮助小鸟找家?”孩子们与老师商量了哪些手工材料比较适合用来制作鸟窝,随即投放并及时补充相应的材料和工具,在游戏体验中有效提升教师对美术材料适应性的把握等。

案例式教研。老师们结合美工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疑惑,共同分析,在思维碰撞中及时进行调整。如趣美课程中的区域游戏之间是可以相互串联的,游戏材料应当是可以互通的,美工区材料多、种类复杂、操作性强,在使用时还会出现乱拿乱放的问题。老师们根据趣美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投放主题性材料,孩子们熟悉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后,用自己看得懂的标志进行标识,对游戏材料分类摆放,使材料便于使用。

沙龙式教研。基于幼儿与材料互动中的问题以及美工区游戏活动开展的困惑,老师们以师幼有效互动、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视频分析的形式,分享了美工区投放的材料和游戏活动。如趣美课程生成活动中,孩子们从枯萎的大树联想到圆木片,想要将圆木片制作成可爱的“娃娃”。孩子们和老师便进行了大自然材料在美工区使用的探索,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关注体验操作,融合活动内涵

融于日常,美育熏陶。幼儿园专设美工室小组化学习活动,引导孩子们巧用自然中、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灵巧的小手,把自然材料变成一幅幅精美、有创意的作品。不一样的美术小组化学习活动,让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各班级中也有自己的“创意空间站”,让幼儿充分感知不同的美术工具与材料,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主题活动,创意有趣。在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百米长卷画童声,同心共筑中国梦”亲子绘画活动,制作五星红旗、灯笼、手工“雄鸡”等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剪窗花、写福字、制作鞭炮、制作新年贺卡等手工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成就感和分享新年的快乐。通过开展制作灯笼、手工黏土制作月饼、巧手做青团等活动,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结合“世界粮食日”“节水护水周”“交通安全日”等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幼儿的艺术创作中。

幼儿园重视自然环境中美育活动的开展,在描绘“春日之美”户外活动中,“有趣的植物喷绘”“树叶发型师”等环节,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手中的画笔,利用随手可得的自然原始材料,自由表现不一样的“自然美”。

更新教育理念,全力融合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园里的自然美育也应当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比如五大领域中的健康领域。全面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体育需要与美育相融合,要积极引导幼儿拥有健康的爱美之心,这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要使幼儿充分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等,可以利用绘本、图书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也渗透着美与艺术。同时,幼儿园阶段的语言教学要更加注重幼儿语言美感的培养。社会和科学领域中,“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等目标的达成,也需要教师通过点滴的自然教育,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热爱亲人、家乡以及我们的祖国,努力让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亲情之美架起与幼儿的桥梁。在幼儿教育中,抓住了“美”,就助力了幼儿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幼儿像生长中的一颗颗幼苗,需要用爱滋养,赋予他们幸福的力量,才能助力他们长成健康、挺拔的大树。幼儿园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让自然与美育对话共生,让祖国的花朵绚丽开放!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五育”并举下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JK2206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