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

2024-09-29 00:00王青张琳
天津教育·中 2024年8期

新时期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一大任务。因此,以核心素养为要素形成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点把握教学、学习以及评价三个环节,以确定大单元主题,以知识输入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以教学评价促进成果转化以及交流分享。本文在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下,以大单元教学为背景,在概念明晰、意义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希望为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推进教学评价一致性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启蒙与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学科作用;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多具有丰富的故事性、趣味的情节、形象饱满的人物,恰与小学生阅读兴趣相符合。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本阶段做好兴趣培养工作,明确自身与学生的定位,才能针对性地落实素养培育要求,完成本阶段学科育人任务。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基于原有单元编制,根据教学需求重新编制教学单元,探究大单元主题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方法。

一、大单元与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一)大单元概述

大单元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育概念,坚持核心素养的教育中心地位,要求教师从教材或其他渠道选择能够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开展、学习评价等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共同服务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重组教材内容,明确教学主题,由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以及评价要素构成教学设计模型,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教学评一致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是实施并评价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中心搭建的教学模型,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完成度以及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教”即教师的教学,“学”即学生的学习,“评”即课程评价,三者所对应的目标保持一致,从而让教学目标全面落实于教学环节,并实现各环节工作的衔接。

教师明确学生学习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并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调整教学方向,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以评价促进学生成果表现,明确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均保持目标与方向的一致性。

二、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的意义

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构成教学评一致性的一大要素。小学语文在大单元背景下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驱动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好地落实大单元教学目标。

(一)以新要求驱动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工作环环相扣,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将要求提高至新课标层面。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环节符合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关注教学环节,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落实目标确定、活动组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各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优化教学方案,是教师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重要前提。换言之,以大单元为背景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二)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小学生认识世界和学习知识的兴趣导向性较强,在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的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化设计改善课堂结构,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在政策引导下,教师采取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以整体教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中心,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以统一的教学目标推进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锻炼语言能力,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以《繁星》《白桦》《绿》《在天晴了的时候》等诗歌的节奏韵律感,让学生以听觉输入的方式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在诗歌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句式特点,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并进行诗歌创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层递式地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要全面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材分析入手,明确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为后续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以及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从而在语文课堂中全面落实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中心的新课标教学要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分析教材单元,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载体,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进行教案设计,基本以教材内容为主体,将教材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教材分析是教师教学准备的重要工作,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分析教材不再局限于单篇文章,而是以单元为单元,根据教学需求,从教材中选择存在关联性的文章,重新编制教学单元,确保所选择的文章均契合单元教学主题,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笔者分析部编版教材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内文章的选择多围绕单元主题,为教师实施大单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分析教材要重点解决“单元教学主题是什么以及教学目标是什么”两大关键问题,从而为后续各环节的工作指明方向。一方面,教师要全面研读单元内容,从文章主要内容、写作方法、主旨以及情感四个方面对各篇文章进行分析,结合单元活动,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设计与实施,让学生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明确自己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应实现的学习目标。教师将确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保证语文课堂中教学评的一致性。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以动物为主题,且围绕动物的某些特点展开,文章多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作者眼里的小动物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眼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思考作者笔下的动物有哪些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尝试仿写句子,将自己喜欢的动物具有的特点描写出来”。以明确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驱动学生在阅读学习环节勾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总结文章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总结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以及作者赋予动物的情感,为进行单元写作做好准备。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从“动物描写方法”“情感表达”两个方面评价单元阅读和写作情况。此外,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也应落实到各单元主题层面,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方向,让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均围绕教学主题以及教学目标来实施,并互相衔接。

(二)分析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兴趣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入手,确保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符合大单元教学主题,还能被学生主动接受,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内容选择环节做好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工作。

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能够以较强的故事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小学生兴趣点的契合度较高。教师将“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并尝试创作童话故事”作为单元教学目标,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增加更多的童话故事,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感受不同童话故事塑造的人物,并学习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设置方法。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单元选编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小红帽》《三兄弟》《灰姑娘》《雪白和玫瑰红》等童话故事,以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阅读,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类型的童话故事,如有的学生喜欢冒险类的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以选择有关骑士战胜恶龙等冒险类的故事,展现骑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教师还可以选择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童话故事,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加深学生对人物和情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学生在扮演类活动中体会人物性格,感受童话故事主题。

(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故事性、素材丰富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构建活跃、互动的语文课堂,在良好的氛围中实施情境化教学。

教师创设任务教学情境,设置层递式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丰富教学情境。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第一层任务:组织“填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摔跤”“颤颤巍巍”“欺侮”“一丝不苟”等重点词汇。第二层任务:让学生阅读各篇文章,掌握文章主旨,总结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第三层务:教师播放小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总结并交流动物的特点,尝试用最精准的语言描述动物。第四层任务:让学生观察小动物并写作。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下,教师布置的任务应具有层次性,以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从低难度向高难度递进,在任务情境中驱动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分析、主动理解,进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完善评价机制,多主体参与评价

教师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要保证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始终坚持目标与方向的一致性。教学评价是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关键要素之一,教师要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评价指标,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构建多主体评价模式。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单元主题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体会作者寄托于具体事物上的情感;进行单元习作,以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根据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设置教学评价指标:是否能够分析具体事物所承载的作者的情感;能否选择合适的事物承载自己的情感;能否在习作中以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对学生大单元阅读学习和习作效果进行整体评价,保证教学目标与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多主体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准确,从而辅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四、结语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要全面关注教学、学习以及评价三个要素,在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以及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多主体评价机制,保持评价指标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从而将核心素养培育任务全面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