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位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根据大班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价指引,关注以幼儿发展能动性、教师行为专业性、游戏本体的科学性三维度的全面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促使教师更新理念,评价内容清晰、评价过程严谨,从而促进幼儿持续发展。
亲自然探究游戏是借助自然元素、场地、环境吸引幼儿自发地与自然进行互动,形成探究立场,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过程。以往此类游戏往往侧重将幼儿发展评价作为依据,本文提出三维式评价,从幼儿、教师、游戏本身三个维度健全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估视角,建立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估标准,形成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估工具。
一、审视:大班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价现状
目前教师致力于推动幼儿亲自然探究游戏,有意识地利用评价手段来推动游戏进程,支持幼儿发展。笔者对24名大班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评价主体33%聚焦教师行为评价,67%聚焦幼儿发展评价,对于游戏本体的评价存在缺失;从评价阶段性进行分析,结果性评价占70%,动态性与过程性评价分别占15%左右,由此可见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
(一)评价对象:只关注幼儿
教师将幼儿的发展作为评价目标,但是实际评价只局限于幼儿评价,评价主体单一,缺乏整体立场。
(二)评价指标:宽泛模糊
教师围绕实践中的问题和亮点等方面进行评价,缺少领域概念,发展指标较为宽泛,没有细化到指向幼儿自然探究游戏的具有个性与适宜性的指标。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就会面临幼儿亲自然探究游戏到底该评价哪些方面的现实问题,未聚焦每项具体表达特质,导致不同类型的游戏评价大同小异。
(三)评价过程:缺少适宜载体
在评价操作上,教师大多只是运用语言进行评价,缺乏聚焦亲自然探究游戏独有评价载体的支持,造成教师进行评价时很难客观地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导致评价缺乏过程性与动态性。
二、澄思:三维式评价的内涵
评价是游戏调整和改进的重要依据,本文的三维式评价从游戏本体的科学性、幼儿发展的能动性、教师行为的专业性三个方面健全亲自然游戏的评估视角,全方位地提高亲自然探究游戏的质量。
三、操作:三维式评价的具体实践
(一)要素性效能评价:指向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游戏本体
教师通过对游戏本体的分析实现其发展功能与内在功能,通过评价发现并把握幼儿游戏的优势与需求,围绕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游戏本体,以要素性效能在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运用作为延续,根据游戏的进程将游戏内容与自然建立联系,抓住动态过程中幼儿可见的深度学习,发现亲自然探究游戏的意义。
1.评价指引。
第一,评价依据。要素性效能评价主要从游戏的自主性、游戏的自然性、游戏的意义性三个维度出发,其中游戏的自主性、意义性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内容,根据“科学领域”的指引设置指标。游戏的自然性参考《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中的“探索自然”板块内容,确立要素性效能评价指标指向后再进行细化,让指标可以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
第二,评价内容。基于大班亲自然探究游戏,聚焦游戏要素,着眼游戏本体的发展,教师根据游戏内容的自然性(动植物认知;现象的发现、探索;利用自然的表征)、游戏进程的自主性(自然现象、适宜材料规划游戏、发起游戏大胆实施)、游戏结果的意义性(选择游戏、邀请玩伴、激发游戏深度学习、理解保护自然的意义、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等发展性游戏要素维度指引层级构式。
2.评价工具:要素自评表。
要素自评表,即对游戏本体要素进行评价的载体,包括三个内容:分基础项目(内含班级、日期、教师姓名、内容),以勾选式为主的自评项目指标(内含自然性的不符合、符合、超预期;自主性的不符合、符合、超预期;意义性的不符合、符合、超预期),以及内容填写区的叙事记录和分析部分的个人反思,反面附评价指标。
3.评价策略。
第一,循标回溯阶段策略:一方面,基于指标要素,回溯亲自然探究游戏场景。指标要素包括自主性、自然性、意义性所指向的具体子指标。基于此进行回溯分析,能够为教师解读、理解幼儿提供支架,还原亲自然探究游戏场景。另一方面,基于多元视角,回溯亲自然探究游戏全景。亲自然探究游戏是多元的,信息量很大,通过各教师观察的不同视角来回顾亲自然探究游戏的整个过程,从全景视角跳出游戏再来看整个游戏行为轨迹,回顾幼儿游戏中的一言一行。
第二,循标分析阶段策略:一方面,运用指标框架,分析亲自然探究游戏经验。要素性效能评估指标中的一级指标有3条,二级指标有9条,教师按照指标框架逐一对照,分析幼儿亲自然探究游戏经验,可以更系统、更科学地审视游戏内容、游戏目标和游戏价值。另一方面,运用可视导图,梳理亲自然探究游戏经验。随着幼儿对自然认知的深入,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可视化导图进行整体记录,在分享时作为依据进行阐述,能够清晰地了解幼儿的行为样态,这有利于自然探究游戏的深度挖掘与特性体现,也有利于清晰表征幼儿探究游戏经验的生长情况。
第三,循标调整阶段策略:一方面,追踪——延展亲自然探究游戏的可能。亲自然探究活动忠于探究问题,幼儿在探究中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并尝试沿着主题线索进行探究。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不是答案,而是更多的问题,而恰恰在这时教师可以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经验发展线进一步调整,追随游戏的延续性。如:在探究游戏中,幼儿发现树枝的软硬特性,即硬的树枝可以插入泥土,而软的树枝就不能插入泥土,从而在尝试中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取材。另一方面,转化——重塑亲自然探究游戏主题。以主题为导向的探究活动忠于课程,建立主题网络图,相对完整地呈现主题框架和内容,关注幼儿的经验线索,根据问题主干进行主题的提炼。
(二)发展性个体评价:指向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幼儿发展
通过运用发展性个体评价,教师看见了幼儿在亲自然探究游戏中持续性的学习轨迹,看见了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看见了幼儿探究和体验的内容,看见了幼儿能力的递进性提升,从而更有方向、有意识地为每位幼儿提供支持。
1.评价指引。
第一,评价依据:发展性个体评价指向幼儿的发展,主要由五大领域和学习品质六个维度构成。其中,指向五大领域的指标主要参考《核心经验》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各领域核心经验目标的指引设置指标。幼儿的学习品质参考《学习品质》中的“关键发展指标”内容,其中《幼儿发展评价指南》《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大班年龄段的实践中有一个更详细的补充。
第二,评价内容:亲自然探究游戏中发展性个体评价聚焦幼儿发展,根据幼儿发展阶段从五大领域(语言发展:充分表达发现与困难,亲自然主题的对话,与他人交流建构亲自然认知;科学发展:观察预测验证对自然认识,反复体验建构深层次联系,自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发展:与他人交流、分享帮助合作亲自然社会行为发展、建立胜任感形成思考大概念;艺术发展:支持科学语言的发展、利用多方式表征利用理解行为建构意义;运动发展:自然的操控能力、安全与自我保护、大小肌肉发展)及学习品质(内含主动性与计划性、使用材料解决问题、反思)等方面综合表述大班亲自然探究游戏中幼儿发展评价维度,以此指引层级构式。
2.评价工具:自然趣事。
自然趣事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评价工具,横向分布依次为一级指标(五大领域及学习品质)、二级指标(具体领域指向内容)、叙事记录(通过观察进行书面和照片的记录呈现)、评分区(对应0-7分),以及总括多个领域评价指标,让教师分析解读,使观察保持客观和清晰。
3.评价策略。
第一,循标捕捉阶段策略:一方面,选择重点指标,发现亲自然探究关键行为。亲自然探究游戏有着多样性的特点,每个游戏所体现的关键行为不同,为体现游戏特征和幼儿特殊成长经历,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在游戏中的重点指标来深查幼儿的关键行为,更有目的地去捕捉幼儿的发展,让观察变得更加便捷,评价聚焦指引。如:自然趣事记录中。教师选择“学习品质”中的主动性、计划性、解决问题三个指标,让幼儿利用树枝的粗、软、细等特点尝试建构。另一方面,选择记录工具,叙述亲自然探究关键行为。利用记录工具的选择完善数据,如利用录音捕捉幼儿的对话、利用照片捕捉幼儿在亲自然探索的某一个瞬间或一连串瞬间、利用视频拍摄的方式还原幼儿的行为表现等。
第二,循标分析阶段策略:一方面,对照趣事记,分析关键探究行为。对照自然趣事指标按照幼儿发展序列进行选择,展示幼儿亲自然探究游戏的水平技能和认知的渐进;另一方面,巧用关键词,扼要表述分析结果。利用关键词简明扼要地记录幼儿在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可以体现幼儿经验的媒介所呈现的行动路径,甚至指出游戏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即时探讨,重点分明。
第三,循标支持阶段策略:一方面,基于评价结果,助力探究问题解决。教师可以基于评价结果将未知的核心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进行记录,也可以将解决表单问题作为目标不断深入,将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探究主题,为幼儿获得关键经验提供机会。在这一阶段,教师提出驱动问题,引发幼儿探索,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基于评价结果,拓展探究游戏进程。教师基于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幼儿不同时段的不同行为表现,实现数据收集、分析、解读、实践等功能,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三)分享性团队评价:指向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教师行为
分享性团队评估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行为,让教师的理念更加落地,实现教师循标评价的有效性,从而让幼儿的实践得到支持,组建更大的游戏共同体,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接纳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方式。
1.评价指引。
第一,评价依据。分享性团队评价指向教师行为,主要由教师观念、认知、能力、态度等维度构成。其中,指向观念主要参考《室外课堂》中的内容设置指标,其他参考《探索自然主义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中的内容,以及《评估指南》在实践中有一个更详细的补充。
第二,评价内容。在开展自然探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如何运用自然,熟知幼儿的发展特点,协助幼儿共同创造有意义的探究,并且用自身的观念(懂儿童、建立联系、游戏为本)、认知(了解亲自然游戏的特点、给幼儿机会、利用资源、自然循环的认知)、能力(解读幼儿的能力、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回应与支持幼儿需求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和完善游戏的能力)与态度(让自然成为教育的元素、积极鼓励幼儿、全心投入、积极支持)等去引导和支持幼儿学习。
2.评价工具:象限分析图。
本工具的主要架构纵向分布,依次是基础项目(记录者、内容、时间)、评价指标(同评价内容各维度指标)、教师行为分析解读(象限式呈现,左上教师的行为描述,右上教师自我反思,右下群评教师行为,左下行为改进建议),象限分析图可以通过简单的分类,直观地看到教师行为轨迹以及建议,有效地做到问题点分析和多角度分析,在自评与他评的融合中寻找共鸣,并最终给出教师行为改进意见。
3.评价策略。
第一,群体回溯阶段策略:一方面,阐述解疑式回溯,在澄清中复盘教师行为。解疑式回溯可以根据评估内容进行溯源性举证,可以是录音,也可以是视频,如幼儿当时的表达等,将具体评估内容进行复盘,集众人智慧,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幼儿、分析教师行为。另一方面,阐述补充式回溯,在扩展中复盘教师行为。教师多视角看待幼儿在亲自然探究游戏中的不同表现,让亲历教师先说出自己的解释与判断,再让其他教师补充,从而从旁观者的视角来回溯教师行为,并解读教师行为背后的意义。
第二,群体循标阶段策略:一方面,自我反思在先,同伴评议在后。前期回溯教育情境让教师回头看,在这一阶段,教师先进行自我反思,学会理性分析,然后进行同伴评议,使反思更深入,同时增加教师行为的对比分析,发现差异后再分析背后的原因,从而为后期提供适宜的帮助。另一方面,阳性赋义在先,改进建议在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要想赋予积极的意义,就要阳性赋义地看待教师的行为,分析对幼儿的积极意义,以鼓励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追加弊端或不足,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群体循标积极状态的维持。
第三,群体建议阶段策略:一方面,悦纳同伴建议,改进教师行为。根据评价指标对教师的表现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分类中教师行为高频出现的现象,再以陈述性的语言对典型表现行为进行阐述,不是针对一个表现,而是针对一个发展指标整合的多个典型表现,评价时要有所选择,从而转变教师行为。另一方面,悦纳幼儿建议,适时改进教师行为。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关注幼儿每次游戏的数据并进行全面追踪,评价时对幼儿典型实例进行合并同类大概念处理,结合幼儿的建议进行自我行为的适时调整。
四、三维式评价的思考与展望
三维式评价是一种全面的、立体的评估方式,能够对亲自然探究游戏的各个要素和影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让教师系统地获知发展相应能力的指标以及改进建议。三维式评价方式让教师有载体可用、有清晰的指标指引,从而从评估的功能性、指标的适宜性以及评价的便捷性等方面进一步调试与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