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德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意识,人格的健全也需要价值观念和情感意识的有机结合。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在识字、阅读和写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效渗透德育,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意义
(一)扩充学校德育渠道,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需要文化的熏陶,现行德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德育价值观强调社会政治职能的发展,个人发展被严重忽视。其次,无论是社会道德的建构还是生命个体的发展,学生都应当占据主体位置,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再次,德育标准远超小学生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理解高度以及实际生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导致德育内容与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影响了德育效果。最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范成为德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德育途径的拓展并没有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正确指向。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语文教育可以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健康身心,扩充学校的德育渠道,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积极态度的形成。语文教育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和科学研究规律,肩负起培养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责任。
(二)有助于反哺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教师要不断探究,引导学生合作互助,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是否有效,包括课堂教学计划的有效以及学生发展的有效,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知识基础。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反哺语文课堂,在特定的主题活动和现实场景作用下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帮助学生构建价值理想,推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挖掘课文德育元素,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一方面要挖掘课文中隐含的德育元素,另一方面要预先设计德育内容,进一步充实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德育素材,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描写的白求恩大夫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与疫情下逆行的医护工作者的身影仿佛重合在了一起,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精神都值得后人歌颂。再如,《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代代人为了祖国崛起而不断努力,奋发向上的故事,让学生看到了国人拥有同一个强国梦想。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德育元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此外,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歌颂劳动创造,比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赵州桥》《纸的发明》等,都向读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与智慧,让学生明白了劳动不分贵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需要被尊重。又如,《巨人的花园》让学生明白了劳动成果需要与他人分享,《芦花鞋》让学生感受到了普通劳动者身上具有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通过课文的描写,学生会明白劳动具有神奇的力量,一样可以创造财富价值,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之情,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因此,语文统编教材以及学校自主编排的校本课程是德育渗透的主要资源,教师要立足德育目标,不断开发教育资源,为实现德育目标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二)各个部分进行渗透,有效开展德育
1.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过程是枯燥无趣的,很多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识字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生通过识字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熟练掌握字词含义的同时学会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组词练习是学生识字的主要手段,学生根据组成的词语以及涉及的具体动作和事物来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而加强对生字词的掌握。所以,组词就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教师要抓住识字教学中的机会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教学“打”这个字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分析“打”字的字形和读音,其次思考这个字的含义,结合词义来组词。很多学生在组词时首先想到的是“打人”“打骂”“打架”等词语,教师要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并借此机会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教师问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打架吗?”学生回答:“打架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打架”教师接着问道:“那么再想想‘打’这个字还能组成什么词语呢?”转换思路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到“打球”“打水”这些动作词语。这样借助识字教学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使识字教学本身更加丰富生动,还能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而德育通常始于语文阅读,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悟,让学生明白生活的真谛,促进学生科学观念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推动德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题材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学生除了要熟读或背诵之外,还要深入挖掘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立足教学主题,为学生推荐更多优秀的阅读材料,实现阅读教学的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及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老是缠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感受这个词语蕴含的情感。教师提示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如自己总是缠着爸爸妈妈出去玩、遇到喜欢的礼物总是缠着爸爸妈妈买下来等,深刻体会主人公急迫的心情,以及摇桂花时满满的渴望。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深入文本意境,做到入情入境,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对文本蕴含的情感形成更深刻的体悟。再如,《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讲述了革命期间,朱德同志主动与战士一起挑粮食的故事,教师要带领学生品析课文对环境以及劳动场景的描写,如“穿着草鞋,戴着斗笠,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等,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主动将伟人作为榜样,养成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良好习惯。
3.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写作不仅是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认知事物和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借助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拥抱大自然,将自己的切身感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主动追求心灵上的满足,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写作需要学生有感而发,好的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与实际关联密切。为此,为了践行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案例,一方面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让学生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起到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让学生的作品具有更深厚的立意,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提炼生活中的有效信息,从生活素材中寻找写作素材,将自身情感融入创作过程中去,提高自主创作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夸赞,这也是学生喜欢表现的动力来源。为此,教师要借助作文评改的机会多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比如,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情感时,教师要给予其适当的夸奖:“通过你的作文可以发现,你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孩子,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坚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教师的表扬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坚定信念,在以后的生活中坚持良好的思想品质,将自己更出色的一面展现出来。
(三)现代手段渲染氛围,提高德育效果
小学生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实施教学,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此,教师要用图文或视频呈现语文知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德育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地道战”的影视作品或视频资料,同时简单介绍冀中地道战的背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又如,在教学《葡萄沟》时,如果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只能从表面上了解葡萄沟的情况,无法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感悟,而采用信息技术播放葡萄沟的画面,则可以从视觉上给予学生强烈的冲击,让学生被葡萄沟的情景所震撼,从而主动学习当地老乡热情好客的品质。再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读课文,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德育主题,挖掘德育因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高度。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动画版本的《狐假虎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德育有效渗透
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尽管教师很动情地讲,也达不到很好的德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将文本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提高德育质量。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当地的模范人物事迹,甚至有的学生认识这些模范人物,于是纷纷向同学介绍,同时内心也会感到无比自豪,从而达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此外,诚实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根本,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诚实品格的培养,将诚实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例如,在教学完《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事,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课外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机会进行德育渗透,将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首先,课外活动形式一定要丰富多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开展课文诵读比赛、角色扮演活动等。其次,活动要迎合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做到统筹兼顾,让学生在享受课外活动乐趣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共同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德育的要求和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推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