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评三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在掌握学生学习动向的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学习科学知识。这一教学策略顺应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强化了教师的“教学评一体化”意识,让教师以此为导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学习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还能明确相关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来说,科学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探究相关知识。因此,在核心素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教学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能够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由此明确科学学科教学的深层内涵。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助力他们深入探索这个世界。因此,在核心素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教学,教师要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对于科学学习来说,求知欲能够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产生一定的基础性认知,从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科学核心素养。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学科的知识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科学实验之上,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为探究和发现更多科学知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核心素养的深入发展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小学科学教师要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强化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教师精心设计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原理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实验目的、步骤和可能的结果,并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实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科学学科的独特魅力。最终,这种以真实科学实验为基础、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将有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包括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相关教学活动的深入推动,无法发挥科学教学的优势,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导致学生无法培养想象力和科学创新思维。
(一)缺乏科学实践操作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科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深入实践操作。实际上,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实践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才能对相关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继87cc0de3c500feca86ccb65611b8dc69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会让学生难以构建科学知识框架,不利于学生奠定科学基础,很容易失去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的良好时机,从而阻碍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缺乏科学的学习目标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为学生明确相关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确切认知,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走神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以及自身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学生很容易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失去明确的学习方向,产生一定的迷茫心理,找不到科学学科的重难点,只能盲目地学习,不利于深刻掌握相关知识,继而阻碍了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缺乏科学的反馈评价
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反馈评价的问题。教师在教授完一节课之后,就将布置作业作为了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忽视了教学评价的作用。然而,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及时完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忽视教学评价的作用还容易使教师失去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摸排的机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科学内容无法充分理解,造成“教”与“学”分离的局面。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过程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化,使学生拥有较好的科学学习体验,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升科学学习效率。
(一)提出明确的目标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掌握科学教学的整体节奏,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形成基础性认知,更好地掌握重难点,进一步加深理解。除此之外,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以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为基础设置学习目标,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将课程标准细化到具体的教学步骤中。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大致内容:介绍土壤的成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和研究能力,以此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其次,教师向学生明确三个目标:第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如矿物质、有机物、水分、空气等;第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并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第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保护观念,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教师为学生介绍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即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土壤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和养分的供给。这种清晰明了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大致的科学学科知识框架,从而让学生对“土壤的成分”相关知识形成基础认知,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科学学科素养的目标。
(二)实施趣味性的教学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科的趣味性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核心素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实施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学习体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将兴趣融入学习过程,深刻体会科学学习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认识矿物”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趣味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出示“黄金矿工”游戏,并提出相关问题:“矿工挖的是什么?除了黄金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矿物?”借此引入“矿物”的概念。其次,教师出示三张矿物图片,分别是黄铁矿、黄金矿和石英,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相关资料,观察黄铁矿、黄金矿以及石英,继而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形成直观认知。最后,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矿物样本,从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以及硬度等方面入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矿物的特征。学生A说:“我观察到的矿物呈红色,晶体形状像长方形,具有非常明亮的金属光泽,透明度很低,但是硬度较大。”学生B说:“我观察到矿物颜色呈白色,晶体形状呈六角形,光泽看起来跟玻璃一样,半透明,且硬度较小。”由此,在活跃班级教学氛围的同时,学生深刻掌握了观察并描述矿物的方法,激发了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三)进行多维度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到,科学教学过程应该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才能有效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平台,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教学的作用。因此,在核心素养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在综合评价中达到高效的评价目标,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发霉与防霉”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物品中霉的两种方式,得出两种观察工具的不同之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让学生猜测物品发霉的原因,进行小组交流,并设计相关实验。再次,学生根据小组所得结论进一步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霉方法,以及这些防霉方法的依据。最后,教师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评价。
第一,局部评价。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小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课堂的“练一练”能够帮助教师粗略地对学生进行检测,由此进一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发霉的条件”。
第二,主观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主观论述性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做到了将科学与技术有机结合,是否形成了科学思维能力。
第三,表现评价。常见的表现评价有口头汇报、海报制作、小组合作探究等。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基于学习小组展开,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比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出日常生活中的防霉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等。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继而提升科学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教师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除此之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科学的独特魅力,由此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还能够促使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而有效提升科学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