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4-09-29 00:00邵长河
天津教育·中 2024年8期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他们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迅速地理解所学知识,大幅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如果思维能力不足,学生通常无法很好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影响学科水平的提升,这一点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落实,小学数学学习目标与要求更趋于综合性,即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性探索更适用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迅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综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局限性,明确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并开始付诸行动。首先,基于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通常可以迅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长时间坚持学习实践,持续提高数学能力与素养。其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学生势必将遭遇较少的困难与挫折,充分体验到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慢慢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有足够的动力持续学习,稳步发展数学学科能力。再次,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对教师教授的内容举一反三,并提出疑问,进行创新思考,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最后,学生要想拥有良好UGAgJxJXvm8QCcMEtzjeYQAySxmO++Gy4Gkmg1U8QdY=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行大量的相关学习活动,否则自主学习能力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加强探索,尽力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条件,科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其数学综合素养迅速提升到较高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问题诱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从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可知,在任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都非常关键,只有在学生主体的积极配合下,既定的教学计划才能顺利施行,教学目标也才能迅速达成。由此,聚焦学生注意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为了教师关注的方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未知的事物通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让学生聚焦于学习内容,更加积极地参与相关活动。据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借助未知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为学生高效锻炼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平时组织学生学习《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10个西瓜大约重3吨,这样的说法是否合理?”“奶奶去菜市场买了15元的西红柿,已知1千克西红柿的价格是5元,请问奶奶买了多少千克的西红柿?”“有两头小象要过河,一头小象的体重是440千克,另一头小象的体重是580千克,有一条载重为1吨的船,请问这条船能不能一次将两头小象载过河?”“5千克、5900克、6200克,其中哪个最接近6千克?”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结合预习所得进行分析。教师不要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认真听讲,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指导合作交流,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

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难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无法迅速拓展思维能力,从而影响了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诸多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值得各学科教师加以推广,以优化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下拓展思维,迅速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分析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小组合作手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首先,在前期基础性计算技巧等各方面知识分析阶段,每当告一段落,任课教师就要暂停授课活动,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就基础知识进行讨论,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相互启发,拓展数学思维。其次,完成基础讲解任务,进入课堂练习阶段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其提供练习题目,如“一个两位数与9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是三位数吗?”“小林的父母带他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每排有20个座位,如果他们要坐一排,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爷爷用钳子剪一根铁丝剪了3次,每一小段铁丝长14厘米,请问这根铁丝全长是多少?教师”鼓励各小组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势必可以实现思维碰撞,从而激活思维,拓展思路,大幅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思维

创新是思维活动的源泉,也是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素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以往教学实践可知,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聆听教师讲解,很难有效锻炼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由此,给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就显得非常必要。实际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为了顺利推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计划,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思维,助力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其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方面花费精力,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学生创新探索。在前期基础知识讲解和课堂练习阶段,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如“用一副三角板能不能拼出一个125度的角?”“平角的两条边有没有在一条直线上?”“有一张半圆形的纸,对折之后再对折,得到的角的度数是多少?”“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最短的距离是不是点到线的垂直距离?”“平角和钝角的差是什么角?”“同一平面内有三个点,且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通过这三个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线段?”“一条线段的长度是5米,一条射线的长度是5000米,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思路,而是发散思维,创新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探索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强化数学综合素养增添助力。

(四)组织竞答活动,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这一点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究其原因,学生在平时参加测试的时候,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诸多习题的解答,这需要敏捷的数学思维做支撑,否则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的解答,无法取得好成绩。与此同时,有敏捷思维的助力,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迅速就教师所讲的内容做出反应,甚至举一反三,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据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组织竞答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锻炼机会,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提升数学综合水平。

例如,在《保护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首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教案完成授课任务,指导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包括自主思维在内的多方面素养的迅速拓展,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竞答活动,在恰当的时候就教学内容逐一提出问题,如“一辆出租车平均每星期行驶410千米,那么这辆出租车一年大约行驶多少千米?”“两个数相乘的积为1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请问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条道路占地面积为840平方米,宽为8米,为了方便通行,将宽增加了24米,长度不变。请问加宽之后这条道路的面积是多少?”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抢答,答对问题较多的学生获胜,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参与竞答活动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综合锻炼,提高敏捷性,有助于其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五)重视解题练习,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在任何学习实践中,良好逻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他们才能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更迅速地探得知识的内涵与精髓,提升学习效果。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特点明显的科目,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否则他们难以理解各个重要知识点,更遑论提升综合能力了。因此,每个教师都要予以足够关注,并加强相关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解题练习,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UaT+xM/SZEkvxIdOHTyvd228OuJrD1TKZi2lqOoMVAI=例如,在《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解题练习活动。在基础数学原理讲解活动告一段落,进入课堂练习阶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系列练习题,如“一个台秤上放了4个菠萝,台秤指针指向1千克,请问每个菠萝的重量是多少?”“小红和小明一起跳绳,小红跳了160下,而小明跳了80下,请问小红跳的个数是小明的多少倍?”“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请问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解题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探寻正确的思考方向,最终获取正确答案,这样,他们的数学思维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逻辑性,从而更好地参与之后更深层次的锻炼活动,逐步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持续拓展数学学习能力。

(六)坚持布置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生中心地位逐渐受到更多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更加凸显,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成了各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向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从以往的教学实践可知,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进行延伸学习活动、锻炼各项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渠道,值得引起师生的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布置作业,促使学生充分锻炼自主思维,为其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教学中,完成课堂基础性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展开拓展练习。如“已知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如果将宽由6米增加到12米,长不变,请问扩建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一辆客车行驶160千米花费了2小时,按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小金上山的时候平均每分钟走60米,最终花费16分钟到达山顶,按原路返回用了12分钟,请问小金下山的时候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思考,探索正确答案,进行有效的自主思维锻炼。另外,教师要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将课上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学以致用。慢慢地,大多数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都将得到充分锻炼,最终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尤其要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促进学生综合进步。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探索,尽力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助力其数学综合水平最终达到预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