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项目教学中体育准备活动的选择

2024-09-29 00:00陈隆彬
天津教育·中 2024年8期

准备活动是武术项目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合适、科学、专业的武术项目准备活动既能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武术项目实践,还有利于学生奠定更好的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准备形式和内容单一、组合尚且不足等方面对当前武术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基础性、一般性、层次性、游戏化等方面对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的有效选择进行了探究,以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能。

一、当前武术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准备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

目前,武术项目教学的准备活动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为主,忽视了理论与综合准备活动形式的有效落实,这样的形式俗套、呆板、单调,影响了学生在武术项目教学中的学习态度与实践。此外,武术项目教学存在内容单一的问题,这一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武术准备活动桎梏在跑步、踢腿、器材等循环中,阻碍了武术项目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二)准备活动的组合尚有不足

当前,武术项目教学中的准备活动的时间、形式组合之间有着许多不足和不恰当的安排。准备活动时间上的组合不足主要出现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时间占据了八到十分钟。这样的准备活动时间较长,学生可能会在重复、机械的准备活动组合时间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部分学校安排的准备活动时间较少,可能会让学生的准备活动实践失去价值。除了时间以外,准备活动的强度组合形式也是存在不足的。过强的准备活动实践,既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造成锻炼过度,影响安全和健康的问题,也会让学生出现疲惫、不耐烦的现象。

二、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有效落实的价值

(一)调动学生参与武术项目的积极性

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武术项目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意识和兴趣是影响其参与武术项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游戏化、信息化的准备活动,不仅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武术项目的价值。此外,专门化、综合化的武术项目教学的合作准备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到武术项目中的各个环节。

(二)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

肌肉、关节、韧带、灵敏度、毅力、神经、新陈代谢、力量、速度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身体素质的选择性基础项目准备活动能够让学生中枢神经兴奋、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加速血液循环。此外,高抬腿、翻转等从头到脚的身体素质实践既能让学生的肌肉群得到有效激活,又能促使学生提高肌肉的伸展性。此外,跑步、仰卧起坐、拉伸、跳绳等身体素质和武术的综合实践准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还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这些规律化、合作化、游戏化、专业化的准备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制定日常武术项目实践的计划和方案,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交际能力、武术基础等选择层次性、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有效选择的思考

(一)结合身体素质,选择基础项目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武术项目正式运动开始之前的系统练习,包括各式各样的身体素质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综合实践需要,还能推动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素质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教师要挖掘与身体素质相联系的准备活动教学内容,选择丰富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基础项目准备活动。速度的练习可以通过短跑、障碍跑等实践活动有效落实;力量的培养可以从掷铅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跳远等多个角度出发,帮助学生锻炼肌肉;耐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关注自身的抗疲劳能力;耐力素质主要可以从肌肉、心肺功能出发,给予学生更高效的长跑等准备活动;灵敏这一身体素质要求学生具备应对复杂情况的综合素养,可以选择反复横跳、往返跑、立卧撑等准备活动;柔韧性这一身体素质的培养可以从拉伸、劈叉等多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韧带、肌肉等素质。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章第一节“武术”为例,结合身体素质的需要,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项目准备活动。正式教学前,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与身体素质相关的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在一起。综合分析可知,可以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角度思考这些身体素质的合理融合。

以“形神拳”为例,“形神拳”主要包括力量、灵敏、柔韧度的合理培养与实践。基于此,教师可以安排仰卧起坐、俯卧撑、往返跑、反复横跳、拉伸等准备活动实践。这些综合化的活动实践应该控制在8分钟以内。准备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掌握掌、拳、勾等基本手型和弓、马、仆等基本步型奠定基础,还能促使学生在专业、科学的素养中提升身体素质。

(二)结合武术基础,选择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掌握详细的武术技巧,还能激发学生对武术项目的实践兴趣。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之前单一的教学方法,关注武术基础理论的有效落实。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武术知识,还能推动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构建起完善的综合实践体系。理论武术基础的教学主要选择与武术相关的活动、武术用于帮助他人的故事等,这样的理论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重视自身的综合实践需要,还能推动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武术实践思路。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武术基础实践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践需要,并帮助学生选择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章第一节“武术”中的“太极拳——‘八法五步’”为例,结合武术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一般性准备活动。太极拳的“八法五步”中的“八步”主要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五步”主要包括左顾、右盼、进、退和中定。

围绕这些基础,教师要关注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落实。其中,理论中的武术基础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八法”和“五步”的详细内容;理论实践主要包括起势、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右采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收势。理论知识需要通过与太极拳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课件进行详细搭建。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准备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围绕这些理论知识,教师要关注音乐与理论实践的有效落实。针对理论知识,可以从太极拳的理论出发,为学生搭建头颈、手臂、腰腹、腿部、脚部等综合实践的准备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注意从肩、肘、腕、胯、膝、踝多个关节出发,帮助学生搭建多角度的准备活动。

这些准备活动实践主要包括压肩、揉肩、摆肘、转肘、揉腕、扭胯、动膝、动踝、高抬腿、踢腿、压腿等,结合这些活动内容,教师可以搭建起更健全的体操活动。这样的综合活动既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相关知识,也能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础技能。此外,这样适度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结合学生层次,选择层次性的准备活动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武术的了解、武术技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具体表现在身体机能、武术理论和常识的掌握、武术实践的需要等方面。基于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并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进一步为其搭建渐进性、层次性的准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A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对武术知识的掌握不足;B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具有一定的武术理论和实践基础;C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对武术理论和实践的了解较为充分。围绕这些层次基础,教师要结合武术的核心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做好层次性的准备活动。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章第一节“武术”中的“防身术”为例,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教师要选择对应的层次性准备活动。“防身术”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拳法、脚法、肘法、腿法。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应该向学生发放调查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表分数,自主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准备活动主要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一般从身体素质与音乐结合的教学、防身术的拳法和脚法出发,为学生搭建腰、肩、肘、拳等各个部位的基础准备活动。B层次的准备活动主要针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结合这一层次活动和相关内容,教师要从身体素质、体操、肘法、腿法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搭建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如基础热身活动、肘法、膝法等。C层次的准备活动主要针对身体素质较好、武术基础较扎实的学生。这一层次学生的准备活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综合下的体操和防身术各个基本姿势和方法。这些不同层次的准备活动不仅能够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这些准备活动有利于学生详细掌握防身术的技巧,并促使学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四)基于信息技术,选择游戏化的准备活动

信息技术下的游戏化武术项目准备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体验丰富的准备活动形式,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武术准备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下的游戏化准备活动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基于此,教师要以合适的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信息化和游戏化的准备活动。合适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形象化、生动化、游戏化的软件、网址、程序。结合武术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要选择虚拟现实技术、投影、点名等信息技术,做好游戏化的准备实践活动。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一章第一节“武术”中的“形神拳”为例,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模仿”游戏准备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直立握拳、开步抱拳、左、右开步冲拳、开步前推双拳、抱拳、蹬腿冲拳、马步冲拳、转步摆掌、转身弓步勾手推掌、弹步推掌、弓步冲拳等详细步骤。这些详细步骤的“模仿”准备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又能使学生详细掌握形神拳的相关技巧。除了这些实践内容,教师还可以选择更具有实践性的游戏化准备活动。

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形神拳”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123木头人”的游戏准备活动。具体游戏规则是:教师喊“123木头人”,让学生结合形神拳的全部过程和内容,按照活动进行“暂停”“继续”等。为了让学生综合了解各个步骤,教师可以结合指令“123木头人,抱拳、冲拳、推掌、弓步”等,让学生在综合游戏中进行实践。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这些武术综合内容,让学生2~4人合作进行组合性的活动。在玩游戏的时候,给予学生指令“123木头人,抱拳,两人”,以帮助学生在更具体的合作准备活动中,激发对形神拳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信息化、游戏化的准备活动实践不仅能够改善之前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还能推动学生参与组合化的学习实践,在帮助学生打好身体素质基础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武术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的有效选择不仅能够解决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理念、形式、内容、结构之间的不合理问题,还能推动教师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此外,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损伤减少也是准备活动在武术项目教学中有效落实的主要价值体现。基于此,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阶段性的身体素质,选择与毅力、灵敏度、耐力等相关的基础项目准备活动;其次,以武术项目内容为基础,为学生选择专业性的一般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武术技巧的积极性;再次,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搭建层次性的准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利用信息技术选择游戏化的准备活动,促进学生综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