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研究

2024-09-29 00:00:00魏闪闪
名家名作 2024年23期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外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外宣纪录片《万象中国》的双语字幕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如何运用翻译策略,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研究结果显示,译者需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转换句子语义重心,转换汉语意合句为英语形合句,实现语言生态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用直译、音译加注、意译等策略,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选择转换;关注文本的交际层面,灵活使用翻译策略,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关 键 词]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字幕翻译;《万象中国》

一、引言

对外宣传(简称外宣)工作在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纪录片将图像、影音和文字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众多载体之一。《万象中国》(China Bouquet)是一部汉英双语纪录片,被中宣部列为对外推广重点影视项目之一。该纪录片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及文明背后隐藏的深厚价值体系。《万象中国》积极推动我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对我国在国际上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发挥着巨大作用。字幕翻译是众多翻译活动类型之一。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李运兴,2001)。字幕翻译的独特特点要求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要慎重考量语言表达。学者郭建中(1998)指出由于翻译目的、读者对象、文本类型等的不同,译者需遵循不同的翻译原则。与其他类型纪录片不同,外宣纪录片的字幕翻译要求译者考虑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交流目的。《万象中国》在文化外宣工作中成效显著,研究其字幕翻译可为其他外宣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拟探讨译者在字幕翻译中如何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生态翻译学概述

受国内外翻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启发,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概念和理论框架,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性研究,对翻译的原则、过程、方法等做出新的阐释(胡庚申,2008),关注译者主体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翻译学把“译者”看作翻译活动的中心,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胡庚申,2011)。“翻译生态环境”被重新定义为由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由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组成的整体。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简括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遵循多维度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原则。因此,生态翻译环境、译者和三维转换均为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在翻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字幕翻译的三维转换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考虑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使用层面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在语言形式上完成选择性转换(胡庚申,2011)。

1.汉语意合句与英语形合句的转换

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是动态语言。英语民族重形式逻辑,使用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的完整性,即形合(张海涛,1999)。汉语民族重辩证思维,汉语句子常常省略形式装置,句法结构呈隐性连贯,句子形散而神聚,即意合(程洪珍,2005)。读者需要运用判断、推理等方式来体会句子含义。

例 1:很多青铜器上篆刻着铭文,象征着传承与永恒,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敬,也是对于历史的记录与补充。

译文:Many bronzes items also have engraved inscriptions symbolizing inheritance and eternity. These cultural relics represent the people’s rever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y act as records of and annotations to history.

分析:例句出自《万象中国》的第二集《礼之器》。该句话在纪录片中被译为四个小句,由于字幕受时空限制,四个小句被分开独立展示给观众。然而,后三个小句缺乏主语,如果将其直译过来,会给观众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重新整合语句结构,通过使用分词作状语的方式将前两个小句合并为一句话,符合字幕翻译简化浓缩的特点,并增添主语these cultural relics和they,以及时间副词at the same time,使得后两句在语法结构上呈现完整性,在形式上呈现逻辑性,符合英语语用习惯。

2.英汉句式语义重心的转换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会影响语言组织结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语义重心差异,从而实现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 2:这些都是用来塑造新景观的宝贝。

译文:These materials are treas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shape a new environment.

分析:例句出自《万象中国》第五集《云冈新石窟》,这句话中的“宝贝”指废弃钢铁。这句话的语义重心在于句尾“宝贝”二字,译者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调整语序,将“宝贝”对应的英语词汇treasure提前,将“用来塑造新景观的”译为定语从句,实现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此外,“由运煤车厢做成的大花盆”“排水管道做成的小屋”和“采煤小火车做成的休息座位” ,分别被翻译为 the giant flower pots made from coal carriages,cabins made from drainage pipes和 park benches made from mining carts。这些译语同样反映了译者调整了语义重心的前后位置,迎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在双语文化之间搭起桥梁(胡庚申,2011)。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与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考虑原文种类、翻译目的、译语读者等因素,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尽力实现化对等(李兆国,2003)。

1.直译

例3:……如“行云流水”,延绵不绝。

译文:...like flowing water and moving clouds that never stop.

分析:该句出自《万象中国》第十四集《一抹丝绸》。“行云流水”和“延绵不绝”是用来描述中国丝绸生产的制作技艺。成语“行云流水”在例句中指丝绸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浑然天成、延续千年。译者使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两个词语合在一起译为 like flowing water and moving clouds that never stop, 准确地传递出原句含义。

2.音译加注

例4:这需要极快的反应和动作,被称为绝活“十不闲”。

译文:This requires very fast movements and reactions, and is known as the extraordinary technique of “shibuxian”(Do more than ten things at once).

分析:这句话出自《万象中国》的第十八集《皮影三代人》,例句中的“十不闲”指泰山皮影绝技。“十不闲”于400多年前兴起于山东泰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十不闲”需要演员独自一人表演,双手拿着影人,边唱边操纵各种乐器,“十不闲”因此而得名。译者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保留了“十不闲”的汉语发音,并在括号中给出解释,帮助译语读者理解原文含义。使用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不仅有利于传播源语文化,也有利于减轻译语读者理解负担,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3.意译

例5:捞纸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忙碌着。……昭示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译文:Paper fishers are busy working,seething with enthusiasm....showing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inclusive, broad and open.

分析:两个例句中的三个成语“如火如荼”“兼收并蓄”和“海纳百川”的英译均采用意译策略。“如火如荼”,在例句中用来比喻工人们工作时的气势磅礴、兴致盎然的场面。“兼收并蓄”指接收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成语“海纳百川”用来指人心胸宽广,对万事万物持包容态度。在例句中,兼收并蓄和海纳百川用来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外来文化持包容态度。译者在翻译三个成语时,结合字幕翻译的空间限制性特点和源语文化背景知识,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简洁明了地传达源语信息。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需要关注交际层面的选择性转换,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体现(胡庚申,2011)。在外宣类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准确传递源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运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使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和预期反应,达到准确交流和沟通的目的(王立松等,2016)。

例6:《麦积山胜景》

译文:Statue Gallery on Silk Road

分析:该标题为《万象中国》第三集的片名。译者在翻译标题时,结合麦积山的主要文物——石雕和壁画,以及其丝绸之路沿线的特殊地理位置,巧妙地将其译为Statue Gallery on Silk Road。这样的译法向译语读者传递了源语文化信息,即麦积山作为中华石窟艺术宝库,存放着大量泥塑石雕和壁画,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

佛教、壁画和丝绸之路均是代表中华文化的关键词。《万象中国》的制作初衷是对外展示中华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丝绸之路既是古人向外界探索的真实依据,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沟通的桥梁。译者将标题译为Statue Gallery on Silk Road,不仅简洁明了地彰显该集纪录片的主题,而且达到了外宣纪录片的交际目的,极好地实现了翻译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四、结束语

研究基于生态语言学的三维转换理论框架,探讨译者在外宣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中,如何实现三维选择转换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在语言维度上,译者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翻译中调整句子语义重心,通过将汉语的意合句转换为英语的形合句,使译文在语言形式上更加贴合译语的用语习惯。在文化维度上,译者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文化负载词,完成文化生态的选择转换。在交际维度上,译者合理使用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从而增强文化外宣效果。

翻译生态学将翻译看作是读者、译者、出版商、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每一个因素都对翻译产生影响(胡庚申,2011)。在外宣文本翻译中,译者发挥着主体作用,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上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贴合译语的语言文化特征,帮助实现文本交际目的。所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还需要翻译生态环境中的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2001(4):38-40.

[2]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13-20.

[3]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2008, 29(6):11-15,92.

[4]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2011,32(2):5-9,95.

[5]张海涛. 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 中国翻译,1999(1):21-23.

[6]程洪珍. 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 安徽大学学报,2005(3):50-53.

[7]李兆国.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3(3):107-108.

[8]王立松,胡明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4):358-361.

[9]刘艳芳.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新闻报道中隐喻习语的翻译[J]. 上海翻译,2009(4):16-19.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作者简介:魏闪闪(1998—),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