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域下新疆纪录片的影像呈现与认同建构

2024-09-29 00:00乔佳萌杜新民
名家名作 2024年23期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纪录片等影像成为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新疆作为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其纪录片不仅承载着地方文化传承的重任,还承担着身份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重要责任。新疆纪录片通过历史、象征物、地理空间和时代记忆的呈现,展现了纪录片如何激活和传播新疆丰富的文化记忆。同时,通过纪录片中文化记忆的功能记忆和储存记忆建构,完成指导现实和积淀底蕴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新疆纪录片促进了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互动,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有认知。

[关 键 词] 纪录片;文化记忆;身份认同;新疆文化

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新疆题材纪录片作为记载、传播新疆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肩负着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记忆的重任,而且在塑造和建构文化认同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主旋律更加响亮。在此背景下,《史话新疆》《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天山南北——中国新疆生活纪实》《国宝里的新疆》等系列大制作纪录片不断涌现。如何在纪录片中恰当地再现新疆,展示新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身份认同,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文化记忆以流动的形式消解和解构经典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有助于更好地传递社会价值和规范,建构身份认同,提升群体凝聚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本研究根据新疆主题纪录片的主题设置和文化记忆呈现形式,以此为研究起点,探索新疆题材纪录片如何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叙事。

一、文献回顾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房间法”助记法,到弗洛伊德对个体记忆的心理分析,再到柏格森对主观主义记忆的研究,学者对于记忆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1]。“个体记忆是群体记忆的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2],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将记忆与社会心理学相关联,指出记忆是在社会框架中进行的,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并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及其妻子阿莱达·阿斯曼从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进行传承和发展,将记忆结合到文化层面,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区分了两种记忆模式,即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是沉淀在一个文化群体或民族中历史深层的东西,在社会层面和时间层面上,它起到的是一种连接和联系的“凝聚性结构”作用,具有群体和民族的身份认同功能[3]。具体而言,文化记忆的身份认同即文化记忆所提供的知识的根本特点,就是我们属于谁和不属于谁的清晰区别,亦即什么和我们相关、什么和我们不相关的区别[4]。“记忆的‘意识’功能是在时间之内的整合力,是自我控制、自我组织和自我建构的机构”[5],阿莱达·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以仪式、文字、图画等象征形式的编码存在并循环往复,对于群体的身份认同和建构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就文化记忆的身份认同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文化记忆是具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文化记忆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以消解和结构经典来创造新的记忆和经典,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6]。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影像建构记忆的路径,实现记忆的情感动员,为后续新疆纪录片讲好新疆故事提供可能的参考。

二、新疆纪录片中的文化记忆呈现

文化记忆强调的是对意义的承载,关注的是过去的某些焦点,“即使是在文化记忆中,过去也不能被依原样全盘保留,过去在这里通常是被凝结成了一些可供回忆附着的象征物”,其中包括指向群体起源的巩固根基式回忆和个体亲身体验的生平式回忆[3]。本研究根据新疆纪录片的主题设置和文化记忆呈现形式,将其概括为巩固根基式回忆的历史、象征物和地理空间记忆,以52dcb325dcac2e90a6b616ab743199d9ef3969918107c59fa561b4759e5875ea及生平式回忆的时代印记。

(一)巩固根基式回忆:历史的诉说

历史意识或历史感是人类的本能[3],纪录片通过讲述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形象并将其固化下来,以便用来讲述和回忆。在新疆文化中,历史便是最为浓厚的一笔。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原与西域的直接联系,到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唐代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立新疆省,取名“故土新归”之意,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和平解放和开发大西北等历史事件,证明了历史上新疆一直是多元文化交流融汇之地。这些经典的历史片段被反复提及引用,将被埋没、忽略的记忆带到人们面前,通过不断地重复显现,历史事件传达的理解包容、平等团结、开拓创新、和谐发展等新疆精神成为新时代新疆文化中重要的意义传达符号[7]。在形象塑造之时,历史记忆成为提供关于自己来历和身份信息的工具[5],被当作共同的“文化”元素得到认同。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一集《中华疆土》中将新疆从先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关键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展现,运用情景再现或真实影像放映、权威专家访谈等方式,阐述了历史上新疆一直是多元文化交流融汇之地的史实,解释了当前语境下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将观众带回那段悠久传奇、多元开放的过去,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除此之外,《史话新疆》《国宝里的新疆》《天山走廊》等都有对相关历史的提及,如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北庭故城等相关的历史情节。文化记忆中历史叙事的艺术是一种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情感体验和智慧启示的过程,它不仅记录了过去,更在当下与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象征物式记忆:文物的无声之歌

文化记忆对意义的传承,也指向某个意义的象征物和圣像,如纪念碑、墓碑、庙宇和神像等,象征物承担着时间索引的功能,可以将当下指向过去的某个层面[3]。象征物是文化记忆中物质化的体现,通过真实具体的形象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记忆,是传递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实现教育传播意义的有形工具。在纪录片中,这些珍贵的象征物是历史的佐证,也是成员身份与归属感的联结,它们往往隐身于历史叙事的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却又易被忽视的配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纪录片创作风格的拓展,这些象征物逐渐成为历史的讲述者。通过微小而具体的文物视角,来窥探过往宏大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习俗,以物鉴史更能讲好文物故事,直观且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呼吸和存在。

新疆纪录片在运用文化遗产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借鉴。最典型的当数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微纪录片《国宝里的新疆》,该纪录片共有两季,这些新疆馆藏的珍贵文物用新技术、新表达,让沉默的文物传递着深厚动人的情感。在该纪录片中展现的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裴岑纪功碑》、彩绘狮首泥塑镇墓神兽、北庭故城“悲田寺”遗址等象征物,这些象征物虽然无声,但是它们背后的经历和历史都见证着古代中原与西域在经济、文化、政治、宗教方面的密切联系和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早体现和证明。因为象征物的存在和深沉而强大的情感渲染,让文化记忆跨越时间的长河,得以生生不息、恒久流传。

(三)地理空间式记忆:独特地标的承载

地点,将回忆固定在某片土地上,并在此地持久地延续下去,这种持久性比个人和人造物形态中的时代文化记忆更为长久[5]。不同地域自然空间中的“意象化”符号可以培植地域社会中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认同,并形塑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共相[8]。新疆是中国地理空间中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极具特色和多样性,自然风景也是新疆题材纪录片在创作中必选的重要片段,或浩瀚大漠或巍巍雪山,抑或茫茫草原等,在新疆纪录片中屡见不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也孕育着新疆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此共生。媒介化的地理空间记忆将地方与精神文化相融合,新疆的地理空间在展现自然景观的同时维系着各民族和人民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成为个人和民族对文化身份、历史经验和集体记忆的重要标志。

《山河新疆》从2020年到2023年,历时四年共创作了三季,从“三山”到绿洲、河流,再到森林、草原、沙漠,以地理空间为载体,描绘了生活在这边地域上各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故事,不仅加深了观众对新疆美丽自然与丰富文化的认识,还将地域内的形象融合至中国社会的文化共相中,并久远流传下去。《航拍中国》新疆篇中,从天山北到阿尔泰山,南到昆仑山,在以地理为坐标的文化符号中,传递着这片地域生长繁荣、交流融合的奥秘,古丝绸之路的痕迹还依稀可见,今天的新丝路紧紧连接着内陆,让中国可以靠近更多的邻居,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激情。

(四)生平式回忆: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文化记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就证明了必须注入新的活力和精神才可以让文化记忆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进而创作出新的作品和经典。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新疆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新疆纪录片在讲好新疆故事时,通过记录新时代的新疆奋斗者,也在寻找过去与当下的文化记忆联系,完成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的转变[9],将时代的印记投射到受众之中。新疆题材纪录片在影像呈现上将历史感与现代感的丝绸之路相连,体现出时光流转与文化的传承,彰显了新疆人民在奋斗中生活不断改善的主题。

纪录片《天山南北——中国新疆生活纪实》《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天山脚下》等将作品中的重点回归到人的身上,反映了当代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这些纪录片通过选取不同的独立个体记忆,全方位展示了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热爱家园、和谐共生、追求梦想、与祖国同发展的内容,他们或从小生活在新疆,或离开新疆背井离乡,或为理想来到新疆,将传承与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政府帮扶与个人奋斗、新疆发展与内地联动等生动景象进行呈现。这些影像的呈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向人们传递和缔结一种关于集体和文化的认同,指向社会性的凝聚性结构[10]。新疆纪录片通过个体故事展现出的规范性和引领性力量促成了集体成员对于身份的认知,例如在纪录片《天山南北——中国新疆生活纪实》中村干部介绍家境困难的库车姑娘孜来汗·艾沙去往博乐的工厂工作,正是因为这份工作让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片中介绍的巴楚县政府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也切实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这些纪录片中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时代印记传递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文化自信,是文化记忆融入新时代的再现。

三、新疆纪录片中文化记忆的认同建构

文化记忆需要专职的承载者来负责传承[3],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影像媒介如纪录片等成为文化记忆的重要承载者。纪录片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如何发挥其功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阿莱达·阿斯曼提出了回忆的两种模式——功能记忆和储存记忆。功能记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记忆,关联群体,同时将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储存记忆与历史相关,是所有记忆的博物馆、档案馆。两种记忆模式密不可分,只有将两者充分运用才可以有效做到文化记忆的传承,向内接受各种差异,向外敞开自己,实现“记忆制造意义,意义加固记忆”[5]。

(一)功能记忆:连接过去未来

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层面,功能记忆也体现在通过历史、传统和习俗的传承,连接一个群体或社会的过去与未来。这种集体记忆帮助构建和维护文化身份,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在新疆纪录片中,功能记忆的运用具体体现在群体生活状态、政府政策、个体的奋斗和对未来的期盼等的展现上,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更接近上述提到的奋斗美好生活的时代印记,突出体现出记忆对强化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的合法化和界定强化集体身份的区分作用[11]。

在新疆题材纪录片中,如《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通过官方媒体的渠道发布,运用具体的案例、人物访谈和历史回顾等方式展现了政府在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这类纪录片是展现官方和政府记忆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价值体系和权力结构中发挥着直接作用。纪录片《天山南北——中国新疆生活纪实》《天山脚下》有选择性地挑选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主人公,厘清身份认同所包含的象征性形式,将新疆民族和群众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联系。此外,通过展现新疆丰富的自然风光、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强化了新疆作为多元文化融合、和谐共生的区域形象。纪录片不仅需要关心过去发生的事,更要关注当下这一空间中生活着的人[11],作为文化记忆承载者的纪录片,功能记忆是社会构建集体记忆、形成和维护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机制。通过记忆,个体和社会得以在时间的长河中定位自己,既保留传统又拥抱变化。

(二)储存记忆:历史的档案馆

储存记忆是所有记忆的记忆,历史巨轮的不断前进,一些看似与现实失去生命力联系的东西在储存记忆中得以保存和整理,经过梳理与功能记忆相连便可以发挥特定的作用和意义[5]。新疆题材纪录片有着人文、历史、地理、社会等多种类型的题材,宏观层面的结构和功能记忆的价值指向更需要历史痕迹和经验证据的证明,此时储存记忆便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包括历史文献、档案、古迹、艺术品等,通过背后的故事探索,便可以发现它们承载的过去的观念、文化、事件和生活方式。新疆纪录片对储存记忆进行调取,同时也会形成以纪录片为中介的对记忆再储存的过程,将新疆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传承下去,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9]。

《国宝里的新疆》中便记录了从尘封多年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中瞥见古时西域的繁荣和融合情景,第二季第六集中出土的新疆铜镜看似普通,背后却蕴含着“君宜高官”的祝福,这是古丝绸之路绵延不绝的代表,也印证着儒家思想在西域的普及和深入。在《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八集中出土于河南殷墟遗址的玉器,经现代的技术检测发现其采用的就是新疆的和田玉,从商朝到今天,“西域出好玉”已成为共同的认知,也成为华夏一体的重要证据。新疆纪录片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对新疆悠久历史记忆的一种存储,它保留了诸如丝绸之路、古代遗址的辉煌等重要历史瞬间,它们帮助构建了一个社会的身份认同和连续性,增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凝聚力。

四、结束语

新疆纪录片是新疆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见证,通过对新疆历史记忆、象征物、地理空间以及个体生活故事的深刻挖掘与影像化表达,构建了一个多元、立体、动态的文化记忆体系,它不仅巩固了新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一部分的身份认同,还回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通过功能记忆新疆纪录片强化了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增强了文化身份的内在凝聚力;储存记忆则依托于历史文献、古迹、文物等塑造了新疆文化记忆的深度与广度,二者交织完成了新疆文化记忆的认同和自身身份的确认。新疆纪录片作为文化记忆的重要承载体,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和政策要求,发现文化记忆、呈现文化记忆,进而筑牢身份认同,是讲好新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康琳,冯亚琳.建构与反思,传承与颠覆:文化记忆理论何为:冯亚琳教授访谈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4,35(2):1-11.

[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4.

[3]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45-46,62,11,48.

[4]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31.

[5]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03,48,344,146-156.

[6]栗心怡.建构回忆之场:空间、媒介与文化认同:评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J].学术评论,2022(4):94-100.

[7]郭沅鑫,吕永红.论“新疆精神”[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2):1-5.

[8]陈进国.风水的文化记忆与地域空间的意象化:以福建地区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8(6):92-101.

[9]李凯强.文化记忆理论下沂蒙题材纪录片的文化品格与认同路径[J].电影文学,2024(6):85-91.

[10]李佳欣,周兰.记忆的纹理:文化记忆视域下“一带一路”专题纪录片的影像建构思路[J].电影文学,2024(7):59-65.

[11]蔡爱芳,宋立.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空间转向与文化记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2):94-97.

作者单位:1.塔里木大学 2.一师融媒体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兵团级一流本科课程《纪录片基础与创作》、塔里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化记忆视域下新疆纪录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乔佳萌(199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杜新民(1968—),男,汉族,河南禹县人,本科,高级编辑,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