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传统神话故事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文学属性,而且是影视改编的热门题材。近些年,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影视行业不断升级,由此新神话主义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以现代工业电影重构古代神话史诗,将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与宏大的叙事框架完美融合在电影里,展现出多元化作品类型,体现了时代精神,并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最终走向世界。在当代电影工业视域下,探讨如何让传统神话故事在具有现代性的同时还能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工业化;现代性;传统神话;《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当今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等文化命题,不仅具有实践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所有热门的神话故事几乎都进行过影视化改编,尤其是《西游记》《封神榜》《白蛇传》等,这些经久不衰的神话题材在不同时期被不断地改写、塑造。近几年,有多部作品踏出重要一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如《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而如何超越经典成为创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乌尔善导演采用好莱坞的工业制作手法,历时多年打造了“封神三部曲”,截至目前,《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已累计获得26.34亿元的高票房。由此说明,该片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工业水准下完成神话现代性表达和类型化拓展的现象级作品。
中国神话IP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消费潜力与受众基础的,为此,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进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神话改编和类型化表达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一、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一)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文化之源。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不仅是人类早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故事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凝聚了先民对现实生活独特的思考与体验,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这些神话故事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升华,而且是以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创作基础的。例如,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里,盘古使混沌的世界分成了天与地,体现了人们对宇宙与秩序的理解。
首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神话故事表达了古人对社会、自然的认知,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想象将古人的智慧、价值观和情感融入其中。如《白蛇传》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人性和爱情观的思考。
其次是弘扬民族精神。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以及大罗神仙,代表着忠诚、勇敢、善良和正义,如《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二郎神和哪吒等人物,他们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邪恶的纣王,捍卫了人间的和平。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努力拼搏的精神。
最后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神话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人们自由地翱翔在无边的想象世界,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因此,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启发人们思考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我们依旧可以从这些神话故事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传统神话故事的社会价值
神话故事是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古代文化和信仰的表达,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首先,神话故事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世界。神话故事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起源和意义。中国神话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人共同的认同感,通过神话故事,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根脉和身份认同。
其次,神话故事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教化功能。“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的教化作用在神话故事中普遍存在,做善事得好报,做恶事尝恶果,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比如在《白蛇传》里,许仙在两百年前救过正在渡劫的白素贞,因此才会有西湖边上的相遇。
最后,神话故事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也能为人类提供启示和精神慰藉。
总之,神话故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历史底蕴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华文明注入了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二、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叙事探究
(一)主题与价值观
《西游记》《东游记》《封神榜》等神话作品被影视创作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编和再加工,故事本身早就被观众所熟知,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某些作品的内容已不再符合当代艺术需求。因此,如何在现代视域下将大家都熟知的传统神话故事改编成符合时代主题和大众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成为现代改编与创作的核心问题。
传统《封神演义》文本的中心思想,主要表现了纣王的暴虐以及对人民生命的漠视,武王为此与纣王展开斗争。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则围绕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人与神的互动、英雄的牺牲与成长以及权力的腐朽和道德的沦丧展开。
在电影中,通过紧张的故事情节首先展现了正义与邪恶激烈斗争的主题,以姜子牙为代表的正义之士身体力行地表现了勇气、智慧的品质,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付出和正义的力量。第二个主题是人神互动关系,在封神之战中,人与神是不分彼此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影响。第三个主题是面对邪恶势力,英雄们不惧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胜利。姜子牙带领英雄们经历了艰难和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种牺牲与成长的主题在电影中得到了深刻的升华。他们的牺牲和成长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追求正义和真理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激励着观众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念、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经历过风霜雨雪才会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为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创新叙事,从历史角度讲述中国故事
乌尔善导演认为,在不同的时代讲相似的神话故事,需要包含当下时代的价值观念。导演没有把这个传统神话故事当作简单的神话故事去讲述,而是采用历史的视野去讲述现代版的封神故事,剧本在《武王伐纣》《封神演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对传统叙事体系进行了创新,在不改变故事内核的前提下,使电影剧本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想。影片里还加入不少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和东方美学元素,给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
乌尔善版本的封神之所以可以获得高票房和好口碑,主要是因为他采用了新的视角去讲述故事,使观众具有一定的陌生感,观众在观看时很快便被剧情吸引,并感受到了新鲜、刺激。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叙事主体从姜子牙等神仙变成了姬发。在电影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姬发的成长曲线,体现了电影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的价值观。
三、神话人物塑造的现代化表达与创新
《封神演义》的故事流传千年之久,各个历史时期对“封神故事”的讲述与阐释层出不穷。乌尔善导演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全新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光剧本就打磨了五年之久,在情节、人物造型、人物性格、场面等方面都和以往不同。导演重新选择了故事的主线,将年轻的质子们作为影片的主角,从他们的视角去展开故事,摒弃了原著中以姜子牙为主线的故事。同时创作者敢于突破传统神话故事中早已深入观众心中的经典角色形象,赋予这些人物全新的个性和特征,将他们塑造成既丰富立体又贴合现代审美的人物形象。
纣王这一形象,在电影前期他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帝王,无论是他的儿子还是质子都无比崇拜他,让纣王摆脱了以往刻板的暴君形象,但是随着电影的发展又将纣王的形象立体化,他在内心则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暴君。
影片着重强调了殷郊和姬发这两个年轻人的抉择,用大量的篇幅铺垫了他们忠诚于纣王之后而又醒悟的过程。对于殷郊来说,他既是纣王的儿子,也是纣王的臣子,即使母亲因妲己被杀,也没能撼动纣王在其心中是一个好父亲、好君王的形象。当他要处死狐妖而父亲出面维护时,当纣王为了狐妖要处死他时,他才幡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的父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暴君。所以他亲手毁灭了他们之间的君臣之道、父子之情,发誓绝对不会放过纣王。殷郊的反抗之路充满了痛苦,他行刑之前的决定符合现代人思维的普遍性。同时编剧也重新诠释了姬发这一形象,一方面,他从崇拜纣王到反抗纣王的原因是纣王不仅杀害了他最好的兄弟,还凌辱了他的父亲;另一方面,编剧赋予人物个体选择的权利,拒绝给人物贴标签。当姬发在监狱里对父亲姬昌说“我是您的儿子”时,姬昌则告诉他“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因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什么样的身份,而是能够鉴别真伪、抉择善恶,使人物拥有了现代性的内涵。
作为一个想要贴近群众的神话故事,编剧放弃了对苏妲己是红颜祸水的描写,而是使其成为纣王欲望的放大器。影片里保留了《封神演义》中狐妖的设定,但是她与纣王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诱惑与被诱惑”的关系,而是“诱惑+利用”的关系。纣王一开始就知道了妲己的狐妖身份,可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他情愿被引诱,利用狐妖的本事去实现自己的皇图霸业,妲己成了纣王内心邪恶的分身。
这才是现代性的表达和创新,而不是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要求古人,整个剧本连贯合理,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讲述了这个经久不衰的神话故事。
四、《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工业化制作加速了国产电影工业化进程
我国目前的电影工业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中国电影制作走向工业化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成熟的电影工业化意味着电影可以通过工业化制作的流程进行分工,如创作工业化、影视技术特效工业化、管理制度工业化等。虽然之前上映的《流浪地球》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尝试,但是整体的制作环节还有待完善。而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上映对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的管理模式以及工业化的运营模式给以后的工业电影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与借鉴,加速了国产电影的工业化进程。
众所周知,未来的中国电影制作必将走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此期间,许多高投入的电影票房不理想,因此一些导演经过反思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好莱坞,向其借鉴宝贵经验。好莱坞生产了许多国际范围内的工业化水准大片,如《阿凡达》《复仇者联盟》《泰坦尼克号》等,每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都彰显了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的超高水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分工以及产业链缺失问题。虽然之前有些国产电影也借鉴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但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丢失了属于中国本土的独特元素。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电影生产模式制作本土电影,要将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与中国电影工业的特点相结合,取其精华。
(一)高规格的摄制组建制
以前的中国电影制作经常是一个人要负责不同部分的工作,分工上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有着众多的制作人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极其明确,配合上相得益彰,管理上井井有条。比如导演将不同的制作人员分为大的AB组,每一组都是一个完整的制作团队,但是他们负责拍摄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分工,有的只负责拍摄大场面,有的只负责拍摄文戏部分,同时还严格设置了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统一标准,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力求达到标准化的统一管理。这种严格制度的实施使电影拍摄非常顺利且高效,本次电影工业化的制作区别于以往的中国制作模式,可以被以后的剧组反复借鉴。
(二)影像特效数字化
数字技术是构成电影工业化制作的重要因素,《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采用了一系列前沿数字技术以增强其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如雷震子,为了让观众接受这个角色,达到一定的逼真效果,整个后期团队反反复复修改了很多次才让雷震子的形象变得更立体、更具有人类情感,并传递出人类的情绪,整个人物细化过程耗时三年之久。另外,还通过数字技术重塑了古代战场的战争场面,展现了战争的真实感,带给观众更真实的震撼。乌尔善导演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作团队。
五、结束语
十年磨一剑,《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成功一方面拓宽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为业内提供了较有经验的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乌尔善导演重新诠释的封神故事,以年轻质子的成长为核心,讲述了具有现代性的传统神话故事。另一方面在叙事方面保留了传统元素,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创新元素,这种方式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智慧和价值观念,也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简介:赵洪伟(1988—),男,汉族,吉林辽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剧作。